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2022-09-05山东省青岛市香港路小学张鹏飞

青年心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模式体育

山东省青岛市香港路小学 张鹏飞

湖南省长沙市望一黄金中学 潘语嫣

自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开始,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有许多业界人士都对体育教学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许多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差异性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们主要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为基本出发点,然后对学生的潜力进行充分挖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过程当中的引导者,学生的主动性是通过主动学习来获得的。

一、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在我国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有目标指向较为单一的现象,部分教师不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建立不同的目标,只会对学生设定一个统一的目标,这就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一些学生跳远比较优秀,有一些学生跑步比较优秀,但是部分体育教师不能够认识到学生的这些个性优点,往往只是设定统一目标对其进行教学,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效率也不够高。其次,部分体育教师希望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教会学生许多体育知识,就会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学生不能够充分地理解学习内容。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只是一味地按照体育大纲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不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往往都会采用传统的量化评价,这样就会使一些学生成为“失败者”,严重打击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二、学生参与体育现状的分析

(一)锻炼时间投入少

首先我们可以从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来分析他们可以用来锻炼的时间,早晨7点20分起床,7点50分上学,中午11点30分放学,下午上学,4点50分放学,这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完成文化课的学习,回到家以后,学生还需要完成学校教师所留下的课堂作业,当他们完成作业以后就已经是晚上8点了,那么他们真正投入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可能不足一小时;周六、周日父母又给孩子安排了众多课外补习班,所以真正能够进行室外锻炼的时间恐怕也就在每周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堂上。

(二)学生怕苦怕累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在参与锻炼时会消耗他们的体力,让他们感觉到身体非常疲劳;在教室里学习文化课,则可以坐在凳子上舒舒服服地完成学习,只要听教师讲就可以,而且有些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处于“神游太虚”的状态,所以他们总感觉文化课的学习要比体育锻炼更轻松。

(三)缺乏合适的体育器材

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大多数体育器材都是以成人化的标准制作的,不适宜儿童开展训练,当他们站在这些高大的器材面前,就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完成不了这些任务,他们参与锻炼的兴趣受到打击。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三、如何在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点

(一)要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

自我国实行新课改以来,我国目前已经有许多学校体育课程开始着重增强学生的体质,以终身锻炼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培养其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积极向上的个人目标。在以往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时候都无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因此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重视健身原理以及健身技能。教师也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运动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运用知识来对自身的体育运动进行检查,增强自我设计和自我评价,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

(二)采取合适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往往都是在教学组织下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的,所以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地进行使用和安排,多以竞赛和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组织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充分激发其聪明才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主动练习。在此过程当中,还应该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发挥主体性。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节,以此来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验,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良好、合作、奋进的学习氛围,并且着力于把课堂变成一个多样化、灵活化的学习平台,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心情。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评价工作应该贯穿始终,一般都包括教师的初始评价以及成长期评价和终结期评价。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进行评价,将能够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促进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从而使我国的体育教学质量能够有更大的进步。除此之外,课程考核应该改变以往的竞技模式,转变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法。新型的考核方式应该可以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之后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考核的过程当中,应该将教学效果直接与学生的表现结合起来,以此才能够评价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我国体育考核过程当中应该促进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体育考核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展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四)创立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应该着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满足,促进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当学生形成了创新的精神之后,就能够帮助学生应对环境的改变,使师生之间心理相融,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体育知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肌体能力的变化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肌体能力提高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也随之增加,同时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够促进肌体能力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激发教师的感情,也要培养学生的感情,赋予适当的力度与内容,以此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每一名体育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情况来组织教学,结合教材来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而且教师还应该挖掘体育教材当中的兴趣因素,使教学内容能够更符合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

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课堂

(一)更新教学手段进行现代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现如今的教学需求,体育教学也是这样的,我们都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地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使体育教学变得更加易于接受。体育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和音频的方式来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最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获得体育知识,并且将所学习到的体育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实现体育运动终身化。因此教学手段不断地现代化更新,是我国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最需要重视的一方面。

(二)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

要想对教学效果有进一步的提升,就要重视信息反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信息反馈将能够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改正其错误的观念和技巧,认识到自己与优秀之间的差距。从教学角度来看,信息反馈将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教师也要及时地纠正相应的教学方式,以此来让教学效果能够有进一步提高。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应该强调信息反馈的作用,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以此让体育教学过程能够变得更加科学合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观察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来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互相讨论分析,找出其中所存在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相应的依据。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运动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而学生就是被动的接受者,所以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加之以相应的课堂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既阻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与我国目前的时代发生脱节,所以在当代环境下就应该努力消除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观,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当前体育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体育课堂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实践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做到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相互结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性,而且教师也要随时抽查学生锻炼状况,保障教学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五)科学分层,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将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分组,这样才能够在组内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分组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学生的基础素质、发展性、拓展性这三项基本要求入手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这样才能够在尊重学生身心差异的基础之上,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保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成功的喜悦感。但是分组的名单应该保存好,我们可以在名单中观察学生学习进步和分组的不足,随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此同时,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学生的某项能力得到提升以后,我们可以根据他们个人的发展需求进行调整,这样课堂就充满了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五、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一)功能性原则

体育的功能性,顾名思义,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有一个更好的身体来进行学习。体育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保证身体的灵活,开发学生的大脑。除了训练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外,更关键的是教会学生科学运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游戏创新教学也要以这个为目的,不能只考虑游戏的娱乐性,也要兼顾体育的功能性,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二)竞争性原则

体育是一项竞技类运动,竞争在体育运动中是非常常见的,而游戏也是一项具有竞争特征的娱乐项目,这两者刚好可以很好地融合。任何人都有追求卓越的自我要求,只是追求不同,即使是游戏也是如此。不管是体育运动,还是体育游戏,只要参加就要有追求最好成绩的自我要求,体育游戏中的竞争,也正是我们追求卓越自我的过程。学生在竞争的促使下,也会更加专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游戏中来,一举两得。

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我国当代的教育需求,所以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应该对体育课程积极地进行改进,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体育知识。教师通过现代化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能够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以知识来促进技能的发展,这为我国当前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模式体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