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营养支持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9-08温自焰
温自焰
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食管癌发生率逐渐上升,其致死率高居第2位,仅次于胃癌,40岁以上为高发人群[1]。临床症状表现为咽下疼痛或胸骨后不适,且疼痛为牵拉摩擦样、烧灼样及针刺样疼痛感。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等特点。目前,临床针对食管癌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因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需长时间禁食,且术后一系列应激反应的高分解代谢使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进一步加重,加之手术对食管下括约肌及食管隔裂孔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使患者胃肠功能发生紊乱,严重影响着患者术后恢复[2]。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故本次研究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在肠内营养期间实施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共90例,均源于钟祥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指征;(2)无精神类疾病,意识清晰。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脑、肝、肾功能异常;(2)合并有代谢疾病及内分泌疾病;(3)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或临床资料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干预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62.3±8.5)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4±0.7)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63.4±7.6)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5±0.9)年。两组上述病例资料经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予以执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本组患者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即: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及血压等生命体征是否出现异常;帮助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2~3 h/次,避免出现感染,遵医嘱给药等。
1.2.2 干预组 给予本组患者早期营养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早期营养治疗,术后第1天行周围静脉输液,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痛等情况;术后第2天采用输注泵通过鼻肠管泵对患者注射肠内营养混悬液(TPF)[商品名: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84]500 ml及肠内营养混悬液(SP)[商品名:百普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85]500 ml;术后第3天给予患者能全力1 000 ml及百普力500 ml;术后第4天给予患者能全力1 000 ml及百普力1 000 ml;术后第5天适量给予患者鸡汤、骨头汤等增加营养[3]。为患者输注时,确保营养液温度为38 ℃~40 ℃,输注完成后,需及时清洗管道,避免出现堵塞,且根据情况为患者调节输液速度,并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情况发生[4]。(2)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食管癌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且术后疼痛、创伤及多种管道治疗对机体产生的刺激增加了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且早期营养治疗在术后12 h便开始进行,营养注射时间较长,增加患者烦躁的心理,故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并为其详细讲解该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式及术后护理干预方式等,使患者全面了解该疾病,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②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将营养管留置在患者十二指肠内后,应采用蝶形胶带将其固定,并按时更换,以确保营养管的稳定性[6];将胃管与十二指肠营养管分开固定,避免在拔除胃管时将十二指肠营养管一同带出;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变化,并如实记录,以及时调整营养液的用量。③肠内营养液供给护理,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补充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液以水、植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为主。术后24 h内,可通过鼻饲管给予患者缓慢注入0.9%氯化钠500 ml,若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次日再注入500 ml肠内营养液;术后72 h内可逐渐增加营养液至1 000 ml,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后期可逐渐增加营养液至1 500~2 000 ml,最多不宜超过2 500 ml,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以1周为宜。此外,避免输注时出现误吸或反流;确保营养液温度为38 ℃~40 ℃,避免因营养液温度较低对肠道产生刺激作用,使肠蠕动出现亢进,致患者出现痉挛性腹痛或腹泻[7]。④口腔护理,因食管癌患者无法经口进食,故其唾液分泌较少,使口腔黏膜变得干燥,最终引起细菌的滋生,故在日常护理中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清洁工作[8];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下床进行适量的运动以提高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此外,因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吸入性肺炎后应及时停止输注,帮助患者排痰,并指导患者及时咳嗽排痰,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护理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排便时间;(2)营养指标:干预前后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备2份,以3 000 r/min离心处理15 min,分离血清放置-20 ℃储存备用,采用EPICS-XL流式细胞仪(美国库尔特公司生产),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由奥地利TECAN公司提供)测定血清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3)细胞免疫功能:另取一份血液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值,CD4+、CD8+、CD4+/CD8+正常值参考范围分别为35%~55%、20%~30%、1.4~2.0;(4)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期间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脱管、堵管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d,(±s)]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d,(±s)]
组别 肠鸣音恢复时间 进食时间 排便时间干预组(n=45) 2.15±0.78 2.82±0.80 3.22±0.64对照组(n=45) 3.34±0.82 3.95±0.75 4.74±0.53 t值 7.054 6.913 12.271 P值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护理后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护理前(P<0.05),干预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护理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s)
组别 转铁蛋白(g/L)白蛋白(g/L)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干预组(n=45) 1.50±0.34 2.64±0.32 16.379 <0.001 33.25±4.16 46.23±5.57 23.856 <0.001对照组(n=45) 1.46±0.29 1.98±0.30 8.360 <0.001 32.90±4.18 44.97±6.54 19.141 <0.001 t值 0.600 10.094 0.398 0.984 P值 0.542 <0.001 0.730 0.135
表2(续)
2.3 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两组护理后CD4+、CD8+水平均低于护理前,CD4+/CD8+水平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比较(±s)
组别 CD4+(%)CD8+(%)CD4+/CD8+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干预组(n=45) 45.99±4.63 40.56±4.02 8.422 <0.001 31.28±5.36 19.64±2.04 11.654<0.001 1.47±0.24 2.06±0.27 15.521<0.001对照组(n=45) 45.15±4.27 37.22±3.95 17.840<0.001 30.54±6.92 21.33±2.18 5.732 <0.001 1.48±0.18 1.74±0.19 9.428 <0.001 t值 0.895 3.976 0.567 3.797 0.258 12.944 P值 0.373 <0.001 0.572 <0.001 0.797 <0.001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干预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近几年,食管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食管癌,但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临床常给予术后患者常规胃肠减压及补液等治疗方式及护理干预,但以上方法均未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9]。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可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同时,增加患者营养,促进其快速康复,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提高其自身免疫力及抗感染能力,在临床治疗食管癌具有重要的意义[10]。
早期营养支持是在为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时在体内放置营养管,术后通过养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至患者小肠内,为其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以促进其恢复[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后营养指标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方面显著优于补液治疗和常规护理,而在补充白蛋白水平方面效果相当。此外,据相关研究显示,腹部手术结束后患者小肠蠕动及吸收功能可在6 h后便逐渐恢复,12 h后便可为患者行营养支持治疗[12]。以此可极大提高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同时,对患者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护理,确保患者在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时能完全地吸收营养;对患者肠内营养液供给进行护理,避免其出现反流及误吸,且在保证营养液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避免患者口腔滋生诸多细菌,且告知患者做适量运动,可有效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表明食管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营养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
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中为一种重要的效应细胞,可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辅助性T细胞CD4+和抑制性T细胞CD8+比值达成协调可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机制,故临床将T淋巴细胞作为直接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早期营养支持可在模拟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情况下,使营养物质进入肠道内,确保免疫屏障及肠黏膜的活性维持正常状态,使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力达到平衡,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因营养支持需为患者安置营养管,且开始治疗时间较早,治疗时间较长,故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此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等,可极大提高患者舒适度等,以促进营养支持治疗的顺利进行[14]。当营养物质进入肠内后便可刺激肠道,激活肠道分泌系统,促进肠道激素的释放与合成,以此丰富消化器官的血流,达到恢复免疫力及胃肠功能的作用[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食管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营养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期间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脱管、堵管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营养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确保患者营养充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