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十四五”规划背景下食品广告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2022-08-25刘季陶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文 刘季陶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全球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制造的各种产品深入全球各个角落,中国的食品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语言形式,食品广告外宣属于中国必不可少的对外宣传方式媒介,在中国的食品国际贸易当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国产食品的广告外宣水平,以此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并确保翻译从业人员可以保持持续的动力。本文主要对吉林省“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的食品广告外宣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多方面、多维度进行了广告外宣策略的研究,实现了三维转换,以期为该地区的食品广告外宣开拓全新的理论视角,进而有效提升广告的外宣水平。
一、食品广告外宣翻译概述
对于广告外宣翻译来说,需要根据消费者本身的购物心理,总结出一套商业广告的原则,包括引人注意、发生兴趣、激起欲望、便于记忆以及付诸行动。在商业广告的定义中,需要借助语言等多种媒介方式,对产品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宣传,以此起到对消费者的诱导作用,完成对产品的购买行为。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译文语篇,广告外宣翻译的过程还需要确保译文语言本身具备强烈的渲染力度,确保达到诱导目的国消费者的目标。因此,对广告进行翻译,属于一种特殊的文体转换,需要对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一,需要对文本的价值和可读性进行翻译,以吸引顾客的眼球,最终实现促销目标;其二,翻译的文本需要符合广告语规范,符合目标语言国家对应的语言文化认知习惯和形态。
食品广告借助于简短的语言对产品的形象进行生动的描绘,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和购买欲望可以得到提升与加强,在食品的商业价值宣传方面也可以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食品的广告语言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起到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效果,因此食品的广告语言需要注重生活化,通俗易懂,给人亲近的感觉,还要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在选词方面,食品的广告语言一般会使用外延意义或者概念不明确的描述性词语进行描述,借助于感官动词的方式来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认可程度以及加强品牌的信誉,从而建立起消费者和食品之间的有效联想和消费欲望。在句式方面,食品的广告语言需要短小且精悍,容易上口传颂,以达到快速吸引人们眼球的目标。在句式组织方面,食品的广告语言比较灵活,一般省略句较多,有利于他人对信息和要点进行快速的掌握和分析。在修辞方式上,食品的广告语言影响范围较广,一般需要借助于精妙的语言来完成,语言的技巧呈现则需要借助于修辞方式,因此,广告语言的修辞手法需要在保持艺术美的同时,确保产品自身的特点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有效激发消费者的兴趣。
不过,现阶段的食品广告翻译中存在翻译失误、翻译策略的角度缺乏系统性、缺乏译者的主动性和文化的差异性等现象,在国内外文化的频繁互动下,需要对食品广告外宣翻译工作保持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在食品外贸行业领域,商务英语的应用属于一个重要的部分,可以实现对中华美食的大力宣传,促进国内外经济贸易的繁荣。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商务往来日渐频繁,外贸经济也属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基于此,中国要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实现食品信息的良好沟通和调研,发挥外宣翻译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食品广告外宣中译者的三维转换翻译策略
中国的食品广告外宣翻译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研究都是以国外翻译理论为基础,比如功能理论、翻译目的论以及关联理论等。作为翻译学者,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包括交际失误、文化差异、误译错译、词汇选择等,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全新的翻译选择,结合生态环境学当中的相关概念,将原文、源语以及目的语当作一个整体,把外宣翻译的生态环境充分地应用其中,比如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
翻译者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属于对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适应,在对外宣翻译的译本进行质量判断的过程中,则需要对其三维转换的适应程度进行判断和分析。依据三维转换理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借助三维转换的方式来进行判断,也就是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以及交际维度这三个维度或角度来进行不断的变换和适应。接下来,我们将借助食品广告的翻译案例,对三维转换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语言维度方面,主要指的是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适应外宣生态环境,确保目的语的受众可以接受词语语言形式,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进行良好的转换。比如在对云南文山的三七进行外宣翻译时,将“云南文山三七不仅通经壮骨,更能降压养颜。”翻译为“Yunnan Wenshan Panax notoginseng can not only pass menstruation and strengthen bones, but also reduce blood pressure and maintain beauty.”三七属于一种中药材,以云南文山地区的三七最为正宗,而中医理论中包含着通经、壮骨等概念,因此在对其进行宣传翻译时,需要通俗易懂且有效地保留源语信息,达到目的语受众认知能力的全面吻合目标。比如在对蜂王浆进行外宣翻译时,需要对其滋阴补血、健肝利脾、祛病延年的功效进行描述,可以将其外宣翻译为:“Royal jelly is rich in nutrition, nourishing yin and blood, strengthening the liver and spleen,eliminating diseases and prolonging life. It is a wellknown health gift at home and abroad.” 中文和英文的主要区别在于书写语法方面,中文比较讲究且对仗工整,英文在措辞方面比较紧凑,语言偏向于简洁平实。因此在进行语言翻译时,需要对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行考量,以此对蜂王浆所具备的保健功能进行词汇的选择,实现意译。在上述翻译中,需要对蜂王浆的食用营养价值进行介绍,对于其滋阴补血等典型的中式词汇可以采用省译法进行外宣翻译,也就是保留核心词汇的主要含义,表达内在的主要内涵即可。
在文化维度方面,译者需要顺应源语和目的语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借助于翻译转换的相关策略,选择出符合目标受众文化背景的词汇,实现信息数据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对于广告外宣翻译来说,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确保译文可以和目的语国家内部的文化传统相匹配、相适应。作为译文,其质量主要取决于译者对两种文化的熟悉程度,以此实现对两种语言的有效驾驭。比如在对“老干妈”这一品牌进行外宣翻译时,可以利用“LaoGanMa ChiliSauce”这一音译法,既将目的语受众的文化局限性纳入考虑的范围内,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在语言生态环境下为西方人有效地提供中国辣酱品牌“老干妈”的具体品牌信息,在消费者对汉语的了解方面可以提供有效的契机,起到宣传中国文化、打开国际市场的作用。比如在对黑龙江“北大仓”品牌旗下酱香型白酒系列广告进行外宣翻译时,黑龙江的北大仓牌白酒具有“塞外茅台”之称,属于一种酱香酒,其本身具备酱香浓郁、酒花细腻、协调丰满、回味悠长等特点。酒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当下国人更喜欢用“酱香浓郁,回味无穷”来描述酱香型白酒的风味。在外宣翻译时,如果直译酱香,则西方人对于“sauce flavor”(酱油味道)的白酒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译者需要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利用特殊的方式来进行表述,采取省译并概括来契合目的语受众的文化背景。
在交际维度方面,主要指的是译者在外宣翻译的过程当中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适应转换,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际目的。不同区域的信息在交流和传递时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造成无法满足信息需求的情况,因此交际翻译需要高度重视所呈现出的效果,适当忽略对内容的重视度,遵循效果优先的原则,信息和原文不要求完全一致,但是功能和效果要保持一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打破生态环境适应及维度转换,最终形成效果理想的交际译文。比如在健力宝的外宣广告翻译中,可以参考英语当中的谚语,即“An apple a day keeps you away from doctors”来使译文入乡随俗,和源语受众形成一定的呼应。再如,对枸杞子进行外宣翻译时,枸杞在国外有一个具有特殊属性的名词,为Chinese wolfberry,国人将其用于泡水、煲汤以及熬粥,但是在英文当中带有Berry的单词都属于水果类,因此在欧美常被用来拌酸奶和色拉、烤蛋糕、打果昔等,宣传效果相对较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很多食品逐渐走上了国际化的征途。基于此,需要对国内外的食品外宣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翻译策略,为食品广告的外宣翻译提供科学的研究视角,推动国内食品行业的对外发展并打开知名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国产食品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需要注意的是,食品广告外宣翻译中的翻译理论要适用于实践,原文中所展示出的语言信息可以作为译文内容的主要参考内容,实现对外宣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分析,确保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力,最终达到和原文相似功能语言并对原文信息进行灵活变通的效果,从而给出新颖别致又准确的译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