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产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2022-08-31刘春妮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产业园静脉景观设计

刘春妮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静脉产业是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静脉产业园是指以从事静脉产业生产和新能源利用的企业为主体建设的集约式生态工业园区。静脉产业园旨在通过园区建设寻求资源的闭路循环、能量的充分利用和废弃物产生的减量化,最终实现节约资源、减小废弃物排放、降低环境负荷的目的。

1 静脉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1.1 提高静脉产业园景观质量

良好的景观设计有助于提高静脉产业园的整体美观程度,利于发挥产业园的代表性、功能性,促进产业园长远、可持续发展。结合目前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景观建设工作的复杂程度比较高,并且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要点比较多,当前大部分产业园景观的功能性比较差,建设时无法发挥最大的应用作用,影响了产业园景观净化环境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区乃至城市的持续发展[1]。

而产业园的景观设计与工程品质关系紧密,通过设计的优化和改进,调整植物的形态等搭配出各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并融入多种不同的艺术元素,注入当地文化符号,能完善产业园的景观功能和景观效果,提高产业园景观与城市的和谐统一性,为园区的高水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2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大型产业园位于城市工业区的核心地段,园区景观设计的美化有助于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工业区的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景观设计采用的植物能够吸收环境中的噪声、振动、灰尘和有害气体;同时植物生长过程中还会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景观中大量植物的存在亦可储存水资源,起到“海绵城市”的作用。大型产业园内良好的景观设计、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提高产业园景观工程的总体质量,对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2]。

2 项目概况

静脉产业园位于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侧(图1),四周均有现状路及规划路,交通便利,周边配套市政设施较为齐全,总用地面积202735.7m2,约304亩。项目为立足于建立研发-生产-支撑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园,以构建循环产业链为基准,立足于城市服务、保护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生活固废处理、处置问题,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共建共享、环保科教、绿色生态四大功能,为各类资源处置及回收利用再生产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产业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生活区配套、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餐厨垃圾、医疗废弃物处置、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生物质回收利用产业。

图1 静脉产业园规划图

3 总平面布局设计

围绕“静脉产业”这一主题,秉承“高科技、高标准、高设备、高容量、高投入”的发展理念,充分考虑产业园特色,因地制宜,为城市打造一个新型、低碳、智慧的产业集聚地。总平面布局坚持生态优先、功能复合、以人为本的三大原则,结合场地的地形特点、交通条件与环境风貌,采用“一心一轴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将园区划分为A、B、C三大地块,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协同区、建筑垃圾及医疗废物处置区、生物质回收区、景观隔离区及生活配套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图2),生活配套服务区位于地块内东南角,包括迎宾形象区、生活休闲区、运动健身区、季节生态区,且邻近主要市政道路,基地入口位于次要道路,视野开阔,环境优雅,为产业园区提供优质的综合配套服务。

图2 静脉产业园平面布局设计图

4 景观设计策略

4.1 良好的景观空间营造

结合多样的建筑布局形态,营造绿色、现代、优雅的园区总体景观形象。根据不同使用群体的需求,增加景观和活动的多样性,满足园区工作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4.2 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

结合产业园空间组织,切实考虑各功能板块、各实体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流动,形成一个实用、合理的景观方案。同时要适应基地地形变化,合理的利用高低差设计,布置行人的休憩空间和绿化节点,考虑未来停车的需求,预留部分停车区域,形成可成长的空间设计。

4.3 系统规划

结合园区内的交通网络规划进行景观设计,充分发挥绿化景观的美化作用、隔离作用,生态调节作用。特别要注意由于景观布局无序、凌乱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土地浪费、能量损失或成本浪费。结合园区的物质流、能量流,重新梳理客车、货车和人行系统,打造以人为本的户外空间,满足客货功能需求,在园区内形成完整协调的系统。

5 整体景观设计

5.1 竖向设计

静脉产业园场地整体呈东北高,西南低态势,自然坡度约3%。结合周围市政道路纵坡及园区内生产要求,总体考虑平坡式布置,场地南北向纵坡不大于3%,东西向纵坡不小于0.3%,使场址内土方整体最小且尽量填挖平衡。主要绿化节点内局部增设花台或微地形,增加乔木覆土空间。充分利用现状地形,结合主轴线绿地设置小型的下沉绿地或台地设计,整体场地坡度不小于0.3%,不大于5%,绿地坡度舒适宜人[5]。

5.2 流线设计

园区内道路网络整体呈环状设计,东西向三条主干道,南北四条主干道,其余为次干道。人流出入口位于厂区东南角,物流出入口位于厂区西侧,互不干扰。为提供舒适、有效率的车行环境,对道路系统配置适应性强、姿态优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萌芽力强、有一定的扛污染能力的行道树,辅以低矮的灌木和地被类植物。在生活配套区,结合园区内职工、外来参观研学人员的不同组织流线,设计完善的步道系统,提供安全的步行环境,功能性步道和休闲性步道兼具,营造良好的步行体验。并在考虑园区形象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停车空间改为独立围合空间,或以高的绿篱等植物遮挡。

5.3 铺装设计

铺装设计以简单、大气、实用为原则,考虑整体景观效果和造价,并尽量选用本地合适的材料,园区内自有、自产材料,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投入。铺装样式上具有设计感,融入科技、信息等元素,展现企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感召力。材料选用质量良好的混凝土透水砖和本土的石材,主入口广场以暖色调石材为主,以米黄+冷灰色系为基调,中间点缀红色和深灰,活动区的材质以透水砖、木材为主,可大量减少雨水径流,利于生态调节。

5.4 植栽设计

在总体布局上,宜以挺拔的色叶乔木树强调主入口道路的重要性,柔美的花树作为人行动线的引导,常绿复层林围绕园区外围形成的深绿的背景。考虑到四季变化,在人停留的活动区采用夏季遮阴的树种,部分地方换植落叶乔木,在冬季能享受阳光[3]。灌木设计宜富有层次感,从靠近办公区整齐的灌木、地被,逐渐参入蓬松、自然的观赏草,公共活动空间以干净草坪、大树为主,灌木围合空间,突出空间性质的不同。营造分区明确、引导性强、空间识别性强的铺装和植栽设计,方便人行动线组织。

5.5 分区景观设计

5.5.1 迎宾形象区

迎宾形象区是整个产业园的重点规划区域,可分为形象入口、新时代主体建筑、停车场和周边景观区几个部分。整体风格为新型简约的现代风格,配合生态停车场,承担了整个产业园的综合服务功能,包括接待、餐饮、会议、停车、参观、研学等功能。

厂区主出入口从东侧市政道路接入,入口处设置半径16m的环形道路,道路宽度7m,道路内侧设中岛绿化半径13m,中岛绿地内以色彩鲜明、低矮的灌木、地被花卉类植物为主,栽植少量的大间距色彩类小乔木,整体环环递进,同时搭配简约、高级的灰色透水铺装,衬托了办公楼和生产区重点建筑的形象,形成园区总体简单、开阔、大气的开放式形象。

5.5.2 生活休闲区

生活休闲区在设计时注意运用产业园的特色元素,以细致、宁静为主题,采用草本和地被类植物,搭配少量色彩不同的灌木,利用季节和时间变化,体现场所特色。花园中有消防扑救面,满足回车场地功能要求,同时兼具消防需求和景观效果。车道两侧阴影时间较多,不过多设置行道树,保留未来空间可利用性。位于用地东南的倒班宿舍楼,因日照和消防需求,多设广场和耐荫地被、竹为主[4]。同时,在每个建筑出入口处布置花境,强调出入口的形象,通过小型绿化广场打造围合式的聚会空间,方便园区职工休闲、交流,打造舒适的办公区生活环境。

5.5.3 运动健身区

在厂前区东南侧地势较低处,邻近城市道路处,设置开敞、活力、亲近的开放式绿地,腹地开阔,布置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运动场地,结合灌木分隔为几个不同的活动区,可同时提供多个团体使用,球场周边大的平台座椅提供园区员工交流的空间。

5.5.4 季节生态区

利用台地方式,化解迎宾广场到厂区南侧之间的2m高差,本区域地形变化明显,建筑基地在原地形上适当抬高,降低台地高度,逐层下降,充分运用植物作为地形变化的良好衔接和过渡媒介,同时收集、下渗、过滤自然雨水,减缓开发带来地表径流增加,对排水系统的负担,利于防洪排涝,形成自然、野趣、休闲、别具一格的景观,打造午后漫步、感悟自然的最佳地点。

5.5.5 景观隔离区

考虑静脉产业园的区域代表性、产业带动性、经济拉动性,园区整体以高标准的建设理念考虑总体规划和设计。生产区主要建筑体量大、有少量的噪音、粉尘、气味污染,并伴有频繁的重车交通运输,景观规划在生活配套区和生产区之间设计宽50m的生态景观隔离带,对生活区和生产区进行隔离。其整体以自然疏朗的种植形式营造轻松的绿色休闲空间,保留了该地域内原有的景观大树,结合蜿蜒的园路,采用微地形处理的手段,将大乔木、花灌木、观赏草灵活搭配,形成了通透而富有变化的林下空间,包括三个小型园林空间:枫之园,以三角枫为点景大树,体现秋意,下置活动座椅,可以根据活动调整数量、形式;杏之园,以杏花的优雅,作为春园来赞颂春色,冬天落叶又别有风情,借此展现花园之多重面貌和印象;竹之园,四季常青,延续南侧山体竹林意向,以竹和石打造个性花园,良好的起到隔离污染、隔离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为厂前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供有力的保证[3]。

5.6 植物与道路融合

在静脉产业园生产区的景观规划中,邻近主要生产建筑物的地块主要采用大面积绿化草坪的形式,保证消防空间和后期利用。此外重点需要考虑的是主要车行道路两侧的景观规划,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在道路两侧根据车行道宽度不同,分区不同,采用不同的生态效益好、易管易活的乡土树种作为行道树,并搭配常绿与落叶、观叶与观花等植物,这种方式既可以对产业园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还可以在夏天起到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提高静脉产业园内部环境的舒适度[4]。

5.7 构建植物群落

在产业园的景观设计工作中,植物的配置非常关键,属于设计工作的难点,而且对园区的整体建设效果也会产生直接影响。设计应系统化、合理化地构建植物群落,不能随意进行植物搭配,以免降低人们的视觉体验。首先,在植物搭配方式的选择方面,设计人员要以植物的颜色为依据,将颜色相同的物种尽量设置在同一片区域中,形成植物群落,增强人们的视觉体验,提高园区的美观性。其次,植物之间也要进行高矮配置,体现出植物的层次感。因此,设计时应根据植物的大小,对植物进行分层设置,将最矮的布置在产业园外侧,靠近道路的位置,逐层递进。这种产业园设计方式能充分体现各种植物形态,减少植物之间的遮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搭配方式。最后,在产业园的通道较窄的道路两侧,宜设置低矮灌木,避免出现压迫感;在产业园的中心位置设置大型乔木,可起到遮阳的作用,提供阴凉的休闲空间,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5]。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静脉产业园的景观设计是产业园的总体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园区的整体建设效果、城市周边的区域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建立舒适、宜人的园区景观环境意义重大。本文结合静脉产业园项目的景观设计,为同类大型产业园的的景观设计概括性的提供一些思路。

猜你喜欢

产业园静脉景观设计
重视下肢穿通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治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穿静脉血流动力学对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影响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