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而下的大数据到形而上的易经:谈科研范式的殊途与同归
2022-08-25贾利军徐韵贺达豪
贾利军,徐韵,贺达豪
(1.华东师范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333;2.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333)
0 引言
在科学研究并没有达到“终极真理”之前,不同文明下的科研成果仅仅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他们不过是“盲人摸象”中的一员。在现有的人类文明水平上,并不存在着可以担当终极裁判的“科研范式”。不同的科研范式都是完整世界拼图中的一片,合则利己利人,分则孤芳自赏,一叶障目。
“范式”源自对英语单词“Paradigm”的翻译,其在拉丁语中的含义为“典型范例”,其在希腊语中的本意为“模型”“范例”。“科研范式”最早是由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但库恩并未对其具体的适用范围进行划分,同时他在十分广泛的情境下应用该范式。学界在经历漫长的争论后,最终达成共识,认为所谓的“科研范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科学界共同认同的科学成果,为科学研究者们提供了系统的准则,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 (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
由此可见,基于不同的世界观,科研范式也有所差异。东方与西方因世界观、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在科研范式上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1 西方科研范式的发展演变
在2007年,计算机科学家格雷在NRC-CSTB大会上将人类的科研范式总结为4种,即:描述自然现象的经验科学,也叫第一范式;使用模型或者归纳法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科学,也被称为第二范式;采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复杂现象的计算科学,也被称为第三范式;依赖海量数据的数据探索,也叫第四范式或大数据范式。
1.1 经验科学
在近代理论科学范式诞生之前,经验科学范式是西方科研范式的全部,也是西方科研范式的最初形态。一般研究认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简单的科学研究开始出现。该时期主流的研究形式以哲学思辨为主,格雷认为科研以实验为形式,侧重描述自然现象。西方在进入近代之前,科学和哲学并未分离,所有的认知均是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总结以及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总结,但是西方哲人认为这种因人而异的认知结果是主观且不具备说服力的,必须通过哲学上的思辨才能形成真理,所以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往往以哲学的形式存在,并不具有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形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这种科研范式称之为“搜集材料的科学”,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性和盲目性的科研范式,从感官或感觉经验出发,以实验材料或者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偏重于描述和研究明确具体的事物,从而也被称为“实验科学”。
1.2 抽样式科研:理论科学与计算科学
理论科学的出现是西方世界科研范式的一次重大革命。格雷认为理论科学范式以“建立模型、抽象化和量化”为主要形式。在伽利略时期成熟的实验科学范式,通过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其实验结果也获得较大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是在这一时期,科学从哲学这个母体中逐渐脱离出来,自牛顿开始的科学家根据对数据与实验的分析和研究,以模型建立和数学的分析比较、对假设演绎证明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类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从假设理论到设计实验,最后通过建立模型、实现量化研究、输出结果的研究范式即理论科学。这种科研范式侧重于理论总结和普适性,不再以实用性为导向。
计算科学可以视作理论科学的延续和发展,根本在于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实现算力上的突破,这种范式仍旧是以“假设理论、设计实验、建立模型、量化研究、输出结果”为主要研究方法,区别在于在实际应用层面,计算科学范式是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术领域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其他形式的计算。
1.3 西方科研范式背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两种科研范式很多时候被应用于“量化研究”之中,其世界观不再是“原子论与形而上思想结合的状态”,有别于上一个时代以某元素为本原的原子论世界观,这个时期的原子论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的思想——所有的事物其本原都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最小微粒(Atom在古希腊语中是不可再分的意思),因为它质地致密,其上没有空洞的空间。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或者说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林定夷将古希腊时期到近代之前的原子论统称为“古代原子论”,将近代的原子论即与理论科学相关的原子论称为“机械论自然观”,与“古代原子论”不同,近代原子论具有科学形态,且不再是一种形而上的学说,具有一定的经验内容。换句话说,“古代原子论”的产生源自于哲学家或科学家的哲学思辨,而近代原子论则诞生于实验数据之中,因而这种“机械论自然观”相较于“古代原子论”显得更加具有客观性。
另一方面,由于近代历史上实验科学所发挥的强大作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愈发受到重视,在这种条件下,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开始大行其道。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知识建立在观察和事实经验的基础上,且反对讨论抽象之外的本质和第一因问题,同时,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本身是一个“有机体”,各个具体学科是这个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所分化出来的部门。
在原子论或机械论自然观的规制下,万事万物及其各种复杂的关系均由其他部分简单机械相加,最终形成整体,想要获得对世界的根本认知便需要通过把研究对象层层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这样的方法论被称为还原论(reductionism)。同时,在实证主义的规制下,这种以现象论为基础,拒绝通过理性去抽象分析感性材料,强调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来发现客观规律的研究方法,它本质上是一种归纳法。由于它是建立在已经发生过事实基础上的范式,在原子论世界观和实证主义的双重规制下,这一类的科学研究往往采用“选取样本”,通过研究样本来推测整体的科研方式,所以我们也将这样的科学研究称之为“抽样式科研”。
抽样式科研的科学性取决于“样本”和“整体”的一致性、同质性。但事实上,样本和整体的一致乃至同质其实并不是普遍现象。“结构整体论”认为只有样本具有“结构代表性”的时候,通过样本研究整体才是合适的。而“有机整体论”则认为,样本就是样本,局部就是局部,样本或局部永远不可能与整体同质。这就使得“抽样式科研”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回顾人类科研发展的历程,建立在抽样式科研范式的量化研究常以客观和科学的面目示人并且长期占据科学研究的统治地位。但近几年抽样式科研客观性和科学性面临着重重危机,2016年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指出超过半数的学者难以重复他人的实验而引发的“可重复性危机”,到2021年Huntington-Kelin等发现即使使用相同的数据,因为数据准备和分析过程中所作出不同的决策,其复现结果之间的标准差是各项研究数据系数估计标准误平均值的3~4倍,甚至出现效应系数相反符号的情况。量化研究的科学性因“可复制性危机”而显得岌岌可危。更糟糕的是,除了科学性之外,其客观性也受到新一轮的质疑,Todd Mitton在国际权威金融期刊上发现实证研究中的显著性存在被学者操作的可能,他还列举了12种常被研究者使用的方法,他认为统计学或实证研究上的显著性不足以证明其研究结果是重要的。
大数据范式的出现,为西方科研范式的发展带来了转机,抽样式科研因样本是否反映整体而陷入尴尬的境地,因实践中出现的人为操纵可能面临信任危机而丧失其客观性以及因复现问题而导致其科学性受到质疑,而日臻成熟的大数据范式以囊括近乎“整体”的数据而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网络镜像,从“样本=整体”的研究对象中实现抽样范式的最高形态,站在“巅峰视角”,使研究离“真理”更进一步。
2 原子论规制下的大数据范式
2.1 大数据及其特征[9]
所谓大数据,在本质上并不是数据,而是人类生存方式,是人类正在从过去的单一物质化生存向“物质化生存+镜像化生存”的复合生存的转变过程。例如,过去人们交电费需要去现实世界的营业厅真金白银交付,而现在只需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电子支付。当一个社会实践完全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履行时,即其已经完成了网络镜像化。
大数据通常有三个基本特征,学界称之为:大量化、多样性、及时性。这三个特征也可以看做是是否网络镜像化的三个定性标准。
大量化,即“大到不能假”是指大数据本质是对物质世界的拟象,这种拟象的程度必须达到一个临界值才有可能实现对应物的网络镜像化,最终实现研究镜像等值于研究对应物。
多样化,即“多到足够真”是指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的存在,它类似于原始森林的生态多样性。只有对这个非线性呈现出来的多样性进行足够饱满的拟象,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大数据意义上的镜像,才有可能实现镜像化生存。
快速化,即“快到有实效”。人类的镜像化生存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它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有网络的镜像和现实世界的客观事实存在着时效性,才有可能实现“物质化生存+镜像化生存”的复合生存。以网络叫车为例,因为大数据提供了车辆数量、路线、类型等的及时镜像,乘客才有可能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搭乘上一辆真实的出租车辆,完成自己的出行需求。
图1 镜像世界与现实世界匹配图
如图1,正如在现实世界里长、宽、高可以勾勒出一个立体空间那样,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大量化、多样化和快速化也就勾勒出了一个现实世界的网络镜像。通过网络提供的“巅峰视角”,可以避免“抽样式科研”的弊端。因为通过研究现实世界的网络镜像,不再是样本研究,而是“整体”研究。
2.2 大数据范式及其本质
在西方科学传统中,数量化、数学化是走向科学化、技术化的必然途径。由大数据营造的“镜像世界”,通过改变传统数据生成方式、储存方式、传输方式以及处理方式,使得“镜像世界”也变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由此诞生的科研范式被学者们命名为“大数据科研范式”。
大数据范式的出现改变了“抽样式科研”的尴尬境界。有赖于人类获取、储存、处理数据的能力出现了质的飞跃,互联网的终极世界——“镜像世界”在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的未来将得到实现,区别于此前科研范式对世界的模拟和仿真,大数据时代人工不再参与其中,而是依赖智能系统自动生成数据,并且不再受制于理论预设的影响,数据采集没有直接的使用目的,也不再为某一理论服务。黄欣荣发现曾经被视作“垃圾数据”和“数据尘埃”的数据,在大数据的世界中却具备新的用途,正是其不具备直接的目的性,拉开了与研究主体的观测距离,更加具备客观性,基于此的“镜像世界”,构成了一个新的客观世界,有别于真实世界中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可以说,大数据范式是“抽样式科研”的最高进化形式。
但是,“大数据范式”是建立在原子论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科研范式。虽然,大数据看似囊括了所有样本,也就是舍恩伯格所说的“样本=整体”的“全数据模式”,但它只是接近完全归纳而不是真正的完全归纳,新出现的数据可能超出原有数据库的数据范围,因此从本质来说应该仍然属于不完全归纳法的范畴,仍然不能完全代表“整体”,即整体性问题。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客观性也受到质疑,所有数据都带有或多或少的人类主观印迹,信息技术平台也是人类设计的产物,必然带有人类的价值观。因此,这样的社会科学非但不是无所不能,而且会导致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人从社会科学的视野中消失,只剩下人造影像的影像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即客观性问题。
从东方科研范式中,道-象-器层面而言,大数据科研是“基于象的科研”,因为它是已经发生的世界和正在发生的世界而不是未来发生的世界的镜像。所以,它只能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发生了什么。除非未来和现在同质,它很难告诉我们未来会发生什么。也因为它是基于象的科研,所以在本质上,它是相关研究而不是因果规律研究,即相关性问题。
3 以道为核心的易经范式
大数据范式所面临的整体性、客观性、相关性问题,中国传统的易经范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如上所述,大数据是现实世界的“镜像”,而易经则是现实世界万事万物的“卦象”。
卦象首先是对世间万物抽象和具象的统一。所谓抽象和具象的统一指的是如果事物的外象与其蕴含的内在规律相统一,则卦象就直接取象,用以表达这个事物,也就是《周易·系辞》所说“象也者,像此者也”。当事物的外象与其蕴含的内在规律不太吻合时,就取内在规律应有之象,也就是“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里的“赜”就是幽深玄妙的意思,整句就是发现事物背后玄妙的规律用卦象来表达的意思。关于卦象的这层涵义,在中国画创作中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即俗话所言“神似与形似”的统一。
卦象其次是对世间万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表达。在中国易文化中,天地万物的发展都存在着内在的共通性的发展规律。这样一个共通性的规律被表述如下:“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系辞上》)。这样一段话所表述的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从无到有,始于太极,即“易始于太极”(《易纬·乾凿度》)。由太极而衍生两仪,两仪生克终有四象。根据四象,圣人作八卦,后世诸等根据八卦来判断吉凶,成就事业。因此,只要理解了从太极-两仪-四象这样一个天地万物都遵循的发展规律,就可以对事物的发展进行评估和预测。即所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上》)。
以下本文将对《易经》所言万事万物内在的共通性的规律,做一个相对详细的解读:
3.1 易有太极
“生生之谓易”(《系辞上传》),说的是万物生发变化的规律就是易(如图2)。而万物生发变化的起点在于从无到有这样一个开端,即太极。何谓太极?太极与无极相对,无极就是道,老子《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图2 易有太极
关于道,《道德经》中共提及三十余处之多。就统分而言,大约涵盖了这样几层意思:首先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帛书《道德经》)。其言所要表达的是可道之道,终非恒道,即人类通俗语言所能表达的道理一定不是天道本身。关于这一点,老子又进一步描述“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始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帛书《道德经》)。
其次,道虽难以认知和表述,但却是统帅万物发展的本源,不仅统帅自然之物而且规制着社会万象的发展之路。关于这一点,老子这样描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鸣呵!中有请也。甚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帛书《道德经》)。
在这里道的本质被解释得淋漓尽致。第一,道为万物的本真,即“其请甚真,其中有信”;其次,道亘古不变,即“自今及古,其名不去”;最后,道统帅万物发展,即“吾何以知众父之然?”。
正是道的这种属性,天地万物生发演变莫不循道运行。而这样一个循道运行过程的开端就是太极,由无极而太极所反映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太极所表征的就是在道统摄下的天地万物生发演变过程的起点及状态。即郑玄所说“太易(即无极),无也;太极,有也”“易始于太极,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始也”(郑玄注《易纬·乾凿度》)。这样一个过程也与当代科学关于宇宙的起源的研究成果相吻合。
3.2 是生两仪
从无极到太极,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如图3)。不过万物的开端状态却是一个阴阳未分混沌的状态。即“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沦”(《乾凿度》)。
图3 是生两仪
在这里,太易就是无极。所谓太初、太始、太素都不过是太极因地制宜的别称。郑玄《周易注》解释“太极”“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也是这个意思。换而言之,无论是宇宙的起源还是世间万物的缘起,都是或阴或阳、不阴不阳的阴阳混沌状态。
《河图括地象》中所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这样的描述和当下西方科学界的“奇点理论”居然不谋而合——该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奇点”,奇点是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热量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点”,一切已知物理定律均在奇点失效。这个时候,时间空间未分,物质能量未分,因而奇点也是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
最初的混沌状态继续发生变化,下一个阶段就是“太极生两仪”。这个阶段就是推动宇宙万物生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力量从不分彼此的状态中分化出来,呈现出两种相对独立的状态,所以称为两仪。孔颖达疏“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即混沌中未曾显现的两种基本力量开始分化并显露仪容。
关于这个过程,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描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因此,太极生两仪的过程就是蕴含、混杂在源初态中的能够激发万物生发变化的两种基本力量——阴和阳逐步分化和显像的过程。
但阴阳并非由太极所生,即“太极之中,不昧阴阳之象”(《正蒙注·参两》)。阴阳为“道”本身所固有,统一于道,即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系辞上》)。因此“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阴阳是道的本质,可以指代宇宙中一切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事物、力量等,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因此《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换而言之,阴阳显像就是两仪生焉。所以“是生两仪”指代万物生发从混沌一统的状态向一个阴阳互立、对立统一的初级系统转变的一个阶段。
3.3 两仪生四象[16]
所谓四象(如图4),就静态概念而言指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个概念;就动态过程而言指的是从少阳到太阳再从少阴到太阴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历程。
图4 两仪生四象
如前所述,两仪出自太极,为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种力量、事物等的统称。与此同时,它也指代万物共通的一个发展阶段,即从混沌一统到阴阳互立且对立统一的初级系统阶段。这一阶段继续向前发展,事物发展、进化就进入到另一个层面——四象层面。
如果说太极反映的是万物从无到有这样一个阶段,而两仪反映的是万物从最初的混沌走向分化阶段的话,四象则是分化出来的两种基本力量构成的初级系统在相互作用下完成一个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的层次。这样一个历程即是“太阴-少阳-太阳-少阴”,也是天地万物共通遵循的发展历程:
3.4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首先,“四象生八卦”是一个对事物发展的宏观变化规律具体、细化的过程。四象(太阴、少阳、太阳、少阴)的周而复始表征的是宇宙万物从发生、发展到壮大再到消亡的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当然,四象所表征的是一个超越具象的抽象后的普遍、共通规律或过程。如果将这一规律普遍运用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一个具象的过程,即把抽象理论变为能够指导实践的具体说明,这就是“四象生八卦”的过程。
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有所不同的是,“四象生八卦”首先表征的是四象内部各自的生发过程。也就是说它首先就不是像“太极生两仪”那样表征世间万物从一个层次发展到另外一个层次的质变,而是每个“象”内部的量变。
“太极生两仪”表征的是事物从无序状态发展到有序状态的这样一个质变过程;“两仪生四象”表征的是有序状态的事物在内部两种基本力量的作用下完成一个生命历程的质变过程;而“四象生八卦”则首先是表征在上述生命历程的每一个阶段内部的量变过程(如图5)。
图5 四象八卦图[16]
图5显示的是:阴极而阳生,万物发展从太阴步入少阳,紧接着在少阳阶段中,阴消而阳长,万物发展又从少阳步入太阳,在太阳阶段中,伴随着阳盛阴起万物发展则开始进入少阴阶段,少阴阶段中,开始阳消而阴长,万物发展逐步走向下一个轮回。从艮到乾完成的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而从兑到坤则完成了阳消阴长的过程。也就是易经所说“数往者顺,知来者逆”。世间万物便在这样一个此消彼长过程中走完自己的历程。
所以,四象向八卦转变的过程首先可以看作是把每一个“象”内的量变具体展现的过程,如太阴之内的坤到艮。通过四象到八卦的进一步细化,人类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又衍生了后天八卦以及六十四卦,则进一步将这个过程具体化,就更容易理解和应用,避免了“大象希形”而无从琢磨的局面。
不仅如此,“四象生八卦”还是一个变量引入和重新赋值、建模的过程。四象本身的符号表征为阴阳两爻,两爻重叠构成四象。而先天八卦的符号表征为三爻,虽然从图形中看似乎仍然是阴爻或阳爻的增加,但符号表征的逻辑已经开始发生了质变。首先是原本表征阴阳的两爻符号的意义开始累加赋值,即符号除了继承了原本的涵义还被累加了新的意义,三爻概念的引入就是这样一个意义累加赋值的过程。在八卦中,自下而上的三爻除了本身应有的阴阳涵义,而分别被赋予了地、人、天的涵义。通过对三爻的继续意义赋值,八卦就转变成为了模拟天地宇宙运行的模型系统而完成了一个建模过程,根据这个模型就可以推演世间万物变化而指导实践。这也是“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意义所在。换而言之,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即“恒中生生”与“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如上所述,易文化探讨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永恒规律以及把这种规律付之于实践,指导生活的知识体系。就本质而言,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所描述的是万物纷繁复杂的衍生变化之后的本质规律。换而言之,就是本质规律统帅下的万物发展变迁历程,也即“恒中生生”。从太阴复归于太阴,四象迁衍显示的是天地万物发展内涵的一个基本、完整的变化过程,即“易有四象,所以示也”。而万物发展变化在本质上没有超越这样一个基本历程的,也即“法相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而天地万物就是在这样一个基本过程中发展变化。即《系辞》中所说“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所以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完成了一个探究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规律(恒中生生)的过程,而“四象生八卦”则完成了将一个“生生之恒”建构为人类社会可以理解的过程,可以实践操作的模型,进而指导实践。这也就是孔子所说“《易》为书也,原始要终,其为质也”。
由于易经可以拟象万物,演示事物背后的发生发展规律,所以它所构建的是一个世界和万物的“全息模型”。通过对现实世界进行“易经模型化”就可以进行比大数据研究更高层次、更高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这就是孔子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万物之道”。
4 总结
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是科学哲学反复追问的问题,但它又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不过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切科学都在追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研究则是对真理的追求,这就要求科学研究要讲究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东西方因世界观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科研范式。
在原子论世界观下,无论是经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机科学还是数据探索,都来到其临界点,而横亘在它们之前的阻碍便是对于“整体”的认识。日臻成熟大数据范式以其囊括近乎“所有”的数据,可以终结一切“抽样式”科研。但是这些科研范式无不是基于原子论的世界观认为世界由原子构成,可以不断地拆分下去,直到达到基本构成单位——原子层面。大数据科研试图跳出“抽样范式”的桎梏,试图以完全抽样的形式在数据层面上还原一个“整体”,以镜像世界模拟真实世界完成科研目的。显然,数据层面上的“整体”与真实世界中的整体相去万里,就像镜子中的世界只是真实世界中的倒影一样,大数据范式所构建的镜像世界也只是真实世界的降维。大数据科研范式带来的面向整体的转向,并不是真正的整体,而是真实世界的镜像,大数据范式没有跳出还原论的窠臼,本质上是对还原论基础上的科研范式的升级与发展。
大数据范式可以说是原子论世界观下各种科研范式中,最能体现科研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的一种科研范式,其进阶方向则是拟象天地的“易经范式”。因此,未来的科学研究将殊途同归,统一于大数据范式向易经范式的进化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