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资助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2-09-02张筱茜
张筱茜
摘要: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生资助工作,这既关系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的切实保障,也关系着脱贫攻坚决胜之际的良好成效。文章以A校为实例,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反思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当前工作提出可行性对策。资助是基础,育人是核心,各高校需将“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使疫情阻击、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成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困难学生;调研;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4-0019-03
一、研究背景
2020年初,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而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为防范“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的风险,避免影响高校学生家庭脱贫质量和效果,国家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资助工作。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生资助事业取得的长足进展,有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实现质的飞跃。战“疫”攻坚责任重大,各地高校都在密切关注和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编写《防疫须知手册》、发放生活补助、摸排困难诉求等手段,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以发挥资助育人实效,把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關心关怀和关爱落全落细落实。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A校共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456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9.2%,分为特别困难、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三个档次。
由图1可知,在1870名特别困难学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1倍。在1550和1036名困难/比较困难和一般困难学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2和2.7倍,这符合师范院校“女多男少”的不均衡特点。本文以A校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及获取资助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家庭付费能力及育人方式方法为具体研究切入点,深入探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付费能力的强弱和申请资助的实际情况,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高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提出对策与建议。
2.研究样本
此次调研采取线上问卷模式,从A校的十个学院中随机抽取2000名学生,由各学院负责资助工作的教师牵头发放问卷链接,回收20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个人和家庭的基本信息、对学校资助政策的了解及获得情况、资助育人及意见反馈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生及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受教育程度分析
根据统计,该样本2000名学生中,男生占18.6%,女生占81.4%。在民族比例上,少数民族学生占72.6%,这说明近年来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调查显示,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学生比例分别为24.8%、17.6%和57.6%,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来自新疆本地,以喀什、和田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居多,这充分体现出新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对南疆欠发达地区教育扶持力度的举措。
由图2可知,学生家庭成员人数主要集中在4人~5人,有将近2/3的家庭都有两个以上的子女,这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家庭人口分布情况。尽管家庭成员人数多,但超过1/2的学生家庭仅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新冠疫情的发生容易影响落后地区的生活,使学生在疫情、经济、学业的多重压力下产生心理焦虑。
样本学生中,父亲与母亲受过小学教育的人数最多,分别占36.9%和38.1%。其中,学生父亲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占72.9%,无学历的占5.4%,受过本专科及以上教育的占9.7%。学生母亲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占73.7%,无学历的占6.8%,受过本专科及以上教育的占9.4%。通过Kendall tub-b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分别为0.368和0.403,说明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母亲受教育程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
2.学生了解和获得资助情况分析
结果显示,有76.3%的学生了解A校宣传的“学生资助政策”,有21.9%的学生不太了解,另有1.8%的学生不了解。自学生录取、入校至毕业求职的每个关键节点,A校都会采用各种方式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把政策宣讲与资助成效相结合,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图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把政策讲全、讲活、讲透。学校还利用假期开展家访工作,关注困难学生的情况,把精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2019年,财政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指出,要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调查显示,在2000名样本学生中,有1767名获得A校评选的奖助学金,占总人数的88.4%,其中165名学生获得过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和自治区励志奖学金),1397名学生获得过助学金(包括国家和自治区助学金),524名学生获得过学校方面的补贴(包括伙食补助和勤工助学等),216名学生通过其他方式或途径获得过生源地的资助金。另外,在未获得奖助学金的233名学生中,5.3%的学生反馈因申请材料准备不齐全、上交不及时而错过评选,0.4%的学生已提交申请,但因为班级名额不够而未能获得。有3.0%和2.2%的学生表示不符合和不了解申请某项资助的具体要求,觉得提交流程复杂,0.6%的学生因碍于同学间情面,自尊心过强而将机会让给他人。有0.4%和1.0%的学生放弃申请资助,认为自己经济条件还可以。
3.对资助评定模式的评价
据了解,A校采用“四级认定工作机制”开展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工作。结果显示,76.9%的学生认为学院评定奖助学金等资助工作流程做到了公平公正,19.2%的学生认为比较公平公正,另有2.2%和1.7%的学生认为不公平公正或未关心过此事。由此说明,让最优秀的学生获得奖励,让最贫困的学生获得补助,进一步完善量化标准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高校应建立健全资助工作监管机制,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重视学生干部工作作风建设是高校提升国家资助工作执行水平的重要抓手,促进资助过程公平就是为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打下基础。
调查显示,76.0%的学生认为要改变家庭经济困难现状,最有效的措施是努力学习、提高本领,58.3%的学生选择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31.7%的学生希望通过兼职、勤工助学等方式,早日实现自己挣钱。A校不仅是资助工作的实施者,也是教育者,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和劳动观,形成自立自强意识。在问卷中,98%以上的学生反映学校经常开展感恩、诚信、励志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并认为此活动十分有必要。
4.对资助政策实施满意度分析
新冠疫情突发期间,A校采取分批开学和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并利用网络学生管理系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无纸化方式简化了申报流程,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信息,是新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从满意度评价上看,90.6%的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表示非常满意,7.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1.9%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学生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适量增加资助名额,完善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动态机制,做好精准识别和应急帮扶的衔接工作。二是为部分经济情况良好但有提高生活品质需求的学生提供平台,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减轻家庭负担。三是对受助学生缺乏后期的跟踪和反馈,个别学生使用助学金大手大脚,缺少对设立助学金及各类补助初衷的理解。因此,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的困难的同时,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资助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高校资助工作的对策
1.協同联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高校资助育人要秉持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过渡,采用勤工助学方式,强化“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校内,要加大力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岗位,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校外,要促进“校企联动”模式的建立,加强校企间职业教育的双向合作,把培训与实训基地建设结合在一起,帮助受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拓宽视野。
2.以人为本,加强学生励志教育引导
在资助资金发放后,高校要进行配套的精神资助,开展挫折教育、励志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消费观,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鼓励他们坦然面对贫困,具备不屈不挠的斗志,以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克服所有困难。
3.个性帮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要更加注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强调关注个体化需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资助育人模式。其一,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行为方式养成、人格品质塑造、职业生涯发展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动态、学业生活等状况。其二,要积极开展招聘、创新创业指导、职业规划讲座等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创业实践,配备帮扶教师指导创业项目,从根本上推动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总之,高校要统筹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为打赢“双战役”贡献力量。资助工作作为新时期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任重而道远。高校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资助育人形式,打造以“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为目标的主题活动,精准发力助推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的“育人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张哲.脱贫攻坚启示下高校资助工作提升路径探索[J].林区教学, 2021(04).
[2]周彩云,张白玉,毛诗雅,王瀚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启示———基于202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调研[J].甘肃高师学报,2020(03).
[3]许敏.后疫情时期高校资助育人途径探索[J].湖南教育,2020(08).
[4]刘超群.论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优化[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4).
Research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AnalysisBasedontheQuestionnaireSurveyofStudentsinXinjiangASchool
Zhang Xiaoqian
(XinjiangNormalCollege,Urumqi830000,China)
Abstract: The stat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ent support work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of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 whic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ractical guarantee for the students basic learning and living needs, but also to the good results of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Taking A school as an example, through random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aid system and education mode for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urrent work. Funding is the foundation and education is the c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combine "helping the poor" with "supporting the will" to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funding and education with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aterial help, moral infiltration, ability expansion and spiritual incentive, so as to make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become a big classroom for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a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pporting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difficulties;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gratitude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