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思政教育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8-27张秋红刘杨涛王保胜
张秋红,刘杨涛,王保胜
(南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0 引言
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倡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渠道。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改进和加强,而且其他课程也要承担思想教育的任务,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形成协同效应[1-2],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本校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具有新时代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等。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中融入政治思想教育是十分重要、紧迫和必要的。因此,课题组成员在此探析“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方法及途径。
1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在本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一门专业平台必修课,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最重要的大型系统软件之一,其理论和技术是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系统、文件管理、操作系统接口等基本知识和原理,以及开展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管理和文件管理等实验,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特征和功能,操作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算法,能够运用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研究实际操作系统的架构、核心模块实现技术,能够自主学习,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发展前景,适应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操作。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维护等工作等打下必要基础。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我校,该课程自开办专科时就已经开设,当时,仅限于讲授操作系统操作方法。2001年招收本科生以来,设置了“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该课程是在原有专科教育的基础上,为了强化本科学生的理论理解与应用实践能力,采用重点院校主编的精品教材,把本课程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作了相应调整。对师资配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至今,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已经开设20余年,但是,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只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不够重视德育目标。
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我校课程组成员对“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启动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明确操作系统原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3]、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思政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理念相融合是本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得到正确的价值塑造[4],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既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5-7]。因此本文探析了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思政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2.1 教师思政素养的提高
只有政治过硬的教师团队建设,才能担负如何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教书育人的重任[8],学生的德育发展,离不开教师团队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塑造价值观,使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学科组成员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技能,比如讨论、传帮带、教材及教案的编写、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等手段,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到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2.2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在综合考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性质及“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一切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着重培养,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课程在实际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建立起认真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成为有责任担当的接班人。
2.3 发挥红色教育资源
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红色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思政教育。比如在讲到操作系统的发展时,引入中文操作系统的发展史:中国第一款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CCDOS于1983年诞生于中国电子;2000年,国产操作系统──中软Linux被首次应用于政府机关,而且是规模化的;2016年,国产的麒麟操作系统开始在民航的核心业务中服务;2018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操作系统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麒麟操作系统所荣获;2021年,天问一号顺利登陆火星,依靠的就是运行稳定的麒麟操作系统所支撑的飞行控制系统[9]。从第一款中文OS到现在的麒麟OS,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我国操作系统的研发人员始终不忘初心,满怀热情,肩负使命重担,求实创新。
中文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足迹、时代记忆,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借此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树立奋发有为、强我中华的职业抱负。
3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思政的实施
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既要达成知识目标又要达成思政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
3.1 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
一流课程建设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课程思政建设,为了顺利达成思政目标,首先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体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的融合,实现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不仅有能力的培养,还要有价值的引领,而要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关键在于专业课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巧妙结合[4]。以下是笔者提炼的部分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点的融合点[10],如下表1(P105)所示。
表1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知识点与思政融入点的契合
3.2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讨
本课程适宜采用隐性教育的方法引入课程思政教学,一是设计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二是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启发式、问题导入式、案例式、课堂讨论及榜样引领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增加趣味性,可借助微课视频及flash动画,同时利用好课程网站平台上提供在线签到、选人或抢答式回答问题、调查问卷、线上讨论及分组任务等的多种互动方式,学生间通过协作和交流,会形成情感认知和价值的认同[11],以水到渠成和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的融入,实现知识、能力及素养的有机统一[12],达到育人目标。
4 实践应用案例
课程思政在“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的融入模式如下:一是课题组成员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思政元素,形成思政逻辑及教学案例,二是以课堂为阵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三是结合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处理机”知识点讲解时,引入国产芯片的发展,进而引入中科院院士黄令仪女士,她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的研发过程,而当时她是在八十多岁高龄的情况下参与了龙芯的研制。她锲而不舍、顽强拼搏、报效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
再如在“数据加密技术”知识点讲授中,引入让世界为之瞩目、有着中国“密码女王”之称的女学者──王小云,她在几年的时间里,在经过无数夜以继日的计算、设计、运行及测试,成功破解了好几种常规国际密码算法;2004年,她成功破解了当年被公认为世界最复杂的、美国专家们认为百年内不会被人破解的密码算法MD5;2005年她再次破译美国顶级密码SHA-1,世界为之震惊;后来她和团队研发出我们自己国家的密码算法──SM3,以保障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也让我们的密码学站在世界顶端,当许多国家向她抛出橄榄枝时,王小云却无动于衷地说:“科学家要把爱国放在第一位,任何条件都比不上祖国的需要。”
通过以上案例进而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应有不惧困难、突破陈规、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利诱面前不忘初心,要有“国家需要,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激发学生树立奋发有为、强我中华的职业抱负。
通过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模式,使操作系统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学生体会到了民族精神传承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提升了学习热情,这正是课程思政的良好体现。
5 结语
为选择适用于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思政改革实施思路,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课程采用了“潜隐”的方式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真正做到“润物无声”。经过实践,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大提升,效果显著。然而在以后的思政改革实践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和问题、完善和丰富思政元素的融入,将思政教学目标和专业教学目标协同推进,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