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山西武状元杨俊卿家族陵园群考析

2022-08-24杨民庆杨维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甬道山门杨俊

杨民庆 杨维

(1.菲律宾卡威迪国立大学,菲律宾 卡威迪 99900;2.宿州学院武家学派研究中心,安徽 宿州 234000)

四百多年前,在山西蒲州城东隅,有一条通往城南的官道,道旁有七处建筑宏伟、面积广阔的明代陵园群,堪称“蒲州第一陵园群”(图1)。它是明代中后期官至兵吏部尚书加少师赠太傅、谥襄毅杨博及饧杨氏祖,父四川按察使司佥事杨瞻,叔父南京国子监丞杨暚,长子户部尚书杨俊民,四子武状元左军都督同知杨俊卿,五子陕西按察司副使兼云南布政司右参政杨俊臣等组成的饧杨氏陵园群。这个家族“以饧为业,商埠南北;五世官祖,政绩卓著;文学作品,甲于三晋;武学成就,显赫大明”。

图1 饧杨氏陵园示意图

饧杨氏陵园群从堪舆角度着眼,地处高阜,陵园呈方形、长形不等,七个陵园及牌坊、祠堂和庙宇占地254亩(约167640平方米),有两重围墙,明代建筑及风俗礼制,父子兄弟按照一定墓位排列,墓为长方锥棱体,头抵中条山,足登黄河。陵园有享殿、配殿,殿上有刻画、题字。柏树成林,灌木分布其中。墓前筑有神道,建有神道巨碑、各式石像、华丽牌坊。陵园廊坊为停放灵柩和看墓人住宿之用。整个陵园环境庄严肃穆,古雅幽静,其雄浑的气势和开阔壮丽的景色仍令人缅怀不已。站在陵园高处放眼望去,普救寺、万固寺两塔高耸入云,南北相望,淡水清澈见底常年流淌,鱼虾历历可数。南望中条山脚下,苍鹰击空百鸟飞鸣,绿树成荫翠竹连垄,微风吹过徐徐作响,有似天籁回荡,聊慰当地百姓终年辛劳之人生。每至秋末冬初,漫山遍野的柿树叶,历经霜染尽显红色,使人领略到唐代诗人杜牧《山行》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真实情感。

近百年来,饧杨氏陵园群这一雄伟壮观的明代建筑,在战火中风雨飘摇,终损于兵燹,毁于“文革”时期,地上文物仅存杨瞻陵园部分残碑横卧田野,其他陵园建筑已荡然无存,甚至连墓冢也被铲平,但地下文物保存尚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保存和记忆明代风格建筑,讴歌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对明代山西武状元杨俊卿家族陵园群进行深入研究。

1 饧杨氏祖陵园

元末河南弘农郡卢氏杨觉,授夏县主簿,道卒于蒲,后人定居于蒲之普救里,以饧为业,是蒲坂杨门始祖,为区别其他杨姓,名“河中饧杨氏”。此后杨觉后裔七代人杨善甫、杨德、杨荣、杨志、杨茂、杨升、杨谌、杨儒、杨鉴、杨选、杨贤、杨暹等合葬饧杨氏祖陵园(图2)。

图2 祖坟陵园

饧杨氏祖陵园位于永济西南13千米,蒲州镇西北侧,占地十二亩(约8000平方米),系明代建筑,坐东南向西北。陵园地理环境较好,东有中条山作屏,西临黄河,风水俱佳。

沿着甬道前行,前面是山门,山门由大门和耳房组成,山门上有一块大木匾,名“明禋门”三字,山门两侧各一尊石狮座像,雄视眈眈,栩栩如生。土围墙由山门两侧叠起,前宽后窄,囊括茔地。沿着甬道向前,上几步台阶进入山门,甬道两侧为带斗旗杆和石像群,有石羊、石人等,山门两侧有民房。沿着甬道继续向前是第二道大门,大门左右两侧由土叠起,与围墙相连。进入大门再向前,甬道两侧是碑林区,每区两行六排,两区共24幢蛟龙巨碑,每幢碑下均有龟趺驮着。碑林区左右两侧有民房,为看墓人住宿和停放灵柩的地方。沿着甬道向前,便是三间穿廊大殿,殿前匾额镌有“明禋堂”三字,殿内供奉着先祖灵位。走出殿门向后,就是饧杨氏祖七代人的墓冢。饧杨氏祖陵园,苍柏参天,灌木花卉遍布其间,是后辈人祭祖之地,也是游览佳境,可惜毁于兵燹,变成民房和耕地。

饧杨氏祖陵园从风水学来看,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美,依山傍水,藏风聚气,使天、地、人三才合一,确实是风水宝地。从经济学来看,占地十二亩(约8000平方米)的明代建筑耗资庞大,饧杨氏家族以饧为业经营糖业生意,至第六代杨谌糖业达到顶峰,远销关东、关中、江淮、扬州等地,在蒲州通京大道旁置有杨家客栈,城内设有杨家当铺,为蒲州称贷之最,实为“明代晋商的先驱和开拓者”。如此雄厚的财力建造饧杨氏祖陵园,自然是不足为奇了。从时政学来看,龟趺驮24幢蛟龙巨碑,必为官宦之家。龟趺一般指赑屃,是龙的九子之一,龟趺驮碑象征长寿吉祥,代表着一定的地位和级别。从教育学来看,杨谌在河东理学的影响下,将杨家北院别墅改造成“大椿堂书院”,请河东理学创始人薛瑄为首席私塾先生,由此为后世子孙的隆昌和教育奠定了基础。饧杨氏祖陵园对研究明代晋商、人文地理、经济文化、时政教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杨瞻陵园

杨瞻,明代蒲州人,河中饧杨氏第八代嫡孙,正德乙卯举人,终官四川按察司佥事,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杨瞻陵园位于永济市西南13千米,襄毅庄村东南,占地五十亩(约33333平方米),系明代建筑,坐东南向西北,陵园前甬道500米有余。陵园地理环境幽美,东有中条山作屏,西临黄河,风水俱佳(图3)。

图3 杨瞻陵园

沿着甬道向前,第一个建筑是青砖牌楼,高5米,宽5米。出了青砖牌坊不远处,是一座拱形青砖桥,名曰“世济桥”,长20米,高6米,宽2米有余。越过世济桥,不远便是第二座青砖牌楼,其结构、大小和第一座相似。出了第二座青砖牌楼,沿着甬道继续向前,约300米处,便是第三座宏伟的青砖牌楼,其造型、艺术价值很高,此楼高9米,宽6米。出了第三座青砖牌楼,甬道两侧为石像,有石虎、石羊、石马、石人等。沿着甬道再向前,就是山门,山门上有一块大木匾,名“明禋门”三字,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尊石狮座像,雄视眈眈,栩栩如生,土围墙由山门两侧叠起,形成外围墙,囊括茔地。沿着甬道继续向前,上几步台阶,则进入山门,甬道左右两侧用青砖叠起,形成内围墙,直通墓后。山门两侧及内围墙左右两侧均建有廊房,是看墓人住宿和停放灵柩的地方。外围墙与内围墙之间为桃园,桃园内植有许多桃树,硕果累累。内围墙左右两侧有角门,是通向桃园之路。沿着甬道再向前,便是五间雄伟的穿廊大殿,殿前匾额镌有“明禋堂”三字,大殿左右两侧青砖围墙与内围墙相连,并有角门通向墓地。大殿内供奉着先祖灵位,出殿门向后,甬道两侧是碑林区,每区两行六排,两区共24幢蛟龙巨碑,每幢碑下均有龟趺驮着。

沿着甬道继续向前就是墓群,有三个大墓冢和数个小墓冢,最后一个最大,约6米高,四方形,即杨瞻墓冢。墓前两侧大墓冢约4米高,四方形,是杨瞻次孙杨俊士、三孙杨俊彦墓冢,曾有“前抱孙背靠儿”之说。墓后有土堆成的假山一座,约7米高。杨瞻陵园,苍柏茂密,绿树成荫,灌木花卉遍布其间,是后辈人祭祖之地,也是游览佳境,文物胜地,可惜毁于兵燹,地上只留下几幢巨碑和几尊石像,地下文物保存完好。杨瞻墓(包括墓地石刻)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襄毅庄,已被山西省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建筑学来看,杨瞻陵园占地五十亩(约33333平方米),三座青砖牌楼雕刻,24幢蛟龙巨碑,石虎、石羊、石马、石人等矗立神道两侧,青砖牌楼、蛟龙巨碑、石像群等精美的明代建筑工艺蔚然深秀,可谓“气势庞大雄伟壮观”。从时政学来看,虽然杨瞻实际官职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正五品官员,按理说其陵园规模不可能如此宏大,且还有24幢蛟龙巨碑等,这些都是儿子太宰杨博的功劳,转赠父亲杨瞻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从社会学来看,拱形青砖世济桥寓意杨瞻当官为民好善乐施心系百姓,与生前的读书论道关心国事贫以解囊的菩萨先生相映照,对研究明代建筑、雕刻工艺、纪检监察、社会时局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杨暚陵园

杨暚,字伯远,号历原,州廪生,明代蒲州人,河中饧杨氏第八代嫡孙,嘉靖三十四(1555)年贡元,任武学训导,献县教谕,河间府教授,国子监助教,南京国子监丞。杨暚陵园位于永济市西南13千米,王庄村东北侧,占地十二亩(约8000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陵园地理环境尚好,东有中条山作屏,西临黄河,风水俱佳(图4)。

图4 杨暚陵园

沿着甬道向前,不远就是山门,山门上有一块横匾,曰“明禋门”,山门为一大间青砖瓦房组成,两扇门,门前两侧各一尊石狮座像,土围墙由山门两侧叠起,囊括茔地。沿着甬道再向前,上几步台阶,就进入山门,甬道两侧各三间廊坊,是看墓人住宿和停放灵柩的地方。沿着甬道继续向前,便是三间穿廊大殿,殿前匾额镌有“明禋堂”三字,殿内供奉着先祖灵位。走出殿门向后,就是墓群,最后面一个最大的四方形,约5米高,就是杨暚墓冢,墓前两侧,有两幢蛟龙巨碑,每幢碑下均有龟趺驮着,其中一幢碑文是“南京国子监之丞”。在杨暚墓冢左右两侧是杨睦、杨睎、杨晰,下面是杨恒、杨情、杨性、杨愉、杨慥、杨慓、杨槟、杨怡等祖墓冢。杨暚陵园,内植柏树,灌木花卉遍布其间,是后辈人祭祖之地,毁于兵燹,变成了耕地。

杨暚陵园,从规模来看,占地十二亩(约8000平方米),有两幢蛟龙巨碑,其中一幢碑文是“南京国子监之丞”,较杨瞻陵园略有逊色,但凭借侄儿太宰杨博的地位和威望,杨暚陵园也算比较壮观了。从军事来看,杨暚之子杨慓是潼关卫指挥佥事、明威将军,侄儿杨恒是兵马副指挥,为杨暚陵园也增添了几分色彩,对研究明代政治、教育制度和军事兵马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4 杨博陵园

杨博,明蒲州人,河中饧杨氏第九代嫡孙,嘉靖乙丑进士,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理兵部事,殁后赠太傅,谥襄毅。杨博陵园位于永济市西南13千米,王庄村东北侧,占地五十亩(约33333平方米),系明代建筑,坐东南向西北。1957年山西省140号文件通知杨博陵园为省级文物保护,“文革”时被毁。杨博陵园地理环境较好,东有中条山作屏,西濒黄河,风水俱佳(图5)。

图5 杨博陵园

沿着甬道向前,第一个建筑是拱形青砖牌楼,登上青砖牌楼,可欣赏黄河风光,楼高4米,宽5米,长4米。沿着甬道再向前,约500米,拐弯便是一座桥,长10米,高5米,名曰“天宫桥”。越过天宫桥,前方便是第二座宏伟的青砖牌楼,其造型、艺术价值极高,楼高8米,宽6米,正面盈尽楷书,匾额镌刻“三朝太宰”,背面为“一代师臣”。穿越第二座青砖牌楼不远,上几步台阶,就是山门,山门由大门、耳房组成,大门上有一块大木匾,名曰“明禋门”。山门两侧,各有一尊石狮座像,雄视眈眈,栩栩如生。土围墙由山门两侧叠起形成外围墙,囊括茔地。进入山门再往前,是一座雕刻新颖的三间木牌坊,木牌坊两侧,对称布置石卧虎4个,牌坊两侧由青砖叠起形成内围墙直通墓后。经过木牌坊向前,甬道两侧是石像群,有石猴、石羊、石马、石人等。石像群左右两侧是碑林区,每区三行六排,两区共35幢蛟龙巨碑。东北角少1幢(据说皇帝只立36幢,固比皇帝少1幢),碑下均有龟趺驮着。碑林两侧建有廊坊,是停放灵柩和看墓人住宿用的。外围墙与内围墙之间为桃园,春时鲜花绽放芳草香,秋时果实丰硕坠树摇。内围墙两侧有角门,是通往桃园之路。沿着甬道继续向前,便是雄伟的五间穿廊大殿,殿前匾额镌刻“明禋堂”三字,约1米见方,两旁立柱上有木刻对联“颐德茂勋久司兵本;宏才伟识再典权衡”。殿内端坐杨博淡墨塑像,高1.8米,东南墙嵌有内阁首辅张居正撰文、大书法家项穆篆书的墓志铭,正殿中间开有后门,通往墓地。走出殿门向后,就是墓群,有三个大墓冢,数个小墓冢。最后一个最大的,约6米高,四方锥形,即杨博墓冢,墓为小青砖砌成,青石门,大拱形,6米高,墓内墙壁上镶有许多青石碑文。墓前两侧是孙元祯、元祥、元祉、元禧、元祺、元禨等人墓冢。杨博墓后有假山一座,高约7米。杨博陵园,树木丛生,合抱柏树不下数十株,参天遮日,十分壮观,灌木花卉遍布其间,是后人祭祖之地,更是游览佳境,实为中华文物瑰宝,可惜为兵燹与“文革”所毁,但地下文物保存完好。

杨博陵园从政治军事地位来看,万历皇帝御赐“三朝太宰,一代师臣”,说明太宰杨博历经三朝的政治地位;35幢蛟龙巨碑,证明太宰杨博戎马生涯的丰功伟绩。从德才学识来看,殿前两旁立柱上有木刻对联“颐德茂勋久司兵本;宏才伟识再典权衡”,表明太宰杨博一生“忠亮老成,望隆中外”“竭忠笃孝,纬武经文”。从文学书法来看,内阁首辅张居正撰文、大书法家项穆篆书的墓志铭等,更是文采飞扬、落笔生花。从处世哲学来看,“其志翩翩,其行严严,其处于世也,卓然如秋峰之耸峙,昂然如鸡群之野鹤,伟人也”。。。。。对研究明代政治、军事战略、经济文化、处世哲学、书法艺术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5 杨俊民陵园

杨俊民,明代蒲州人,河中饧杨氏第十代嫡孙,嘉靖壬戌进士,户部尚书,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谥赠少保、太子太傅。杨俊民陵园,位于永济市西南16千米,陈村西北0.5千米,占地五十亩(约33333平方米),系明代建筑,坐东南向西北。陵园地理环境较好,东有中条山作屏,西临黄河、风水俱佳(图6)。

图6 杨俊民陵园

沿着甬道向前,第一个建筑是石牌楼,其造型、艺术价值颇高,楼高5米,宽5米。走出石牌楼,甬道两侧是石像群,有石猴、石羊、石马、石人等。沿着甬道继续向前,不远就是山门,山门由大门和耳房组成,大门上有一块大木匾,曰“明禋门”,门前两侧各一尊石狮像,雄视眈眈,栩栩如生。土围墙由山门两侧叠起,形成外围墙,囊括茔地。沿着甬道再向前,上几步台阶,则入山门,甬道两侧为碑林区,每区两行七排,两区共28幢蛟龙巨碑,每幢碑下均有龟趺驮着。在碑林区左右两侧,用青砖叠起,形成内围墙,直通墓后。山门两侧及青砖围墙左右两侧均建有廊坊,是看墓人住宿和停放灵柩的地方。内围墙与外围墙之间为桃园,桃园内植许多桃树,硕果枝头。内围墙左右两侧有角门,是通往桃园之路。沿着甬道再向前,便是雄伟的五间穿廊大殿,殿前匾额镌刻“明禋堂”三字,大殿两侧青砖围墙与内围墙相连,并有角门通向墓地。殿内供奉着先祖灵位。走出殿门向后,就是墓群,有三个大墓冢和数个小墓冢,最后一个最大的,约6米高,四方形,就是杨俊民墓冢。墓前两侧有两个大墓冢,约4米高,四方形,其中一个是杨俊民之子杨元祉墓冢。墓群后面有假山一座,约7米高。杨俊民陵园,苍柏参天,灌木花卉遍布其间,是后辈人祭祖之地,也是游览佳境,文物胜地,可惜毁于兵燹,变成耕地,但地下文物保存完好。

从建筑艺术来看,杨俊民陵园石牌楼造型、艺术价值颇高,彩绘雕刻如临其境皓月当空,充分体现故人的聪明才智。从政治地位来看,28幢蛟龙巨碑是朝廷地位的象征,杨俊民官至户部尚书,万历皇帝曰:“户部不可一日无杨尚书!”从经济学来看,“国家经费,大司农实领之,力劝上以撙节以为生财之术”。对研究明代政治、经济管理、建筑艺术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6 杨俊卿陵园

杨俊卿,明代蒲州人,河中饧杨氏第十代嫡孙,嘉靖甲子顺天武举第一人,隆庆戊辰武状元,锦衣卫指挥,左军都督同知,赠右都督、光禄大夫。杨俊卿陵园,位于永济市西南14千米,王庄村西南0.5千米,占地五十亩(约33333平方米),系明代建筑,坐东南向西北,陵园甬道半里有余,陵园地理环境优雅,东有中条山作屏,西临黄河,风水俱佳(图7)。

图7 杨俊卿陵园

沿着甬道向前,第一个建筑是拱形青砖桥,长约20米,宽2米有余,高8米,名曰“状元桥”。过青砖桥拐弯不远处,便是宏伟的石牌楼,其造型、艺术价值很高,楼高5米,宽5米。出石牌楼不远便是山门,山门由大门和耳房组成,山门上有一块大木匾,曰“明禋门”,门前两侧各一尊石狮座像,雄视眈眈,栩栩如生,土围墙由山门两侧叠起,形成外围墙,囊括茔地。沿着甬道再向前,上几步台阶就进入山门,甬道两侧为石像群,有石猴、石羊、石马、石人等。在石像群两侧为碑林区,每区两行七排,两区共28幢蛟龙巨碑,每幢碑下均有龟趺驮着,在碑林区左右两侧,用砖叠起,形成内围墙,直通墓后。山门及内围墙左右两侧,均建有廊房,是看墓人住宿和停放灵柩的地方。外围墙与内围墙之间为桃园,桃园内植有许多桃树,果实丰硕。内围墙左右两侧有角门,是通向桃园之路。沿着甬道继续向前,便是雄伟的五间穿廊大殿,殿前匾额镌刻“明禋堂”三字,大殿两侧青砖围墙与内围墙相连,并有角门通向墓地,有三个大墓冢,最后一个最大的约6米高,四方形,就是杨俊卿墓冢。墓前两个大墓冢,约4米高,四方形,是子元祥、元祺的墓冢。墓后有假山一座,高约7米。曾有“前抱儿背靠父”之说。杨俊卿陵园,苍柏参天,合抱之木数十株,灌木花卉遍布其间,其中有巨柏四人合抱,高数十米,如鸡群之鹤立于其中,在巨柏不远处,有棵柏树分岔处,长出一株桑树,名曰“柏抱桑”,并有灌木花卉遍布其间。这些盛景引人入胜,是后辈人祭祖之地,也是游览佳境、文物胜地,可惜毁于兵燹,建起民房和耕地。

从武举来看,杨俊卿为隆庆二年武状元,陵园的状元桥是他生前武举会试的写照。从建筑工艺来看,石牌楼的壮观不言而喻,关键在于其建筑造型、雕刻工艺、彩绘艺术等,完全继承了唐三彩的工艺。从锦衣卫制度来看,28幢蛟龙巨碑象征杨俊卿武官的崇高地位,许国曰:“司马之子,司马之弟,以文起家,以武名世,天策焞焞,龙骧虎贲。施于北门,宜尔子孙。”从生态环境来看,灌木花卉遍布其间,有巨柏四人合抱,高数十米,如鸡群之鹤立于其中,在巨柏不远处,有棵柏树分岔处,长出一株桑树,出现“柏抱桑”的奇特景观,维子曰:“灌木花卉任漫长,千年奇树柏抱桑,不知身后多少事,化作云雨沐隆昌。”杨俊卿陵园对研究明代武举、锦衣卫制度、建筑工艺、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7 杨俊臣陵园

杨俊臣,明代蒲州人,河中饧杨氏第十代嫡孙,万历乙卯举人,陕西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右参政,食正二品俸。杨俊臣陵园,位于永济市西南15千米,下寺村东南侧,占地十三亩(约8658平方米),系明代建筑,坐东南向西北,地理环境较好,东有中条山作屏,西临黄河,风水俱佳(图8)。

图8 杨俊臣陵园

沿着甬道向前,甬道两侧为石像群,有石羊、石猪、石马、石人等。沿着甬道再向前,前面不远就是山门,山门由大门和耳房组成,山门上有一块横匾,曰“明禋门”,门前两侧各一尊石狮座像,土围墙由山门两侧叠起,形成围墙,囊括茔地。沿着甬道继续向前,上几步台阶就进了山门,甬道两侧为碑林区,每区一行六排,两区共12幢蛟龙巨碑,每幢碑下均有龟趺驮着。在碑林区左右两侧围墙处,建有廊坊,是看墓人住宿和停放灵柩的地方。沿着甬道再向前,便是三间穿廊大殿,殿前匾额镌刻“明禋堂”三字,大殿两侧砖围墙,有角门,是通往墓地之路。走出殿门向后,就是墓群,有三个大墓冢和数个小墓冢,最后面一个最大的,四方形,约5米高,就是杨俊臣墓冢,大墓冢前面的墓冢,是杨俊臣之子元祜、元禔、元祚、元礽、元祎及本支系后代墓冢。杨俊臣陵园,内植柏树,灌木花卉遍布期间,是后人祭祖之地,也是游览佳境,可惜毁于兵燹,变成了耕地。

从地理位置来看,杨俊臣陵园占地十三亩(约8658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东有中条山作屏,西临黄河,依山傍水藏风聚气,风水俱佳。从碑文石刻来看,12幢蛟龙巨碑说明参政杨俊臣的官职地位,且食二品俸禄,维子曰:“先贤显贵,朝中大员。”从陵园墓群来看,杨俊臣之子杨元祜官至广东南雄府知府,杨元禔以子贵封工部主事,杨元祚鸿胪寺序班等,也是后继有人。杨俊臣陵园对研究明代地理、碑刻文化、陵园墓群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8 牌坊祠堂和庙宇

牌坊是形状像牌楼的构筑物,明代牌坊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之人,饧杨氏牌坊分为恩荣、公孤、六卿、京堂、词臣、风纪、藩臬、科第、锦卫九类。

《光绪十二年永济县志》记载饧杨氏家族牌坊有:第一类恩荣,恩荣世及坊,赠吏部尚书杨谌等。第二类公孤,太柱国太师坊,特进光禄大夫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太傅谥襄毅杨博。第三类六卿,父子一品尚书坊,太师吏部尚书杨博,少保户部尚书杨俊民;大冢宰坊,吏部尚书杨博;父子特进坊,太师吏部尚书杨博,锦衣卫都督同知杨俊卿;节制六镇坊,兵部侍郎杨博;大司徒坊,户部尚书杨俊民。第四类京堂,督抚楚齐坊,郧阳山东两省巡抚杨俊民;祖孙廷尉坊,大理寺司副杨瞻,大理寺少卿杨俊民。第五类词臣,传胪太史坊,翰林院检讨杨元祥。第六类风纪,鸟台御史坊,贵州道御史杨瞻。第七类藩臬,三世风宪坊,祖四川佥事杨瞻,子山东副使杨博,孙河南副使杨俊民,陕西副使杨俊臣;父子文宗坊,父山东提学副使杨博,子河南提学副使杨俊民。第八类科第,父子祖孙进士坊,杨博、杨俊民、杨俊士、杨元祥、杨世芳、杨蕙芳;兄弟文武魁元坊,会魁杨俊民、武状元杨俊卿;五世登科坊,杨瞻、杨博、杨俊民、杨俊士、杨俊臣、杨元祥、杨元裕、杨世芳、杨蕙芳。第九类锦卫,状元特进坊,会试第一特进光禄大夫左军都督府同知锦衣卫管卫事杨俊卿等。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很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平时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事务时,经常也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此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常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光绪十二年永济县志》记载饧杨氏祠堂有6栋,即明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太傅谥襄毅杨博、明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赠都督杨俊卿、明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赠少保兼太子太傅杨俊民、明四川按察司佥事赠少师吏部尚书杨瞻、明湖广郧阳府知府孝子杨俊彦、明陕西布政司右参政杨俊臣。

庙宇是供奉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光绪十二年永济县志》记载饧杨氏庙宇有两处,即佥事赠尚书杨瞻祠在东关东门内、杨襄毅公祠在城北祀虞坡杨公博。

饧杨氏牌坊祠堂和庙宇,从牌坊来看,有恩荣、公孤、六卿、京堂、词臣、风纪、藩臬、科第、锦卫九类17坊,涉及恩荣国家、崇高荣誉、朝廷六卿、京官要员、翰林词臣、监察御史、地方藩臬、文武科举、锦衣卫队等,可谓“惟帝念功,荣称显锡,光光天宠,贲此泫室”。从祠堂来看,有杨瞻、杨博、杨俊民、杨俊彦、杨俊卿、杨俊臣三代六人立祠,维子曰:“忠谨清廉,始终如一,虽才尽究,乃发于嗣,贤位列公,孤功施稷,燕翼之功,永袭龙章之贲。”从庙宇来看,有杨瞻、杨博父子两人建庙,为当地百姓供奉祭拜缅怀,维子曰:“不亡者寿,不朽者名,百世之下,视此刻铭。”饧杨氏牌坊祠堂和庙宇对研究明代牌坊、祠堂、庙宇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9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明代山西武状元杨俊卿家族陵园群考析,论述了饧杨氏陵园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及饧杨氏家族在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上的历史地位。饧杨氏家族经过七代人的商业发展,开始重视大椿堂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出五代政绩的众多栋梁之材。一个家族的兴旺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一个民族的繁荣至少需要五代的奋进,一个国家的崛起至少需要十代人的拼搏,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进拼搏。

①杨谌.河中饧杨氏家谱[M].大椿堂抄本.1462(明天顺六年):1-2.

②裴绅.明诰封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前四川按察司佥事舜原杨公行实状[M]//裴绅.杨瞻陵园碑记.[出版信息不详].

③张四维.张四维集: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右山裴公暨配陈孺人墓志铭[M].张志江,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707-709.

④杨维.河中饧杨氏文化[M].深圳:世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79.

⑤杨维.河中饧杨氏文化[M].深圳:世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81.

⑥杨佐.河中饧杨氏家谱序[M].大椿堂抄本.1736(清乾隆元年):19-20.

⑦杨佐.河中饧杨氏家谱序[M].大椿堂抄本.1736(清乾隆元年):20.

⑧杨佐.河中饧杨氏家谱序[M].大椿堂抄本.1736(清乾隆元年):21.

⑨杨佐.河中饧杨氏家谱序[M].大椿堂抄本.1736(清乾隆元年):12-13.

⑩杨佐.河中饧杨氏家谱序[M].大椿堂抄本.1736(清乾隆元年):1-2.

⑪张居正.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太保谥襄毅杨公墓志铭[M].大椿堂抄本.1574(明万历二年):7-12.

⑫杨佐.河中饧杨氏家谱序[M].大椿堂抄本.1736(清乾隆元年):12-14.

⑬王家屏.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赠少保兼太子太傅杨公俊民墓志[M].大椿堂抄本.1599(明万历二十七年):2.

⑭王家屏.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赠少保兼太子太傅杨公俊民墓志[M].大椿堂抄本.1599(明万历二十七年):8.

⑮陈继瑜,傅仁杰,吴钧,等.河东出土墓志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65-68.

⑯陈继瑜,傅仁杰,吴钧,等.河东出土墓志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68.

⑰杨佐.河中饧杨氏家谱序[M].大椿堂抄本.1736(清乾隆元年):17-18.

⑱⑳张居正.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太保谥襄毅杨公墓志铭[M].大椿堂抄本.1574(明万历二年):12.

⑲出自杨瞻陵园碑刻,嘉靖四十四年(1565)四月初十日。

猜你喜欢

甬道山门杨俊
杨俊德:农业丰收的“守护神”
从刘邦对“甬道”的学习解读其学习特点
抗拒
执着
《红蜻蜓》教案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可爱的
南北方道教建筑山门艺术形态比较刍议
贪官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