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仪式视域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2022-09-05许艳玲
赵 舒 许艳玲
国家形象作为重要的“软力量”,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对象。随着“讲好中国故事”要求的提出,我国也越来越注重国际舆论场的传播,注重国家形象的“自塑”。作为奥运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幕式往往是东道国向世界传播自身民族文化、展现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2022年的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收获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为中国形象的传播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冬奥会开幕式是如何进行仪式化呈现的?第二,它建构了怎样的中国形象?
一、媒介事件与媒介仪式
媒介仪式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强调的仪式观,他关注传播在社会的维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核心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召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①。后来,英国传播学者尼克·库尔德里正式提出“媒介仪式”的概念,即“围绕关键的、与媒介相关的类别和边界组织起来的形式化的行为,其表演表达了更广义的与媒介有关的价值,或暗示着这种与价值的联系。”②1992年,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提出“媒介事件”概念,它“指被电视直播的,带有明确展演性特征并遵循特定规则”③的事件,这种规则主要指由“事件组织者和电视台合作、通过仪式化符号的建构和传播以期达成共时性历史记忆的效果”④,从而使某种“神圣价值”得到强调。
刘建明教授将其归纳为两条路径。第一条为媒介事件,沿袭新涂尔干主义,即主张媒介创造和维系社会整合,社会成员“通过媒介聚集在一起,并认识到他们相互之间构成一个社会整体”⑤。第二条为媒介仪式,沿袭后涂尔干主义,即强调媒介是如何建构社会中心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者在概念上虽然有所差别,但又密不可分。首先,媒介仪式强调媒介建构社会中心的功能,而媒介事件正是这种“中心”,媒介事件是前提和主体,能够引发媒介仪式的意义阐释。其次,媒介仪式是媒介事件的仪式化呈现,媒介事件中的个体和群体成为媒介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事件也因此具备了仪式化特征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仪式化的特征从开幕式的准备、展演到收看阶段都有体现。本文将其分为国家形象的打造阶段、展示阶段和强化阶段,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仪式呈现
(一)塑造形象:筹备阶段仪式主题的植入
作为“一种象征性的陈述形式”,仪式主题正是象征符号背后指涉的价值意义。可以说,没有象征意义的凝聚则没有仪式的呈现,没有仪式主题的宣示则没有仪式活动的展演⑦。根据同步播出的纪录片《盛会》,开幕式从3年前便开始准备,从开幕式导演的确定到开幕式节目的选择和编排,都是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和国家权力的体现,仪式内容也紧扣着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最新发展。这意味着它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象征色彩,充分体现了“国家在场”。在开幕式筹备阶段的国家在场,为开幕式打造了神圣的仪式主题——“一起向未来”。
作为仪式的核心,仪式主题往往与主流的价值观念、国家形象的塑造紧密相连。其一,它包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冬奥会作为一项体育盛事,是全世界人民的大舞台。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人民更为迫切地需要团结起来。全球化时代,人类只有抛弃成见,合作共赢,才能战胜病毒,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北京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享、合作、共赢、包容”的内核相通,充分彰显了中国的一贯主张。其二,它诠释了奥运精神的内涵。2021年,“更团结”被加入奥林匹克宣言。当前,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倾向依然存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一向倡导和平,与世界共享机遇,“一起向未来”也为奥林匹克格言提供了中国注解,表达了全世界共创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其三,它是对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北京夏奥会”)的承接与发展。2008年北京夏奥会的口号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与其一脉相承,并加入符合当下时代内涵的新变化,不仅更为简练,而且跳出当下,放眼未来。同时,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叙事角度也由“我”转变为“我们”。2008年北京夏奥会的开幕式更注重表达“中国是什么样的”,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则突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传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如路透社的评论:“这场充满冰雪元素的盛会简约却精彩纷呈,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繁荣、强大和自信的中国。”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主题中强烈体现“我们”意识,对内表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繁荣、团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二)展示形象:展演阶段仪式符号的织绣
仪式研究者、表演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提出了“社会戏剧”概念,它强调仪式的表演性,而这种强烈的表演性正是通过符号的织绣进行表达的。作为典型的媒介仪式,冬奥会开幕式必然会将较为抽象的国家形象、奥运精神等需要传达的观念进行具象化的表达。冬奥会开幕式作为一种“受支配的象征性活动”,就是对符号进行的一系列编码。这种编码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和生硬直白地表达,而是将其融入艺术和技术的层面进行传播。
根据东方符号学模式——DIMT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符号分析,即言(Discourse),指语言要素,本文将解说词和章节的主题纳入了“言”进行整理;象(Image),指形象要素,包含各类视觉符号,本文对开幕式的核心图像符号进行归纳;意(Meaning),即意义内涵;道(Tao)主要指涉传播符号的真实性以及背后所具备的深层逻辑性,真实性并非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或精确性,而在于符号的内涵是否与真善美的理念相符合⑧。(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符号分析表
1.言:铿锵有力的解说
解说词不仅是对正在进行的仪式的解释,而且是对背景意义的补充,从而使观众对于符号的解码更符合编码者的意图。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特殊的隐喻和象征,观众仅凭直觉感受往往难以深入理解,解说员能够发挥必要的补充和提示的作用。例如,在开幕式之初,主持人就说明选择24节气作为开场,对应着第24场冬奥会的举办,增加了冬奥会节目设计的背景,加深了观众的理解。在解说的过程中,解说员也尤其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示,其语调高昂慷慨,词语对仗工整,并且在其中穿插了大量的描绘性词语,使解说比较华丽,与热闹的表演现场相对应。
2.象:多元符号的情景交融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伊始,节目《立春》以节气交替进行倒计时,同时辅以长城、粽子、高铁等符号,一方面凸显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另一方面与特定的仪式时间(阴历立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构成互文的表达,提示中国意蕴之美,搭建古代与现代的桥梁。随后,采取“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古诗词引用设计,在大气磅礴的氛围中,将中国诗词文化与现代科技制作相融合,展现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形象。河水凝聚成冰,奥运五环从中“破冰而出”,表达的是打破隔阂、互相走近的意涵,点明“一起向未来”的主题。
3.意:以小见大、生机勃勃的内涵表达
开幕式以小切入点呈现“象”,而反映出背后较大的“意”。在传递国旗环节,国旗从孩子的手中递到各民族代表、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再到军人的手中,肃穆庄重、直抵人心,从“传递”这一小举动,隐喻人民与国旗之间的情感和关系,也表达了“军民鱼水情”的意蕴。“小雪花”贯穿全场,以雪花隐喻个体,个体汇聚为整体,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更团结”的主题。点火环节展示的“小火炬”由新疆运动员点燃,寓意民族团结以及环保、低碳、绿色的环境理念。
4.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国智慧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源流,“和”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奥运会开幕式一方面完美展现着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形象,是“各美其美”,另一方面表达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共同塑造多彩世界。这是“美美与共”,也是“和而不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有表演上的艺术美,将情感、想象力灌注于心灵而显现自然世界的美,更是有内容上作为崇高与壮美象征的崇高美,将仪式、个体消融于集体而展现人类世界的美。
(三)强化形象:收看阶段仪式时空的延展
一般的媒介事件重点在于事件的静态呈现,而媒介仪式则强调观众的动态介入和具体实践。特纳的人类学仪式观总结了仪式中的“结构——反结构——结构”过程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收看使观众进入仪式的“阈限”即“反结构”的状态中。在开幕式前,社会成员处于已有的社会秩序中,生活在某种“社会结构”中,而随着开幕式的播出,社会成员暂时脱离了原有的社会网络,彼此成为没有差别、融洽的整体,共享仪式所构建的“共同体”,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自发地对开幕式进行传播,扩大仪式的时空领域,强化开幕式所展现的国家形象。
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冬奥会这一媒介事件通过各大网络平台,传递到“第二现场”观众所使用的大小屏中,通过互联网媒介,达到将群众聚集在同一场景、同一时间中的目的,完成作为媒介仪式的集体庆典和集体记忆建构。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在特定空间中人们的互动和交流,完成了“仪式扩散”,延展了时空。
空间上,在传统电视媒介仪式中,人们只能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进行仪式的共享,但是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加持下,在观看仪式的过程中,观众的角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构,他们可以自由地在各类平台上进行交流和分享,主动性不断加强。在这种强烈的互动下,特定的空间不止存在于现场的参与者和开幕式的观看者中,更是延伸到其他任何带有社交性质的平台上,并形成强势,使得许多没有主动参与到这场媒介仪式中的人“被迫”进入同一个特定的空间,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各大平台了解开幕式的精彩片段、实时评论,共享同一个媒介仪式。
时间上,关于仪式本身的讨论,并没有伴随仪式时间的结束而消失,而是继续延长。在电视媒介仪式中,这种讨论往往是由权威媒介进行延长的,具体形式为关于仪式的报道、采访、纪录片等。而现在,“媒介赋权”使观众更多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许多议题的主持人往往是观众本身,关于媒介仪式自发形成的探讨持续时间甚至更长。
由此可见,对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本质上是观众在仪式中的互动增强所产生的,而在互动加强的过程中,观众自发形成“文化的共同体”,仪式本身所传达的丰厚的意蕴和形象塑造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一同延展,强化了参与者对于国家形象的印象。
三、中国形象的呈现:可敬、可爱、可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⑩。
(一)底蕴丰厚、与时俱进的可敬形象
可敬,即值得尊敬、尊重,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和共享的价值观。首先,从中国文化展现来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出现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并且注重文化间的交融。例如,古诗词、民族文化、节气、永安宫、长城等符号的运用,展示出一个文化底蕴丰厚、具有宏大历史背景的文化大国形象。在这种气势磅礴的文化冲击力中,观众对大国历史的尊敬之情油然而生。其次,从现代科技来说,一方面,开幕式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例如裸眼3D、AR、超高清无线直播传输;另一方面,在仪式的展演中出现了大量仿生机器人、数字杭州、高铁等概念,诠释了我国不仅有灿烂的文化,而且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科技大国。
(二)热情好客、全民冬奥的可爱形象
可爱,即亲和的、热情的、接地气的。首先是狂欢氛围的营造。开幕式前的24首歌曲,用耳熟能详的歌曲创设热闹、愉悦的氛围,并在其中插入了大量中国各地喜迎北京冬奥会的景象,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热场展演中,节目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热情好客、“全民迎冬奥”的节日氛围。其次是微笑服务贯穿始终。在各国代表队入场环节,环绕入场通道有表演人员用歌舞表示欢迎,中国对冬奥会的热情和期待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展现。最后是吉祥物的共情传播。吉祥物承载着文化意象,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采用国宝熊猫的造型元素,将活泼与敦厚融为一体,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拥抱创新和未来等时代价值,令人感受到纯洁和力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也用“冰墩墩”“雪容融”可爱、讨喜的形象形塑着可爱中国的形象。
(三)信守承诺、心系世界的可信形象
可信,即守承诺、负责任、有担当。2021年1月20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⑪,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要充分认识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大意义。北京冬奥会除了“更高、更快、更强”,也加入了“更团结”的口号。首先,中国履行了“办好冬奥会”的庄严承诺。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举办一场精彩、安全的奥运会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世界要看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开幕式始终。在仪式符号中,关于“我们”的思考充斥在方方面面。例如,“蒲公英”吹向天空,意味着冬奥会由全世界共同参与。在仪式展演中,《致敬人民》节目里一幅“世界图卷”随着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人们并肩同行而展开,意味着全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团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传达了积极、蓬勃的生命观和人生观。
四、结语
作为标准化的、具有表演性的象征形式,媒介仪式的价值通常被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实践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⑫。作为价值传导的载体,仪式所要表达的价值往往是处于中心位置的议题,为个体提高自我意识、强化社会认同提供了机会。北京冬奥会作为全球瞩目的媒介仪式,从仪式准备、仪式展演到仪式观看都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象征性构建活动,从中隐喻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展示了负责任、热情、繁荣的大国形象,实现了世界观众跨越文化、时间、空间的仪式共享。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一媒介仪式中得到凝聚与强化,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得以向世界有效传播。
注释:
①[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8.
②[英]尼克·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M].崔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3.
③[美]伊莱休·卡茨 等编.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9.
④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⑤刘建明.西方学术语境中“媒介仪式”与“媒介事件”的异同——兼与郭毅商榷[J].新闻界,2019(11):40-51.
⑥孙翔.党建电视节目的媒介仪式建构——以《榜样》为例[J].青年记者,2020(14):90-91.
⑦曾楠.政治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理论诠释与实践图景——以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J].探索,2019(03):51-60.
⑧李思屈.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57.
⑨[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5.
⑩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001).
⑪习近平考察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J].党建,2021(02):2.
⑫[美]约翰·费克斯等.关键概念[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