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做好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工作的建议
2023-01-11席育贤
席育贤
(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
近年来,随着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步伐加快,品种审定渠道拓宽,经营主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新品种不断涌入市场。盲目引进和随意推广新品种,使品种的“多、乱、杂”现象愈演愈烈。一些未经当地试验示范的新品种,因水土不服或良种良法不配套,使种植户面临风险,蒙受损失。面对琳琅满目、日新月异的农作物品种,农民如何选择、种子部门如何管理成为关键。由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农作物品种的区域试验和展示示范,加强品种管理,优化品种布局,强化示范宣传,是当前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李克强总理要求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中央从全局角度、宏观层面明确了工作要求,赋予种子管理部门抓好这项工作更积极重要的意义。
1 农作物品种区试、展示示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站位不高,认识不到位
一些种子管理部门对农作物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工作不够重视,工作站位不高,对做好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地(市)级种子管理层面缺乏长远的工作规划、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不能全面精准掌握各类农作物品种在当地的性状表现,让不法经销者有空可钻。抓好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既是科学制定品种布局规划、加快种子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优良品种推广的需要,也是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的责任和指导农业生产的有力抓手[1]。
1.2 试验示范不成体系,代表性不强
多数县(市)级种子管理部门不重视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工作,个别县(市)虽零星安排主要农作物的区试和展示示范,但局限在本县域内,且不能持续连年开展,覆盖的作物种类、品种数量和生态类型较少,几个品种1 组、一年一点或一年多点形成的试验结果全面性、准确性、代表性和权威性不强,辐射带动作用和影响力也不够。种子管理部门及种子企业自行安排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各行其事,互不相关,品种交叉重复,结果互不分享。尤其是在地(市)层面缺乏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没有形成制度性、规范性和长期性安排,无法形成体系,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1.3 试验地点不固定,无法持续投入
种子管理部门大部分没有固定的试验场地,每年临时租地,试验示范地点不固定,有时因交通不便利、地力不均匀、水肥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管理不及时、措施不到位、作物长势不均匀等问题,试验数据准确性和精确度降低。由于试验基地不固定,无法持续投入资金改善农田基础配套设施。从长远计,根据行政区划以及水、土、光、热条件划分若干生态区域,固定试验示范场地,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持续增加投入,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举措。
1.4 人员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近几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多数种子管理部门人员连人带编分流到别处或与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合并办公,种子管理部门人员减少,有的甚至成为空壳。目前从事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的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新引进调入人员中非农专业人员趋多,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业务人才紧缺,缺乏对从事试验示范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编制和专业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种业振兴工作之需,如何留住更多人才是当前种子管理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1.5 试验经费不足,工作无法持续开展
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是一项周期长、标准高、涉及面广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征集品种、种植安排、田间管理、组织观摩、调查取样、研讨总结等环节都需一定的经费支出。近年来地租、农资和雇工等刚性成本快速上涨,仅靠财政经费投入远远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缺乏专项经费成为制约种子管理部门积极主动发挥职能、开展工作的因素。有时虽能依靠申报相关项目资金勉强推进工作,难以保障工作的长期稳定持续开展。
1.6 示范引领不强,推荐宣传不力
据调查,多数种子管理部门由于经费紧张、人手不足等问题,不能长期坚持开展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科研院所和种子生产企业自行开展比较试验,在试验设计的科学性、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等方面都需要推敲商榷。由于试验目的不同,有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只为宣传推介自己的品种,选择纳入的品种偏少或以自育品种和未审定的品系为主,品种覆盖面不全,试验地点偏远,实施单位权威性及影响力不够,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强,难以实现预设目标,达到应有效果。加之多数试验点无固定标志牌,周边群众很难了解试验的真正目的和作用,难以发挥示范的宣传引导作用。
2 农作物品种区试、展示示范的重大作用
2.1 审定农作物品种的重要一环
组织和鼓励有条件的县级种子管理部门积极参与省级区试工作,按统一规范要求,对新育成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行全面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测定,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既为新品种的省级审定提供科学依据,又能受到系统规范的培训。
2.2 加强品种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如今各地农资市场中的农作物品种较多,质量良莠不齐,农民选种无所适从,品种监管难度大。做好品种管理是种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新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经过专家鉴评,提出品种使用建议,因地制宜制定、落实主要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指导农业生产安全用种,推广主要农作物新优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引导种子企业确认良繁主推品种以及农民选购适宜良种,可从源头上解决品种“多、乱、杂”问题。
2.3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对新审定品种进行有组织、多点次、大范围的验证性展示和示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筛选、推荐和推广的方法。及时组织召开多层面的现场观摩会,通过微信、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为种子管理工作者、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所识、所用,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
2.4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农业生产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以前农作物品种的筛选使用侧重产量、轻视品质,但品种品质已不能满足多元市场的需求。通过区试和展示比较试验筛选鉴定适合当地推广的名优新品种,有利于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品质,增加品种类型,促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
2.5 保障农产品安全,夯实产业基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科技攻关及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抓农业首先要抓种子,抓种子应先抓品种。认真做好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真正了解品种的特征和缺陷,考虑气候和土壤差异,科学规划品种布局,大力推动主导品种示范推广,防止因盲目引进和任意推广新品种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指导农民科学用种,配套先进栽培技术,切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3 做好品种区试、展示示范工作的建议
3.1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由种子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开展新品种区试、展示示范跟踪,可以更加权威高效地调动多方选用良种、推广良法的积极性。由种子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组织农业技术部门、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种植大户等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将原先由多方掌握的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嫁接组合,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筛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做到政府推荐有依据,企业宣传有底气,农民学习观摩有现场,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有平台,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部门协调、群众认可的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品种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
3.2 完善体系,分工协作
在同一地区不同生态区开展多年多点的展示示范工作,覆盖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集中优势、整合力量,组织动员县级种子管理部门、种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制订实施方案、征集编码品种、组织培训观摩、集中调查取样、统一汇总数据和研讨推荐品种等。县(市)种子管理部门负责综合示范区建设,做好协调配合、指导服务和推荐宣传等工作。利用种业企业固有的科研育种、良繁基地和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具体实施区试和展示示范工作,做好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和观察记载等工作。种业企业联合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示范点建设,点、线、面结合,构建地(市)范围内的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体系。
3.3 提升素质,稳定队伍
区试、展示示范工作要求承试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责任心强,因此要努力提高承试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开展试验、展示示范技术培训,使其了解试验相关内容及行业动态、发展趋势。组织承试人员对区试、展示示范工作相互观摩考察,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年度总结会议,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区试、展示示范工作常需要冬冒严寒、夏顶酷暑,工作辛劳,环境艰苦,因此,要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薪酬待遇,制订激励措施,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稳定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技术人员队伍。
3.4 选好地块,保障经费
试验、展示示范地块决定着试验示范的成功与否,尤其是在没有固定试验示范基地的情况下,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方便的地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控制试验地土壤差异。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要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好县级种子管理站难以解决的连片示范、区域试验用地和用水等问题,尽可能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块,便于实施田间管理以及调查记载、召开观摩会。将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即品种筛选推荐工作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应随成本的增长而增加,长期持续投入经费,确保此项工作有效、长期开展。积极联合或支持县级种子管理站多方筹措资金,通过立项目、财政专项划拨、企业支持等方式增加试验经费,改善试验网点基础设施条件,高标准建立完善的试验示范基地。
3.5 掌握信息,严选品种
加强品种信息搜集,把握市场品种动态,选择最优品种参加区试和展示示范,提高参试品种的试验示范门槛。试验示范的目的不同,对品种的选择也不同。一是完成上级单位要求,为品种审定需要而试验,品种由上级单位确定。二是对当地企业育成或引进的品种需报请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审定或认定,取得合法推广权,由企业报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备案并酌情确定参试。三是选择当地有一定推广面积和新审定拟推广的品种安排区试、示范,评选出适合当地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良品种,为政府提供品种布局意见,为企业推广、农民选种提供品种信息。四是服务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储备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有推广利用价值的新品种,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可从农业科研院所、院校及种子公司严格筛选引进[3]。
3.6 合理安排,科学实施
一是核心区试、示范区最好建立在水源充足、抗旱排涝、设施齐全的当地农业高产示范区或大面积的种子良繁区,要求交通方便,有亮点、有规模、有展示牌。二是根据品种的生育期及承试点的气候特点,合理安排试验组别,尽可能减少因生育期差异较大带来误差。为了使区试、示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组区试、展示示范的点可在不同生态区域安排3 个以上,一年多点加多年多点。三是对参加区试和示范的品种统一编号,以免出现不公平的情况。四是制订科学可行的试验方案,合理确定试验设计、小区排列、小区面积、种植模式等,对照品种由地(市)级种子管理站选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并且选用种性纯的种子[4]。
3.7 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在辖区的不同生态区域安排多个试点共同完成区试、展示示范,可以较快地、科学准确地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试验管理,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落细试验方案和田管措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深入试验地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规范试验示范程序及内容,有效提高试验质量,降低试验失败率,减少误差,确保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的公正性、可比性、代表性和权威性。
3.8 统一调查关键数据,统一分析总结
针对区试和试验示范,要想获得真实可靠的关键数据,必须在作物生长关键期由地(市)级种子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调查取样办法,统一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各试验、展示示范点对相关病害、产量和品质进行调查、实收测产和取样测定等,及时掌握有关抗病、产量和品质方面的数据。组织责任心强、职业素养高的技术人员统一整理汇总相关数据,并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总结推荐会,综合评价各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分析优缺点,分类筛选综合推荐。
3.9 注重轮选,引导推广
品种的特性以及优缺点在不同地区、不同耕作制度、不同气候中的表现不同。对通过区试、展示比较最初筛选出的优秀品种,继续安排参加第二年的试验进行稳定性分析,同时增加新品种,经过2~3 年的严格轮选,筛选出好的品种,确定不同品种的利用价值及适应范围。对适宜当地种植的主推、搭配品种,由政府行文下发至县及乡镇加以引导推荐,要求各类技术人员把宣传推广新品种和主推品种作为农业提质增效的主要措施,发放宣传资料,并利用微信群、网络平台和广播电视媒体等进行宣传,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农户对主推品种或新品种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使其进村入户,进到田间地头,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增加使用面积,促进当地农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