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的园林假山叠石技艺详探
——以小型庭园为例
2022-08-31顾凯查婉滢
顾凯 查婉滢
1 引论
对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方法的认识正在趋向深入,假山营造技艺为其中重点,已有诸多探讨;其中既有学者、设计师的研究[1-4],也有叠山匠师自身的写作,如方惠的系列论著[5-7]和“山石韩”成员的多本著作[8-10],因结合了切身的经验体会而尤显真知灼见。总体而言,现有假山营造研究已通过将各类技艺内容分解叙述,提供了坚实而丰富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假山技艺研究可继续将风格形式之“艺”与叠造过程之“技”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入对整体性、过程性的理解。传统营造中,主持匠师把控整个过程,构思之“营”与生成之“造”并非如现代建设工程那样先后分离,而是在从总体到细节的具体状况应对中反复循环、不断深化;而在“营-造结合”的具体操作中,设计之“艺”与叠造之“技”难以分割,前者以后者认识为基础,后者以前者认识为旨归,因而需要在从构思到实践的整体中技、艺一体地来认识这一过程。
中国传统园林假山营造在历史上形成了目标与方法的多样性[11-12],也存在地域性的差异[7],各流派在基本的叠石技术等方面虽然有共通之处,但在效果追求、经营方法、细节操作等方面往往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分别认知,其中明末清初江南造园大师张南垣所开创的流派最受学术界认可,尤其值得关注。张南垣突破以往的“小中见大”叠山范式①,在有限范围内,以有限的营造内容,创造出“截溪断谷”、山势不尽的宏阔境界,将山水造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11,13];清初的李渔和清中后期的戈裕良分别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了其方法与效果[14];在此基础上,当代扬州造园匠师方惠通过大量实践与思考,进一步归纳出以假山叠石求真山效果的“以少胜多”②的整体营造技艺[15]。
当代造园叠山虽日趋兴盛,但尚未建立起清晰且一致的认识标准[14],因此对“以少胜多”叠山技艺进行细节探究和理论提炼,对实践指导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访谈和现场观摩,笔者总结了方惠在这方面的诸多观点和经验,以此作为本研究的重要出发点③,进一步结合历史文献和案例考察,通过总体布境、具体造景、叠造技法3个层面,在叠山营造的整体过程中探讨“以少胜多”技艺。尽管这一技艺具有各类尺度的传统园林中的普适性,但本研究以小型园林,尤其是“院园合一”的庭园营造为主要讨论对象,一方面是为了简化问题,毕竟中、大型园林会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形,有更多样的营造方法,难以在一篇文章中论述全面,而小型庭园营造也可作为其认识基础,是此技艺探讨的起始;另一方面,小型庭园是当代最常见的私家园林形态,有着更突出的实践借鉴意义。本研究的案例也以小型庭园的山水营造为主,但某些中、大型假山局部营造中能说明相关问题之处也被纳入讨论中;由于明末以来张南垣造园技艺的巨大影响力,一些并非典型张南垣风格的叠山中也或多或少采用了类似“以少胜多”的营造方式,其中能说明相关营造特点的局部也被纳入案例讨论。此外,笔者集中探讨山水营造本体,建筑、花木等相关配置虽然也是“以少胜多”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尚有较多其他特点,这里不做深入探讨。
2 布境
“以少胜多”技艺追求在有限范围内,不仅营造出眼前山水之景,更要营造身处山中、且山外有山之境。这是所谓“布局”的追求,在此重点关注“境”的生成与安排,因而称之为“布境”。在小型庭园假山营造中,要点是在现实场地的限制中合理确定“主山”位置,同时设定主要观赏点,构思由主山而来的大面主景,进而设定全园山势脉络,形成“园在山中”的阔大真山境界[14]。
2.1 主山定位
“园在山中”的境界,关键是使人感受到有园外大山延伸入园内。如张南垣通过园中山体后部“缭以短垣,翳以密筿”的边界遮挡,让人产生园外大山“累累乎墙外”的错觉,从而使园中之山成为“大山之麓”[16]。眼前“山麓”以及其后想象中的“大山”,即为此园主山。对于小园而言,紧邻有遮挡的边界造山,是形成大山延入之感的必要手段,北京北海镜清斋(1913年改名为“静心斋”)假山和苏州环秀山庄假山即为此手法[17]。主山应位于何处边界,主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首先,自园内主观赏点望去,主山位置应能避开或遮蔽明显视觉干扰。园外大山之感易受到不当环境因素的破坏,因而对于附近大尺度现代建筑或设施,要注意避开,或通过假山主体及其他要素界面(如植物、园墙、建筑侧墙等)进行屏蔽,这与《园冶》的“俗则屏之”[18]的原则一致。在历史园林中,环秀山庄、扬州片石山房等假山就通过旁倚高耸园墙来遮挡外部环境(图1)。
1 苏州环秀山庄假山旁倚高耸园墙来遮挡外部High wall beside rockery for blocking outside view in the Mountain Villa with Embracing Beauty, Suzhou
其次,园中的主山位置应留有必要纵深余地。主山及其中造景为园中最重要的山水景象,需要一定的场地进深,来营造足够的叠石层次以及进行其后堆土与种植,增加山的深厚感,并引发观者对大山的联想,从而在有限空间中创造出真山绵延无尽的感受。对于场地限制极大的小型庭园,一般选择长向的一端,如昆山璞园以余地相对较大的南侧为主山来向(图2)[19]。
2 昆山璞园平面图Master plan of Pu Garden, Kunshan
此外,还可结合现有基地的现状条件来考虑。如场地有地形高程变化,假山主体可因山就势,于高处一侧布局主体,而于低处延伸余脉。如园外有真山,对假山主体的观赏应便于借景,形成园内外延伸之势,例如无锡寄畅园中假山即设于惠山延伸而来的一侧;如场地保留有大树,还可因借树姿之势布局假山主体走势;又如周边环境临近喧闹场所,主山应置于园林深处,同时也可形成渐入山境的体验[20]。
2.2 主观赏点与大面主景
在着眼于场地边界来确定主山位置的同时,场地之中也要确定主观赏点的位置,两者形成密切的相互关系。
主观赏点往往是一个区域,在此以静观为主的方式进行赏景和其他园居活动。小型庭园用地有限,无法开展丰富的游览形式,因而以静观为主要观赏方式,如陈从周指出“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庭院专主静观”[21],张南垣也主张“有林泉之美,无登顿之劳”[16],更青睐静观。因而主观赏点成为展现山水营造效果的最重要位置,也是主持匠师进行假山设计和指挥施工的最重要驻足点。小型庭园往往紧邻于一座主体建筑,主观赏点多定于该建筑前的平台,在此背对建筑而观山水,建筑不在主要视野范围内(图3),因而即便建筑体量、风格不甚理想也不影响园林观赏。园中主要活动区域,也可下沉处理,通过下降视点,利用场地边界将人们视线收摄其中,在体验上使周围山林环境产生上升之感,有助于营造沉浸感,如昆山璞园中从室内门厅到室外下沉1.4 m(图2)。
3 宁波天一阁前小园:主建筑前的平台为主观赏点A small garden in front of Tianyi Pavilion in Ningbo: The platform in front of the main building serves as the main viewing point
在主观赏点所见的山水景象,呈现为园中最重要的一个景面,称为“大面”;主山朝向主观赏点的大面中,某些景象营造在全园中最为重要,此为“主景”。主景作为主山大面的景象核心,最具观赏性,观者首先注意主景并长时间驻足品赏。此主景的类型可根据用地特点与效果取向来确定。如果空间进深足够,可以纵向曲折延伸的山壑作为主景,以追求山体深厚,如苏州环秀山庄由问泉亭一带向东南所见的纵深山壑[22](图4)。小型庭园中往往进深有限,重在求深的山洞与重在求高的山峰是更为常用的主景类型。
4 苏州环秀山庄由西北向东南所见纵深山壑View of deep valley extending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in the Mountain Villa with Embracing Beauty, Suzhou
2.3 生长势、环抱势与延伸势
一旦确定了主山和大面主景,以及相应的主观赏点,园中主体格局与景象已能基本形成,但还要继续确定全园各处的山势布置,以使山境丰沛且遍布全园,甚至有不尽之意。“势”为传统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呈现着对内在生命力的直观效果感受,如张南垣叠山中的“石脉之所奔注,伏而起,突而怒”[16]就显示出对山体动态脉势的关注,陈从周也指出假山营造之法和“气势与脉络”密不可分[23],因而对“势”的追求成为营造山境效果的重要途径。“以少胜多”的造园重点关注3种“势”的布设:生长势、环抱势、延伸势。
生长势使人获得山体向上高起而似有活力的大山之感。自然真山往往呈现一种似乎日渐往上长高的内在生命力,假山可模拟这种生长的动感态势,主要体现在耸立挺拔的山形营造上(图5)。小型庭园中以有限的山石营造出高山之感,尤其关注低处的下沉衬托、高处的结顶取势以及其间岩面脉络的顺势贯气。
5 上海鲜花港假山局部Part of rockery in Shanghai Flower Port
环抱势使人获得如在真山之内、具有包容性的浑厚沉浸感。前述主观赏场地下沉、视点下降的处理方式,可减弱与外部的视线沟通,即增加园林的内向感;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营造具有环抱感之景来配合环抱势的形成,可在主观赏点周围布置具有一定高度和厚度的山景而形成包绕感,这也与主山形成呼应。如环秀山庄在问泉亭一带,东南主体山壑与西北一带辅山共同形成环抱于山中之感(图6)。
6 环秀山庄问泉亭被东南主体山壑和西北辅山环抱Wenquan Pavilion in the Mountain Villa with Embracing Beauty surrounded by the major rockery in the southeast and the minor rockery in the northwest
环抱势不可过于闭塞,应有所开放,山景由此延伸出去,从而营造出延伸势,使人获得山脉深远的绵延不绝之感。这可视为“来龙”与“去脉”2个阶段:首先是主山延伸入园的主体走势,再由此顺势拖拽出余脉大形并延伸至园内远处,甚至呈现延出园外的不尽之意。入园主山一般在主观赏点近处,重点设幽深主景和阴面大形,而远处余脉主要取平缓辽阔山形,在山形体量与山皴比例上也可采用近大远小之法使人产生透视错觉,从而有进一步拉远之感。例如,璞园的布境营造采用了隔水远山之法,产生了平远不尽的画意(图7)。
7 昆山璞园隔水远山之法View of rockery faraway beyond water in Pu Garden,Kunshan
3 造景
以境界布局构思为基础,“以少胜多”的具体造景便可展开,主要以高度、深度、厚度为目标④,以少而精的营造方式形成具体而丰富的山中景象。在小型庭园之中,如山洞、山峰这样的主景因最富表现力而得到最为精心的营造,山脚、山体岩面等则是营造中更大量的内容,水景与山体的配合对形成真山景境起到重要作用,而山径对游观和造景都有贡献。在此基础上,可进而结合种植与建筑等内容营造出更为综合的山景。
3.1 山洞与山峰
作为主景的主山近景,不仅要表现大山延伸入园的重要意向,而且所造景物要接近人的视点,因而这一近景是全园最重要的观赏对象,需要重点表达。“以少胜多”的山景表现并不需要堆叠高大的山石体量,而要巧妙地呈现典型山景内容,使人产生真山大壑甚至不尽之感,这在作为主景最常见类型的山洞和山峰的营造中都有体现。
山洞主要表现山之“深”。在有限的园址空间内,山洞因其深入山腹之态而烘托主山的深厚,同时以其深邃、神秘之感呈现深山意象和生动视觉焦点,“是最能吸引游人视觉,引起游人好奇、遐想兴趣的景观”[7]。入内游观者还能增加山居体验,感受山境氛围,因而山洞被广泛采用为主景。“以少胜多”的山洞营造不追求实际空间的庞大,而是在空间、明暗、层次等多方面着力营造出洞的深度效果。比如即便洞口与后壁的进深较浅,但洞内空间可随即转向,仿佛向主山内部延伸而幽暗不见、深不可测(图8)。“前后增层”是常见手段,即在洞口、洞壁、洞顶、洞径等处,以岩褶、石柱、台阶等形成多个层次(图9),尤添深远之感。
8 昆山璞园假山水洞View of water cave in Pu Garden, Kunshan
9 扬州个园湖石山洞Taihu Stone cave in Ge Garden in Yangzhou
山峰主要表现山之“高”。这里的山峰是广义概念,包含了具有峭拔、高耸特征的悬岩、峭壁等上部山体,其中悬岩着重表现上大下小的压顶之势,峭壁着重表现从底至顶的拔地而起之势。山峰营造按观赏距离可大致分为不见其顶的近观与可见秀拔峰顶的远观两类。小园中多为近观,此“以少胜多”的山峰其实是一种意象,并非是完整形貌的峰体,而是类似大山悬崖下所见局部向上高凸的岩体,岩面往往以“取阴”的造型方式[7],以横向石料层叠挑出,顶部出挑大块面的“压顶石”,仰观者视线受阻于此,会产生其后还有更高处的错觉,即李渔所谓“不能穷其巅末,斯有万丈悬崖之势”[24];此种峰顶营造3~5 m的高度即已足够,却可产生高度上的不尽感,从而也烘托出其后主山之大(图10)。
10 扬州何园山峰底部层层出挑营造压顶之势View of escarpment of rockery in He Garden, Yangzhou
3.2 山脚与岩面
山脚是叠石造山中山体根部及各种低矮部分的山石处理和造型⑤,是游人身体最接近、视线最易达之处,对真山景境感知尤其重要,要呈现从大地中生长而出、延展一体之感。所谓“看山看脚”[7],陈从周也称“山贵有脚”[23]或“近处假山看脚”[23],都指评价一座假山要先看山脚是否处理好。“以少胜多”的山脚营造可分为“起脚”和“布脚”两大类。“起脚”为直接承受山体叠压的山根处,《园冶》中所谓“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纹而加”[18],保证承受山体重压的同时,走势与纹理服务于上部山头,在追求真山感的同时而求高(图11),如位于水中还可向下延伸求深,也反衬上部之高。有时可以仅由几个支点落地,形成空透的山脚,称为“点石起脚”(图9)。“布脚”泛指不承受山体叠压的低矮处山石造型,是辅助山势的环抱感与延伸感、烘托浑厚山境的重要手段,如山体余脉、驳岸树池、踏跺汀步、埋石立石等,往往能通过寥寥数石而创造“园在山中”的感受,需要与山体视为整体进行布置。
11 起脚用的走势、纹理、位置服务于上部山头Trend, texture and position of stones in the foot of rockery corresponding to the top
岩面泛指从山脚至山顶之间的山体部分,并无严格边界划分,自身具有丰富形态变化,呈现假山“内在生命”动势[25],甚至以错落凹凸造型带来饱经沧桑的“坎坷美”[7],整体上则配合主景与收顶等造型。对此的“以少胜多”营造往往以较少石材而获得山体的厚度感,可称“以薄求厚”,常通过在主体前添置分离的层次而产生一定的进深感,也可在岩体侧面形成前后层次,或选用具“以薄求厚”特性的石材,体现山体厚度(图12)。分层也可以是高度方向上的,上部层层出挑形成“取阴”,在仰视中尤显高峻;也可向下直至水中,尤显深度。有时为了服务于拔地而起的峰体高度效果,岩面形成竖向的连贯轮廓或强烈竖向沟壑感的通长拼缝[26]。
12 璞园中各处选用自具石形层次的石材营造丰富层次Stones with unique shapes and surface layers are selected to create abundant layers in Pu Garden
3.3 水景与山径
水景是山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以水为血脉”[27],“山因水活”[21],水予山以生命活力、也给人以亲切感;在“以少胜多”的营造中,水景更可统合山景、烘托山势。水景营造可以使用聚水和流水2种方式,二者也往往结合使用。小型庭园中的聚水常在主山之前,呈渊潭形态,人们在主观赏点隔水近赏主山:若主景为峰,低平水面映衬山体,尤能显高;若主景为洞,水面可入洞中而似无尽,尤能显深(图8)。流水可令人感觉来自主山深处,联系园中各处山体,并与延伸山势共同形成山水的深远无尽之意(图7)。营造中需山水配合,通过叠石形成潭池、溪涧、滩矶等丰富水景类型,以及其中高低、宽窄、曲直、分流等多样水路形态;而通过理水也可辅助山势的延伸与山形的构成,画理所谓“山脉之通,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28],增加山的高、深、厚之感。如以山石悬挑水上而“取阴”求深并反衬山之高,以滩矶低缓层次联系山体而显山之厚;又如跌水之景格外引人,高处跌瀑尤其可得高山流水之感,低处也可以层层叠落势态衬托旁侧山体高大[29]。
“以少胜多”的叠山中的路径营造,有视觉和体验两方面的作用。在视觉上,作为一种造景手段,山路作为山中的线形空间,有时能自然产生对山体的分隔与呼应,可通过横向山径划分前后山体层次而增添山体的厚度感,或以纵向山径拉伸山体前后景深,更好地形成山体的深度感。山路方向多样变化,二者可以结合采用(图13)。这样即便以静观的观赏方式,也可使山体具有更好的层次感和深度感,因而即便在小园中也多有设置山径。在体验上,虽然小园一般并不以山径为营造重点,但也可设置一定游观路线,联系起多样视点与视域,如前述以近观视距和仰视视角观览山岩而不见其顶,或俯视水景觉深不见底而感驳岸甚高,或山径本身营造出或向上攀升或跌至低处的变化,以体验明显的山体高差而觉山体高大。游观者在动态感受前述变化无穷的丰富山水景境的同时,山径设置可结合入园前导空间,由喧入寂而带来由城市渐入山林的身心体验,以及通过多样而回环的山径游览,带来往复不尽的游山体验。
13 上海鲜花港假山局部Part of rockery in Shanghai Flower Port
4 技法
以上的布境和造景,是“以少胜多”的假山营造技艺中相对偏“艺”的内容,其中也需要“技”的理解和参与作为基本支撑;下文探讨虽指向“艺”而更偏“技”的方法部分。抛开与“艺”无关的纯粹技术性内容(如吊装、基础、灰浆等),就不同层面展示其中一些典型技法,从对石头的认知与选择,到山石的拼叠与造型,最终体现于整体的层次与呼应。
4.1 识石与选石
对石头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是叠石造山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初步设想来选石、用石,进而在叠造过程中调整与深化构思,并继续相石、选石,在此循环反复中推进具体景象的生成。
对于识石,首先要把握不同石种的特点,如最常见的太湖石与黄石就有极为不同的造型特性,这方面已有较多讨论[1],本研究主要关注对单块石头形态特色的把握。单块识石首先要“石分六面”地把握各个“面”,最重要的是识别出“石大面”,即最具丰富肌理纹势、最适合造型展示的一个面(图14);而要把握其如何能参与假山高度、深度、厚度的营造,还应关注石形、石尺、石纹、石势等特性,并判断可能的运用场景。石形指外形轮廓及石面的凹凸、倾斜,注意“拼整”中可能的层次生成与生动变化;石尺是石的尺寸与比例,尤其是拼叠中关键点间的尺度,注意在可能组合之中位置与形态的协调关系;石纹包括褶皱、涡洞等表面纹理,关注其对山势的烘托、变化效果及皴法营造可能;石势指表面的形状和纹理的整体变化与走势方向,关注其对山体脉势的可能作用,尤其如延伸势、压顶势、生长势、扭转势等的可能构成(图15)。值得注意的是,赏石中往往重视形态多奇巧、纹理多涡洞之石,但其“石气”太重而难以形成山意,并不适合“以少胜多”的假山营造[20]。
14 昆山璞园山峰处石材选用利于“取阴”且具呼应势的“石面”为大面Stone surfaces with echoing momentum that are conducive to “shading”are selected as “main surfaces” for stones in the peak of rockery in Pu Garden, Kunshan
15 延伸势、压顶势、生长势等石势Stone momentum such as extending, coping and growing momentum
选石是在识石的基础上,结合造型构想与现实石料的情况,选择具体石头并运用于叠造之中。“以少胜多”的假山营造中对石头的选用要求并非是均一的,按其在营造中的作用,有主石、辅石、通货石的重要等级之分。主石一般仅有洞顶石、主峰石等几处(图16),对造景效果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主景造型往往随着主石形态特点而做重要调整;辅石在具体营造中作为分隔、起势、转折、过渡等,对山势的连贯与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图17);通货石为用于拼叠的普通石料,一般用量最大,有的形态和品质相对次要者甚至会隐没于山体内部、水面下部或碎为拼缝中的垫石、刹片。
16 山洞造型随着洞顶石形态特点而做重要调整Cave form needs to be significantly adjus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pecific forms of stones on the top of cave
17 伸缩石在具体营造中起到转换山景和协调预设与实操的尺寸差异等作用Flexible stones can help transform rockery scenery and coordin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set and actual sizes in rockery-making
4.2 拼叠与造型
在识石、选石的基础上,进入到具体的拼叠与造型,通过“以少胜多”的营造,直接指向具体组合和山景内容。
石的拼叠组合的根本要求在于“拼整”,理想的“拼整”要获得天然山岩效果而看不出人工拼凑痕迹,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8],这极具难度且非常考验匠师的水平,正如李渔感叹,“从未见盈亩累丈之山,能无补缀穿凿之痕,遥望与真山无异者”[24]。“拼整”的基本要诀是“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可总结为“同质、同色、接形、合纹”四大具体指导原则[7]。不过质、色、形、纹完全一致的石头毕竟有限,且拼叠也应避免单调而需要变化,为避免转折生硬还需要在形、色、纹上都过渡自然,使山石拼叠形成丰富而生动的效果。这样的拼叠技法成为“以少胜多”造山的重要基础,是真山景境效果品质的基本保证;而各种具体拼叠手法类型,诸如“安”“连”“卡”“挑”等,都是在“拼整”与过渡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造型取向而选择,但必定指向的是整体真山景境,而非自身炫技。
至于各类山体内容的造型,“以少胜多”技艺尤其关注“取势”和“取阴”。“势”不仅为总体营造效果的直接目标,也是具体技法的基本取向,不仅体现于前述对山势的追求,也在于基本的拼叠造型,“顺势贯气”是前述“拼整”四原则基础上的更高一层要求[7]。在气与势审美观的指引下,局部叠石在形、纹相合基础上,结合垫石、做缝而成皴纹脉势,并向周边延伸,汇入更为整体的山势脉络之中(图18)。不同于“取势”与山水画的内在一致,“取阴”则是“以少胜多”叠山同绘画的重要差异所在[7],是获得生动自然的真山景境的基本方法。如主山近景崖壁高处稍向前倾形成阴面而适合仰视,展现出丰富纹理和层次的同时,也使人不见其顶而增加山后有山的“高度”效果;又如山洞营造出深邃无尽之感、驳岸伸出水面而使水潭更显幽深,都增添了“深度”效果;而再如各处山体局部通过体型凹凸变化形成阴影层次,则增强“厚度”的效果(图19)。
18 扬州江都小云岫湖石假山Taihu Stone rockery in Xiaoyunxiu Garden in Jiangdu, Yangzhou
19 可通过山洞、驳岸、石洞、凹凸变化等“取阴”方法提升整体层次感The overall sense of layering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such “shading” methods as cave, revetment, stone cave and concave-convex variations
4.3 层次与呼应
在选石、拼叠等技法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增添真山景境的感染力,对此需要一些直接指向整体艺术效果的技法,应在一开始的构思中便要有所考虑,并在营造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实现。“以少胜多”叠山营造中尤其关注“层次”与“呼应”技法。
层次之法是以有限石料营造丰富山景的核心技法,前述布境、造景中已有所述及。在具体拼叠造型中,每块石头的大面、或单块石头的自身凹凸,都可形成各种前后层次——在竖向上石块的逐层抬升或逐层下沉,如山峰和驳岸的营造,可增加向上的高度和向下的深度;在纵深方向上石块层层拼接、依次推远,则增加空间深度和体量厚度(图20)。而在全园空间层面,要营造出真山的广阔境界感,除了在园林边界处营造山外有山的错觉,更要在园内的有限空间中营造出丰富的层次,从而使山景获得进一步的丰富、厚重乃至辽远之感,如璞园中以南北向上的多个层次来增加全园空间的深远感(图21)。
20 纵深方向层次Vertical layers of rockery
21 昆山璞园中南北方向层次Layers along south-north direction in Pu Garden, Kunshan
呼应之法通过“石断意连”、借助“阴阳”“动静”等各种对应关系,以有限山石营造出丰盈真山境界。不必山体满布,园中可大量“留白”(如水体、空地,甚至上下的空间等),而质色、纹势统一的山石或山体之间,宛如被分离的整体而顾盼相望、一呼一应,在高低、进退等对比、平衡关系中,既营造出山石景象的丰富性,也具有脉势连贯的艺术生趣(图22)。可以从主体到局部、从大山到小山、从山形到石形、从大石到小石都产生呼应关系,使得园内山景更有整体感,生成强烈的真山景境感染力。如用石之间,高处出挑的收头与低平的山脚成俯仰呼应(图23),山洞内部营造出倒挂钟乳状石与下方置石上下呼应;山景内容的营造中,驳岸与山路两侧的山石拼叠可以构成高与低、凸进与凹退、“取阴”出挑与“取阳”层台等的呼应;甚至在山体之间呼应,如环秀山庄西北侧与主山体即有呼应之势(图6),在环抱势的烘托中,亭廊所在之处有更强的山中之感。
22 山石呼应Echoing between rockeries and stones
23 高低石呼应Echoing between standing stone and lying stone
5 结语
作为对张南垣造园叠山追求与方法的传承,方惠所归纳的“以少胜多”技艺值得深入探讨。这一技艺贯穿于园林假山的构思与叠造的整体过程,“技”与“艺”浑然一体,通过对高度、深度、厚度3个方面的具体追求,在有限空间、以有限材料,营造出可观赏的山水形态、可沉浸的山境感受,以及可想象的不尽山意。这在小型庭园营造中,通过总体的布境、具体的造景,以及过程性的技法3个层面可得到整体性认识,从而丰富造园叠山的理论,并为当代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本研究对“以少胜多”求真山景境的假山叠石技艺的认识,可视为深入探讨传统园林假山技艺的一个初步阶段。这一技艺不仅适用于小型庭园,也对其他类型的造园具有启示意义,在更充裕的用地、更大尺度的叠山、更复杂的空间营造中还可有更为丰富的技法;而与植物、建筑等结合,还可以有更为专门的讨论,从而得到更为丰富的景境效果。此外,“以少胜多”是园林假山技艺的一种,也还有其他方式的假山营造,如“小中见大”的盆景式叠山与关注趣味游赏体验的“人巧”式叠山,有时可共存于同一园中,也有待继续讨论。从中也可看到,传统叠山造园技艺尚有大量可研究的余地,并可为当代人居环境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Notes):
① 曹汛对“小中见大”叠山的解释是“写意地缩小比例”“尽量往小叠造”,其最明显的表现是“拳山勺水”式的微缩景象,仅供外在观赏、想象,并非追求身处真山的境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此类叠山不能有很好效果,优秀的“小中见大”乃至“移天缩地”式叠山,虽然不求身体游观的直接山境感受,但也能成功地激发观者对宽广山水意境的想象,详见参考文献[11]。
② 所谓“以少胜多”,是以相对少量的营造而能获得“园在山中”的丰富而宽广的真山景境体验;与此有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常见的可从各角度环绕外在观赏的假山营造,虽往往运用众多石料、追求巨大体量,但仍是“小中见大”叠山的延续,获得的是“山在园中”的效果,境界相对有限,详见参考文献[14]。
③ 关于对方惠的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情况介绍,详见参考文献[15]。当代的其他一些匠师(如“山石韩”等)的叙述中也有对张南垣式真山取向营造加以认同的内容,但尚未有鲜明而深入的理论提炼和实践总结,详见参考文献[8]~[10],因而这里以方惠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讨论对象。
④ “高度”“深度”“厚度”与画论中的“高远”“深远”“平远”有一定关联但并不相同,具体参见参考文献[15]。
⑤“山脚”还有一类广义内涵,指真山型追求的叠石造山本就是做山脚的立意和造型,也就是说,作为追求真山境界的叠山,总体来说就是在营造一处如真山山脚的部分,而不是再现一座山的整体全貌,正如吴伟业《张南垣传》所谓“若似乎处大山之麓,截溪断谷”,这正是“以少胜多”造山的指导原则。但这不是叠山技艺中谈“山脚”的一般用法,此处不做讨论。
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图2由应天慧绘制,其他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