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好建立1米的表象

2022-09-02孙丽丽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比划多长表象

文|孙丽丽

要让学生准确而清晰地建立1 米的表象,可以经历以下活动:

活动一:反复体验,建立表象

1.看一看:出示并介绍米尺,请学生观察1 米有多长,感受它的长度。

2.动一动:每个学生拿一把米尺,以米尺为标准比划1 米的长度,初步体验1 米有多长。

3.说一说:1 米有多长。引导学生借助自己身体的高度,手臂的长度等标准来介绍1 米的长度。如:手臂张开到这样的长度是1 米(边说边做动作)。

4.做一做:先闭眼想象,再张开手臂比划1 米的长度。一个人比划,另一个人验证,反之同样进行。

5.猜一猜。

(1)教室里课桌(门、黑板、窗台等)哪一部分的长度刚好是1 米?先比划再米尺验证。

(2)同伴身体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刚好是1 米?先比划再米尺验证。

6.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实物的长度约是1 米。

7.量一量。

(1)用米尺量门的高度,窗户的长度。用“门的高度大约有( )个1 米”的句式交流结果。

(2)用米尺量绳子的长度(限整米)。可以选择若干根绳子让学生量长度,也可以拿一根绳子,量出1 米、2 米……给同伴看。

活动二:辨析体悟,完善表象

1.观察。

出示米尺和1 厘米的木条,对比观察,引导得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

2.比划。

比划1 米和1 厘米的长度并验证。用比赛的形式组织这一活动。

3.类推。

观察1 米和10 厘米的木条,感受它们的长度差异。比划1 米和10 厘米的长度并验证。

活动三:丰富估测,深化表象

1.估测方式一:先测量,再用估算进行推算。

出示练习:书本第8页第3 题。

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怎么想?

2.估测方式二:利用熟悉的身高等作标准,并将之与生活中的实际体验联系起来估算。

出示练习:书本第8页第4 题。

独立完成,交流讨论。教师重在思考过程的引领。如引导学生用跳绳的一半与自己的身高进行比照,再作出判断。

利用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不断感知“1 米”,在观察、操作、想象、验证、辨析、估测中多次、反复地感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了1 米的长度表象。

猜你喜欢

比划多长表象
一秒有多长
需要多长的彩带
你来比划我来猜
表与里
表与里
在你胸口比划一个李佳琦
你比划我来猜
你比划我来猜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透过表象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