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四重维度*

2022-08-24周建超

观察与思考 2022年5期
关键词:公有制共同富裕发展

周建超

提 要: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导致阶级对立和社会两极分化不可避免,进而提出了未来新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般理论原则。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依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魅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新的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确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特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在团结带领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和前途,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魅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需要方法论的自觉,需要从理论基础、价值立场、历史进程和实践路径维度出发,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本质要求和实现逻辑,从而在新征程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一、理论维度: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在那里,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逐步消除,每个人的才能和力量都能够得到完全自由地发展,“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所有“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从而使人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但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并不会自发走向共同富裕,未来新社会之所以能实现共同富裕,最关键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为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发展时,尽管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历史上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同时,他们又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造成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决定了生产资料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成为不可避免,进而导致资本家财富的无限扩张与无产阶级极度贫困的社会两极分化。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形成了资本与劳动的紧张对立,整个社会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更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撕下了资本主义所谓自由、平等的虚伪面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将来建立的美好新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应是私人占有,而是归全社会拥有,劳动产品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使劳动者最终摆脱物的奴役而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正是这一质的区别,使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中国成为现实的可能。

第一,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废除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通过构建合理的生产关系,既可以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克服其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对立,又能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宏观调控管理,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制度前提。第二,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劳动者共同拥有,消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这就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人,并强调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共同富裕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第三,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联合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使广大劳动者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劳动,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的分配原则,共同分享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社会财富,这将极大激发和调动广大劳动者创造物质财富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为社会主义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提供充分保障,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只有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二、价值维度: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党的一大纲领就明确提出要用阶级斗争手段,“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以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前提条件。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等政策主张,意在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满足无地和少地的亿万农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首先提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并强调发展新中国经济,使国家富强起来,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尽管“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必然产生两极分化,使中国人民重新回到受剥削受奴役的贫困地位。因此,“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才能“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证。对此,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道:“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这就为亿万民众走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从历史反思中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对此,邓小平反复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因此,“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并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明晰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推进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杜绝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为此,我们党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加精准的思路,采取超常举措,众志成城,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并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符合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全体人民真正迈向共同富裕。

三、历史维度: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具有非同步性和时序差异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社会内部各要素在发展上的不一致、不协调,往往会导致其发展过程的不平衡,表现为社会各个层次各个区域发展具有非同步性和时序上的差异性。中国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无论是进行革命还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语境来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经过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同样,在改革开放后推进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上,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在承认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与总目标的辩证关系,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从少数人富裕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局部富裕到整体富裕、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裕、从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到高级阶段共同富裕的漫长历史过程,需要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的不断累积,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才能逐步实现,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必须依据我国具体国情逐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

正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由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利用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优越条件,先发展起来,然后逐步推到全国。这就是说,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同等富裕或同步富裕,不能整齐划一,必须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创获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对此,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针对当时有人提出这样做会不会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的疑虑,邓小平反复强调,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他人和其他地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才能达到加速发展、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依据这一逻辑思路,我国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鲜明特征:一是在城乡关系上,优先发展城市工业,通过发展城市工业带动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构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二是在区域发展上,首先鼓励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加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推动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等区域发展战略,鼓励和引导东部地区通过对口支援、帮扶协作和区域合作协同发展促进中西部、东北地区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以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三是在防止贫富两极分化上,一方面从国家政策和物质等方面加强对西北、西南和其他贫困落后地区与群众给予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通过征收所得税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不合理或非法收入,鼓励高收入企业和群体更多回报社会,帮助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众更好地发展,形成先富带动、帮助后富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机制,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同步性和时序差异的客观规律。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同步性规律,我们党科学制定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从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到党的十三大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和党的十九大明确“新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而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当然,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必须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清醒认识。

四、实践维度: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在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探索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是一项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要求相结合,发挥历史合力的作用,才能走出一条全体人民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为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进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有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一部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为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历史。现在我们正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阶段迈进,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防范和化解共同富裕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推进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与环节,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凝聚人民思想共识、统一意志、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内生动力。面向未来,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共同富裕始终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奋力前进。

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可供分配的物质成果,只有建立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可供分配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实现。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发展仍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全面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就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全社会成员的内在潜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进一步“做大蛋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当然,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是全面整体的,不是单一的,除了发展经济以外,还需要推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共同发展,这样的共同富裕才是人民真正所向往的。

第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共建共享,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动力源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创造历史的实践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历史活动首先是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正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跃升,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创新,都是在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中实现的。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因而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化为不断推动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要求社会不断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社会满足个人对美好生活需求、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然要求。这一辩证的逻辑关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尽其所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在此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才能在共建中实现共享、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埋头苦干,共同奋斗,通过共建共享而逐步实现。

第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适应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需求,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既能保证社会生产的社会主义方向,又能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离开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基础来言共同富裕,最后只能陷入两极分化的泥潭。因此,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加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增强其控制力、创新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有序健康发展,以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和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规范资本行为,趋利避害,既要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无序扩张,肆意操纵,牟取暴利,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表现是如何对待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和鼓励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尽管这种分配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但只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构建好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好市场、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各自分配中的作用,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就可以从总体上逐步缩小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并没有设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列宁、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利用市场经济有益的一面并没有展开深入的分析。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发挥市场经济有益作用的认识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破除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的思想教条,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飞跃,并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巨大优势,又要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创造潜能和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双重作用,并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规制市场行为和引导发展方向,让市场更好地为多数人的利益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当然,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还需要发挥历史合力作用,才能最终完成既定目标。其中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因而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农村。因此,要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农民与土地、农民与集体、农民与市民的关系,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关系,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同时,要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健全的法治确保在“做优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把稳定和扩大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有机统一;要不断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以帮扶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通过教育不断提升人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缩小个体之间在劳动能力方面的差异,为共同富裕创造前提;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勤劳致富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培养人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格,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发扬互助合作、扶贫济困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不断提升人的道德素养,为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总之,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新社会的一种构想,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历史实践中渐次展开的,彻底消除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下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特征,深刻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践、社会发展差异性与整体目标实现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彰显了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与作为历史主体力量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情怀。尽管当前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还很漫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历史已雄辩证明,只要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等合力优势,我们就一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远景。

猜你喜欢

公有制共同富裕发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区域发展篇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