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影主题的流变与发展
2022-08-25王亚珂
王亚珂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农村题材电影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中国电影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影学者杨远婴纵向考察了中国电影史中 《春蚕》 《白毛女》 《槐树庄》 《黄土地》等作品,指出“真正标示社会文化转型特征的几乎都是农村题材作品”。进入新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题材电影的主题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主要围绕“脱贫攻坚的历史书写”“社会转型的精神阵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三个方面进行叙述,聚焦和反应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以农民的历史命运与情感变化。
一、脱贫攻坚的历史书写
“脱贫攻坚”是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影主题的核心内容,这与我国新世纪以来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准扶贫、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密切关系。“脱贫”的目标不仅是物质脱贫,更是精神脱贫;“攻坚”的难关不仅是经济的扶持,更是志与智的帮扶。农村题材电影所讲述的“脱贫攻坚”故事,也往往是围绕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这两个方面进行创作的。
电影 《十八洞村》(2017)是农村题材电影中讲述脱贫攻坚主题故事的难得佳作,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起始地,这一特殊“身份”使这个题材多了几分政治意味,有成为宣传普及“精准扶贫”政策宣教片的风险,但是,电影 《十八洞村》很好地规避了这种风险,导演苗月在创作剧本时,深入当地了解扶贫工作,走访了多个贫困户,始终着力于人物内心情感的真实性和故事本身的合理性,深挖脱贫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困难性,通过可信的人物、事件、环境,讲述“如何跟贫困打一场硬仗”的动人故事。影片对政策的“说解”基于讲故事的“入情”,而这种“情”是围绕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两个方面进行叙述的,实现了真挚有力的表达。在物质脱贫方面,影片借杨英俊“几十年勤勤恳恳种地,种出个贫困户”的感慨,揭示出十八洞村耕地少、农作物单一、经济来源匮乏的困境,由此引出寻找土地、丰富农作物的帮扶办法。但是,这种帮扶并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由于尾矿库是无法种植庄稼的,想要恢复土地的营养需覆盖六七十公分的土,再种上几年的苞谷,才能种植稻谷等农作物。这一填土造田工程的耗时、耗力,切实地反映了物质脱贫的艰难,而恰恰是这种艰难使观众更能深刻地了解“脱贫攻坚战”的时代意义。在精神脱贫方面,影片塑造了有志气、不想当贫困户的杨英俊和坐等国家帮扶的懒汉杨懒、杨金三两组形象,通过人物的对比,生动地传递出“扶贫先扶志”的脱贫思想。
除了 《十八洞村》之外,《刻骨铭心》(2003)、《沉默的远山》(2005)、《木札岭》(2007)、《卒迹》(2014)、《幸福快车》 (2016)、《南哥》 (2017)、《春天的马拉松》 《闽宁镇》 (2018)、《秀美人生》《一点就到家》和 《我和我的家乡》(2020)等众多农村题材电影均聚焦了“脱贫攻坚”这一主题,践行着用影像记录农村伟大变革、书写可歌可泣感人事迹的使命。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影片在该主题的表达上,“以一种图解化的宣传思维来阐释和解读脱贫攻坚国家战略,遮蔽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脱贫攻坚中的现实矛盾和危机。”例如影片 《幸福快车》,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村口的条幅和扶贫干事的会议呈现出来,对如何精准识别贫困户等关键问题却避而不谈;贫困户张金柱种的果树不结果的实际困难,借助一本栽种果树的书籍就得到了解决;赌徒白墩墩的洗心革面和精神脱贫是扶贫干事浇了他一桶冷水、换了一身干净帅气的衣服。这种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困难的简单化处理和想象性解决,无法真正表现出精准扶贫政策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使影片缺乏深度而流于概念化的扶贫主题。
二、社会转型的精神阵痛
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口占63.89%,农村居民人口占36.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也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生产方式、文化习惯与生活方式,也使农村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成为农村题材电影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即社会转型的精神阵痛,其故事内容主要是围绕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展开叙述的。
电影 《念书的孩子》(2012)是此主题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讲述了爷孙两人及一条狗在农村相伴相守的动人故事。影片从一开始就将留守儿童问题展现在观众面前:清冷的早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村口等车,女人虽百般不舍却依然坐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车开走了,一个小男孩哭喊着从远方跑来,那一声声的“爸爸、妈妈”揪人心肺。这一场景在影片中共出现了三次,第二次是小男孩路开的爷爷离世,父母回来奔丧之后,再次乘班车离开;第三次是影片的结尾,路开的父亲带他离开老家,一起进城谋生活。从路开父母独自离乡打工到带着路开一起离开,每一次离去都是无可奈何的割舍,这种割舍既有亲情也有乡愁,正如影片最后车窗外渐去渐远的村庄,家乡最终成为被割舍的故乡。这种蒙太奇的叙事手法深刻地强调了电影主题,展现了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
“祖孙情”也是该主题着力表达的情感主调,比如,《念书的孩子》中,孙子每晚给爷爷念书的温馨愉悦;《孙子从美国来》(2012)中,中国爷爷与洋孙子从陌生到亲密的吵闹欢笑; 《过昭关》 (2019)中,爷爷开着三轮车带孙子旅游的快乐冒险。这些影片在讲述“祖孙情”的同时,亦呈现了孩子和老人的孤独,比如,《念书的孩子》中,路开对小伙伴小狗讲述找不到爸爸妈妈的噩梦;《过昭关》(2019)中,爷爷得知好友去世后,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屋里看着门外大雪纷飞的落寞,这些情节、场景的设计,传递着孩子和老人需要陪伴的思想,以此来引发观众的共鸣和社会的关注。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新世纪以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精神内涵,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又一重要主题。
著名导演吴天明的作品 《百鸟朝凤》(2016)以精湛的艺术和深刻的思想,讲述了唢呐匠传承技艺的动人故事。影片的叙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焦家班掌门人焦三爷收徒传承唢呐技艺;二是继承人游天明带领游家班艰难为生。影片的前半部分表达了唢呐的美好,主要通过拜师学艺这一情节展现唢呐的艺术形式、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游天明从不愿学唢呐、被逼着天天用芦苇秆去河边吸水,到磨炼技艺、了解唢呐文化、爱上唢呐艺术,导演在娓娓讲述学艺之难的同时,也让观众了解了唢呐的艺术魅力。游天明与蓝玉的继承人之争,阐释了唢呐传承的关键不仅是技艺,更重要的是德行,是将唢呐吹进骨头缝里的坚守与热爱。影片的后半部分讲述了美好被践踏的无奈与悲痛,在游天明继承衣钵成立游家班的讲述中,“社会之变”一点点地摧毁着唢呐的生存空间。这种伤害从不再有接师礼,到西洋乐器同台叫阵引发的殴打而达到顶峰,曾经被珍视的唢呐,被践踏在脚下,碎落满地。在这里,唢呐的没落,不是技艺的退步,而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民俗逐渐被忽视,这种忽视所带来的悲凉,正如焦三爷在生命的最后,吹奏 《百鸟朝凤》时唢呐里流出的鲜血一般,哀哀欲绝,潸然泪下。在社会转型之际,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文化风俗日益转变,传统技艺继承人该如何生存,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保护与传承,这是影片留给观众与社会的思考。
与 《百鸟朝凤》的沉重不同,电影 《东方狮王》(2008)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基调,讲述了由一群农村孤儿、问题儿童等组成的武术队,学习舞狮,传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影片取材于广西梧州藤县狮王队的真实事例,在聚焦农村孤儿、残疾儿童、问题儿童等特殊群体教育成长的同时,融入了继承和发扬舞狮文化的主题。导演着力塑造了邓波这一形象,从调皮捣蛋的问题少年到奋发图强的舞狮冠军,其成长转变始终基于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例如,通过邓波偷偷练劈砖头的情节,展现出其不服输的性格特点和想要拥有一身武艺的信念,也解释了为什么邓波从不服武术队到以武术队为家,奋发图强练就本领的态度转变。该影片主要通过邓波等人参加世界大赛获得冠军,来表现学习和发扬舞狮文化这一主题。
此外,还有一些农村题材电影中,优秀传统文化是以“景观”的形式作为吸引观众的手段。例如,《春天的马拉松》 (2018)中平调剧的耍牙、泥金彩漆,《孙子从美国来》中的皮影戏,《木札岭》中的豫剧等。虽然这种叙事技巧增强了作品主题的丰富性及其影像表现力,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却是流于表面,缺少深刻性。因此,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的主题,应触及传承的问题本质,探究未来的发展。
四、结 语
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不能脱离现实的农村生活。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更“需要创作者全面认识农村社会和真正深入农村生活,发现农村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电影主题的选择,不仅要聚焦国家农村政策制度的实施,更要关注变革中农民个体的生存境遇与精神情感,直面农村变革中出现的问题,规避叙述的教条化与概念化,不断拓宽影片表现内容与表达方式,从而创作出有深度、有情怀的农村故事,推动农村题材电影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