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林业生态建设中病虫害防治研究

2022-09-08张宗彦

种子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锈病松材天牛

张宗彦

(甘肃省南华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甘肃 张掖 734300)

“十四五”规划期间,各地区强化落实森林草原资源责任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病虫害防灾减灾体系,以“林长制”为抓手,强化《生物安全法》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加强基层监测防控力量,提高生态林业建设质量,从而降低病虫害为害面积,确保现代化林业建设的全面发展,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造成的损失。基于此,以甘肃地区为例,分析病虫害防治策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性经验。

1 甘肃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相差悬殊,大多都在1 000 m 以上,兼具高原高寒气候、温带大陆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4 种类型,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比较大,因此,甘肃更加适合发展林业建设。甘肃森林面积达510 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在28 387 万m3左右,以阔叶混交林居多。在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甘肃地区深入贯彻落实林业病虫害防治理念,遵循“科学治理、预防为主、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工作原则,在“十三五”期间有效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智能化监测预报,完善防范机制,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在2021 年“四率指标”已经超额完成。具体情况如图1 所示(其中林业生物成灾率的预计目标为4.4‰,实际完成情况为4‰)。

图1 甘肃地区2021 年“四率指标”完成情况

甘肃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与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截至2020 年,甘肃地区共设立各类保护区56处、保护样地251 处,保护区面积高达875.5 万hm2,林业面积不断增加,有效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四率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加快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进程,可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动植物的生存家园,不断优化林业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危害,真正做到科学防控和综合治理。

2 甘肃地区林业病虫害类型及为害原因

2.1 林业病虫害类型

2.1.1 病害

林业病害主要指的是植物病毒害,出现大面积病原侵染问题时,会严重为害寄主植株生长发育,比如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针病、杨树腐烂病、云杉锈病等,都会降低森林生态效益[1]。

2.1.2 虫害

林业虫害一般分为常年性害虫、突发性害虫和暴食性害虫[2]。其中,食叶型害虫,即暴食性害虫,会啃食树叶、树皮、树干,严重时可以将整片树叶全部吃光,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蛀干型害虫,即突发性害虫,主要寄生在植株组织内部,活动较为隐蔽,可以充分利用周围食物资源,损伤植株木质部,降低林业质量,阻碍养分的正常运输。

2.2 为害原因

根据多年从业和研究经验,认为甘肃地区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该地区森林树木对环境的抵抗能力和抗病性较弱,且部分地区树木品类单一,因此整个林区抵抗病虫害能力逐年下降。同时,部分人为破坏因素,导致生物多样性骤减,林区各类益鸟和病虫害天敌数量不断减少。因此,病虫害繁衍速度逐渐加快。第二,相关部门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控力度不强,防治体系不健全,直接加大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第三,部分基层单位和偏远地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难以应用现代化防控技术对病虫害进行及时的监管和防治。

3 甘肃地区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策略

3.1 枯梢病

3.1.1 病理表现和流行因素

枯梢病也称樟子松枯梢病,常见于松树树种中,也为害云杉、海柏、南洋树等针叶树种[3]。被害病株枝、叶、梢、芽发生枯梢,之后随着病情加剧,根茎最终枯死。该病的病原主要为球壳孢菌,病菌可以直接侵入幼树,导致枯梢或者溃疡,并在死亡组织表面发生蓝变,产生分生孢子器,病部长期流脂。球壳孢菌具有一定腐生性,先是潜伏在寄主体表,后随着外界环境的催化,在一定诱发因素下引起病菌侵染,出现枯梢。此外,干旱、霜冻、食叶害虫、空气污染、土壤养分失调、溃疡病菌等因素也会引发枯梢病。

3.1.2 防治

枯梢病防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从幼树时期开始进行防治,加强营林抚育。应优选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除染病枝叶,集中焚烧销毁,严格依据苗木检疫制度标准,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尽早发现病株、弱株,各部门定期开展病虫害普查工作,加强区域之间联防联治,深入开展林业病害风险评估,不断降低枯梢病发生频次和发生规模。第二,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引进和筛选高效木霉菌[4]。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拮抗菌绿木素可以有效抑制球壳孢菌丝生长,降低球壳孢菌丝主要生理指标。可以此为基础,通过工厂发酵,制备出浓度为450 mL/hm2的高效拮抗菌绿木素水剂和发酵液,以此降低球壳孢菌丝总蛋白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防治效果达到65%以上。此外,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浓度为450 mL/hm2的大隔孢伏革菌高效拮抗菌,或浓度为750 mL/hm2的粪生粪壳JX273473 高效拮抗菌,可以对自然群落中樟子松枯梢病进行防治,并且该类生物药剂低毒、无害、无残留,不会污染大气环境和水资源,已经成为当前枯梢病生物防治的首选。

3.2 锈病

3.2.1 病理表现和流行因素

锈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受害部位因孢子集聚形成被状、毛状斑点,丛枝、曲枝、粗皮出现肿瘤状,在叶背处出现小状变色斑,在生长后期叶片背部病斑呈现椭圆形,颜色加深,为褐色或者黑褐色,锈病最适宜的病发温度为25~28 ℃,常在夏季出现,一旦林间湿度超过80%,将加剧锈病的发病和蔓延。

3.2.2 防治

锈病防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技术人员可以利用40%新星乳油5 000 倍液,交替结合5%己唑醇悬浮剂2 500 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3 500 倍液、40%氟硅唑乳油1 500 倍液进行综合性防治。也可以利用30%固体石硫合剂200 倍液,交替结合50%硫黄悬浮剂500 倍液、70%甲基布托津1 500 倍液、高脂膜乳剂100 倍液,以上药剂可以使锈病菌丝不能生长,以此达到杀菌、除锈的目的。氟硅唑乳油,属于内吸性三唑类杀虫剂,具有广谱、低毒、高效的特点,除了锈病,还可以抑制林业叶斑病、根腐病、白粉病、粒枯病、炭疽病、褐斑病、轮纹病等。第二,使用2.5%热雾剂、16%水乳剂、30%微乳剂、2.5%水分散粒剂等多种剂型,使菌丝细胞膜不能形成,在病发初期使用效果极为突出,持效期长达10~15 d,人畜毒性低,同时可以保护林间益鸟和其他有益昆虫,生物防治效果显著,每隔7~10 d 喷1 次,连续喷3 次可以降低林木锈病的发生。第三,营林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对林区进行排水,避免通风透光不良,导致发病严重,不能施加过多氮肥,并及时对病枝病叶进行清除,集中销毁,合理间伐,保证林间密度,以此降低锈病发生率。

3.3 黄斑星天牛

3.3.1 病理表现和流行因素

黄斑星天牛属于蛀干性害虫之一,常寄生于胡杨、沙枣、梧桐、柳、松等树种上[5]。钻入木质部,以幼虫为害最为严重,蛀干呈“L”型,互不穿透,成虫体长14~40 mm,在甘肃地区每两年发生1 代,成虫在7 月上旬开始羽化,下旬为产卵盛期,具有一定迁飞性,但是飞翔能力不强,最远飞翔距离为1 200 m,喜好直径为5~16 cm 的树干,并寄生产卵。

3.3.2 防治

在黄斑星天牛羽化高峰期,利用绿色威雷500 倍液,喷湿患病处,通过触杀成虫方式灭杀黄斑星天牛,每10 d 喷1 次,防治效果良好。也可以在天牛多发区,通过生物天敌防治法,对益鸟采取保护措施,经研究发现,啄木鸟可以取食黄斑天牛星幼虫,因此可以在林区内为啄木鸟设置栖息区域。营林技术人员应该根据黄斑星天牛生活史、虫害发生情况、虫害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和发展趋势,抓住防治有利时机,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悬挂人工鸟巢。鸟巢悬挂高度为1.5~2 m,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招引啄木鸟,强化林场病虫害防治活动,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和专业人员指导,确定悬挂高度、密度、方向,并对悬挂位置进行记录,方便后期查询益鸟入住率,确保益鸟保护工作高质量完成,维护森林资源安全,保障生态平衡,有效防控森林黄斑星天牛,为今后以鸟治虫防治策略打下基础,促进益鸟种群发展,为鸟类生息和繁衍提供良好场所。可以在林间释放赤眼蜂、茧蜂、管氏肿腿蜂,按照3∶1 的比例,控制天牛幼虫数,防治效果高达90%以上,幼虫体寄生率降低60%。此外,也可以利用生物菌剂治疗法,在黄斑星天牛多发区喷施绿僵菌和白僵菌,施加1.6 亿孢子/mL 菌液,喷施到蛀干部位,林间防治效果高达85%以上。

3.4 松材线虫病

3.4.1 病理表现和流行因素

松材线虫病也称松枯萎病,主要通过松墨天牛来传播,属于营林区毁灭性虫害之一,多发于松树树种,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停止分泌树脂,针叶呈黄褐色或者红褐色,树干部位形成天牛蛀道,最终植株腐烂枯死。该病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频发,因此甘肃地区多发于夏季,使得林业资源减产20%~50%[6]。技术人员应加强物种检验、检疫,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树种,对苗木等繁殖材料进行打孔流汁检验和漏斗分离检验,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入。采取预防性喷药措施,尤其在松材线虫羽化期,喷施25%杀螟松可湿性粉剂,喷施量为3.0~4.0 kg/hm2,可降低后续虫害暴发。

3.4.2 防治

对于松材线虫病,营林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树干打孔注药法,预防松材线虫的侵入。施加方法:在松树基部斜下方45°左右打一个小孔,孔深5 cm、直径4 mm 左右,将注药嘴插入打好的小孔中,每次灌输50~100 mL 即可。也可以交替利用2%甲维盐注干剂,胸径15 cm 以下的松树,每株注入25 mL;胸径15~30 cm 的松树,每株注入50 mL;胸径大于30 cm 的松树,每株注入75~100 mL,可以将松材线虫病的抑制率控制到90%以上,樟子松、马尾松、落叶松的死亡率均不超过1%。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和甲维盐注干剂均属于低毒、高效类植保技术,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伴随菌丝共同生长,产生溶菌物质,最终消解菌丝体,也可以利用次生代谢产物,导致松材线虫细胞壁穿孔,分泌出抗菌物质,以此抵御松树不受病原菌入侵。甲维盐可以使大量氯离子进入松材线虫神经细胞,幼虫在接触之后马上停止采食,具有其他药剂无法比拟的活性,使幼虫细胞功能逐渐丧失,在3~4 d内致死率最高,同时可以与菊酯类农药交替使用,但是营林技术人员在施药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蜜蜂对甲维盐药物较为敏感,不宜在养蜂区使用。

4 其他注意事项

选择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药剂,确保用药的规范性,必须要加强对潜藏病虫的防治工作,制订完善的防治计划,提升药剂施加的覆盖率,每间隔一段时间分析防治效果。如果效果不佳,应该及时换药,更换防治方法,避免盲目使用化学药剂。主动探求病虫害发生原因,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控制虫口密度,提高防治效果。此外,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注意药剂防治与其他防治措施的配合,减少初侵染源,才能更好地发挥化学防治效果,科学用药,抓住关键时期,根据防治对象,掌握适宜的用药时期和次数。根据药剂的性能,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合理选择药剂。选择喷雾防治措施时,尽量利用低容量喷雾法,利用高速气流把药液喷散成雾(又称细喷雾或弥雾),可以避免大雾滴所产生弹跳滚落现象,使农药起到再分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农药,并利用林木本身的呼吸、蒸腾、生理吐水等功能,吸收药液,达到防治效果。

5 结束语

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是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部门应着眼于林业生态发展建设新格局,明确森林防治工作目标和责任主体。同时,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多种防治措施,加大监测普查和防控力度,提升应急防控能力,持续控制病虫害蔓延,加强科学指导,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完善病虫害监测系统,保障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锈病松材天牛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天牛到底有多牛
东台市2020年小麦锈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新疆梨锈病发生及流行规律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