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药物应用规律探微
2022-09-02曹甜孔祥亮杨学
曹甜 孔祥亮 杨学
1.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温热论》是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叶氏治疗外感病的辨治思想与学术观点,是温病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温病学说对外感病辨治的重要贡献之一[1]。后世多将其作为温病理论性著作用于学习研究,常以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著作来阐释解析,难以得见叶氏临证的本意。《临证指南医案》是叶氏的临证医案精华,其中卷五较为全面地记录了其对外感病的辨治,包括了风、寒、风温、温热、暑、湿、燥、疫与癍痧疹瘰共9类外感病。本研究借助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临证指南医案·卷五》(下称外感卷)的药物应用和配伍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总结叶氏的临证经验,而且可以深化对《温热论》的认识,有助于总结卫气营血辨证规律与三焦辨证规律,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 《临证指南医案》[2]203-242作为研究对象。
1.2 医案入组 外感卷包括的疾病共9类,含医案203则,共241次诊疗记录。将每一诊次视为一案,录入全部医案并按顺序编号,如第四部分温热篇第十五案有三诊,则编号为4.15.1、4.15.2和4.15.3,余同。
1.3 药物规范与录入 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将病案中相关中药规范化,并进行结构化处理。如玄参心合并为玄参,麦冬心并为麦冬,竹叶心并为竹叶,大生地、细生地、干生地并为生地黄,鲜生地因为功效不同单列,黑栀皮、炒栀皮、黑山栀并为栀子,苇茎标准化为芦根,大沙参、白沙参标准化为南沙参等。其中只提方名者,按其组成分解为药物;另有牛黄清心丸(周少川牛黄清心丸)、猪肚丸、二贤散、通圣丸、二术膏、丹溪小温中丸、至宝丹、紫雪丹、威喜丸、通圣丸是以成方应用,药物组成不明(如二贤散)者,只计方名,不列出药物组成。由双人分别将结构化的资料录入数据库,随机抽样检查,抽样率不低于10%。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应用Access 2019软件构建外感卷内容结构化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常用药物的配伍采用分层聚类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主要药物频次 外感卷共计241方,含190味药,共用药1 507次;含11个成方,共用成方27次。统计筛选后发现,风篇共4个方证,寒篇6个方证,风温篇11个方证,温热篇60个方证,暑篇70个方证,湿篇58个方证,燥篇14个方证,疫篇5个方证,癍痧疹瘰篇18个方证。应用频次≥10次的药物及频次见表1。对全篇应用频次15次及以上的药物进行分层聚类,可大致归纳为8大类。见图1。
表1 《临证指南医案》外感卷药物及频次(频次≥10次)
2.2 药物分层聚类 风温篇共10个医案,12诊次,共用药73次;温热篇共48案,60诊次,共用药332次,两者治法相近故合并分析。对药物进行分层聚类,可大致归纳为7类。见图2。暑篇54案,70诊次,共用药475次,占总用药频次的31.5%。对药物进行分层聚类,可归纳为9类。见图3。湿篇52案,57诊次,总共用药352次,占总数的23.4%。对药物进行分层聚类,大致分为5类。见图4。风、寒、燥、疫、癍痧疹瘰各篇,由于医案用药太少,未能进行分层聚类。
图2 风温与温热篇频次≥4次的药物分层聚类
图3 暑篇频次≥4次的药物分层聚类
图4 湿篇频次≥4次的药物分层聚类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数据分层聚类归纳叶天士外感卷药物的配伍,将9类疾病,203则医案,190味药物纳入分析,发现其中茯苓、杏仁、滑石、连翘与全篇其他药物有着较多配伍,并且其应用频次也是最高,体现了叶氏在治疗温热或湿热病时宣达芳化、渗利祛湿配伍辛凉清解之特色。阿胶、生地黄、麦冬与人参相伍,为加减复脉汤;陈皮、半夏与厚朴,从二陈汤及正气散法;石膏、知母与竹叶,为温热气分主方;白蔻仁、通草、黄芩、橘红、淡豆豉、桔梗、薄荷、生甘草,为治疗中上焦温热、湿热的常用药物;栀子、郁金、薏苡仁相伍清热利湿,尤宜湿热上蒙、神识昏蒙证,如菖蒲郁金汤;桂枝、生姜、白芍、炙甘草为桂枝汤组方,为叶氏疾病初起尤其是寒证咳嗽常用方;石菖蒲、犀角、玄参、鲜生地相伍,清热凉血开窍,为营分证邪入心包常用药物。
3.1 理气、化湿、养阴、清热为治疗总纲 结合表1,《临证指南医案》外感卷药物应用频次最多的四味药物依次为杏仁、茯苓、连翘、麦冬,若将生地黄与鲜地黄合并,则生地黄的应用频次达到52。应用频次超过10次的药物包括理气药8味、化湿药12味、清热药16味、养阴药10味,总体呈现出清热、化湿、养阴、理气为趋势的治疗原则。
结合药物的分层聚类发现,所有药物中杏仁应用最多,配伍最广泛,为外感初期邪犯肺卫或湿阻三焦常用药物,是叶氏[3]15“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理论的具体体现。杏仁与滑石为最常用药对,说明叶氏治温重视宣展气机、利湿祛浊,为轻可祛实,即“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2]236。茯苓与薏苡仁配伍较少,茯苓应用频次位居第2位,茯苓在温热湿热类疾病中的应用广泛,是叶氏“暑病必夹湿”治法的重要体现[4];薏苡仁则相对略限于湿热类疾病。生地黄(包括鲜生地)与麦冬的高频应用,以及在各类温病的不同阶段的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温病“存津液”治法的重要性。
3.2 按类分治,顺承六经,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相参
3.2.1 风寒外感,辛以达邪 风、寒篇,肺卫见证常用葱豉汤,营卫不和证用桂枝汤。风寒外袭在肺卫,见发热、畏风、脘痞、咳嗽等,叶氏喜用葱豉汤,易葱为桔梗,配杏仁宣降肺气;兼热,头胀痛者,加连翘清热;兼湿,脘闷者,加通草、滑石利湿。风寒外袭伤营卫,见发热、恶寒、汗出等,常用桂枝汤;肺气不利,鼻塞者,加杏仁宣肺;兼湿,脘痞者,加厚朴、陈皮、茯苓除湿;兼阴虚,劳倦筋挛者,加芍药、当归敛阴和营缓急;体虚者,加参、桂补气和血。总体治疗以承六经之规矩,辛以达邪。
3.2.2 温热为患,卫气营血,清热为主,顾阴为本 风温、温热篇药物分层聚类,可归纳为7类:(1)粳米、知母、石膏、半夏、人参,清气分,兼顾气阴两伤;(2)瓜蒌皮、山栀子、淡豆豉、杏仁,解郁除烦;(3)南沙参、桑叶、薄荷、牛蒡子、甘草、天花粉,辛凉透表,可视为银翘散、桑杏汤方底;(4)犀角、玄参、石菖蒲、鲜生地、丹皮、郁金,清营透热;(5)连翘、竹叶,此辛凉解表与透热转气常用药;(6)麦冬、生地黄,养阴生津;(7)阿胶、甘蔗、大枣、麻仁、桂枝、白芍、炙甘草,清热育阴,为加减复脉汤方底。
在卫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3]15,当“透风于热外”[3]15,宜轻散而忌汗,防“反化燥火”[5]。 叶氏[3]17认为“在卫汗之可也”,此句历来存在诸多的争议,马振兴等[6]提出“温邪在肺(经)不在表,邪不在表不可汗,温热伤阴可汗”等见解,认为“在卫汗之可也”[3]17的实质非为汗法,而是辛凉开肺、宣透郁热,叶氏常用银翘散。“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3]15,肺受热灼,声出不扬,用桑杏汤;心中懊恼等郁愤之症,用栀子豉汤,清热宣郁除烦,配瓜蒌皮;气窒不化,常杏仁、桔梗并用。
气分证症候多,治法亦多[7]。温邪入气,以甘寒清热、润燥,防温热伤津,用白虎加人参汤;温邪灼伤胃津,用竹叶石膏汤。叶氏[2]209在“气分热邪未去,渐次转入血分”之际,善用生地黄、白芍、牡丹皮等药使气血两清。
温邪内入营阴,“纯绛鲜色者,包络受病也”[3]18,用清营汤;胸闷痛神昏者,法犀地玄参汤;温邪闭阻包络,出现痰热蒙蔽心包证,选至宝丹;热入厥阴,或劳倦后感受温邪,形成温热夹阴虚、实多虚少之证,用加减复脉汤,为清热育阴之意。温热类证常以甘蔗汁代水煎药,旨在增甘缓生津之效[8]。温病后期,邪气未尽,潜伏阴分,常用青蒿鳖甲汤。
风热与温热篇中,生地黄、麦冬配伍最为广泛,为增液汤、加减复脉汤基础药对,凡温邪伤阴耗液之证,皆可配伍。连翘、竹叶清热利下以达邪,石膏、栀子、知母、黄芩、薄荷、金银花等清热药分阶段应用,体现温热清热为主,顾阴为本的治则。
3.2.3 暑兼阳明,清热化湿兼救阴 暑篇药物分层聚类,可归纳为9类:(1)乌梅、黄连、白芍、枳实,为乌梅丸方底;(2)白术、五味子、泽泻、瓜蒌皮,宗清暑益气汤法;(3)淡竹叶、木通、鲜荷叶、丝瓜叶、豆蔻仁,清热利湿,法导赤散;(4)芦根、西瓜翠衣、薏苡仁,清润利湿;(5)牡丹皮、生地黄,清热滋阴凉血;(6)川贝母、竹沥、知母,清热化痰;(7)金银花、鲜生地、犀角、玄参、连翘,清热凉血,透热转气;(8)半夏、厚朴、黄芩,为泻心汤法;(9)麦冬、人参相伍,为温热气阴两伤的基础配伍。
治暑热之大法,叶氏[2]476明言“暑夏发自阳明”,治以“辛凉微苦”[2]218,常用杏仁、滑石、竹叶等。湿邪偏重者,常用西瓜翠衣、芦根、薏苡仁利湿;暑热在气分,宜辛寒白虎汤清气分热;暑热扰心,常配伍淡竹叶、木通,取导赤散之义;咳嗽咳呛者,加丝瓜叶;“暑热阻气,中痞不运”[2]220,当辛苦泄降,用半夏泻心汤;素体本虚,湿热交蒸,迫气外泄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
暑邪日久,内陷心营,叶氏常用清营汤之法。暑邪不解,内陷厥阴,治法上创“酸苦泄热、辅正祛邪”[2]226,用乌梅、黄连,加白芍,即乌梅丸义。“酸苦泄热”之法,彭草云等[9]总结发现,叶氏常用该法治疗肝胃不和、湿热等证。暑病津液耗伤,肺胃气阴两虚,用麦门冬汤;元气阴液俱耗伤者,用三才汤。热邪郁蒸,炼液为痰,叶氏强调不能徒补阴液,兼热痰为患,故配竹沥、贝母、知母清热化痰。
3.2.4 湿重三焦,脾胃为本,以阳为运 湿篇药物分层聚类,归纳为5类:(1)白蔻仁、竹叶、大腹皮、通草、薏苡仁、滑石、杏仁、半夏、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为一类,为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于一体,呈现出宣上、畅中、渗下的三焦祛湿格局;(2)栀子、石菖蒲、赤豆皮、连翘、黄芩、防己、淡豆豉、郁金、寒水石、桔梗、石斛为一类,清热兼化湿、养阴;(3)草果、茵陈、藿香为一类,仍然呈现上中下的三焦治疗格局;(4)白术、桂枝、生姜、附子、生白术为一类,温阳健脾;(5)干姜、人参、黄连为一类,用于中焦寒热虚实错杂者,为泻心法。
湿邪不论外感、内发,终归脾胃,湿温病乃以中焦脾胃病变为中心,或蒙上或流下,弥漫三焦。“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2]236,重宣展气机,用药特点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于一体,以宣上、畅中、渗下为法,为三仁汤创方依据。湿伤脾阳,或湿阻下焦者,见腹膨、小便不利症,以“猪苓利三焦水,茯苓利膀胱水,泽泻利肾水”[10]。湿邪易郁而化热,故治以清轻宣解,清热利湿之法。湿滞者加燥湿之品,寒湿加草果,湿热加茵陈,湿阻中焦、脘痞者,加藿香。
“湿盛则阳微”[3]17,取苓桂术甘汤,轻宣通阳,“运中阳为要”[2]233,治疗湿郁导致脾胃阳虚、“清阳不自转旋”[2]232或经脉阻滞之证。 叶氏[2]232强调,湿阻“若投破气开降,最伤阳气,有格拒之害”。寒湿伤脾阳者加生姜,取法苓姜术桂汤,温运中阳;脾肾阳虚者,取法白术附子汤;素体阳虚,而湿热内陷中焦,寒热虚实错杂用泻心汤。叶氏选方用药平和,少用峻猛厚味,以防伤及阴液[11]。叶氏独特的脾胃分治理论,拓展了营卫理论的应用范围,使经典方药更易理解[12]。
3.2.5 燥分内外,外润肺胃,内滋肝肾 外燥伤肺,用桑杏汤,伤胃者用沙参麦冬汤;内燥肝肾阴亏,用加减复脉汤。外燥“由于天时风热过剩,或因深秋偏亢之邪,始必伤人上焦气分,其法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2]237。 外感温燥,灼伤肺津,“上燥治气”[2]237,“清气分中燥热”[2]236,以桑杏汤清肺润燥,以沙参麦冬汤甘寒益胃。内燥“精血下夺而成,或因偏饵燥剂所致,病从下焦阴分先起,其法以纯阴静药柔养肝肾为宜”[2]237,故内伤劫夺阴液,肝肾阴亏,此时不应清肺气,叶氏常用复脉汤去辛温之桂姜,益气滋阴。
3.2.6 疫疠危重,解毒辟秽 疫疠之邪在上焦用清营汤,邪陷心包用至宝丹。疫疠之邪,叶氏[2]238认为“疫疠一症,都从口鼻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邪在上焦者,为喉哑,为口糜”[2]238,用清营汤清营解毒,加菖蒲郁金汤开窍辟秽,防邪气逆传内闭心包。“若逆传膻中者,为神昏舌绛,为喉痛丹疹”[2]238,“于清解之中必佐芳香宣窍逐秽,如犀角、菖蒲、银花、郁金等类”[2]239,兼用至宝丹宣窍逐秽。
3.2.7 斑疹在血,凉血透邪 斑疹在卫气分常用银翘散、桑杏汤,营血分常用犀角地黄汤、清营汤。斑疹为邪气鼓动营血,外溢肌表,叶氏[3]21提出的“癍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为现今临床辨明斑疹的常用方法[13]。针对此病机,叶氏[2]239提出“清疏血分轻剂以透斑,更参入芳香逐秽以开内窍”的治疗方法。对于风温初起见痧疹者,常用银翘散、桑杏汤;外寒内热者,用麻杏甘石汤加减,卫气两解;热入阳明胃腑,用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热入营血者,加玄参凉血,连翘、金银花透热转气,菖蒲芳香开窍,天花粉清热生津。
4 结语
通过对外感卷中药物应用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可总结出叶氏对外感病的辨治心得与方药应用特色。其医案的排列,病证与方药层层推进,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卫气营血证的层层变化,据证立法,其用方多自创,或宗仲景法加减化裁伤寒方。叶案中清热(清卫分热、清气分热与清营血分热)、养阴(卫分、气分至营血分)、祛湿(以气分证为主,重在中焦,涉及三焦)的治法方药,是温病学说继承伤寒又超越伤寒的重要创新。外感卷既是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具体辨证方药的体现,也展现了叶氏湿热治从三焦的思想,这与《温热论》中叶氏论湿的观点一致,其辨治思想与方药多被《温病条辨》收录,是温病学重要临床文献,对于辨治外感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