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构建“医学信息检索”课内容优化分析
2022-08-24常红,彭迪
常 红,彭 迪
(天津医科大学 图书馆,天津 300070)
1 “医学信息检索”课与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
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检索”课是医学院校图书馆面向全校各院系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和公共必修课。该课程教学不仅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体现,也是提高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独立研究问题能力及科研能力,为医学生提供终身学习和继续学习的工具、思路和方法。在中国知网,以“医学信息检索课”为主题共检索到文献317篇,黄黄等[1]采用TBL,PBL教学法改进传统的LBL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邱旭等[2]提出基于网络“微课程”的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设计;吉丽君[3]提出基于OBE理论的“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谢秀芳等[4]提出基于MOOC的“医学信息检索”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医学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取得成效,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式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
个人知识体系是和国家知识体系相对应的知识体系,个人有了知识体系,就能获得一个思考的支点。通过一定的方法,将个人分散的知识体系重组和升华,知识的价值将呈现几何级数的放大。个人知识体系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系统。个人知识管理是大学生管理好个人知识、有效利用个人知识的科学方法,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5]。在高等教育中,促进学生主动构建内在知识体系逐渐成为一项重要功能[6]。相比学校的教学体系和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让所学的知识更加紧密。现有研究较多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但不等同于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
健康中国的建设需要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良、全面发展的人才,医学生是健康中国的实施者和践行者。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发挥其育人功能,助力医学生的培养和成长。医学生的个人知识体系是指医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及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和知识去甄别、学习和利用后建立的以医学知识为主、其他知识为辅的属于个人的知识体系。获取所需知识和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是医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医学信息检索”课助力学生个人知识体系构建。作为知识传播者和“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任务,还要更多思考、探究和调整教学环境、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在“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中,授课教师以图书情报、医学信息及医学学科背景的教师为主,融入医学生个人知识构建内容,优化和精准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实现医学生科研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构建医学生知识体系为出发点和教学方向,进行调查分析,优化信息检索课程内容,为今后“医学信息检索”课的改革提出建议。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共有23道选择题(12道单选题、9道多选题、1道量表题和1道排序题)和2道开放式问答。本问卷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问卷星在线链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确定了样本的数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本问卷调查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月;一共访问人数129人,有效问卷数量129份。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各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调查的学生主要是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其次是大一、大五和研究生及以上。样本的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2.1 医学生对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认识
大多数医学生非常认同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99.22%的医学生认为知识体系构建对于学习过程有一定或很积极的影响,仅有0.78%的医学生认为知识体系构建对于学习过程没有影响。
大部分医学生都认为个人知识体系构建一般包括需求分析、搜集整理、提炼分析、交流共享和整合再创造五方面(见图1),显然知识体系构建的5个组成部分是被大多数医学生所认同的。需求分析即明确知识主题和用途;搜集整理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利用工具等进行知识整理与分类;提炼分析是思考的过程;交流共享即知识的输出与运用;整合再创造包括及时补充更新知识、新知识的创造和新的成果。
图1 个人知识体系构建内容
2.2 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情况
调查显示:59.69%的医学生认为有自己的知识体系;27.13%的医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杂乱无章;仍有13.18%的医学生不确定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52.71%的医学生未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47.29%的医学生建立过自己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医学生认识到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并进行积极的构建。
82.17%的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都会通过系统法(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积累)、网状法(由面到点,组织知识网络)或移植法(用相关的知识点整理当前材料)等方式进行整理;78.29%的医学生通常采用系统法和网状法等思维导图、网状图手写记录的方式进行知识点搜集整理并进行记忆,采用知乎、豆瓣等网络收藏夹或涂书笔记、印象笔记等手机App方式仅占很少一部分,仍有17.83%的医学生不会进行知识归纳整理。
调查结果显示,70.54%的医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后愿意进行分享交流。但是约84.5%的医学生都只局限在师生间、学生间对于实际问题的探讨;而只有27.91%的医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或比赛竞技进行展示;23.26%的医学生有机会进行带薪式交流共享;32.56%的医学生可以通过撰写综述、论文等方式进行共享。交流分享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展示机会的缺少,导致大部分医学生在获得新知识后有很少的机会通过实践的方式积累沉淀或交流创新,可能仅局限于表面认知而缺少更深层次的上升空间。
2.3 “医学生信息检索”课学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95.35%的医学生认为信息检索课相关课程会对专业知识学习和个人知识体系构建有积极作用。其中,大部分医学生认为学习信息检索课会提高提炼文献信息搜索关键词的能力,帮助掌握目标文献搜索方法,提高文献查阅效率以及提高自学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对于知识体系构建中需求分析、搜集整理、提炼分析、交流共享和整合再创造都有积极作用,其中,86.05%的医学生认为对于搜集整理方面提高作用显著,70.54%的医学生认为对于知识的需求分析和体系的提炼分析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可见,信息检索课有助于知识体系构建,信息检索课对于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不容小觑的积极影响。
在医学院校中,自主学习是在学习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的课业之一,其中大部分自主学习都需要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查阅资料、文献进行学习。有89.15%的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其中,92.15%的医学生都认为需要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可见,信息检索使用广泛,信息检索对于当代医学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知识获取、知识管理方面能力具有广泛的上升空间和适用范围。
76.74%的医学生学习过信息检索课,大部分医学生认同信息检索的步骤是分析检索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实施检索策略、调整检索方法。95.35%的医学生认为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对专业知识学习有积极作用。
3 存在问题
3.1 医学生对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主动性
个人知识体系的形成区别于现有的专业知识体系,是个人主动学习构建知识体系的结果。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会加强学生对问题分析、研究、解决的技巧,不断强化和优化对问题判断的逻辑思维,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去了解、行动、实践以丰富经验。近60%医学生认为现有的知识成体系,但超过一半的医学生未建立过知识体系,近30%的医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杂乱无章,并且还有13.18%的医学生不清楚自己是否具有知识体系。所以医学生对于知识体系概念模糊、认知不清的现象是存在的,构建的主动性还不够。
3.2 医学生整理和储存知识的方式单一
医学生采用系统法、网状法、移植法等方式进行知识整理,通常采用系统法和网状法等思维导图、网状图手写记录的方式进行知识点搜集整理并进行记忆,采用知乎、豆瓣等网络收藏夹或涂书笔记、印象笔记等手机App方式记录、存储和整理知识。因此医学生中整理收集知识的方式仍局限于传统手写笔记,而对于更加便捷的、省时省力的新型储存方式并未被更多的医学生所接受。笔记储存时间短、使用不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学生对知识回顾及系统整理,专业的个人知识构建整理和存储工具对于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作用。
3.3 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调查中23.26%的医学生还没有上过信息检索课,可以选择自主学习;医学生对信息检索顺序掌握不够清楚,对于正确的信息检索顺序和流程了解不足;部分医学生在查阅专业文献时经常会遇到搜索目标文献但搜索到的文献对于学习作用不足或结果文献太多的现象。虽然大多数医学生完成了信息检索课程,但是对于自己的检索结果还存在不满意的现象。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4 教学优化与思考
4.1 提升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构建能力
个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3方面:一是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筛选、分类、编码、应用等管理,这是一种技术管理。二是通过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这是一种学习管理。三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借鉴别人的思想精华,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激发知识创新,这是一种创新管理[7]。
个人知识体系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搜集整理、提炼分析、交流共享和整合再创造5个方面。而医学信息检索课的学习对于这五方面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是学生均衡全面提高构建个人知识体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学生在学习中作为知识的受体,与知识服务方尤其是图书馆服务团队存在认知结构以及认知导向上的差异,两者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知识交互的不兼容,难免会影响知识获取效率[8]。
因此,图书馆应在信息检索课相关师资培养、教学资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与多学科联系等方面加强改革力度。(1)医学院校的图书馆应该与学校相关教学部门加强联系,采用试点教学方式,整合相关课程,将“医学信息检索”课内容丰富以适应当代医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课程的需求。(2)图书馆应该重视“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并加强管理,多方面融入医学生的学习日程中,根据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和学科需求等方面进行课程优化,进而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检索的认识和早期接触。(3)图书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在保证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互动,通过线上线下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在个人知识体系构建各个部分所使用的好方法、好工具、好平台进行积极推广,对学生在个人知识体系构建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有效的建议和策略,使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自我展示、自我成长的教育活动,更好地为医学生教育服务。
4.2 加强“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进
(1)课程安排和教学时间。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适当开设早期导学课,并根据教学部门安排开设深度学习培养课程或公共选修课,进而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信息检索课程的需求。(2)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适当延长信息检索课教学时长,精简信息检索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增加自主研讨学习和学习成果展示的占比。在保证信息检索课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知识体系构建设计新型教学模块,进而提高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意识和能力。(3)教学形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线下教学、线上巩固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学习通、中国MOOC等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自学,加深印象,教师可通过线上资源观看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并可对后期教学安排做出适当调整。(4)充分发挥图书馆微信和手机图书馆平台作用,将微课堂和MOOC等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延伸知识管理、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教学内容。(5)教学反馈。采用问卷调查、线下交流、课程评价系统的方式及时接收学生对于图书馆服务以及信息检索课效果的反馈,以医学生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为指导,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4.3 建立主题案例库
“医学信息检索”课的上机实践课非常重要,理论课的课程案例和上机实践的主题要结合学生专业和个人需求进行设置,教师需要认真研讨和设计经典案例、最新案例等,便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如加入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2019-ncov”“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提升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等案例。
4.4 思维导图法助力数据库学习
将思维导图引入“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在有限的课堂里传递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数据库学习思维导图适用于所有数据库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便于学生掌握每一个分支和关键词,助力学生轻松地学习好数据库。
5 结语
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构建对于医学生的学业学习、知识巩固、积累应用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医学信息检索”课融入个人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体系构建,以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教师应将知识体系构建内容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设计新型有效可行的教育模块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意识,提高知识管理、提取、应用的能力,精准对接学生需要和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内容和形式改革优化,及时做好教学反馈工作,更好地帮助学生应用图书馆及其现有资源,提升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总结概括的能力,夯实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图书馆助力学校更好地培养新时代创新卓越型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