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脾胃肠”模型辨治内伤杂病之探析
2022-09-02夏婷婷郑文丽王惠王颖
夏婷婷 郑文丽 王惠 王颖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杭州 310053
“肺脾胃肠”相关的理论记载最早见于《素问·太阴阳明论》:“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飨泄,久为肠僻。”该段论述指出,肺、脾、胃、大肠四者可同时为病。近年来的文献研究表明,肺、脾、胃、大肠之间存在着手足阴阳同气的关系[1],而临床上很多内伤杂病都表现为“肺脾胃肠”四脏同病,其中既包括慢性咳喘、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呼吸、消化系统疾病[2-6],也包括重症肌无力、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抑郁症、孤独症等情志相关性疾病[7-9]。
基于手足阴阳同气理论,以及近年来的肺、脾、胃、大肠相兼为病的临床文献资料,笔者提出了“肺脾胃肠”模型。结合《黄帝内经》《难经》中的论述及后世医家的相关研究,本文将从五行归属、生理结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探讨“脾肺胃肠”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并附上名家医案四则,进一步说明此模型的应用,以期为临床诊治内伤杂病供新的思路。
1 “肺脾胃肠”模型建立之依据
肺、脾、胃、大肠,二脏二腑,二阴二阳,二表二里。四者在五行归属、生理结构、生理特性上相互联系,在生理功能上相辅相成,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
1.1 五行归属 在五行归属中,脾属土,胃与脾经脉相连且为表里,故从脾属土,脾为己土,胃为戊土。肺属金,大肠与肺经脉相连且为表里,故从肺属金,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土生金”的内涵应包括土生辛金及土生庚金。《医碥·五脏生克说》中“饮食入胃,脾为运行其精英之气,虽曰周布诸脏,实先上输于肺,肺先受其益,是为脾土生肺金”[10]的论述,是指土生辛金。《脾胃论》记载“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11]以及“胃气不及,大肠、小肠无所禀受”[11],则是指土生庚金。
脾胃属土,肺、大肠归金,土可生金,肺、脾、胃、大肠在五行归属上密切联系。
1.2 生理结构
1.2.1 解剖结构 肺、脾、胃、大肠在解剖结构上密切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解剖位置相邻相近;二是借助口、咽喉、皮肤及肌肉等官窍形体部位而相互关联。
肺位于膈上,胃居于膈下,肺胃仅一膈相邻。《灵枢·本脏》曰“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难经·四十四难》言“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12],指出脾、胃与大肠解剖位置相近。
脾开窍于口,胃、大肠从口、咽一路而下,咽在喉后,喉在咽前,喉司呼吸,肺气所出,咽纳水谷,下通于胃,口及咽喉同为饮食、呼吸之路,加强了肺、脾、胃、大肠在解剖上的联系。
《灵枢·本脏》云“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又曰“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以及“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提示人体皮肤腠理及肌肉的状态不仅可以反映肺、脾二脏的大小坚脆,亦可反映出胃、大肠二腑的厚薄长短。可见,肺、脾、胃、大肠还借助皮肤、肌肉相互关联。
1.2.2 经脉循行 肺、脾、胃、大肠在经络循行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十二正经及十二经别的循行上。
《灵枢·经脉》记载“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胃,足阳明之脉……下膈,属胃络脾”,说明在十二正经循行过程中,肺与大肠、脾与胃互为表里络属关系。
《灵枢·经别》曰“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手阳明之正……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指出足阳明经别进入腹腔之后归属于胃,且散布于脾,手阳明经别进入胸腔归属于肺,再向下入腹腔走向大肠,脾与胃、肺与大肠的经别互为归属,相互布散,加强了肺、脾、胃与大肠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1.3 生理特性
1.3.1 燥湿相济 黄元御[13]在《四圣心源·六气解》中记载“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庚金而化燥”,指出脾为湿土,肺从脾化湿;大肠为燥金,胃从肠化燥。在生理情况下,胃为燥土,脾为湿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湿能润胃燥,胃燥能济脾湿;大肠为燥金,肺从脾化湿又主通调水道,可向胃肠输布津液使其濡润。肺、脾、胃、大肠四者燥湿既济。
1.3.2 升降相应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形式,气机升降出入协调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的重要基础,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之论述。在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关系中,肺气宣发肃降且以肃降为主,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大肠主降,四者气机升降相应。
1.4 生理功能相辅相成
1.4.1 共同参与营卫宗气化生与运行 肺、脾、胃、大肠共同参与营卫宗气的化生与运行。营卫之气的化生与运行。《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又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指出营卫之气化生于中焦脾胃运化而得的水谷精微。营卫之气需经上焦肺气的宣发布散,方可运行到全身,以发挥其生理功能,肺、脾、胃共同参与到营卫之气的化生与运行中。现代研究亦表明,卫气最初虽由中焦脾胃化生,然其功能并未完备,有赖于下焦肾、二肠与膀胱促其发育成熟[14]。卫气在消化道产生之后,一部分滞留于消化道中,大部分被释放到肠道之外循行于其周围,而直肠排气是卫气向外排泄的主要途径[15]。可见,营卫之气的化生与运行和肠道密切相关。
宗气的化生与运行。《灵枢·五味》曰“谷始入于胃……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此处“大气”即宗气,指出水谷入胃则宗气成,此处的“胃”当指脾胃肠,脾胃肠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宗气生成的重要来源。《医门法律》曰:“息出于鼻,其气布于膻中。膻中宗气,主上焦息道,恒与肺胃关通,或清或徐,或短或促,咸足以占宗气之盛衰。”[16]表明肺所吸入的清气是宗气化生的另一重要来源,肺脾胃肠的功能正常与否可直接决定宗气的盛衰状况。宗气虽然主要聚集于胸中以贯注于心肺之脉,然而亦可向上出于肺、循喉咙以走息道,向下蓄于丹田并注入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可见宗气的分布运行与肺、胃息息相关[17]。
1.4.2 共同参与津液生成与输布 肺、脾、胃、大肠共同参与人体津液的生成、输布。《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表明在津液的生成、输布过程中,脾胃的运化转输及肺的宣降起到了关键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指出大肠在燥化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可重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同样参与了机体的津液生成过程,即“大肠主津”。
1.4.3 共同参与血液的生成与运行 在中医学中,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肺、脾、胃、大肠共同参与血液的生成运行。《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命曰营气。”《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中焦”当指脾胃肠而言,指出血液的生成来源于中焦脾胃肠消化吸收化生的水谷精微,其循行输布与肺气的推动作用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肺、脾、胃、大肠在生理结构上相连相属,在生理特性上燥湿相济、升降相应,在生理功能上相辅相成,是“肺脾胃肠”医学模型建立的生理基础。
2 “肺脾胃肠”模型失衡之病理变化
2.1 燥湿失济相继为病 燥湿失济可分为燥盛湿及湿盛燥两种情况。燥盛其湿,胃为燥土,肺与大肠为燥金,肺、胃、大肠皆苦燥,是最容易出现津伤的脏腑,在临床上常因阴亏伤燥而相继为病,既可出现咽干、咳嗽少痰等肺燥症状,又可出现口干口渴、饥不欲食、大便秘结等胃肠燥热症状。湿盛其燥,脾为湿土,喜燥而苦湿,脾为湿困而运化不及,水湿停于胃肠则可引起呕吐痰涎、纳呆食减、肠鸣腹泻等症状,痰聚贮肺则咳嗽咳痰、或胸闷气喘。
2.2 升降失常相互为因 在生理条件下,肺、脾、胃、大肠气机升降相互协调;在病理状况下,肺、脾、胃、大肠气机升降失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肺气宣降失司包括肺气失宣及肺失肃降两个方面,肺气失宣主要引起脾升不健,肺失肃降则可导致胃气上逆及肠闭不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升降失司,既可导致肺气宣降不利,又可影响肠腑气机引起腹痛飧泄或腹胀便闭。大肠传导失司,既可导致肺气宣降不利引起胸闷、咳喘等症状,又可引起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然胃气不降,脾必不能独善其“升”。
鉴于肺、脾、胃、大肠在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方面互为因果,当代医家在临床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时常常肺、脾、胃、大肠四脏气机共调。如提桂香认为,气机不利是难治性咳嗽久治不愈的关键所在,治疗此类咳嗽除从肺论治外,需兼顾调节脾胃、大肠等脏腑气机[18]。翟文生认为,脾失升清、胃失和降、肺气不敛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病机,以健脾运胃补肺、调畅上中焦气机之法治疗此病,往往收以奇效[19]。
2.3 生痰停饮相互影响 水湿痰饮是人体津液代谢异常出现的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可作为一种新的病理因素而引发多种疾病。上文已经分析,肺、脾、胃、大肠在人体津液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那么若是肺、脾、胃、大肠的生理功能失常,或是脾胃失于运化,或是肺失宣发肃降及通调水道,或是大肠重吸收水分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人体津液代谢出现异常,水湿停留,聚为痰饮。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胃肠为津液之海而易于停饮聚痰,肺、脾、胃、大肠不仅是水湿痰饮形成的关键脏腑,又是水湿痰饮停留的好发部位,这在《金匮要略》中已有明确记载,水饮停于胃肠者为痰饮,留于胁下者为悬饮,停于胸膈者为支饮,留于四肢肌肉者为溢饮。
2.4 情志刺激相兼为病 情志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五志(喜、怒、忧、思、恐),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出的正常情感反应,情志过激超过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就会引发疾病[20]。因受《黄帝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理论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五脏对应五志,情志过激主要伤及心、肝、脾、肺、肾五脏。笔者认为,情志过激不仅伤及五脏,亦可伤及六腑,并且肺、脾、胃、大肠常可相兼为病。古今文献资料均可为此提供佐证,《证因脉治·大便秘结论》曰“忧愁思虑,诸气怫郁,则气壅大肠,而大便乃结”[21],直接指出情志过激可伤及胃肠。《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曰“忧者,肺与脾病也。……肺与脾同称太阴,同行气以给众脏,肺既成忧病,则闭结不解,气固于内而气不通,气不通,则大小便闭而伤脾,故忧又为脾病”[22],指出了情志过激可导致气机郁结引起肺脾大肠同病。文献研究表明,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忧思抑郁不仅可以引起胸胁闷胀、消极悲观等肝肺气机不畅的临床表现,亦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司、大肠传导失常,从而引发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23-24]。
综上所述,肺、脾、胃、大肠在病理变化上互影响,既表现为燥湿失济时的相继为病、气机升降失常互为因果,又表现为水湿痰饮生成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及情志过激时的相兼为病,是“肺脾胃大肠”医学模型建立的病理依据。
根据上述理论研究,拟以示意图的形式演示肺、脾、胃、大肠四者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肺脾胃肠”模型的手足阴阳表里关系图
3 从“肺脾胃肠”医学模型辨治内伤杂病
上述理论研究表明,肺、脾、胃、大肠四者因于五行归属、生理结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上的密切联系,导致它们在病理变化上常常相互影响。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四者同时为病,即使在病证上以某一脏腑为主,在辨治上也多以“模型为伍”。以下笔者将结合名家医案,进一步阐述“肺脾胃肠”医学模型在辨治内伤杂病时的临床应用。
3.1 “肺脾胃肠”燥湿失济 临床上可见许多因“肺脾胃肠”燥湿失济引起四者同时为病的病案,通过健脾益胃、滋肺润肠之法,恢复“肺脾胃肠”燥湿相济之状态而取效。如《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载一医案:“某,外受风温郁遏,内因肝胆阳升莫制,斯皆肺失清肃,咳痰不解。经月来犹觉气壅不降,进食颇少,大便不爽。津液久已乏上供,腑中之气亦不宣畅。议养胃阴以杜阳逆,不得泛泛治咳。麦冬、沙参、玉竹、生白芍、扁豆、茯苓。 ”[25]41
案中患者外感风温,五志化火,燥盛津亏。肺、胃、大肠皆为苦燥之脏腑,最易伤津,阴虚气逆故见咳痰不解、纳减、大便不爽。叶天士认为此病的病机关键是阴虚,故以麦冬、沙参、玉竹、白芍一派滋阴之品养肺益胃润肠,扁豆、茯苓健脾益气,盖脾气旺则可为胃行其津液,肺、脾、胃、大肠燥湿既济则气逆自降。
3.2 “肺脾胃肠”气机升降失常 叶天士医案中记载了许多“肺脾胃肠”气机升降失常同时存在的医案,通过调节四者中一个脏器或几个脏器的气机,往往可以收获他脏气机失调不治而愈的效果。如《叶氏医案存真》中载一医案:“述胸脘胀痞,不饥不食,大便溏滑,已有五年。夫胸中乃清气转旋。清阳失运,浊气凝聚为患,水谷气蒸之湿,湿胜遂成五泄,阳气日微,宣脾阳,可使气机之运,气行湿自去耳。生白术、益智仁、真茅术、厚朴、茯苓、荜拔、广木香、新会皮。”[25]615
案中患者脾胃、肺、大肠气机失常相继为病。脾胃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气不降,进而引起胸中肺气不利及肠腑气机不畅,气滞湿阻,遂致不饥不食、胸脘胀痞、大便溏薄。叶氏以生白术、益智仁、真茅术、荜拔温脾阳、升脾气,茯苓、厚朴、新会皮、广木香通阳降气,专攻调理脾胃气机之升降,而收肺与大肠气机自调之功效,气行则湿自可去而诸症皆除。
3.3 “肺脾胃肠”饮停痰聚 《名医类案》中记载有“肺脾胃肠”生痰停饮相互影响的医案,立足于肺、脾、胃、大肠四脏同治之法治疗痰证,疗效甚佳。如《名医类案·痰》载:“燕人杨性者久患冷气,满腹上攻下注,大痛不堪任,通阵壅上,即吐冷涎半升而止,每日一作,饮食不进。视其脉,六脉弦长劲急,以脉言之,则有一胸膈臭痰在内。某自觉胸中痞闷。遂投滚痰丸五十丸,临睡服之,半夜后吐黑绿冷涎败水无数,次早大便略通,已见败痰。更求今晚之药,再付七十丸,其病如脱。再进一次,令服局方橘皮半夏汤、四君子汤而愈。 ”[26]99
案中患者脾失运化,肺失通调,大肠主津失司,津液代谢出现异常,水湿停留,聚为痰饮,水湿痰饮又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引起肺、脾、胃、大肠同时为病,饮停胃肠故见呕吐冷涎、饮食不进、满腹上攻下注而苦不堪言;痰聚于肺故见胸中痞闷、六脉弦长劲急。医先投滚痰丸祛痰逐饮,后以四君子汤、橘皮半夏汤健脾益肺、和胃化痰,疗效显著。
3.4 “肺脾胃肠”共伤于情志 《名医类案》中亦有不少名家医案记载情志刺激引起肺、脾、胃、大肠共同致病。如《名医类案·咳嗽》中载一医案:“一人年十九,面白质弱,因劳思梦遗,遂吐血碗许,自是微咳倦弱,后身忽大热出疹。汪诊脉,虚而数。见其畏风寒,呕恶倦动,粪溏气促。以参、芪各四钱,神曲、山楂各七分,白术、麦冬、贝母各一钱,甘草五分炒,干姜四分,煎服,十余帖脉数减,嗽少除,精神稍健。”[26]118-119
案中患者忧思劳郁,五志郁而化火,肺、脾、胃、大肠四者皆伤。肺、脾胃之气为壮火所食,故气促微咳、呕恶食减、倦于动作且易感风寒;皮毛为肺之合,亦为火郁而发疹;大肠为肺之腑,故亦传导失宜而粪溏。治以参、芪、干姜、白术、神曲、山楂甘温之品健脾和胃、培土生金,稍加麦冬、贝母滋阴化痰,则肺金不虚而咳嗽气促自愈。
4 结语
综上所述,“肺脾胃肠”模型建立的生理依据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肺、脾、胃、大肠在五行归属上密切联系;二是肺、脾、胃、大肠在解剖结构、经脉循行等生理结构上相连相属;三是肺、脾、胃、大肠在生理特性上燥湿相济、升降相应;四是肺、脾、胃、大肠共同参与气、血、津液的化生及运行,在生理功能上相辅相成。正是因“肺脾胃肠”模型在上述四方面的密切关系,导致病理变化时互为因果,如燥湿失济、气机升降失常、湿滞饮停痰凝、情志过激相兼等。学习查阅文献医案发现,该论点虽未明确提出,但被诸多医家广泛应用于杂病辨治,包括呼吸、消化系统等常见病证,甚至自身免疫性疾病、情志相关性疾病等内科疑难杂症中亦有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