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考察与对策
——基于马克思就业理论与共富思想
2022-08-24朱萌萌林子华
朱萌萌,林子华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一、引言
共同富裕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具备的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从1953年12月“共同富裕”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到改革开放,通过先富带后富,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再到2021年2月,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共同富裕”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中央文件和高层会议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国几代领导人不断的求索实践中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
共同富裕是“共同”与“富裕”的有机统一,是共建共享的富裕,是全民、全面的富裕,是有差别不同步的富裕,其实质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由全体人民共创日益发达的生产力,共享日益幸福美好的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区域、收入等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列为我国新发展阶段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首,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六稳”“六保”之首,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突破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实践途径之一。然而,当前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就业问题仍较为突出,促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任务依然艰巨。同时,结构性就业矛盾成为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劳动者知识技能与现代产业发展的不相适应,即“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另外,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这也可能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波动。因此,纾解就业难题,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共同富裕路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了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普遍支撑为特征的新型灵活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相较于传统就业模式,工作形式更自由,工作机会更多,工作质量更高。关于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规定,但无论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理解,还是认为其是从“就业”向“工作”的一种转换,总体来说,新就业形态是一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区别于传统就业的新型灵活就业模式,一些国外学者将其称为新型零工经济。新就业形态主要包括自由职业、创业式就业、外包就业、多重职业、新型他雇型就业等类型。有些学者认为,新就业形态是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在创造新工作新职业的同时也在不断消灭传统就业岗位,但从马克思技术创新与就业关系理论看,创新驱动新就业形态发展,新技术对就业的创造效应最终会大于挤出效应。因此,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深化而产生的新就业形态,在不断催生出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中成长壮大,将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也将为扩大就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持续有力的新动能。
然而,从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中寻找实现共同富裕路径与对策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已有文献,以马克思就业理论与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依据,对新就业形态促进共同富裕的机理、路径与对策进行考察和探析,认为新就业形态可通过促进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稳定疫情常态化下百姓就业来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我们认为,奋进新征程,以马克思就业理论与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能够更好地发挥新就业形态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作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二、新就业形态促进共同富裕的马克思理论溯源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百姓充分就业。伴随数字技术发展而诞生的新就业形态,带动了许多新产业和新职业的出现。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新就业形态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我们从马克思相关理论中不难找到答案。
(一)马克思对新就业形态的相关阐述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涵盖多方面内容,其中,技术创新与就业理论包含了丰富的新就业形态思想。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提出的因技术创新而形成的“全新的生产部门”和“新的劳动领域”,虽与我们当前提出的新就业形态概念在内容表述上不尽相同,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看,二者在产生发展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即,技术进步与创新带动产生新的就业模式。马克思认为,技术进步与创新会对就业同时产生挤出和创造两方面效应,即,一方面,伴随技术创新传统生产部门与生产方式被逐步淘汰,相应的就业岗位也必然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新技术在产生、扩散与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新劳动力的投入,因为技术创新会促使新产业、新部门、新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创造出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故“就业工人人数的相对减少和绝对增加是并行不悖的”。
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创造效应主要通过增加“新就业形态”来实现,具体表现为:一是产生新部门。马克思指出,技术创新使“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长”,促进了“社会生产部门多样性”的增加,“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和“一些新的劳动领域”随之形成起来,例如,交通工具与通讯技术的进步使资本主义突破地理界限开辟了世界市场,交通运输业在世界市场繁荣发展之下,衍生出许多新的下属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愈加旺盛。二是创造新职业。马克思认为,技术进步促进了产出的增长,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新职业在持续增长的新消费需求中应运而生。具体来说,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为资本家阶级及其仆从提供了更多的消费物质,“这些社会阶层的财富的增加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工人人数的不断相对减少,一方面产生出新的奢侈要求,另一方面又产生出满足这些要求的新手段”,“新手段”对应着新职业的产生。另外,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加剧,使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从事非生产性劳动,“仆役阶级”(如侍从、婢女、奴仆等)代替旧式家奴被大规模地再生产出来。这就使许多工人退出生产领域进入了如今的服务业领域,新的就业形态与新职业由此产生。
(二)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要点
马克思虽然并未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但其“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思想与我们当前提出的共同富裕理念具有高度一致性。马克思对共同富裕思想的阐述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要点。其一,从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剖析与批判,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产方式是社会贫富分化的根源所在,资产阶级以剥削占有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使自身财富不断增加,而创造财富的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这同时也是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要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资本主义贫富分化,就要让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从而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这是“所有的人”走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其二,从共同富裕的实现基础看,马克思指出,当剩余劳动由工人阶级自己占有的时候,“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此时,“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在此基础之上使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从而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而“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因此,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与物质基础。其三,从共同富裕的实现目标看,如上所述,马克思认为未来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里,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而且“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恩格斯同样指出,“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因此,共同富裕应是以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其四,从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看,马克思认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共同富裕需要有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所以它在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此时的“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虽然“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和“工作能力”,因此它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即,社会主义阶段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样水准的同时富裕,而是在平等劳动权利基础上的体现不同等劳动能力的差别富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现过程。
(三)新就业形态促进共同富裕的机理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可见,“变换工种”的就业与“所有人共同享受”的分配是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全面共同富裕在实际操作层面上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而这其中蕴含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思想,是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前提下,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理想目标。在当前我们还未达到这一层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实行以“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既然是“按劳分配”,那么劳动(就业)就是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源泉,所以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以高质量的充分就业为基础。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大众消费不断升级,新就业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灵活就业形式脱颖而出并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当前以及今后吸纳就业、提高整体就业质量的重要渠道,其促进就业的作用在近些年不断显现。例如,自2012年以来,受我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以及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等因素影响,我国GDP增速呈逐年放缓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始终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在疫情稳定后也以较快速度逆势回增(见图1),这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中成长起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密切相关,新就业形态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就业形态“通过……变换工种”促进了“城乡的融合”,进一步拓宽了城乡居民的就业渠道,创造出了许多更具包容性、更加灵活的就业岗位,不仅进一步减少了失业人群,还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质量,切实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改善了民生,为缩小群体、城乡、区域差距,“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1 中国2012—2021年GDP增速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趋势
三、我国新就业形态助推共同富裕的路径考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新阶段新变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新就业形态在推动改善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乡村发展;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就业,刺激提升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缩小区域差距;以发挥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和韧性为疫情常态化下稳住就业保住民生,助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新就业形态通过促进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
马克思认为,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是消除城乡差别,而“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所以,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民群众是主要的推动力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约5.1亿人,其中,15~59岁的农村劳动人口约为2.9亿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56.9%,占全国劳动人口的32.45%。为此,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不仅直接利于农民脱贫增收,还有利于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发挥大中城市就业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培育发展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新就业形态相对于传统就业方式,在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参与率、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等方面更具优势。许多农村劳动力在新就业形态下选择从事非农领域,在我国当前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中,大量是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了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就业方式灵活、门槛较低的新就业形态,这些新职业不但给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劳动报酬,客观上也直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率的增长。在中央鼓励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以从事开办农村民宿、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新就业形态留在家乡,这部分劳动力的身份有农民,有返乡农民工,还有毕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农村精品民宿等在乡村本土成长起来的新就业形态,成本低、效率高,具有更强的带动性和持续性,覆盖面也更广,使村民从脱贫跃升为致富成为可能。由此,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因为相较于吸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新就业形态,根植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而产生的新就业形态更能在促进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积极作用。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农村中建立的每一个新工厂都含有工厂城市的萌芽。”可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新就业形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助力。
(二)新就业形态通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推共同富裕
区域协调性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要从全局上来看。”因此,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相对差距,只有包括全体人民在内的全国所有地区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才能够真正落地。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仍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东南强西北弱的直观特点。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分化趋势愈加明显的因素有很多,劳动力的区域流动是重要原因之一。理论上,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流出地的就业负担,缩小区域差距。但当大量劳动力净迁出时,迁出地就会面临人力资源流失,继而导致本地区创新能力与发展后劲不足,如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老工业基地振兴困难与其人口净流出紧密相关。与此同时,劳动力净流入地,因年轻劳动力增多,尤其是人才供给的增加,使地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所以总体而言,劳动力的区域流动有利于促进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缩小发达地区内部差异,而对欠发达地区发展而言则具有明显的负效应。可以说,劳动力的“净流出”与“净流入”是进一步拉大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区就业机会的多寡。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构主要取决于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然而一地区的产业规模和结构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这使得在本地无法获得合适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做出迁移决策。
新就业形态的出现为欠发达地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供了新路子。网络主播、电商、兼职文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就业形态,让许多人的就业和创业不用离开家乡就有了着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人口外流问题,也能进一步激励当地政府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改善相关配套设施,进而吸引劳动力回流,形成稳就业、增人口、扩需求、引人才、强创新的良性循环,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如马克思所描述的,“一个国家的特殊地区”通过“利用各种特点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出现,获得了新的推动力”,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所以,新就业形态在拓宽欠发达地区就业渠道,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传统就业形态无法企及的作用,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增添关键助力。
(三)新就业形态通过稳定疫情常态化下百姓就业助推共同富裕
新冠疫情的暴发使世界经济遭受到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冲击,也给各国就业带来严峻挑战。就我国国内而言,正在扎实推动的共同富裕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方向目标,而人民群众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很难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难以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正如马克思对霍乱之下民生的描述,“身无分文的状况——且不谈家里的消费一刻也没有停止——,就更令人难忍了”。因此,疫情常态化之下如何稳住就业保住民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餐饮酒店、旅游交通、外贸出口、电影娱乐等传统实体行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伴随而来的是传统工作岗位的减少。相关数据表明,新冠疫情对我国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远大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但危机之中育新机,疫情期间催生出的“宅经济”,让以“平台-参与者”为特征的新就业形态优势不断彰显,伴随新的岗位需求不断增加,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人数不断攀升。《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年,在我国8 400万共享经济服务的劳动者中,大部分劳动者属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2021年新就业形态在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下,继续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仅平台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就较上一年增长了近3倍,人数达到160多万人。不仅如此,新就业形态还为就业困难群体增加了就业机会,比如,媒体写手、网络主播等新型职业让残疾人士在家里就能“上班”。新就业形态的蓬勃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兼职增加收入的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新途径,更是帮助弱势群体减轻了就业压力,为许多贫困家庭的生计提供了保障。新就业形态展现出的强大就业吸纳能力和韧性,使其正逐渐成为疫情常态化下稳就业的“蓄水池”、保民生的“稳定器”、促富裕的“推进剂”。
四、奋进新征程马克思相关理论对现实的启示对策
奋进新征程,如何从促就业保民生角度助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应以马克思的就业理论与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在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中不断推进共同富裕。
(一)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业水平,激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
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时强调,即便是到了共产主义阶段,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的物质生产仍需存在,“对于正在成长的人来说,这个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训练,而对于头脑里具有积累起来的社会知识的成年人来说,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运用,实验科学,有物质创造力的和物化中的科学”。因此,劳动者应当树立终身学习、不断发展个人能力的理念,把学习与职业、劳动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从业水平。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应从市场需求出发,主动提升职业自觉和法治素养。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低技能、低学历的就业困难劳动者,政府应与平台企业间强化联系,构建“云企业+政府”平台,及时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状态和诉求,建立健全相应的就业培训政策和机制,根据实际情况摸索适合困难群体就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方式,并以市场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适时更新调整就业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帮助弱势劳动者完成较好的职业培训,提升受训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使他们在新就业形态下成为更加专业的应聘者和从业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要“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为实现共同富裕激活动力引擎。
(二)以创新驱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打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够使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增加社会生产部门的多样性,驱动产生出更多的新职业,“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所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欠发达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应在本地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之上,结合新技术特点,挖掘地区新的比较优势。通过加快5G网络、城际高速铁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制造、新服务、新消费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大对数字经济、生态经济、智能经济、创意经济等多种经济形态的培育,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三者融合创新。扩大新技术和新模式在养老、教育、医疗三大领域的创新应用,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为促进新就业形态茁壮成长创造土壤。总之,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不仅能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为新就业形态开辟新的成长空间,更能为实现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区域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在创新驱动中形成新就业形态与共同富裕互促的良性循环。
(三)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这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同富裕以一切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一脉相承。新就业形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诸多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不断完善的发展短板。首先,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亟需加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直接关乎他们的劳动报酬、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这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虽然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损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为此,建立动态的新就业形态调研机制,并以此为基础适时出台相应的动态政策和法律制度是及时有效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先行措施。其次,要完善现行的社保体系以顺应新就业形态用工特点。2021年7月16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已明确提出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允许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就业地参保,鼓励未参保的从业人员按规定参保,做到应保尽保;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岗位特点,对从业者强制或允许自愿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最后,要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同时包括企业和劳动者在内的联动机制。政府是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企业平台则充当着联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桥梁,并在改善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对此,政府应积极关注企业平台的公共属性,鼓励、支持企业平台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为改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采取相应措施。虽然当前我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不能达到“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层次,但通过维护、保障好包括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在内的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充分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实现现阶段所有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全体人民物质、精神的全面富裕。
①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10/15/c_1127959365.htm,2021-10-15/2022-03-31。
② 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2-1数据整理计算得出: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1/indexch.htm。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2022-02-22/2022-03-31。
④ 中国日报网,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意义何在?李克强这样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050289700 209053&wfr=spider&for=pcL,2021-07-12/2022-04-02。
⑤ 红星新闻,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约2亿人,平台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3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 176208648980085&wfr=spider&for=pc,2022-01-17/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