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 的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2-09-06申玉贤杨立霞
申玉贤,杨立霞*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近几年来,在国家及各级教育部门关注与推动下,课程思政理念已逐渐被广大老师认同,课程思政成为各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借助CiteSpace 将对课程思政文献进行历史回顾,对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热点进行分析,以期为课程思政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平台。在高级检索中选择学术期刊,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和CSSCI,进行主题为课程思政的文献检索,出版日期截止至2021 年12 月31 日。析出1394 条课程思政文献,删除重复文献,剔除书评等无关文献后,得到有效文献1323 条,用于研究的分析对象。本文采用的研究工具为陈美超教授研发的CiteSpace5.8.R3 可视化分析软件。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课程思政文献进行作者、机构的合作网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出分析
课程思政研究领域的年度载文数量和基金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热度和投入力度。可将2000-2021年课程思政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①积累期(2000-2016年),这一阶段课程思政论文发文总量较少,2010 年前每年发文量在5 篇以下,2011 年到2016 年每年发文量在10 篇左右。②增长期(2017-2019 年),2017 年发文量开始增加,2017 年发文量37 篇,2018 年发文量达到55 篇。③繁荣期(2019 年-至今),2019 年发文量迅速增长,发文量为2018 年的3 倍,达到166 篇,2021 年总数增至693 篇,为课程思政历年总发文量的52%以上。从基金资助情况看,在1323 篇课程思政文章中有888 篇论文有基金资助,约占总发文量的67%。可以看出各级部门对课程思政研究的投入力度较大。其中由国家级部门或教育部单独资助的论文为174 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3.15%。由省级部门单独资助的发文量为271 篇,约占总发文量的20.48%。总体上看,获基金资助文献发文量前五的省市分别是江苏省(113 篇)、北京(90 篇)、上海(76 篇)、浙江(65 篇)、湖北(56篇)。对课程思政研究的1323 篇文献进行研究方法统计后发现,1323 篇文献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思辨研究,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表达一些观点与对策的建议。一类为案例实证研究,基于某一课程的思政研究。在1323 篇文献中,有570 篇使用思辨研究方法,约占43.08%,使用案例实证研究的文献约占56.92%。从历年的研究方法统计数据看,2017-2018 年思辨研究文献量大于案例实证研究文献量,2019 年两类文献数量基本相当,2020 年后案例实证研究文献量迅速超过思辨研究论文,体现了各类课程老师对“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认同与探索。对案例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753 篇文献中有基础教育研究文献43篇,职业技术教育文献69 篇,高等教育641 篇,体现了各级各类教育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探索。和高等教育相比,基础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奠基工程还需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再对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文献进行学科分类,文学类的课程思政研究文献数量最多为152篇,约占23.71%;其次为理学类112 篇,约占17.47%;教育学和工学均为69篇,约占10.76%;医学65 篇,约占10.14%。历史学课程思政研究文献较少仅为5 篇,艺术学类12 篇。研究成果分布不均,没有覆盖所有专业及课程,研究体系有待完善。
2.2 作者共现分析
借助Citespace 软件进一步对发文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得到如图1 的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包含307 个网络节点,122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26,表明作者之间联系较少。在所研究的1323 篇文献中,统计分析发表一篇文献的作者占87.42%,连续发文作者数量不多。韩宪洲、赵富学、宗爱东、高德毅、杨晓慧发文量最多。联系紧密的几个团体有重庆大学的赵志伟和张智等人,武汉体育学院的赵富学和陈慧芳,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宗爱东和高德毅,联系紧密的主要是机构内的小团队,多为同一文章的共同作者,学者间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1 作者共现图谱
2.3 研究机构及合作分析
对1323 篇文献选择节点类型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如图2(p149)的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图中包含234 个网络节点,43 条连线,网络密度0.0016,表明各个机构间的合作不够紧凑。从图2 可以看出东北师范大学发文量最多,与吉林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学校联系较紧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之间有合作关系。总体来看,连线少,合作少,需要更多的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交流。
图2 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2.4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研究内容和观点的高度概括。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反映出某一领域当前及过去的研究热点。将Citespace 的操作界面的节点类型选择为关键词,进行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再根据高频关键词频次、中心性关键词进行排序,中介中心性越高,反映出关键词在该领域的影响力越大,中介中心性和频次都高的关键词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教学改革,是课程思政的研究热点。
笔者进一步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图3,总共生成450 个节点,1270 条连线,模块值Q 值为0.4664,平均轮廓值S 值为0.807。Q>0.3 意味着社团结构是显著的,S 值在0.7 时,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本文聚类图谱是理想的。图3 中呈现了“立德树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价值引领”“课程教学”“路径”7 个较大的聚类标签。第一个聚类为立德树人,包含关键词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思政建设、价值意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分类中最大一类。2016 年课程思政概念形成前,虽然在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中体现着立德树人,但并不是所有老师在所授课程中都有意识地发挥了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没有形成“三全育人”模式,这个阶段对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较多。2016 年课程思政概念形成后,在国家及各级部门关注与推动下,课程思政已内化为老师的教学理念,广大老师开始有意识地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作用,开始基于本课程进行一课一育,全面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第二个聚类为思政课程,包含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教师、学术研讨活动等;立德树人离不开思政课程引领,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思考,如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改革、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创业人才培养、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研究、思政理论课“金课”建设研究等,思政课程从各个方面起着示范作用,为课程思政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个聚类为专业课程,包含关键词专业教学、思政教育、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等;2016 年提出课程思政理念后,各学科各专业教师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益补充。第四类教学改革,包含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大中小学;课程思政本身就是教育教学改革,是对教育理念的新认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及大中小学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探讨,思政元素的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包括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验实践类课程的育人功能,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第五个聚类为价值引领,包含关键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育人功能、同向同行等;课程思政需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价值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第六类和第七类为课程教学和路径,包含关键词课程建设、思政育人、一流课程、创新、策略、教学方法、高校、新时代;这两类主要讨论通过何种方式更好实现课程思政,如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在新时代、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思考与建设,铸魂育人,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图3 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
3 结语
对我国课程思政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
第一,从目前课程思政研究性文献的发文量来看,可将2000—2021 年课程思政的研究划分为积累期、增长期、繁荣期三个时期。从论文基金资助情况可以看出,各级部门对课程思政研究的投入力度较大。从学科门类来看,研究成果分布不均,没有覆盖所有专业及课程,研究体系有待完善。
第二,从作者和机构共现分析来看,作者大多连续发文数量不多。联系紧密的主要是机构内的小团队,多为同一文章的共同作者,学者间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跨机构的联系很少,需要加强机构间的合作和交流。
第三,从关键词共现分析来看,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教学改革,是课程思政的研究热点。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强化课程思政理论层面研究,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教育学等课程教师的合作,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教育学知识、教学模式与研究成果,进行多学科的融合,提升专业课教师知识能力,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课程思政理念。深化课程思政案例实证研究,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成熟的“教学模式”中融入思政相关问题,积极进行所有课程课程思政的探索,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课程思政教育。加强地区间、机构间、校企、校社、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互通理念,提升成果质量,协同育人。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思政元素深化探索,建立健全教材与课程思政案例库,使课程思政案例实证研究更体系化、特色化。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采取访谈、调查问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