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表达及意义

2022-08-25张丽红尹婉宜刘清池

临床军医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炎症血管水平

张丽红, 董 雯, 赵 丹, 尹婉宜, 沈 扬, 刘清池, 马 兵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贫血等[1]。 MM 约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2],尽管近年来通过引入新型药物,MM 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该病患者预后仍不乐观[3]。 MM 患者报告时表现出的症状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多数患者就诊时往往病程已较长,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4]。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白细胞分泌的重要炎症介质,IL-6 导致炎症细胞浸润、聚集,进而导致炎症损伤。 有研究报道,MM 患者外周血IL-6 等促炎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异常[5]。 同时,也有研究报道,当MM 病情发展时患者炎症因子活化可导致细胞炎症损伤,导致病情恶化[6]。 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7]。 有研究报道,MM 患者VCAM-1 表达异常,且与患者疾病分期有关[8]。 本研究旨在探讨VCAM-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6 在MM 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 例MM 患者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符合MM 的诊断标准[9];年龄>18 岁;预期生存期>3 个月。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血液病者;合并主要器官功能损害者,合并外伤和手术史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近期有感染者。 另选取同一时间于本院体检的30 例健康体检者为常规组。 观察组中,男性36 例,女性32 例;年龄35 ~76 岁,平均年龄(61.26 ± 9.31)岁;国际系统分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Ⅰ期9 例,Ⅱ期24 例,Ⅲ期35 例;初诊64 例,复发4 例;病情稳定期23 例,活动期45 例。 常规组中,男性14 例,女性16 例;年龄35 ~ 71 岁,平均年龄(60.24 ±8.6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外周静脉血2 ~3 ml,3 5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上清液收集到EP 管中,在-80℃下保存待测。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VCAM-1、IL-2 和IL-6 的水平,检测试剂盒从ZYscience 获得。 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和实验室惯例进行。 设置空白孔、标准孔和待测样品孔,将样品稀释液、标准稀释液和待测血清依次加入孔板中,充分混合,静置120 min。 加入底物工作液,加入终止液并充分混合,然后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常规组研究对象,以及不同疾病分期、不同疾病状态MM 患者的VCAM-1、IL-6、IL-2 水平。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各指标诊断MM 的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用LSD-t 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偏态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p25,p75)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man-Whitney U 检验、Kruskal Walls H(K)检验,进一步双向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 检验。 评估指标的诊断效果采用ROC 图,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CAM-1、IL-6、IL-2 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IL-2水平低于常规组,VCAM-1、IL-6 水平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不同疾病分期MM患者VCAM-1、IL-2、IL-6 水平比较 MM Ⅲ期患者的VCAM-1、IL-6 水平高于Ⅰ期和Ⅱ期,且MM Ⅱ期患者的IL-6 水平高于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P <0.05)。 MM 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IL-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VCAM-1、IL-2、IL-6 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VCAM-1、IL-2、IL-6 水平比较(±s)

组别 VCAM-1/ng·ml-1IL-2/pg·ml-1IL-6/pg·ml-1常规组(n =30) 207.55(121.83,329.56) 452.07(274.32,548.19) 38.70 ±9.60观察组(n =68) 1 053.64(555.76,1 475.94) 229.63(163.23,316.87) 112.64 ±35.02 Z/t 值 -6.806 -4.717 11.348 P 值 <0.05 <0.05 <0.05

表2 不同疾病分期MM 患者VCAM-1、IL-6、IL-2 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疾病分期MM 患者VCAM-1、IL-6、IL-2 水平比较(±s)

注,与Ⅰ期比较,①P<0.05;与Ⅱ期比较,②P<0.05

组别 VCAM-1/ng·ml-1IL-6/pg·ml-1IL-2/pg·ml-1Ⅰ期(n =9) 589.48(221.65,684.91) 35.66 ±5.12 256.29(207.11,305.60)Ⅱ期(n =24) 608.58(405.89,1 035.23) 119.47 ±9.75①234.68(161.71,298.23)Ⅲ期(n =35) 1 463.44(1 138.41,1 901.99)①②182.79 ±16.09①②217.43(193.26,266.87)Z/F 值 29.823 156.043 1.348 P 值 <0.05 <0.05 <0.05

2.3 不同疾病状态MM 患者VCAM-1、IL-2、IL-6 水平比较 MM 活动期患者的VCAM-1、IL-6 水平均高于稳定期,IL-2水平低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4 VCAM-1、IL-2、IL-6 诊断MM 的效能 ROC 曲线显示,VCAM-1、IL-2、IL-6 均是诊断MM 的有效指标(P <0.05)。见表4 及图1、2。

组别 VCAM-1/ng·ml-1IL-2/pg·ml-1IL-6/pg·ml-1活动期(n =45) 1 203.62(730.74,1 592.12) 208.68(182.07,262.15) 141.39 ±30.07稳定期(n =23) 639.10(427.24,887.99) 265.29(199.92,353.89) 83.89 ±24.05 Z/t 值 -3.571 -2.184 7.953 P 值 <0.05 <0.05 <0.05

表4 VCAM-1、IL-2、IL-6 诊断MM 的效能

图1 VCAM-1、IL-6 诊断MM 的ROC 曲线

图2 IL-2 诊断MM 的ROC 曲线

2.5 MM 患者VACM-1 与IL-2、IL-6 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VACM-1 水平与IL-2 呈负相关(r =-0.379,P<0.05),与IL-6 呈正相关(r =0.605,P<0.05)。

3 讨论

MM 的肿瘤细胞高度依赖骨髓微环境,而VCAM-1 作为一种血管粘附分子,可以通过调节VCAM-1 轴引发骨髓基质细胞的变化,进而引起骨髓微环境的显著改变,导致MM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0]。 然而,关于VCAM-1 水平及其在MM患者中意义的研究有限,VCAM-1 可应用于MM 诊断的实际切点仍未明确。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全身性炎症反应与MM 发病之间的联系被不断探索,持续的炎症状态为恶性肿瘤的发展建立了微环境,而恶性肿瘤则促进了炎症反应的发生[11]。 王碧薇等[12]研究表明,MM 患者的IL-6 水平与患者分期和预后相关。 Matthes 等[13]研究表明,IL-6 是一种旁分泌因子,由微环境产生,主要由骨髓系细胞产生。 因此,IL-6 是MM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血清指标。而IL-2 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MM 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核中IL-2 的产生存在障碍,且MM 患者的IL-2 低于健康人群[14]。 因此,本研究选择上述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MM 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以往临床上对MM 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细胞组织等形态学检查,但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近年来流式细胞仪、细胞遗传学和血液遗传学方法已逐渐应用于MM 的诊断[15]。 但上述检查方法仍受可行性和资源的限制,难以在三级预防中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M 患者的VCAM-1 和IL-6 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IL-2 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提示了通过各项指标诊断MM 的可能性。 本研究还发现,VCAM-1、IL-2 和IL-6 是诊断MM 的有效指标,其中,IL-6的疗效最高。 VCAM-1 诊断MM 的临界点为398.19 ng/ml,可供临床参考。 但本研究只是一个单中心研究,纳入的样本量相对较少,预计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疾病状态和不同疾病分期的MM 患者之间的VCAM-1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及活动期MM 患者的VCAM 和IL-6 水平更高,进一步表明了VCAM-1 和IL-6 在MM 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VCAM-1 是一种细胞粘附分子,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其高表达表明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被激活。 VCAM-1 表达水平的升高参与了白细胞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和T 细胞亚群的变化,影响疾病的进展[16]。 而且,机体的炎症微环境和免疫功能的改变都是影响恶性肿瘤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MM 患者的骨髓微环境中,可以观察到辅助性Th1/Th2 平衡紊乱,调节性T 细胞增加,导致MM 细胞的免疫逃逸,以及Th17 等分泌的细胞因子介导的促肿瘤作用[17],所以,进展期MM 患者的VCAM-1 水平更高。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MM 患者的VCAM-1 水平和IL-6 水平呈正相关,这也支持上述结论。 同时,恶性肿瘤的生长、发展和转移均与新生血管有关[18]。 有研究报道,VCAM-1 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趋化性[19],这也可能是VCAM-1 参与MM 疾病进展的机制之一。本研究数据显示,不同疾病阶段的MM 患者IL-2 水平相似,但IL-2 水平在活动期较低,并与VCAM-1 水平呈负相关。考虑到所有Ⅰ~Ⅲ期的MM 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的产生都有障碍,而且,患者的IL-2 功能障碍水平相似,因此出现了这种结果。

综上所述,VCAM-1、IL-2 和IL-6 水平在MM 患者中变化明显,有助于MM 的诊断。

猜你喜欢

炎症血管水平
张水平作品
作家葛水平
水平有限
对炎症的几种常见误解
睡前花6分钟做血管操血管通畅对身体大有好处
血管里的河流
睡前6分钟,血管保畅通
你的血管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