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两例

2022-08-26王丽君欧洲魏明杨秀黄悦翟志远许富贵佟强郑金龙薛刘军

关键词:星形免疫性脑脊液

王丽君 欧洲 魏明 杨秀 黄悦 翟志远 许富贵 佟强 郑金龙 薛刘军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是一组累及脑膜、脑、脊髓及视神经的综合征,其影像学特点为侧脑室旁放射状线样强化病灶[1-2],该病于2016年由梅奥诊所首先报道并命名[3]。近年来,该疾病的报道日益增多。现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诊断的两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报告患者1男,50岁,因“发热伴头痛10 d”于2020-08-15入作者医院。10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每次持续数小时,发热时间不固定,无规律性,热峰39.1℃,予退热药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药效减退后仍间断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头痛特点为满头痛,胀痛,头痛程度能忍受,并有头部及上肢不自主抖动,于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效果欠佳,来院前1 d出现排尿困难,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来作者医院急诊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炎?”收入院。病程中伴腹胀,食欲欠佳,无肢体抽搐。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体格检查:T 39.1℃,P 72次/min,R 17次/min,Bp191/100 mmHg,意识模糊,定向力下降,双侧瞳孔2.5 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不合作,疼痛刺激可见四肢躲避动作,双侧腱反射(++),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颈部抵抗,颏胸距2指。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入院后当日急查血清钠123.0 mmol/L(137~145 mmol/L;括号内数据为正常参考值范围,后文同),血清氯化物86.3 mmol/L(99~110 mmol/L),肝肾功能正常。C反应蛋白80.4 mg/L/(0~5 mg/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82 pmmol/L(3.1~6.8 pmmol/L)。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均阴性,抗nRNP抗体和抗Sm抗体弱阳性。结核感染T细胞实验(T-spot)阴性。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CA50、CA72-4)、癌胚抗原(CEA)、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总前列腺抗原(TPS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均阴性。胸部CT提示两肺感染性病变。2020-08-17行腰穿查脑脊液:压力220 mmH2O(80~180 mmH2O),细胞数73×106/L〔(0~10)×106/L〕,单个核细胞比例97%,蛋白2.59 g/L(0.12~0.60 g/L),氯化物104 mmol/L(120~130 mmol/L),糖2.05 mmol/L。入院当日予抗病毒治疗,入院后第3天出现双下肢无力、意识障碍加重,腹部膨隆加重。行腹部立位X线平片及腹部CT检查示肠梗阻;头颅磁共振(MRI)增强扫描显示侧脑室周围放射状线样强化(图1);脊髓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显示两侧额区、枕区少量散在4~7 Hz低中波幅θ波。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显示右踝部刺激胫神经后出现N35、P40、N50波形分化,重复性差,提示右下肢体感传导中枢性受损。进一步检测血清及脑脊液相关抗体,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及寡克隆带均阴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1型(AMPA1)受体抗体、抗AMPA2抗体、抗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抗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抗接触蛋白关联蛋白2(CASPR2)抗体均阴性,抗GFAP抗体血清阴性,脑脊液弱阳性(滴度 1∶1;东南大学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CBA方法检测),最终修正诊断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于入院1周及2周后再次复查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水平逐步下降(表1),4周后复测脑脊液GFAP抗体转为阴性,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好转出院。6个月后电话随访,该患者在外院行经支气管镜下肺组织活检术,病理结果诊断为肺部小细胞肺癌。

图1 患者1 头颅MRI T1增强表现:轴位显示两侧侧脑室旁线样强化(A图中箭头所示);矢状位显示侧脑室旁(箭头)放射状线样强化(B图中箭头所示)

表1 两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脑脊液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患者2男,43岁,因“发热伴头痛10 d”于2020-11-03入作者医院。患者入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每次发热持续数小时,发热时间不固定,无规律性,热峰39.0℃,予退热药物后体温下降至37.5℃以下,伴头痛呕吐,满头痛,胀痛,于当地医院检测脑脊液示:细胞数66×106/L,葡萄糖3.04 mmol/L,氯化物 106.4 mmol/L,予以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于入院2 d前出现双下肢无力,为求进一步治疗,来作者医院急诊,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入院。病程中患者无肢体抽搐,无尿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治疗。体格检查:T 38.3℃,P 90次/min,R 15次/min,Bp 107/75 mmHg。嗜睡,双侧瞳孔2.5 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构音正常,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双上肢不自主震颤,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入院后检测血生化,电解质显示血清钠120.9 mmol/L,血清氯化物86.1 mmol/L,肝肾功能无异常。T-spot阴性。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HIV抗体及ANA抗体阴性。血清肿瘤标志物(项目同病例1)均阴性。再次复查脑脊液(2020-11-04):细胞数61×106/L,单核细胞比例98%,蛋白1.79 g/L,葡萄糖2.4 mmol/L,氯化物 102.1 mmol/L。入院后第3天患者排便困难,腹部CT检查显示肠道积气,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显示两侧侧脑室旁放射状线样强化。颈椎MRI平扫T2序列显示第 1~4颈髓增粗,髓内片状异常信号影。颈椎T1增强显示脊髓中央管强化(图2)。入院后仍考虑病毒性脑膜脑炎,给予抗病毒治疗,2020-11-06进行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DNA+RNA),检出人疱疹病毒4型(EB病毒)。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为进一步鉴别诊断,2020-11-10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寡克隆带及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发现患者脑脊液GFAP抗体弱阳性(滴度1∶10;CBA方法检测,欧蒙实验室),余抗体均为阴性,修正诊断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给予患者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于入院1周后及2周后再次复查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水平逐步下降(表1),4周后复测脑脊液GFAP抗体,转为阴性。患者症状改善,好转出院。

图2 患者2头颅MRI T1增强扫描表现:轴位显示两侧侧脑室旁线样强化(A图中箭头所示),冠状位显示脊髓中央管强化(B图中箭头所示)

2 讨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多数有前驱感染症状,呈急性或亚急性病程,发病年龄多为中年,年龄8~103岁,中位年龄44岁。该病临床症状多样,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尿便障碍等[1]。目前本病尚缺乏确切的诊断标准。章殷希等[4]提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诊断标准如下:(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脑、脑膜、脊髓、视神经受累或各种症状的组合;(2)MRI显示脑室旁线样放射状强化和(或)脊髓长节段受累伴中央强化病灶;(3 )脑脊液GFAP抗体阳性;(4)脑活体组织检查提示小血管周围炎症伴小胶质细胞活化;(5)糖皮质激素(下文简称“激素”)治疗有效;(6)排除其他可能疾病。本组两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后出现意识障碍、尿便障碍、肢体无力等症状,符合脑膜脑脊髓炎表型;脑脊液GFAP抗体阳性,头颅MRI增强显示两侧侧脑室旁放射状线样强化,且对激素治疗有效,符合上述自身免疫性GFAP疾病诊断标准。本组患者1不仅出现常见的发热、头痛、肢体无力等脑膜脑脊髓炎症状,还出现少见的锥体外系症状如肢体抖动[5],与既往的报道相符。

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具体发病机制不详,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为始动因素。文献报道该病可继发于疱疹病毒感染之后[6]。本组患者2的脑脊液二代宏基因测序检测出EB病毒,提示病毒感染可能为其诱发因素。另有报道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为该病的原因[7],本组患者1血清抗nRNP抗体及抗Sm抗体弱阳性,也提示免疫因素在该病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患者1第6个月随访时于外院诊断为肺部小细胞肺癌,提示对该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肿瘤筛查。

文献报道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MRI影像学特征为垂直于脑室的线样放射状血管周围强化和(或)脊髓长节段受累伴中央强化病灶[8],梅奥诊所研究发现该病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侧脑室周围放射状强化率为53%[1],本组两例患者头颅MRI增强均显示两侧侧脑室旁放射状强化,患者2脊髓MRI可见脊髓中央管强化,与上述文献相符。

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患者腰穿查脑脊液,压力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白细胞数和蛋白水平升高,呈炎性改变。据报道,脑脊液GFAP抗体阳性在诊断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中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且脑脊液GFP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9]。本组两例患者脑脊液GFAP抗体为弱阳性,而血清抗体为阴性,与上述报道一致。通过激素治疗本组2例患者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水平逐渐下降,提示该病对激素治疗敏感。本组2例患者均于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4周,复查GFAP抗体转为阴性,提示激素治疗敏感可能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与Yang等[10]研究结果一致。

本组两例患者疾病初期出现低钠血症,目前仅有少数研究报道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合并顽固性低钠血症,Kimura等[2]报道该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14.1%(8/57例)。本组两例患者给予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且血清钠水平逐渐上升,提示血清钠可能反映该疾病的转归,临床应予关注。

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在早期与颅内感染较难鉴别,甚至部分患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杨华才[11]通过比较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与TBM,发现TBM的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及蛋白水平更高。

综上,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科医师遇到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膜脑炎、脑炎、脊髓炎或视神经炎患者时,均应进行脑脊液GFAP抗体检测,如确诊该病应尽早开始免疫治疗,以改善症状及预后。

猜你喜欢

星形免疫性脑脊液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鼻水”流不停小心是脑子漏水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体细胞重编程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脑子也是水做的
“8字形”快速突破“星形”角度问题
祛毒汤联合醋酸泼尼松对狼疮样大鼠IL—6、IFN—γ的影响分析
创意
精宁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60例临床观察——附西药治疗30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