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改革探讨

2022-09-06叶道星黄宗柳付成华

科教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动力工程师德师双一流

叶道星,黄宗柳,付成华

(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39)

在全国“双一流”学科和新工科等建设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改革势在必行。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培养具备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有关学科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研道德等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学科,以满足社会对本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在2017 年第四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评估中,全国拥有“博士授权”的本学科高校共有43 所,本次共有42 所单位参加评估;同时拥有“硕士授权”的部分本学科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共有84 所单位参加评估,西华大学以“硕士授权”高校参加了全国第四轮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评估,评选结果为C,自身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前面的高校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西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四川省首批“双一流”学科,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也是发展的主线,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文以西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为例,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力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和质量监督及师德师风建设改革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期望为西华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1 学生能力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

在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工程项目管理、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与创新和工程经济与法律五个基础能力上,使学生逐渐具有工程与人文社会、工程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与工具和工程设计与开发的专业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基础素养三个目标。

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实践等三课堂和深度学习、实地调研、交融讨论三个层级的具体工作,完善课堂对接运行机制、课程体系和学习研究机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工程人才,如图1 所示。

图1 学生能力培养及课程体系模型

2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加强教师和学生两大思想群体的思想政治建设,做好为人师表与立德树人信念教育,统筹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贯穿“十大育人体系”,深入推进“十点两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高质量发展。

2.1 细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维度

根据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特点,强化思政引领,培养既“肯干、实干、善研”“下得去、上得来、能出彩”,又具有家国情怀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人才。①构建体系搭台子:搭建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十点”,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培养目标达成度为“两面”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体系。培养过程中“点点支撑、点面结合、面面俱到”。②加强领导搭班子:成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督导组、调研组。③建立制度搭框子:制定《关于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及研判机制》《学情会商制度》《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实施办法》等条规。

2.2 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有效度

制定《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意见》,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重大工程、瓶颈技术,我国大型动力装备科学研究与进步等元素融入课堂,增强学生责任感使命感;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合教研,实现“教学队伍+讲授内容”的“双稳定、双保障”;严格对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等的监管,打造思政课程绿色生态。“制度措施+运行体系+课程生态+结果评价”闭环运行,保证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可持续。

2.3 增强实践育人有广度

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创新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发挥学科优势开展“节能减排先锋队”等“三下乡”社会实践。建基地、拉队伍、办活动、搞竞赛相结合,在开放实践中长才干,锤炼“工匠精神”。

2.4 加强阵地建设有力度

依托教育部首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易班育人云平台建设”,带动“云动力”等科研、实践、服务专项阵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把牢意识形态“总开关”,提升协调整体能效。

2.5 加强基层党建有深度

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建“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制度;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联建互促;教师、学生科研团队建临时党小组,以党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作用发挥“不临时”;打造特色党建活动“一心向党、报效祖国——我为科技强国添动力”等。创新党建引领力促发展。

2.6 加强队伍建设有温度

不断引导教师深层次学习、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教师心中的“四个意识”,坚定教师的“四个自信”,工作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会直接影响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内心需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价值,不断提升自我思想认识水平,教师中的党员同志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继往开来,了解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取得的光辉成就,砥砺家国情怀,扎根祖国大地,做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厚植我们自己学科的文化自信。思政队伍在教师范围上覆盖老中青、教研学、专兼聘等所有教师;培养点位覆盖班级、课堂、实验室、宿舍、操场;方式途径覆盖服务、文化、管理、后勤等,共享全覆盖育人场景。

3 课程教学改革与质量督导方面

西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强抓质量固教学,创新方法促改革,围绕国家教育方针,瞄准国家战略和社会人才需求,培养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基础牢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3.1 “内容+”:维度多源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按“基础+方向+实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获“高等流体力学”等校级示范课程4 门,研究生教改项目12 项;将最新科研成果、学科前沿及交叉、复杂工程问题等融入教学内容,出版“水力机械空蚀与泥沙磨损”等研究生教材6 部,开设“流体动力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双语课程4 门,“Pump Internal Flow”外教课程1 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前瞻性思维;发挥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0 余个学科平台和实践基地优势,用丰富的工程案例、虚拟仿真实验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流体动力机械空蚀与泥沙磨损”等课程让学生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巩固理论知识,锻炼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2 “方式+”:融合创新

从法国里尔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东方电气集团、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特聘20 余名专家,基于学科方向、教改项目、示范课程等组建教学核心团队8个。强调课程教学与科研实际的有机结合,基于实际工程的项目式教学,实行“课程+”的团队研讨备课授课。课堂教学采用现代技术与时俱进,融入翻转课堂、案例分析、调查研讨、成果汇报等方式,有效结合西华讲堂、能动学术沙龙、研究生学术年会等特色活动,强化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理论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3.3 “评价+”:多级联动

校、院有听课、督导、评教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评估体系;本学科成立课程教学督导组,采用“随听、随访、随查”多维度督导课程教学,通过教学简报、教研活动、座谈会、教学质量报告等反馈督导信息,促进持续改进,“校、院、系、师、生”五级联动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4 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围绕本学科研究特色,以培养水力机械流动理论及空蚀与泥沙磨损、流体及动力机械关键技术与应用、发动机气动力学与流动稳定性和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坚持师德为上,按照学校《西华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和学校师德师风委员会要求,结合学院情况,在研究生导师遴选、导师培训过程、考核规章制度等方面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不断推进师德师风工作建设日常化、长期化,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工作,具体师德师风建设做法如下。

4.1 联动教授委员会与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方向

教授委员会和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带领学院全体教师学习落实有关师德师风要求,加强学习检查和督促考核,不定期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学习;学院党委书记每月定期听取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工作汇报,形成学院各教工支部及专业系师德师风学习常态化。

4.2 健全导师遴选机制,保障师德师风建设根基

教授委员会与师德师风领导小组从教师道德素养、科学研究水平、教学能力、实践经验、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遴选研究生导师,并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考察要素。

4.3 狠抓师德师风全过程教育,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培训等方面,由各党支部每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专题培训,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全过程;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名师代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专题讲座,引导青年教师将师德师风纳入职业规划。

4.4 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树立师德师风典型

由教授委员会和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对每位教师进行定期师德师风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对其进行师德师风再教育,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树立教师师德师风优秀典型、宣传好师德师风先进事迹,不断加强示范带动,注重感化号召,弘扬榜样模范,形成强大的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对考核中师德师风优秀者,通过大会、网站、媒体等途径进行宣传,并推送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进行全员学习,同时给予“我最喜爱的老师”“唐立新奖教金”等称号和荣誉。

5 结语

在“双一流”学科和新工科等建设的背景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院校要主动作为、迎难而上、不断奋斗,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和质量监督及师德师风建设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动力工程师德师双一流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的应用
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探讨
论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
关于改进热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措施分析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农村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