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来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经验启示
——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为分析对象

2022-08-24

观察与思考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时代发展

张 娟

提 要: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奋斗历程中,对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态度。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历次判断为分析对象,人民美好生活观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萌芽期、奠基期、积累期、形成期这四个阶段,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发展性与人民性、动态性与平衡性、主观性与社会性(客观性)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美好生活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充分发挥人民的历史主体作用是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内在要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具体实现路径。

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治国理政的实践产物和理论结晶,它自身也经历了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人民美好生活观在其整体塑造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担当和人民群众自身创造美好生活主动实践的有机统一。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历史演进

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塑造过程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正如大多数事物一样,它经历了萌芽期、奠基期、积累期和形成期。由于历史场域的主题设定不同,中国共产党理解和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具体内涵和期待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一)萌芽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呈现场景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可以理解为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对未来社会美好生活愿景的构想和描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其本质规定性之一,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人民享受美好生活,是其现实目标和价值准则。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担负起推翻旧社会、建立一个崭新的人人都能拥有美好生活的社会的历史任务。为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充分把握当时具体历史条件,认清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是“三座大山”,它们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于是把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定性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人民美好生活观在特定的历史场域中表现为人民渴望独立自主,成为国家和自身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肩负起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坚决斗争,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最终胜利,让人民真正从反动阶级的剥削和奴役下解放出来,成为自身和国家的主人。而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准确认识、把握和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得以实现在特定历史场域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初步目标。

(二)奠基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呈现场景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尤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和基本制度的确立,党的中心工作由革命转向经济社会管理工作。人民拥有了国家主人身份之后,对美好生活的认识也有所提升,具体表现在对简单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需求,这从党中央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可见一斑,“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方面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描述,也对人民迫切需求作了准确的判断,充分说明了当时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是整个社会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美好生活观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依据社会具体情况对当时人民的生活需求的一种把握,它既包含了主观的成分,更依据于客观实际所得出结论。虽然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对影响人民美好生活因素判断有所偏差,认为阶级矛盾是主要因素,并经历了曲折过程,但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强大的自我纠偏和反思能力,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并围绕此展开一系列工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积累期: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呈现场景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集中精力搞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物质总量不断积累起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人民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当时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归结于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不仅符合马克思关于经济社会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要从物质生产当中去找根源的重要论断,也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总体判断,那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物质品种单一、文化生活不丰富,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进而影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落后社会生产的问题,在改革进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和宝贵信心。

(四)形成期: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呈现场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社会发展内涵和任务都有新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有了新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指出了新时代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是发展质量问题,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飞跃,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对美好生活理解也愈发深刻,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新时代作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初露雏形,新时代为人民美好生活观进一步发展提供丰厚的土壤和良好的条件,人民美好生活观因新时代而立,因新时代而兴。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历经萌芽期、奠基期、积累期,在新时代已经逐步成型,从其形成的历史逻辑可以得出,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是建立在客观变化的实践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与目标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对不同时期人民美好生活内涵具体样态作出了描述,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任何意识形态及其社会作用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每一历史时期都需要也必然会产生与该时期的特定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历史具体样态,是与当时的社会物质条件相适配的。伴随着社会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具体样态也在不断升华。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内涵和特质

中国共产党在培育人民美好生活观过程中形成一些鲜明特质,这些内涵和特质充分反映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又体现了发展性与人民性、动态性与平衡性、主观性与社会性(客观性)的有机统一。

(一)发展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与西方国家执政党始终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不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在长期执政中实现了社会发展进步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度统一。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便把“人民”二字写在基因里、融在血液里。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形成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他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领导全党和全体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和体制保证。他在改革初期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美好生活内涵也在不断提质,“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习近平同志在新时代更是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脍炙人口的金句,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在新时代已经初步形成。回顾百年党史,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为人民美好生活观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动态性与平衡性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是建立在不断变化的实际基础之上,每一历史时期都呈现不同具体样态,这体现了它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平衡性尤为重要。党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没有民族和国家独立,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无从谈起,于是党把人民从水深火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救出来,让人民成为国家和自身的真正主人。新中国成立后一长段时间,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先后把落后的物质文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作为影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从社会主要矛盾视角来看,这体现了社会需求主体——人民在不断追求一种理想而平衡的生活。新时代,因为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方面,还体现在民主、法制、公平、社会正义等方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更多元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中国共产党培育人民美好生活观的过程,是从单纯注重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改善,到注重人民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满足,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协调发展,并充分激发人民主体自觉意识,使人人享有美好的国家主人翁生活。

(三)主观性与社会性(客观性)相统一

所谓主观性是指主体“意识的特性”,主要表现在特定认知活动对于特定认知主体的依赖性上,是“主体表现在认识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是特定认知主体——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美好生活作出界定的范畴。什么是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内涵和具体样态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美好生活创造的进程中回答,它依赖于执政党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概念、内涵、特性、意义的理解与掌握,具有主体“意识特性”。但与主观意识特性相对应的是客观物质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客观实际,它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如果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40多年的物质经济积累,人民美好生活便是“空中楼阁”。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并不是横空出世,是党百年奋斗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马克思曾讲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来源于实践并经得起实践检验,它是认识特定主体——中国共产党基于经济社会文化客观实际情况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预期的一种设定,既根源于目前物质条件基础,也包含了对人民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样态,联结着当下和未来具体美好生活样态,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社会性)统一。

三、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形成的基本经验

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贯穿于我们党百年来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历程中,发轫于国家独立之时,形成于新时代,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从中可以发现,党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美好生活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充分发挥人民的历史主体作用,是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内在要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具体实现路径。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美好生活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人民美好生活观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正确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使人民美好生活由“遥不可及”转为“触手可及”,人民美好生活观也逐渐成形。总而言之,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才是人民美好生活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

(二)充分发挥人民的历史主体作用是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形成,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体现,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经过党和人民的长期奋斗,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伟大号召,人民美好生活观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渐次展开,但理论与实践主体一直是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强调:“在全国人民中,共产党员始终只占少数。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中国共产党承诺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任务也需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完成,因为人民才是历史和国家的真正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构成、地位、名称等会有所变化,但具有劳动属性的‘生产者’身份首先是第一位的。劳动既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认,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过去,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产出满足自身基本生存需求的大量物质资料,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进步,现在和将来中国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生产更多的精神文化等多样化产品,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归根到底,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是否合宜是由人民来评判的,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过程中,要更加凸显人民的创造主体地位、利益主体地位和评判主体地位,最终才能创造出人民满意的美好生活,交上一份优异答卷。

(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具体实现路径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观实现的具体路径。习近平同志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相应的社会主要任务和工作重心也有所转移,由过去着力解决物质文化生产落后的问题转变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成为制约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那么破解之道就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彻底扭转过去粗放式低效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深度供给侧改革,使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平衡的有机运转系统,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运转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新时代,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但外部挑战形势依然很严峻,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美好生活方向,使全体人民坚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好生活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为分析对象,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形成脉络与发展逻辑,对新时代我们党正确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美好生活观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均有重要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时代发展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区域发展篇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