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范式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模式建构

2022-08-31严超群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劳动身体教育

黄 俊,乔 虹,严超群

(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南京市东山小学,江苏 南京 2111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1]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开展劳动教育;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进行全面部署和整体设计。可见,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已被纳入党的教育政策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应被赋予新的时代意蕴与价值内涵。

一、我国劳动教育研究述评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目前正朝着多元性、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劳动教育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以适应国家恢复社会生产的需要;21世纪初,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明确;信息时代,劳动教育从操作性技能训练转向数字化能力培养,已成为学生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劳动教育研究兴起之时,正是我国百废待兴、亟待发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劳动教育开始引起学界关注,但文献发表数量仍相对较少;2010年左右,有关劳动教育的研究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近几年,随着劳动教育价值的突显,相关研究数量迅猛增长,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界定

劳动教育在我国有着坚实的发展根基与悠久的历史传统,最早有关劳动教育的论述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他提出的“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实际上就是原初的劳动价值论。现代学者对劳动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徐长发提出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2];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旨在让受教育者通过劳动实践,形成劳动教育价值观、淬炼劳动素养的教育活动[3]。进入新时期,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社会生活形态已经发生改变,劳动教育理应与新的信息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产生新的劳动教育内容。

2.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探讨

对于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界目前尚无共识。黄济论述了劳动的内涵、价值与教育功能,提出在基础教育中将德、智、体、美四育增补为德、智、体、美、劳五育的主张[4]。瞿葆奎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对“劳动教育应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劳动教育是另一种层次的教育,不能也不应该与德、智、体、美相结合,成为人类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5]。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赋予人“人的属性”,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深度发展和社会发展,塑造“自我意识”,培养“群体技能”[6]。基于新的社会劳动形式和时代特点,班建武强调劳动教育对人的意义超越了工具性价值,更具有人自我存在的价值[7]。可见,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现为一种特殊而独立的工具,能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并引发社会劳动关系和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3.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主题演变

由于最初的劳动教育强调体力劳动的重要基础功能,因此,生产技术教育成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之一。改革开放后,劳动教育课程朝着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开始关注职业技术方面的内容,将现代生产所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融入劳动教育研究。21世纪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创新从劳动开始,创新能力无法脱离劳动实践的支持,因此,有学者探索了劳动教育与创新的关系。随后,课程改革使综合实践课替代了单一的劳动技术课,在内容方面将劳动技术与社会实践活动、社区生活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等相结合,综合实践课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可见,劳动教育主题在变,实质并未改变,即在劳动教育中提升自身素养,服务社会发展。

4.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困境研究

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劳动教育的实施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劳动教育定位不明确;二是劳动教育的作用不明晰;三是劳动教育的内涵不明朗;四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未纳入评价体系的劳动教育被边缘化[8]。也有学者认为:工具理性主导了劳动目标,劳动效用结果制约了学生成长;片面强调劳动的直接经验导致劳动内容肤浅;劳动实践的过程受到制度化教学时间和封闭教学空间的限制而无法施展[9]。还有研究者认为,劳动分工与劳动形态的转变导致劳动教育出现了认知机械化、目标工具化、主体单一化、实践去生活化等问题[10]。总之,劳动教育价值弱化、教育方式去身体化、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分离等是目前劳动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综上所述,尽管劳动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仍有拓展与丰富的空间,具体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概念思辨方面,难以真正起到推进劳动教育的效果;在研究思路上,目前的研究皆是把劳动教育与育人相结合,但如何通过劳动教育育人,关于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仍较少;在研究视角上,以往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很少从身体的认知发展角度来探讨。本文将在探寻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内涵的基础上,转向实践模式研究,从具身认知心理学理论中寻找中小学劳动教育新视角,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范式,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议。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用全局视野,全方位育人思维,融入多学科意识,凝聚“教育融合力”[11]。其内涵可以从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四育”的关系中进行多维度挖掘。

1.劳动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劳动教育是传扬优良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2017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国历来倡导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劳动光荣”永不过时,但在现实生活中,鼓励劳动,赞美劳动,弘扬劳动精神,真正理解和实践者并不多。劳动教育要使“劳动最光荣”真正成为学生内化于心、付诸于行的人生信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勤奋进取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上。有效发挥传统文化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

2.劳动教育与学生素养发展的关系

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在劳动活动中得以有效培育。2016年,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将劳动意识的培养作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劳动实践对锻炼学生的身体,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感与耐心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验身体的活力、智慧的力量、挑战的刺激、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劳动教育课程以培养每个学生的劳动素养为目标,即强调正确的劳动观、积极的劳动态度、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使其具有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同时通过提高劳动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3.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劳动教育践行与培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为了教育学生保持对劳动的热爱,对人民的尊重,这也凝聚着党在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更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借助劳动这一载体,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在活动中提高能力素养,激发劳动热情,磨练意志品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于培育未来有用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4.劳动教育与“四育”的关系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劳动教育具有提升道德修养、提高智力、增强体力、培养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劳动教育与“四育”结合,构成我国综合育人体系,有助于保证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劳动教育丰富着“四育”的教育内涵,“四育”功能的发挥又通过劳动教育得以体现,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

总之,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信息化社会和智能化时代环境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

三、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离身现象

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人类劳动发展越来越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历史背景下,当前的教育理论紧密结合人类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与教育实践面临的新问题,深化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探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研究对人类发展的关注及理论自觉。

然而,由于传统的惯性思维和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取向,劳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常常被忽视。劳动教育被弱化,教育目的功利化,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是劳动教育在促进个体全面而深入发展方面缺乏内在价值的现实表现。虽然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环境、场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劳动在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没有改变。现实情况是,在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劳动教育被曲解和异化的现象。当下的中小学在很大程度上将劳动教育畸变为休闲娱乐、技艺学习和惩罚手段[12],对劳动的不当理解消弭了其促进学生发展、引领个人成长的积极价值,导致在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力发展、轻身体劳动的“扬心抑身”现象。

随着社会转型,劳动剥离于现实需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也受到传统的“身心二元理论”的影响:一方面,忽视身体在劳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教师强调劳动理论知识的教学,并将教学效果体现为记忆、表达、复述等“脖颈以上的部分”;另一方面,片面理解身体的重要价值。对身体的理解仅局限于“载体”“容器”等浅层的认知,认为劳动过程是可以脱离身体的、仅需思维参与的精神训练过程。在新时代,要树立正确的身心发展观,将“身体”引入课堂教学,告别“隐身的教学”,将劳动教育从“全脑教育”转向“全身教育”。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活动和经验在认知加工中的作用,这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观点一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四、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范式

中小学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不仅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还需要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形成一个全面、实用、开放、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体系。本文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从现代心理学视角探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范式,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出发,凸显身体的教育价值,强调在参与劳动过程中身体的感受、体验劳动激发的情感共鸣,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及在身心共生过程中劳动经验的表达以及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范式(见图1)。

图1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范式

1.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劳动教育强调身体的参与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活动和身体经验在认知加工中的作用,这里的“身体”是指身体、心理、认知等要素的结合[13]。学生在劳动中需要调动身体各种器官和感受,需要发挥耐力、毅力、韧性,以感受劳动的辛劳;需要经历心灵的紧张、兴奋、专注、投入,以处于情感高峰体验之中。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一方面,教育工作者本身需要显示出正确的态度,并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以此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教育者应该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和体验劳动。学生只有通过“身体参与”劳动,经由自己的努力创造价值,才能改变认知,生发出对劳动的热爱,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劳动赋予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2.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劳动教育强调实践活动的融入

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身体行为是认知的基础,是认知过程的核心,行为影响着情感,行为决定着态度[14]。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不能与实践活动分开,要想成功地开展劳动教育,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和行动。劳动教育应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具身认知教育模式,引导学生以行动为先,以“做”促进思维,在劳动行为中形成劳动认同,塑造和维护劳动行为,养成劳动素养。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在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体验劳动过程,感知学以致用的重要价值。劳动教育应指导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把“劳动知识”和“劳动行为”统一起来,实现对具体劳动行为的认识,促进知识和实践的转化,激活中小学生的创造潜能。

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劳动教育强调教学环境的优化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如果学习环境不能支持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和姿势,就会限制学生的学习[15]。具体的教学环境应充分考虑身体的运动需要,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知方式,丰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劳动教育需要在现实的情境下进行,只有参加劳动活动,体验劳动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基于具身认知的劳动教育要求教师创建学习的“情境场”,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还可以激活学生的认知和方法储备,支持学生积极探索和建构新知识。在劳动的“具身认知”中,学生通过身体的知觉获得感觉和体验,然后形成对劳动的深刻理解。因此,劳动教育需要为学生创造大量劳动实践环境。

4.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劳动教育强调社会生活的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脱离真实生活场域的劳动教育,其内在精神力量与动力很快就会消耗殆尽,其思维的活力随即停止[16]。劳动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园的“仿真环境”,而应主动融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掘劳动素材,开发劳动主题,创造学生参与、感受、体验实践与锻炼的机会。劳动教育依赖于融入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如采用职业体验的方式开展生产技术劳动课程;开展家政劳动课程,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家体验;开展种植劳动课程,让学生认领校园内一块田地,自己动手开荒种植、除草清石,体会劳动的收获;开展农田生活课程,让学生下农田、干农活,体验农家生活日常等。总之,应将多方面的社会生活设计成劳动课程,设计成劳动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中小学生能够自觉意识到在劳动中付出努力的成效与意义,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从而确信自身的价值,形成其持续参与劳动的关键驱动力。

总之,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融合。应将传统与现代相贯通,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研究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范式,即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其教育方式是身体参与,教育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环境是劳动的“情境场”,教育内容是现当代社会生活的全部。

猜你喜欢

劳动身体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de身体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