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的程为平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用药规律分析

2022-08-24程光宇程为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僵蚕桃仁中风病

刘 玥 程光宇 程为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诊疗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二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现代医学将中风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两大类[1]。缺血性脑中风,指脑血管狭窄、闭塞,脑血流阻断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甚至坏死,致脑血管功能障碍[2]。临床以突然昏厥、意识不清、语言障碍、严重者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3-4]。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5-6]。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统计,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即为脑卒中,而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占69.6%~70.8%[7-8]。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以静脉溶栓、介入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及康复训练等为主[9-10],虽治疗及预防效果显著,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1-12]。中风作为古代中医“四大难证”之一,从古至今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现代临床研究已证实中医治疗对本病效果确切,可在西医基础上进一步修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3-14]。程为平教授临床治疗本病效果显著。本文收集程为平教授门诊相关处方,进行数据挖掘,以求总结其治疗本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和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为平教授门诊就诊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病历。

1.2 纳入标准

①中医诊断、中医证候、方药完整准确;②符合缺血性中风病相关诊断标准[15];③服药后症状减轻。

1.3 排除标准

①处方主要针对不寐、抑郁、感冒等兼症治疗;②患有严重慢性疾病或器质性病变;③患有严重认知障碍。

1.4 分析方法

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中医传承计算系统V3.0”软件,录入患者诊断、治疗等相关信息。采取双人审核制度,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建立医学数据库,并对录入的患者处方进行药物功效统计、药物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

2 结果

共收集到病历273 份,纳入方剂273 首,涉及162 味中药。

2.1 四气统计

162 味中药最多为性温药,其次依次为性平、性寒、性凉、性热药。见图1。

图1 四气统计雷达图

2.2 五味统计

162 味中药最多为性甘药,其次依次为性苦、性辛、性酸、性咸药。见图2。

图2 五味统计雷达图

2.3 归经统计

162 味中药主要归肝经,其次频次>500 的依次为心、肺、脾、胃、肾经。见图3。

图3 药物归经雷达图

2.4 药物频次统计

使用频次在100 次以上的中药共10 味,最多为桃仁及红花155 次,使用频次前20 位的药物见表1,核心药物网络展示见图4。

图4 核心药物网络展示图(支持度个数60,置信度0.85)

表1 使用频次前20 位的药物

2.5 功效统计

使用频次>100 的分类为补虚药778 次,活血化瘀类625 次、解表类361 次、清热类332 次、利水渗湿类256 次、平肝息风类234 次、祛风湿类197 次、安神类156 次、化痰止咳平喘类128 次。

2.6 关联规则分析

结合相关统计经验,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60,即数据库中出现≥60 次的药物组合共34 组;置信度设置为0.85,即方剂中出现A 药物时B 药物出现概率≥85%的药物组合共31 组。见表2~3。

表2 药物组合模式频次(支持度个数60)

表3 药物关联度分析(支持度个数60,置信度0.85)

2.7 药物聚类的分析结果与展示

利用“提取组合”的方式得到4 类核心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展示中,每张图代表不同类别,点数代表方剂的数量。越靠近回归曲线,代表与核心药物越接近。见表4、图5。

图5 方剂聚类分析图

表4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3 讨论

程为平教授治疗本病常用的前20 味药物中,活血化瘀以红花、桃仁、川芎为主;祛风通络以桑枝、桂枝、鸡血藤、夜交藤、天麻、僵蚕为主;补虚以白术、当归、炙甘草、黄芪、牛膝为主;涤痰开窍宁神以石菖蒲、远志、半夏为主;健脾利水以茯苓、薏苡仁为主。用药以补虚为本,兼顾风、瘀、痰等实邪,“活血化瘀、祛风散邪、涤痰通络、补益虚损、健脾渗湿”为其治疗本病的主要用药原则。

本病起病急,多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16-17]。风为百病之长,有内、外风之分,《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多用归肝经药物治疗本病[18]。《荀子》:“心居中虚……夫是之谓天君。”《素问》:“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管理五官、感觉、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神明通达与心功能是否正常关系密切,故本病多使用归心经药物治疗。《千金要方》:“凡风多从背五脏输入……肺病最急。”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气足则宗气盛、血运充沛,肺气助心行血,肝主升发、肺主肃降两者调达全身气机[19-20]。“百病多由痰作祟”,杨利等[21]认为中风病各期皆以痰为主要病理因素。程为平教授门诊前期对黑龙江中风病患者体质研究[22]发现痰湿质患者占总患者的32.93%。“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归肺经药物与“治痰”密切相关[23]。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且患者发病多伴肢体活动不利,而“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故多用归脾胃经药物。“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发”,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患者体质研究[6]中气虚质占63.48%、阳虚质、阴虚质各占46.3%,故多用归肾经药物[24]。

黑龙江地属高寒地带,具有强烈地域特色,感受寒邪,最易损伤阳气,寒性凝滞、寒则气收,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故四气分析中用药多选性温、性平药治疗。

关联分析中,前三位药物组合为桃仁、红花;天麻、僵蚕;桂枝、桑枝。药物关联规则中,桃仁、红花两味药物与大多数药物存在关联关系。《医林改错》:“元气既虚……必停留而瘀。”桃仁、红花可活血化瘀而不伤血,改善血液循环,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自由基及脑保护等功能[25-26]。《本草汇言》:“天麻主中风。”《本草便读》:“僵蚕为治风之药。”天麻僵蚕配伍,可增强祛风散邪涤痰之功。桂枝桑枝皆擅通肢节,相伍可祛风通络,治疗肢体活动不利。聚类分析中筛选出4 组核心类别,A 类别活血化瘀、补益虚损为主;B 类别祛风散邪、涤痰通络为主;C类别活血化瘀、健脾渗湿为主;D 类别活血化瘀、通利关节为主。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程为平教授缺血性中风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希望能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僵蚕桃仁中风病
桃仁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桃仁和酒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止咳平喘的桃仁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