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2022-08-31牛潞源叶陈刚李晶

国际商务财会 2022年16期

牛潞源 叶陈刚 李晶

(1.云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一、研究背景

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监督和评价活动,内部审计可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效果,预防财务风险,确保公司资产保值增值,进而提高公司市场价值及绩效,是强化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公司进一步的发展。内部审计质量作为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表现,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可以综合反映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对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现组织目标,提升企业绩效具有指导性作用。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13 年、2014 年相继发布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国家审计署自2018 年起开始实施《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均可看出内部审计及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在企业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来实现,内部审计的质量越好,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低,企业发展越具有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提出,建设制造强国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实现国家经济稳定增长,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绩效是制造行业公司的共同目标。同时,随着供给侧改革在制造业公司运营过程中的深入推进,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无疑成为改革的关键领域,快速发展中的制造行业非常适合作为研究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样本。

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通过实证研究内部审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宋亚伟将上海A 股上市公司2008—2010 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表明当内部审计部门由董事会或高管层管理时,外部审计费用较低,证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来降低外部审计费用,从而提高企业绩效。李银香和王子腾根据上交所制造业数据信息为依据,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受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进行分析,随着审计质量的提升,财务风险和舞弊可能性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就越好,从而内部审计质量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张鑫以2016 年深圳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验证内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积极影响。Prawitt 等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能通过缓解受托责任信息不对称,并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来促进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提升企业盈余质量。

本文结合中国计划在2025 年作为制造强国的目标,收集2015—2019 年A 股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确定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通过实证检验得到相应结论,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二、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

本文以有关理论和文献资料为基础,对内部审计质量内涵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有研究认为,内部审计质量的好坏能够影响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师之间的关系,且内部审计的质量与其能够提供帮助成正比。Ziegenfuss、闫学文、范经华等或基于价值导向或通过结合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内部审计功能的定位、审计工作计划完成率、审计成果转化率等,来评价内部审计的质量。通过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选取替代变量进行量化处理,同时结合内部审计影响企业绩效的途径,提出以下三个假设:

多数学者都表示,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众多因素中,内部审计独立性是最关键的因素,内部审计独立性为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内部审计质量提供保障,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规避企业审计风险,同时,内部审计的权力与地位是保障审计质量的前提,只有当内部审计部门具有权威性,内部审计工作才能高效地执行。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规范》,企业在设计审计机关时应满足以下标准:第一,内部审计相关的管理人员应由企业中权力较大的管理者专门负责;第二,内部审计机构积极有效地与董事会交流沟通;第三,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任免由董事会决定;第四,董事会需备案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第五,董事会需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完成工作报告。从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来看,应在董事长的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审计模式,从而保证企业绩效的更大提升。通过上市公司披露数据统计可知,大部分上市公司已通过设立审计委员会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占比,确保了审计部门整体的独立性,能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客观有效地开展。故本文提出假设1:

过去,令邹市明扬名的,是一种依靠灵活步伐不断闪躲,伺机击中对手的拳法。他很少一击制胜,打中就跑。“只要赢得比赛就行了,不需要击倒他。”邹总结。但“海盗式打法”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引发争议。支持者声称,在奥运规则允许下,这是一种中国人将聪明智慧发挥到极致的玩法。反对者认为,它偏离拳击的格斗本质,“电子只能够知道你这个手到这里,不能测出来你打多少重量。而邹市明又很灵,你摸我,我闪开,我又摸到你,电子计分就猛计,2分-3分-4分。”澳门的一位拳击教练说,“一些西方朋友问,你们中国拳击是拿来击的还是拿来摸的?”

H1: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企业绩效水平正相关。

内部审计的质量不仅受其独立性的影响,还受其执行力的影响。本文采用内部审计部门年会作为替代指标,内部审计年会召开的次数越多,内部审计的任务就越重,这说明内部审计对企业的重视程度越高,越方便内部审计的实施。此外,内部审计会议越多,也可以证明内部审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通过会议可以保证相关审计报告的质量,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意见,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业务,提高企业绩效。故本文提出假设2:

H2: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内部审计执行与企业绩效水平正相关。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都属于企业管理机制,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特征,对内部控制活动实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机制的审计可以将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发现,进而实现优化,保证内部控制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为内部控制监督的执行提供保证,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此外,内部控制有效性有利于企业内部执行内部审计,对内部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都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内部控制有效性可以侧面反映内部审计执行的有效性,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有利于公司绩效提高。本文提出假设3:

H3: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绩效水平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5—2019 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SMAR 数据库、Wind 数据库、等获取官方数据,并对上市公司以往对外披露年报、内部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等相关公司报告进行手工提取和筛选,剔除ST 类,*ST 类,以及缺失相关变量的公司。鉴于目前我国披露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的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披露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导致上市公司披露数据不全面,部分数据也不尽完善,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剔除了部分异常数据。最终本文筛选获取了748 家上市公司共计3743 个数据,并以此为样本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执行力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绩效指标。目前,企业绩效常用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总资产收益率ROA、托宾Q 值、净资产收益率ROE、经济增加值EVA 等。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会出现很大程度的偏差,部分衡量指标不具备代表性。经参考郭慧、陈小悦和徐晓东的研究,兼顾数据采集的难度及有效性,本文企业经营绩效衡量指标选择ROA 即总资产收益率。稳健性检验的过程中,要对数据收集的实际状况进行考虑,最终企业绩效衡量的替代变量确定为ROE 即净资产收益率。

3.控制变量。本文以对影响企业绩效因素和内部审计质量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控制变量分别选取公司成长性、资本结构、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

变量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三)模型构建

根据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分别找出衡量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合企业绩效受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情况,分别建立内部控制有效性、内部审计执行力、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公司绩效模型,并对二者间正向相关性进行验证,对企业绩效受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通过对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相关信息的整理归纳,最终构建三个模型,详细定义如下:

其中:是常数,是解释变量的系数,-是控制变量的系数,为误差项。

其中:是常数,是解释变量的系数,-是控制变量的系数,为误差项。

其中:是常数,是解释变量的系数,—是控制变量的系数,为误差项。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经对2015—2019 年期间深市主板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数据及报告进行手工的整理和归纳,最终获取了748 家上市公司,共计3743 个数据,并进行了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1.总资产收益率()数据可以看出,第1/4 位的数为0.0190,第3/4 位的数为0.1038,方差为0.1181,证明以盈利能力角度分析,样本企业盈利能力不够均衡,均值0.0601,中值0.053,由此可知样本企业公司财务绩效差异水平分布较为均衡。

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相关数据可看出,第1/4 位的数为0.6667,第3/4 位的数为0.6667,中位数为0.6667,数值一致,均值为0.6506,说明样本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占比较为一致。

3.内部审计的执行性()的相关数据可看出,中位数为1,平均值为1.1186,说明样本公司审计委员会年度会议次数大部分为1-2 次,方差为0.4742,说明样本公司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4.内部控制有效性()第1/4 位的数为619.3400,第3/4 位的数为701.3100,中位数为663.7100,方差为149.9232,可以看出样本公司迪博指数离散程度比较高,内部控制有效性差异较大。

5.相关控制变量情况,从表中可看出公司成长性(G)均值为0.3323,中值为0.0997,可以看出企业成长性的差异程度分布并不均匀。资本结构()均值为0.4252,中值为0.4094。由此可知,样本公司不同对应的资本结构并未出现较为显著的差异。企业规模()的方差为1.2490,表示公司分散程度偏高,也就是说样本上市公司规模存在较大差异性。股权集中度(10)均值为0.1658,方差为0.1126。表示公司分散程度偏低,不过股权集中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很多,表示样本公司股权集中度个体差异较为显著。

(二)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如表3 所示。可知企业财务绩效的被解释变量总资产收益率()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执行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指数分别为0.04、0.162、0.317,表示财务绩效和内部审计质量指数间具有正向相关性,在高于10%水平的情况下正相关性较为显著,这一结果证明本文假设是成立的。

表3 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回归分析

变量间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 所示。

1.模型1 相关分析。表4 模型1 的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占比()与总资产收益率()的系数均为0.0381,并且显著正相关,说明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与企业绩效水平正相关,故假设1 得到检验。回归模型中各控制变量的系数与预期判断基本一致。资本结构()、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10)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越好,股权就更集中,企业规模也就更大,对企业绩效提升更有利,企业成长性和企业绩效相关性不明显,说明样本公司成长性基本上不会影响企业绩效。

2.模型2 相关分析。表4 模型2 的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年度会议次数()与总资产收益率()的系数均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正相关,说明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即内部审计独立性与企业绩效水平正相关,故假设二得到检验。回归模型中关于各个控制变量的系数,也与预期判断基本上相一致。其中资本结构()、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10)都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影响,也就是说企业资本结构更好、企业规模更大、股权更集中的情况下,对企业绩效提高更有利,企业成长性和企业绩效相关性不明显,说明样本公司成长性基本上不会影响企业绩效。

表4 变量间的回归分析结果

3.模型3 相关分析。表4 模型3 的结果显示,迪博指数()和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在1%的水平上正相关,说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证明了内部控制有效性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所以假设3 完成验证。回归模型控制变量系数和预期值大体相同。资本结构()、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10)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也就是说企业资本结构更好、企业规模更大、股权更集中的情况下,对企业绩效提高更有利,企业成长性和企业绩效相关性不明显,说明样本公司成长性基本上不会影响企业绩效。

(四)稳健性检验

对企业绩效衡量指标进行替换,利用以上回归分析结果再次进行稳健性检验,以保证本文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将模型1、模型2、模型3 中的企业绩效指标,由总资产收益率()替换为净资产收益率(),为了保证本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再次展开如下稳健性检验:(1)在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10)等控制变量一定的条件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系数为0.3337,正相关较为显著,表示企业绩效受内部审计独立性正向影响,且影响较为明显,支持了模型1 的结论。(2)控制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10)等变量,内部审计活动执行时间()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系数为0.0851,正相关较为显著,表示企业绩效受内部审计执行力正向影响,且影响较为明显,支持了模型2 的结论。(3)控制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10)等变量后,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系数为0.0003,正相关较为显著,表示企业绩效受内部控制有效性正向影响,且影响较为明显,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有利于内部审计质量指数提高,进而实现公司绩效的提升,支持了模型3 的结论。

表5 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

五、结论

本文以2015—2019 年间A 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内部控制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展开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检验了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审计独立性越强,内部审计质量越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我国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99.7%已成立审计委员会,但审计委员会需具备独立性,才能更为客观的监督及评价企业审计相关工作。建立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针对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占比为审计委员会独立性提供保证,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执行。(2)内部审计执行力越强,内部审计质量越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不单单是执行监督公司财务工作、企业运营机制的流程化职能,更需要不断地发现、预防企业的潜在风险。(3)内部控制越有效,内部审计质量越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控制效果的提升,有利于审计环境的优化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内部审计质量也更好。

六、建议

(一)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时,内部审计机构更有权威,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执行,而且内部审计机构工作过程中资源获取更加便利。企业若想实现内部审计质量可以将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内地位进行提升。并且,企业要认识到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基础是内部审计独立性,董事会直接管理审计委员会的情况下,很多不必要风险都能有效规避,对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也更有利,内部审计部门更有权威性。

(二)强化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执行

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程度是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最为重要的基础。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到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当中,通过企业战略高速发展带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确保企业组织文化与内部审计高效统一。企业不应仅仅依赖于已有的内部审计机制日常工作的执行,还应该定时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确保企业高层对于企业目标理解的一致性,避免信息的不对称,留存各种信息记录及相关档案资料等,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及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制度、会议决议、违法违规纪录、调研报告、重要事项的工作记录等。内部审计机构应强化与企业内部各业务线、财税部门、风险控制部门、监督管理部门等的合作,建立与各类信息及时传递和共享的互动机制,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内部审计机构对于重要的业务及流程等可建立预警系统,及时收集异常信息,第一时间防范风险。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从企业角度来看,内部控制机制属于内部治理构成部分,对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和经营规范性都有积极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内部审计控制内部控制过程中,可以对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尽早发现并优化,有利于内部控制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可实现监督并评价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进行控制,确保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落实,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和问题,从企业运营的多个维度进行确认和咨询活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化和改进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从而预防及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监督各个环节的效率。

(四)积极与外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协调配合,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和外部审计工作相互配合、协同进行,这是当代审计的鲜明特征。内部审计制度不断优化和完善有利于外部审计数据支持的快速寻找,使外部审计数据收集工作压力减轻。同时,外部审计更加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其审核标准也是依据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故可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审计指导性意见,避免企业违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