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学院的信息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2-08-24陈道来
李 莎,李 明,陈道来
(1.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2.中兴通讯教育合作中心,北京 101149)
0 引言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高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ICT产业的人才需求[1]。一方面,ICT技术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的新技术领域,更新发展较快,需要的是交叉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大部分高校里,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分属不同专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明显不同,大多更适合传统的就业岗位。可见,如何在ICT产业与高校之间搭建桥梁,是培养ICT人才的关键。
产业学院是一种新型教育共同体,是高校在知识更新和产业转型急剧加速的背景下,通过规范的制度化运作,在大学和产业之间构建一种新型的“知识保存-传播-创新-转化”跨组织载体[2]。显然,产业学院正是产业与高校之间的那座桥,尤其在高等教育深入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产业学院成为高校局部深度转型发展与产业企业深度参与办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改革[3]。近年来,产业学院以其根植于产业园区、能有效促进校企精准对接和产教深度融合[4]、方便“一站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而备受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推崇[5]。
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2016年6月电子信息类专业获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与ICT产业的龙头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深度合作,促进专业转型发展。同年,成立产业学院“中兴通讯电信学院”,简称“中兴学院”,由电子信息类专业所属的物联网工程学院与中兴公司共同管理、合署办公,利用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着力打造ICT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1 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核心,是实施人才培养的蓝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符合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更要以社会需求和毕业生质量为导向,在持续改进中培养出好就业、就业好的人才。
1.1 校企联合深度调研分析ICT人才需求
利用产业学院的企业资源优势,校企联合深度调研是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调研的对象主要有ICT产业企业、相关产业企业、同类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由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企业对ICT相关产业的动态关注密切,对产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预见性,可协助学校梳理ICT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除了固定的合作企业,学校还对ICT相关产业企业开展现场走访、问卷、网络调查等。同时,向办学突出、广受好评的同类高校学习,借鉴培养人才的方法和经验。以人才培养的结果为导向,主要取决于社会评价、企业评价和学生评价,根据他们的评价和意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
1.2 明确“双准”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法,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要素。根据学校“本科水平、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思路,结合前期的校企联合调研结果,以企业需求与岗位能力为导向,考虑合作企业的发展优势。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定位于ICT产业中的云计算方向,培养在电子信息和云计算领域从事虚拟化技术工程师、云架构设计师、运维工程师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不仅具有计算机办公、外语应用、文字表达、适应发展等基本能力,还具有电路分析、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应用虚拟化技术、云平台开发和运维等专业能力。
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包含专业技能目标,还应包含职业素养目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掌握电子信息专业基础知识、云计算核心知识及相应的能力,还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以及职业人必要的素质修养,成为企业所需的“双准”(准工程师+准职业人)人才。
2 “双准”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双准”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课与职业素质课有机结合,构建“双准”课程体系。
2.1 引入企业的职业规划体系
为实现“双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产业学院引入SMART睿智职业规划体系,即:S为开始职业规划(Start to Design Your Career);M为学习系统课程(技能+素质)(Major Systematic Courses);A为提升职业发展综合素质(Accelerated Comprehensive Capacity);R为职业综合评价(Report of Career Evaluation);T为实战训练(On-job Training)。采用双主干模式:一是专业素养,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实践,培养“准工程师”;二是职业管理,注重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培养“准职业人”。从学生入学开始,通过专业导论、企业进校园等职素课,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专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开始职业初规划。之后,通过大学课程的系统学习与实践,不断修正职业规划,并在毕业前做出职业决策。通过大学4年全程的监控和职业辅导,以职业规划驱动学生学习,最后达成“准工程师”和“准职业人”,顺利就业。
2.2 “双阶段”培养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将大学4年分成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是前3年在校内学习,主要培养职业意识,达成专业知识目标;第二阶段是第4年在校外实践实习,主要培养职业能力,达成专业综合技能目标。除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校主导,其余培养环节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
图1 分阶段设置课程
3 项目式教学
在产业学院,利用企业具有大量实践项目的优势开展项目式教学,逐步建立课程项目库。通过任务划分方式,把课程内容整合成系列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时扮演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员工角色,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工作,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以企业项目案例为核心载体,融入创新创业项目拓展和职业素质训练。目前,产业学院开设的专业课中约85%都采用项目式教学法。
为了配套项目式教学,全面引入中兴教育合作中心的项目式教材,另一方面组织学校教师与企业共同编写教材,积极建设项目式教学资源。根据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按照任务分解的方式,将知识点融入各个任务中。教材内容以“学”和“导学”两条主线贯穿始终,由项目任务模块驱动课程,而课程模块由浅到深层层推进,知识技能交织出现、循环往复。教材目标以知识和任务训练为输入,以学生最终的技能应用为结果输出。
4 构建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
4.1 “双师”队伍是开展创新实践的软平台
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组建一支“教师+工程师”的“双师”队伍,是开展创新实践的有力保障。利用双师的优势互补,学校教师主要负责专业基础课,企业工程师主要负责专业课,特别是实验实践课、创新项目训练、科技竞赛等。优选具有企业管理和培训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专家担任就业经理、职业导师,指导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鼓励工程师采用自主项目创新教学。利用工程师在产业内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紧扣ICT产业岗位技能要求及职业素质要求,通过实际案例讲授、学生自主调研、任务环节演练等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利用20%~30%的课时将工作、工程经验嵌入课程内,充分发挥企业工程师的实践经验优势。
4.2 有效利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平台
“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作为产业学院的基础,在培养“双准”人才过程中充分发挥保障作用,是开展创新实践的实体平台。基地由中兴与学校共建,中兴运行、学校监管。基地可开展多个专业实验、实训课,包括:ICT设备实验室,采用“云-管-端”系统架构,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第三代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真实场景进行实操演练;云计算平台,构建了动态计算资源池,建立了云服务平台,并结合了云桌面、云管理和云安全等云应用。
基地除了支撑课程体系内的实验实践,也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平台。产业学院有序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及各类创新项目训练,学以致用。例如,中兴学院成立了学生社团“ICT协会”,参与基地多个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参与项目实施管理,通过实际案例的锻炼,培养学生工程交付的能力和经验。
4.3 强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的优质就业
利用企业的行业地位和丰富的产业链,中兴将ICT产业企业资源引入学校,逐步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和就业资源池,保证了企业与专业较强的相关度,优化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以就业为目的的推荐实习,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5 结语
中兴学院充分利用产业学院优势,逐步形成了“122”人才培养模式。“1”是基于1个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第一个“2”是培养“双准”应用型人才,第二个“2”是实行“双阶段”的培养过程。借助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平台的优势,专业与产业同步发展,以产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与企业强相关的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就业、创业、升学等多路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