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参小”项目下的小学羽毛球俱乐部课余训练模式研究
2022-08-28陈先俊李璠珺王晓娜
陈先俊 李璠珺 王晓娜
(海南大学体育学院 海南海口 570100)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水平。近几年,国家对课外训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参小”成为一个亮点,走进人们的视野,通过资源共享、协作共建,利用大学现有资源,引领和指导中小学体育的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高参小”是众多学校实行课余训练模式的一种。羽毛球开展“高参小”的学校屈指可数,因此,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高参小”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其羽毛球俱乐部课余训练模式的具体情况,为有关高校提供资料以及理论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以课余体育、羽毛球、高参小、教育资源供给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对相关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为该文研究框架的确定奠定基础。
1.2 调查法
对北京体育大学以及清华附中上地小学主要负责羽毛球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就如下问题进行探讨:(1)“高参小”项目训练课的课时分配方案;(2)“高参小”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承担什么角色;(3)是否处理好大学和小学的衔接;(4)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访谈结束后,结合实际情况,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选取并提炼了有用的观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课余训练基本情况分析
学校训练对象主要为1~3 年级的学生,主要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人数在30 人左右,初期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基础指标进行测试。根据高远球、发球、挑球等基础技术,将学生区分为提高班和兴趣班,进行梯度教学。
2.1.1 硬件设施
清华附中上地小学并不具备开展羽毛球课余训练的条件,羽毛球相关设备设施几乎没有。在“高参小”下,俱乐部教学形式的形成,与大学的合作,基本能弥补小学相关设施设备欠缺的问题。可以看出,“高参小”下俱乐部形式的开展最大的好处是弥补了小学上课条件的不足。
2.1.2 软件设施
在授课方面,该校并没有与之前的“高参小”一样,将教学计划全权委托给高校制订,而是与高校共同研究制订教学计划,高校进行教学,训练体系更加精确到位,下面将从体、技、战、心、智5方面进行表述。
体能方面,训练中不仅进行无氧训练,还进行有氧训练,常规的有氧训练以2000m 跑、跳绳为主,无氧训练以50m×8 往返跑、场地前后左右跑、1min 场地步法练习为主,辅以阶梯训练和核心的练习,训练手段的多样化,使得训练不再枯燥。
技术方面,因为兴趣班和提高班的不同,训练内容也有所差异,兴趣班主要以高远球以及发球挥拍等基础动作为主,提高班以运动中击球为主,并运用发球机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俱乐部模式下,教学手段更加开放,训练手段丰富,科研理论充实。
战术方面,因为是初学,学生在战术方面的学习较少,通过与专业的教学团队交流得知,随着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会邀请相关的羽毛球大咖进行战术的讲解和练习,通过视频的学习,理解战术的用途。目前,学习的战术相对专一,主要以固定球路为主。一方面,巩固学生的技术动作;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认识战术概念,为以后训练打下基础。
心理训练以及智力训练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北京体育大学有相应的心理学专业,会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观察,定期组织羽毛球游戏、羽毛球明星互动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和智力水平。
2.1.3 小学羽毛球训练管理体制及训练经费情况
(1)训练管理体制
合作方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高参小”项目下单项目的管理体制组织方案与其他高校参与“高参小”项目不同的是,从一开始,小学全程参与设计,并依据小学的发展需求对课余训练进行设计,制订合适的方案。小学方面主要由校领导、体育处主任、项目负责教师、俱乐部课余训练代表队组成。大学方面由北体大校领导、“高参小”负责人、项目教研室、训练教学部门组成。小学方面主要作为“试验田”,北体大也充分利用了科研项目,在教练的选拔和安排方面都制定了科学的规划。每周项目负责人都会进行周会,对本周的计划和训练内容进行汇报,以更好地根据变化,制订出更合适的计划安排。
(2)训练经费情况
经过调查主要有如下3个方面的资金对“高参小”项目进行支持:课余训练经费、“高参小”科研项目经费、课后一小时专项资金投入,分别对应学校、高校、国家3个方面的投入,经费相对充足,能够更好地支撑学校羽毛球项目的开展。
2.1.4 小学羽毛球课余训练教练组织结构
课余训练不仅与场地有关,教练的水平也决定了训练的效果,对于清华附中上地小学来说,学校内并没有羽毛球专项教师,但北体大具有经验丰富的羽毛球教练团队。调查发现,课余训练团队的成员为羽毛球专业的研究生,且大多数具有羽毛球社会指导员证,并为二级以上运动员,对于训练的定位比较准确。教练人数多达10位,基本三四个学生就能匹配到一位优秀的教练,学生的羽毛球训练,有着经验非常丰富的教练团队提供保障。
2.1.5 小学羽毛球课余训练竞赛情况
竞赛是课余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比赛能刺激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经相关教师分析,将参加北京市“阳光杯”羽毛球比赛设定为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比赛的氛围,之后根据俱乐部梯度,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在俱乐部教学中,竞赛是一个重要层面,是俱乐部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
3 “高参小”项目下羽毛球课余训练模式透析
3.1 资源模式的转变
小学俱乐部配备了高水平体育学府的高水平研究生团队教练资源,其优越性是无法比拟的。也可以说,教学的科学性得到了保证,对于没有教练资源的小学来说,是一次不错的补给机会。
3.2 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模式不再是制订教学计划和适应。互动式,是双方实施的计划。高校不再全权负责训练和计划,虽然高校科研能力强,但是小学一线教学能力不足,只有与小学教师共同研讨,才能制订出更加适合的训练计划。小学负责人全程跟踪,确保了教学的严谨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这是目前很多“高参小”项目比较欠缺的。
3.3 训练模式的转变
很多俱乐部会将训练的重心放在比较拔尖的学生身上,这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和全民体育的理念是有出入的,上地小学参与的“高参小”项目,成立了课余训练班和兴趣班,这为俱乐部梯队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以往的课余训练比较专注于成绩的提高,导致后备力量跟不上,出现梯队的不足,或者选拔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具有天赋的学生被忽略,上地小学形成的提高班和兴趣班,在课余训练阶段也算是一次新的尝试,梯队建设更加合理化。
4 “高参小”项目下俱乐部课余训练的问题透析
4.1 教练延续性有待提升
教练资源是“高参小”项目的亮点,但研究生涉及毕业的情况,新的教练对孩子的训练把控会出现误差,影响训练效果,建议后期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制订个人训练计划,避免因教练断层而导致训练的延续性不足。
4.2 考核制度的机制不完善
虽然有着严格的考核制度,但在对教练的选拔和考核制度上缺乏相应的机制,导致训练过程中,教练责任心不强的现象频频出现,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出现差异化。后期需要对教练制定严格的考聘制度,具备一定的约束性,这样才能使训练更加的科学。
4.3 教学方法统一化迫在眉睫
虽然教练资源非常丰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每个学生训练内容和方法的一致性。每个教练对孩子的教学有着各自的要求,只有更好地统一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使孩子的学习具有一致性,否则会导致后期学生水平的差异化更加严重,这是后期需要长期研究和发掘的一个重要方向。
5 结语
“高参小”是比较新的项目,对于目前“高参小”项目,需要做到提高教练延续性、加强教练考核机制以及制定统一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高参小”背景下更好地发展俱乐部教学,充分提高俱乐部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