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05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朱晓燕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 朱晓燕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
(一)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方式
初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一般为缺乏多种教学方式共同作用的机械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常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
尽管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但仍然无法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甚至影响学生正常的音乐学习活动。如果初中音乐教师无法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那么将会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削弱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力度,不利于保持优良的音乐教学效果。
(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
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注意力长期专注于某件事上,而外界的环境因素又会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直接影响,导致学生难以深度理解所学的音乐知识,这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由于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机械,课堂效果枯燥乏味,学生无法在音乐课堂中熟练掌握音乐技能,更难以基于全面化的角度,深入了解音乐技能,因此,学生只能借助模仿训练的方式进行学习,难以对最终学习效果予以优化和完善,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凭借节奏的感受,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充分掌握作者的创作情感。此外,通过对节奏的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与音乐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经过思考和学习,并与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发表自身对该音乐作品的见解,并从他人的见解中获得更多感触,挖掘曲目更深层次的内容,全面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水平和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节奏是学生学习曲目时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能够确保相关主体之间快速建立清晰的情感共鸣。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节奏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当节奏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体系中时,可以保障节奏训练活动的有效落实。
将节奏训练活动渗透于初中音乐教学阶段,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自觉地参与课堂活动的实施过程,还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拓展学习思路,调动学习主动性。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较为多样,并且要求学生具有自主能力,进一步发挥节奏的感染力,使学生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随时随地借助相关物件或者乐器进行练习,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借助音乐节奏练习的规律特性,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理念。
在节奏教学理念深入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而基于强烈的感官体验,学生还能够更充分地理解音乐节奏,并且掌握音乐旋律和音乐节奏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的学习体会。
三、加强初中学生音乐节奏训练的有效措施
(一)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可以在确保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初期阶段,需要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师所选用的音乐曲目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或者直接选用初中阶段学生普遍喜欢的流行歌曲,并将这类曲目作为节奏训练的主要载体,开展专业类音乐训练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
例如:在学习部分具有较强节奏感且较为经典的音乐曲目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对该音乐曲目的熟悉度,将该音乐曲目作为主要载体,开展节奏训练活动,引导学生演唱歌曲,并利用肢体动作辅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在活跃音乐教学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音乐节奏体验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阶段,通过打击乐器的辅助,在教师提供的引导下,从节奏的长短、强弱和快慢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加强学生的体验感和成就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学生的节奏感受。
除此之外,部分音乐曲目还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例如:《酒干倘卖无》中就包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这首曲目背后所包含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这首曲目的情感基调,加强学生对曲目的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和曲目之间的情感共鸣,并在调动学生情感意识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节奏训练教学活动时,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节奏的强弱变化情况。
(二)结合旋律哼唱、背诵歌词和拍打节奏等方法
可用作音乐演奏、伴奏的乐器有很多,其音色各异,一些乐器的使用也较为简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乐器,丰富整体的音乐音色,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优良的演奏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哼唱作为基本载体的音乐曲目的主要旋律,在充分掌握旋律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背诵相关歌词;然后引导学生将曲目的歌词和节奏联系起来,并通过拍打节奏辅助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旋律的指导作用下,加深对节奏的具体理解,加强旋律、歌词和节奏的融合力度,帮助学生对曲目进行充分理解,加强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此外,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播放学生所熟知的音乐曲目,使学生能够结合音乐的变化趋势,通过敲打课桌或者笔盒,更好地掌握曲目伴奏的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探讨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从音色的长短、快慢和强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辨别,在充分掌握节奏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对不同声音的敏感程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欣赏教学阶段的音乐伴奏
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涉及的乐器和设备有限,无法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够使用乐器进行演奏,这可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借助音乐伴奏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帮助学生辨识乐谱等方法,陶冶学生情操,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声势教学的方法,借助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将肢体作为乐器使用,以拍手、拍腿、跺脚或者打响指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身体律动形式开展节奏训练活动。此时,学生可以借助熟悉的肢体语言,结合音乐曲目的变化形式,在掌握运力的基础上打出相应的节奏,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程度,保障学生思维意识和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加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水平。
在开展节奏训练活动时,还需要为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提供基本帮助,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多个声部的立体化节奏技能,从口、手、脚等多个部位入手,保障节奏伴奏能力的一体性。
例如:在学生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通常会使用前8后16的节奏,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以四个拍子为一体,引导学生进行接龙,更大程度上扩散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舞蹈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欣赏舞蹈,将舞蹈的律动作为辅助,确保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深层次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水平,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
四、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阶段的具体应用
(一)借助生活声音,注重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节奏训练的价值和优势,优化并完善节奏训练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在开展节奏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节奏训练活动的趣味性,教师需要借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声音元素,并借助声音的变化开展节奏训练活动,通过反复训练,加强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深入理解音律的变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小鸟的鸣叫声、钟表的嘀嗒声,并将此类声音作为节奏训练的主体对象使用,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感受声音的乐趣,同时掌握节奏的变化,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山谷》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鸟叫、瀑布声以及自然界的其他不同类型的声音,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并在较高频率的互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音乐旋律的变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二)借助四步节奏,循序渐进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借助节奏训练的方法,在四步训练法的支持下,通过读、击、唱、合四个步骤,以循序渐进的形式保证节奏训练活动的系统化。
首先,“读”属于四步节奏训练方法使用的基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全面阅读节奏谱,并结合拍子的变化图示进行指导,以动作的演示和训练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节拍的规律变化和强弱变化。其次,“击”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以打拍子的形式培养自身的节奏感,以保障肢体协调。再次,“唱”是指学生在熟练掌握节奏之后,能够顺利地演唱相关曲目,并对多声部的演唱予以高度的重视。最后,“合”是将读、击、唱三个部分结合,多次重复练习乐谱,以加强学生对乐谱的熟悉程度,加强学生节奏的综合训练程度。
(三)充分强调速度,把握音符间距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时期,在开展节奏训练活动时,需要为学生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节奏的变化会对音乐的快慢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为掌握音乐表达方式提供核心支持。学生在掌握了音乐的节奏变化情况后,可以更加了解音乐主体框架,并通过已掌握的音乐频率,深度理解音乐的主干和核心,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多样化的节奏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节奏变化的特点,从而加深对曲目的理解。
在开展节奏训练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掌握音程(两个音符之间的间距),加大节奏训练与速度变化方法之间的融合,从音符的长短和声音的轻重等多个层面入手,基于共同构成的形式,保障节奏的完整性,并借助速度的变化特点,加强学生节奏感的训练程度。
例如:在学习《丹顶鹤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丹顶鹤相关的科普知识,使学生在了解丹顶鹤生存情况的基础下,明确掌握《丹顶鹤的故事》的具体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该歌曲曲目的了解,加速学生与歌曲曲目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该歌曲曲目的音乐节奏,加强音乐节奏训练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该歌曲曲目的速度变化,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凸显出节奏训练的重要作用,并从具体实践和实施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音乐节奏。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跟随乐谱打拍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辨识曲谱的能力,并借助完善的节奏训练方法,确保节奏训练活动的有效落实,使学生能够掌握节奏的变化趋势,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