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热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措施分析
2016-10-14付峥于洋
付峥+于洋
摘 要: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科学技术较为落后,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为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热电厂中存在的热能问题和动力工程问题,研究其科学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热能问题;动力工程;热电厂;资源利用率
热电厂既需要供热又需要发电,锅炉的总容量通常会大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受到本身性质与受热负荷等因素的制约,主力机组小于火电厂。在热电厂运行过程中,会借助相关动力设备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再经由发电机组变为电能,但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热电厂应合理研发新型技术,提升能力整体利用效率。
1.热电厂中出现的热能运行、动力工程问题
1.1热电厂运行中重热问题
重热问题主要是指在热电厂的运转过程中,基于能量恰当使用的基础上,当前后运行环节之间的通道压差持平时,出现后一运行环节的焓值远小于前一运行环节的现象。就重热问题本身性质而言,其属于资源浪费范畴,不利于提升热电厂整体资源利用率。首先,重热问题易造成电能的不合理释放或者存储,使得电能供应变得不稳定,降低电能的质量;其次,重热问题常影响到发电的燃烧环节,导致蒸汽数值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破坏电力系统原本性能[1];最后,重热问题会让电能频率发生变化,引发气压值的波动。
1.2热电厂运行中节流调节问题
热电厂在运行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节流调节,该问题对热电厂的影响较大,会浪费较多能源,严重的情况下,将会给热电厂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经过实践证明,设备容量额度较小,更适用于节流调节。
1.3热电厂运行中设置电源的问题
电源是保障热电厂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工作人员在安装电源的过程中,应结合工厂内部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电源类型,特别是注意其监控系统。设置电源时,须使用到交流和直流两种电源,电源外部的自动化装置可借助无扰切电或者双电源切电,并遵循严格的技术标准,才能更好地保障热电厂运行。但受到人员素质、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2],热电厂当前仍存在设置电源的问题,极大程度上浪费了资源。
2.改进热电厂热能运行与动力工程问题的措施
2.1合理利用重热
重热现象属于多级汽轮内的资源消耗,能够在运行环节中再次利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会降低热电厂工作效率,以此为基础利用重热现象,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好度,控制好范围。同时,热电厂机组运行可能存在超负荷的问题,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仅阻碍动力工程与热能的应用,更会带来经济损失。热电厂应不断引进调压调节技术,控制好能源消耗量,将其合理地运用在动力工程与热能中。
2.2加入除湿设备
热电厂的汽轮机组在使用时会出现湿蒸汽,且数量较大,如果其无法及时排除,将会凝聚在一起并膨胀,空气中的温度差使其凝结,进而减少蒸汽量,再加上蒸汽流速远快于水珠流速,会消耗大量的动能,造成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一湿气损失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给系统加入除湿设备装置[3];二是通过再加热的方式,循环利用资源;三是提升机组整体抗腐蚀能力;四是安装喷灌设备,可选用吸水缝类型的,使其突破推力轴承、轴承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能量的损失。热电厂可选择轴流式汽轮机替代传统设备,将高压蒸汽从一端引入,低压蒸汽从另一端排出,促使高压往低压偏离,保障动力工程与热能的运用。
2.3开展节流调节工作
改进热电厂热能运行与动力工程问题,应开展科学的节流调节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节流调节工作需借助全周进汽的方式,在第一级就有效完成。当工况改变时,各级温差较小,负荷的适应性较好,但这种情况通常只出现在容量小的机组。节能调节功能可借助“弗流格尔”公式,在明确公式应用原则的前提下,计算比焙降和各级的压差,了解机组零部件功率、承载力。同时,工作人员应动态监督汽轮机的流通状态,当其运行比较顺畅时,便利用容量小的机组进行节流计算,充分发挥动力工程与热能在热电厂的功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已经逐步成为共识,在电能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应重视热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引进新型处理方式和技术,解决热能和动力工程的问题,通过加入除湿设备装置、合理运用重热等方式,提升热电厂资源利用率,实现其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强,王玉兰,李寒冰,王玉皓.300 MW 机组循环水余热-热泵回收系统的经济性分析[J].汽轮机技术,2015,57(5):388-390..
[2]曹丽华,张浩龙,杨为民,张道,李勇.600 MW汽轮机排汽通道加装导流装置的数值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5,35(5):366-372.
[3]赵诚,程席仁,赵永林,朱振军,周贵元,赵肃铭.对台位上供热汽轮机实施按需改造的节能减排效益和提高供热能力途径[J].节能技术,2016,34(03):2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