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

2022-08-25方嘉瑶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图书馆空间

方嘉瑶

(东莞图书馆,广东东莞 523071)

1 引言

“以人为本”是当下社会的主流意识。2018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时“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推进全民阅读仍然是图书馆的重要课题。图书馆从“以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在建筑空间上尤为体现。回顾历年图书馆建筑空间变化,能明显感觉到其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服务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图书馆以藏为主,空间布局较为私密,后发展为藏、借、阅一体化,逐渐向大空间演变,直到现在图书馆有了综合性功能,建筑空间设计也变得多样化。图书馆建筑空间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适应新时代读者需求,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文献获取场所,更是文化交往、休闲娱乐、分享体验的多元空间。图书馆需要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寻求突破、开拓创新,以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体验为设计基准,以让读者得到舒适的阅读环境和高质量的阅读服务为设计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合理规划,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服务实施、方便读者体验、展现新时代图书馆价值观的作用。

我国目前对图书馆建筑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理念、设计指南、新技术与建筑空间、案例研究等方面。如罗慧敏[1]梳理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的发展脉络,归纳各阶段图书馆外观、空间特质,提出设计原则和建议;洪芳林、束漫[2]分析国外图书馆空间规划指南,为我国图书馆空间规划和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游开铿[3]认为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空间,促进和支持用户跨学科协作学习;钟伟[4]以广州图书馆新馆建筑为实践案例,评述其设计理念及设计特色。总体而言,我国虽对图书馆建筑空间相关颇有研究,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并未有详细地深入,特别是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的文献较少。

本文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对国内外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的优秀实践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设计特色,以期为新时代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国外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建筑空间设计实践

国外图书馆界近年来特别关注图书馆建筑空间在读者服务中的价值,特别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常会联合其他专业组织开展评选图书馆建筑空间的优秀案例,鼓励典范的同时还能为业界带来更多参考和借鉴。

AIA/ALA图书馆建筑奖是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和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共同设立的以表彰图书馆整体建筑及设计的奖项,现每年举办一次,它要求参选项目必须展示设计成果,包括项目的位置、目标、生态及环境可持续性、历史性[5]。2021年共有5所图书馆入围AIA/ALA图书馆建筑奖。ALA/IIDA图书馆室内设计奖则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与国际室内设计协会 (IIDA) 共同举办的以表彰有卓越成效的图书馆室内设计奖项,每两年一次,要求项目在美学、设计、创造力和功能上都要有出色表现[6]。2020年共有9个项目入围AIA/ALA图书馆建筑。笔者选取最新的2021年AIA/ALA图书馆建筑奖5个获奖项目及2020年ALA/IIDA图书馆室内设计奖获奖中的4个项目作建筑空间设计的实践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国外9个获奖项目建筑空间设计情况

获奖项目从多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主要有:(1)注重与社区融合,建立与周围人群的联系。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罗克斯伯里分馆建于人流密集的黑人社区中心,将前门移至奴比亚广场对面的做法能有效吸引过往人群,入口处设置的遮阳棚及花园则给人们聚集交流提供了平台;泰勒街公寓和小意大利图书馆分馆是芝加哥住房管理局和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合作的第一个项目,这种住宅与图书馆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促进了社区居民与图书馆的深层次联系,居民下楼便能到达图书馆,参与图书馆举办的活动,图书馆能快速反应社区居民需求。(2)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海登图书馆通过升级玻璃、照明设备及暖通空调系统(HVAC)等方式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效能,能源开支减少将近50%,同时目前该馆还致力于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铂金级认证(LEED Platinum);斯普林代尔图书馆顶部的山形绿化草坪能有效隔热和降温,室内的圆洞天花板具有降噪功能的同时还调整了自然光照射的方向,让室内光线变得柔和宜人,通过洞口读者抬头便能看见天空。(3)利用元素设计打造温馨氛围,放松舒缓读者心情。日落公园图书馆馆内区域通过颜色划分节省了空间,室内变得开阔畅通,读者一目了然,窗户艺术装置投射的阴影动画给图书馆带来动态场景,打破固化装饰,给人惊喜;斯科维尔纪念图书馆木质地板的暖色调让人心情放松,馆内摆放着多种款式及材质的座椅以供读者选择使用,灰、红、粉等颜色的地毯,跳跃的色彩让馆内空间变得生动,还降低噪音,制造了安静怡然的阅读环境。(4)空间布局高度灵活,为读者体验带来无限可能。朱拉隆功大学建筑图书馆的共享办公区可以根据需求随意转变空间功能特性,既可以作为活动场地,也可以转变为展览空间,一室多用给建筑系师生带来设计灵感。顶层的台阶式阅览区有升降式投影仪,放下投影仪阅览区瞬间变为电影放映厅,学习、休闲两不误。

3 国内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建筑空间设计实践

随着图书馆空间改造及新馆建设的浪潮,我国图书馆同样积极探索,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设计成果,它们将图书馆建筑空间打造为当地文化地标,为读者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文化交流场所。与国外相比,国内专门针对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的奖项还较少。

2018年、2020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均举办了“发现图书馆阅读推广特色人文空间”活动,以挖掘和发现创新性强、阅读成效显著、独具特色文化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文空间[16]。笔者选取部分获奖项目所属馆及在某方面有突出成效的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其建筑空间设计特色,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国内6所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情况

表2中6所国内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建筑空间设计特点主要有:(1)赋予设计独特寓意,引起读者共鸣。广州图书馆以“美丽书籍”为设计理念,建筑整体设计采用“之”字优雅体造型,突出层叠的建筑肌理,寓意书籍的重叠和历史文化的沉积[24];太原市图书馆建筑外形风格像书架上靠拢的书本,又像沟壑起伏的黄土高坡地貌,寓意的是四库全书的厚重和历史文化的沉积[25]。(2)注重智能科技的投入及使用,提高读者使用效率。苏州第二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管理,打造了国内首个文献存储空间利用最大化的高密集型仓储式书库,自动存取和分拣传输系统让“人找书”变为“书等人”。五楼的数字技术体验馆集聚裸眼3D演示、VR体验、电子版书法描摹等各种高科技术,打破图书馆传统的静态阅读模式,利用三维立体演示让读者身临其境。(3)强调功能的多样性,满足读者多元需求。宁波图书馆除传统借阅功能外,还创设了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空间。依托天一音乐馆开设了“天一音乐”服务品牌,常年举办音乐文化推广活动。乔石书房收藏有乔石的藏书、音像材料、书画相框、照片等,集收藏、阅览、展示、教育、研究为一体[26]。杭州图书馆自2007年起建设了第一家主题分馆,满足了读者个性化、精细化的需求。以运动分馆为例,分馆在空间上动静分离,一楼设有运动项目体验区和信息共享区,二楼是阅读学习区和办公区,“阅读+体验”的设计模式让读者在学习之余还能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4)融入传统文化及地域特征,增强读者归属感。广州图书馆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对地方传统的尊重,入口处采用“岭南独立柱”设计,是骑楼等岭南文化元素的体现。馆内北楼9层设立的广州人文馆是提供地方人文专题服务和开展广府文化研究的基地,分为广州文献区、广州名人藏书专区、《广州大典》专区等[27],常年开展《广州大典》、广府文化、广州名人专藏、家谱族谱等专题资料服务。人文馆设计风格突显广府特色,其通道区域的墙面和房顶装饰采用了青砖墙和满洲窗[28],服务区布局仿照西关大屋厅堂,用地方元素加以装饰。

4 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启示

4.1 坚持开放灵活的布局

传统图书馆以藏为主、以书为主,藏阅两大空间严格区分,彼此独立,缺乏弹性,使图书和读者两者分离。新时代图书馆则以人为主、以用为主,应该尽量采用开放化的空间布局,让空间变得灵活、紧凑、多样。开放灵活的空间布局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将图书馆内部空间打通,少用围墙隔断,将分割固定的小空间设计为开敞连贯的大空间,如现在常用的通高中庭、退台式设计或采用廊道、楼梯等错层方式能有效扩大读者视觉范围,站在馆内便可清晰看到各层功能区域,有效缩短寻找时间;二是将图书馆内外部融为一体,透明的天窗、玻璃的幕墙都能使图书馆变得通透,试想读者在学习烦闷之时站在馆内向外望去,无阻碍的视线看着蓝天白云、人潮车往是何等的心情舒畅;三是提高空间的灵活性,强调满足图书馆当前功能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未来发展,确定空间的基本功能,如使用空间留白、简单排布组合等方式以保留调整为其他空间的可能性;四是改变传统的闭架管理方式,采用全开架或半开架阅览方式,让读者自由穿梭于书中,随意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节约读者时间,提高图书馆使用效率。

4.2 注重向复合性功能发展

2016年上海图书馆时任馆长吴建中先生提出“第三代图书馆”的概念。第三代图书馆以人为本,致力于促进知识流通、创新交流环境、注重多元素养和激发社群活力[29]。新时代图书馆要改变传统功能单一的设计形式,向多元化、复合型发展。主要做法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建立专题空间。多元知识载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以纸质文献为主的收藏和利用,按照载体形式分散布局的建筑空间设计方式已不再适用。新时代图书馆可通过专题空间设计进行资源整合展示,将同主题的多载体文献和多元化服务纳于同一空间,提高读者获取文献的系统性和便捷性;二是打造多功能空间。为满足读者多元化服务需求,图书馆综合性多功能逐渐显现,除提供静态的阅览空间,还设计了如演播室、音乐厅、研讨室、展厅、艺术厅等多种特色空间供读者社会活动、研习交流;三是提供休闲消遣场所。新时代图书馆多配备供读者娱乐的画廊、书店、餐厅、咖啡厅等,读者在图书馆中除了可以利用知识生产,还能在精神上得到片刻放松。

4.3 打造舒适宜人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间的舒适性成了读者的普遍要求。新时代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还应该为读者提供温馨适宜的空间环境,让读者减少心理压力,愉快高效学习工作。以下三个方面不容忽视:一是充分运用空间色彩。图书馆的色彩设计要与图书馆服务内涵理念充分融合,通过合理的色彩规划打造图书馆空间视觉效果,调节读者阅读情绪,如儿童阅览室采用明亮跳跃的彩色设计可以提升儿童愉悦感,阅览室采用暖黄色调可以营造温暖安谧气息;二是灯光照明的处理。图书馆的照明灯具要把握好照度,避免光照过强使读者产生眩光,达到眼睛的舒适使用。还可巧妙利用光照扩大空间感,打造空间内重点区域和突出部分,在视觉上吸引读者注意,发挥导向功能;三是家具材质及陈设。家具是空间构成的主体,合理舒适的家具布置能增加空间的亲和力和舒适度。如书架的高度要方便读者取阅,排列上要符合读者行为习惯,采用曲线式陈列有利于激励读者深入阅览。软质绒布的座椅舒适度更高,便于读者歇息,鼓励读者逗留阅读。

4.4 增强个性化及识别性

建筑形式不应以“通用的空间”去抹掉地域和人文的差异,而应该重新审视这些差异[30]。新时代图书馆提供普适化、均等化的服务,在空间设计中更要注重读者间的差异,同时关注当地文化内涵。一方面要细分用户需求,根据不同读者的实际身体、心理、年龄等特点来设计建筑空间。如儿童阅览室放置以图画、绘本为主的书籍,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人物形象加以装饰,增加趣味性。针对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困难,设计无障碍进馆通道、无障碍电梯,配备残障读者专用电脑、读物、盲人文献视障阅览室等。兼顾普通读者对图书馆特殊空间要求,配备24小时自助图书馆,餐厅提供宵夜服务,延长图书馆服务时间;另一方面图书馆建筑应该有民族文化意识的自然渗透,和地方风格的外在表现[31]。建筑空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历史、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结合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运用建筑材料、造型设计、符号装饰等综合手法来表现图书馆的人文气息,如采用富有隐喻的人文元素进行抽象表达,或是对历史建筑遗产的保留增建,都能赋予建筑空间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4.5 实现智慧化的转变

伴随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智慧化理念逐渐嵌入图书馆空间设计中,建设智慧化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一要实现楼宇的智慧化。如采用智能化控电、控水系统,实现水电、温度的智能感应和调节,为读者提供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建筑空间。采用自动化安防系统,通过传感器、探测器等现代化感应技术实现图书馆的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二要实现业务的智慧化。如智能分拣还书系统使图书的归还、分拣、搬运无需人工干预,节省人力。智能化立体书库的自动存取、高速传输,加速图书馆资源的流转和使用效率。智能机器人能盘点图书、指引读者,帮助读者快速寻找目标;三要实现读者体验的智慧化。如开通电子游戏体验区、创客空间、数字体验区等,引进当下热门VR心理体验系统、3D打印机、瀑布流图书馆借阅屏等新兴技术设备,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延伸,提高读者信息技术素养。

5 结语

新时代里信息化环境不断加速转变,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读者对图书馆的建筑空间价值有了更高要求。图书馆应改变传统观念,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从开放性、复合性、舒适性、个性化、智慧化等多方面着手打造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实现人与建筑空间的高度契合。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图书馆空间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空间是什么?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创享空间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