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幼小衔接

2022-09-09■文/李

幸福家庭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小入学双减

■文/李 贞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的重要转折期。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也明确提出了幼小衔接的相关要求。

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发布,幼儿园应认识到,真正有效的幼小衔接应该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真正落实幼儿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与此同时,在后续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家园协同至关重要。那么,家长需要实现怎样的转变?实施怎样的行动?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

一、“知之先”

帮助家长明晰幼小衔接的概念,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基础。笔者在和家长进行沟通时,了解到一些家长关于幼小衔接的理解误区,以下是具体表现。

(一)幼小衔接是大班幼儿的任务

对幼儿来说,幼小衔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知识与经验,还要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幼小衔接不是等幼儿进入大班后才开始的。

幼儿园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培养目标不同,上一年龄阶段幼儿的培养目标是为下一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做准备的。因此,无论幼儿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幼小衔接的内容都应渗透在每名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当然,根据大班幼儿即将步入小学的特殊需求,家长可以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力等方面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

(二)幼小衔接是幼儿自己的事情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很多大班幼儿的家长都意识到了幼儿角色的变化,因此会在幼儿的角色转变上做很多的准备工作,但有些家长未意识到自身即将要从一个幼儿的家长转变成一个小学生的家长。由此可见,家长在陪伴幼儿度过衔接期时,自身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幼小衔接是让幼儿多学知识

一些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会给幼儿报很多兴趣班,在重视幼儿知识的增长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的质量和效能,家长应对其给予重视。学习品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在学习态度上,聚焦于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学习行为和习惯方面,侧重幼儿的注意力、专注力、目标性和合作性;在学习能力方面,重视幼儿的观察、探究和分享等。幼儿的这些品质的养成是顺利实现幼小衔接的关键。

二、“行之坚”

笔者认为,家长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通常会出现理念和行动脱节、行动和方向脱节等问题。家长们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更要掌握合理的方法,积极行动并持续坚持。为此,我们制作了指导手册和入学卡为家长引路。

(一)指导手册

结合《指导意见》,我们推出了《城西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手册》,目的是帮助家长科学地陪伴幼儿顺利渡过幼小衔接阶段。手册分为入学前一年的准备和前一个月的准备两部分。入学前一年,我们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着手,为幼儿进入小学提早做好准备工作。入学前一个月,我们提供了物料清单,让家长们有序准备,让幼儿能顺利入学。

(二)五色入学卡

笔者根据相关政策,结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制作了五色入学卡(见图1),下面对其进行具体探讨。

图1 五色入学卡

1.从好奇到向往是通往小学的通行卡。大班幼儿会对自己即将入读的小学充满好奇和探知欲。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构建幼儿对小学的初步认知。

2.养成运动习惯是通往小学的健康卡。良好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是幼儿进行学习的前提。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情绪,这是幼儿通往小学的健康卡。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运动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作用,但不知道如何实施。对此,我们的建议如下。①自主选择,爱上运动。家长要鼓励、支持幼儿自行选择喜欢的运动类型,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②亲子陪伴,增加乐趣。《城西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手册》里推荐了适合大班幼儿的一些运动项目,如球类运动、跳绳、跑步等。手册里也推荐了一些适合居家或户外的亲子运动,家长可以陪伴幼儿一起参与运动,例如,周末带幼儿爬山。③坚持打卡,养成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幼儿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还可以采用打卡的方式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培养劳动意识是通往小学的生活卡。进入到小学,一些幼儿的桌面、书包凌乱不堪,在承担卫生工作时相互推脱。源头在于,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认为劳动只是简单地打扫卫生,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的核心意义是培养幼儿的社会技能、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家长应如何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呢?以下是几点建议。①劳动意识是前提。家长要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需要参与家庭的劳动。家长可以将家里的劳动任务做一个合理分配,让幼儿逐渐参与其中。②打卡评价添乐趣。家长可以制作一个“家务小能手打卡表”,表中标注日期和家务项目,监督幼儿每天坚持打卡,完成表格中的任务,为幼儿增添参与劳动的乐趣,以提高幼儿参与家庭劳动的积极性。

4.树立时间观念是通往小学的效率卡。很多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往往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孩子到了小学做作业怎么这么拖拉,每晚要拖到很晚才能睡觉。”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那些磨蹭、做事拖拉的幼儿大多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效率不高。对此,我们给家长推荐了以下三个方法:“定时法”“倒时法”和“限时法”。①“定时法”让幼儿拥有自主权。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初步的时间概念。家长可以买一个定时器,让幼儿自主做一件事情并定好时间,用定时器到点自动提醒的模式,让幼儿学会自主管理时间,增强自主性。②“倒时法”增强幼儿的时间感。幼儿可能对自己用多少时间可以将事情做完没有清晰的概念,家长要指导幼儿对完成一件事情的最后期限有一个合理的预期。③“限时法”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一些幼儿在做事情时没有时间概念。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一些任务的预定时间,比如,作业要在多长时间内做完。由此,幼儿对时间更加敏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从而提高做事效率。

5.聚焦良好素养是通往小学的储备卡。幼儿的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是重要的学习力。大班下学期时,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陪伴幼儿参与一些锻炼专注力的游戏和活动,如玩拼图、搭积木、阅读和画画等。同时,家长可以给幼儿制造机会,让幼儿去考虑、讨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此外,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自行制订一些活动计划,如安排周末的活动日程等。对此,我们的建议如下。①学会合作,学会分工。幼儿进入小学后,与同伴的交往和合作会增加。家长可以经常和幼儿玩一些合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价值,也可以让幼儿对游戏任务进行自主分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②学会提问,学会思考。从教育的角度看,会提问的幼儿会思考,会思考的幼儿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家长要启发幼儿在多种情境中发现问题,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明确问题的关键,最后解决问题。③学会计划,学会规划。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养成做计划的习惯。比如,家长可以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幼儿,让幼儿帮忙提建议。如果幼儿对家长的计划提出了疑问或者幼儿有了制订计划的意识,家长可以让幼儿自行安排、计划一些事情。比如,一家人准备周末去公园游玩,家长可以让幼儿将一些活动,包括划船、玩碰碰车、钓鱼等按一定的次序安排好,在满足个人喜好的同时照顾到大家的需求。如果幼儿的安排合理,家长就按照幼儿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得不合理,家长需要跟幼儿说明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家长需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笔者相信,在幼儿园和家庭的携手努力下,幼儿一定能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一关键期。

猜你喜欢

幼小入学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入学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