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2022-09-03周义志张忠伟向立斌曹美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生存率分化直肠癌

周义志, 张忠伟, 向立斌, 刘 岩, 王 硕, 曹美楠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但分期较晚、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仍不佳[1]。因此,探寻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Rictor蛋白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的成员,参与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研究[2]表明, Rictor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另有研究[3-4]提出,微小RNA-152(miR-152)和微小RNA-448(miR-448)可靶向调控Rictor蛋白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本研究观察Ricto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临床资料、病理数据无缺失者; ② 经病理明确诊断结直肠癌者; ③ 术前未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者; ④ 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书面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① 存在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者; ② 怀孕期或哺乳期女性; ③ 近期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存在严重感染者。90例患者中,男51例,女39例; 年龄44~78岁,平均(60.6±12.3)岁; 肿瘤部位为左侧结肠28例、右侧结肠31例、直肠31例; TNM分期为Ⅰ期30例、Ⅱ期40例、Ⅲ期20例; 肿瘤最大直径为1.5~5.5 cm, 平均(2.9±1.3) cm; 分化程度为低分化23例、中分化49例、高分化18例; 合并淋巴结转移30例; 浸润深度为T1期10例、T2期11例、T3期42例、T4期27例。收集90例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并取对应的距癌组织5 cm处的正常结直肠组织作为对照,所有癌旁组织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明确无癌细胞。

1.2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制备5 μm切片,实施脱蜡、脱水、水化等步骤,加入鼠抗人Rictor一抗(1∶50, 货号ab1203, 美国Sigma公司),置于4 ℃冰箱过夜,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3次,加入兔抗鼠二抗(1∶100, 货号M282, 大连宝生物有限公司), 37 ℃孵育30 min, 用PBS冲洗3次,加入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封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半定量分析评分方法[2]: ① 细胞质染色强度评分,无黄染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黄褐色为3分; ② 阳性细胞百分比≤5%为0分, >5%~25%为1分, >25%~50%为2分, >50%~75%为3分, >75%为4分。以① 与② 评分乘积表示Rictor蛋白表达水平,参照全部患者的平均分值(4.23分),将<4.23分判定为低表达, ≥4.23分判定为高表达。

1.3 随访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30日,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中位时间34个月,平均(34.1±8.0)个月,采用总体生存率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Rictor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生存率等计数资料以[n(%)]、百分率(%)描述,比较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结直肠癌组织Rictor蛋白低表达、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对生存率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Rictor蛋白在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Rictor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的染色表现为核周及细胞质内出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5.6%(50/90), 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的11.1%(10/9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4,P<0.001)。见图1。

2.2 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 见表1。

2.3 Rictor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本研究9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未失访,结直肠癌组织Rictor蛋白低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高于Rictor蛋白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图2。

图2 结直肠癌组织Rictor蛋白低表达、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

2.4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将患者是否死亡作为因变量,将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肿瘤部位(右侧结肠、左侧结肠、直肠)、Rictor蛋白(低表达、高表达)、肿瘤最大直径(<3 cm、≥3 cm)、浸润深度(T1~T2期、T3~T4期)、TNM分期(Ⅰ~Ⅱ期、Ⅲ期)、分化程度(高分化、低中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Rictor蛋白高表达、TNM分期Ⅲ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见表2。

表2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 讨 论

结直肠癌是一种异质性肿瘤,其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基因组学研究[5]发现,结直肠癌组织中众多基因呈差异性表达。尽管免疫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可大大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临床尚未发现有效的分子靶点。大量研究[6-8]发现,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与结直肠癌预后有关。因此,寻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的分子标志物对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Rictor蛋白属于mTORC2的成员,在肿瘤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11]。研究[12]发现, Ricto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 Rictor蛋白在多种消化道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13-15]。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表达情况,发现Ricto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相关研究[16]结论基本一致。黄仕思等[17]研究发现,沉默Rictor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EMT过程。由此推测, Rictor可能通过促进EMT而增加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临床病理特征是反映肿瘤进展和预测肿瘤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本研究分析Rictor蛋白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后发现, Ric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Rictor蛋白与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 Rictor蛋白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低于Rictor蛋白低表达患者,且Rictor蛋白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提示, Rictor蛋白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低生存率有关,推测Rictor蛋白通过调控肿瘤细胞EMT促进细胞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18]。但Rictor蛋白对结直肠癌的影响有待细胞功能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且其具体作用机制也有待探索。

综上所述, Ricto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Rictor蛋白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但Rictor蛋白通过何种通路发挥作用尚需进一步开展体内外实验加以明确。

猜你喜欢

生存率分化直肠癌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