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实效调查
2022-08-23田景正王丹妮武雪梅
田景正,王丹妮,武雪梅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0)
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短板,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与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这既与农村幼儿园教师准入的低门槛有关,也与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数量偏少和实效不强相关。对此,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其所实施不同类型的培训项目成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进入后普及时代,如何更好地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保障农村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是未来一段时间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本项目以中部省份农村幼儿园教师为样本,深入调查研究教师外出培训的基本情况、培训实效,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科学实施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的设计及调查对象
(一)调查的目的及问卷编制
本项目通过对2017—2021 年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实效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为科学开展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本调查研究采用自编问卷《2017—2021 年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情况调查》。问卷从三个方面进行编制:一是幼儿园教师的人口学信息,二是幼儿园教师2017—2021年外出参加培训的情况,三是幼儿园教师对于外出培训的满意情况。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调查采用问卷星形式向农村幼儿园教师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问卷460 份,有效问卷441 份,有效率为88.2%。运用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录入后对数据进行逻辑检查。对于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等文字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
(三)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定中部省份的湖南、安徽及山西省3 省8 个县部分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为调查对象,力图通过调查对象的情况探明中部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实效情况。调查对象的人口学情况见表1。
表1 3省被调查农村幼儿园教师人口学情况(N=441)
从表1 看出,中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龄在19~35 岁之间占比62.6%,教龄在1~10年的教师占比67.4%,她们大部分处于专业成长的最重要时期;农村幼儿园教师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占78.1%,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主,具备了较好的专业成长条件。但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职称、劳动身份及收入方面不容乐观:一是占56.7%比例的幼儿园教师没有职称,且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极低;二是具有正式人事编制教师比例低(仅为27.2%),同时高达7.9%的教师属于无劳动合同的人事状态;三是月收入在3500 月以下教师高达84.5%。
从人口学情况看,中部地区农村青中年幼儿园教师居多,有专业提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制度要求,但职称、劳动身份及收入状况等又会对部分教师参加培训内在动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因而,进一步推进培训的科学管理,提高培训实效,对于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稳定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情况,本研究对近5 年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总体情况、培训内涵、培训管理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培训总体情况
1.参加培训数量及类型。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加大了对农村教师培训力度。通过表2 可以看出,2017—2021 年期间3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乡培各类型培训次数总和的均值为4.58次,即大多数教师外出培训4 次以上,基本上每年能参加一次培训。参加次数最多的为38次,最少的仅1 次。5 类培训中,幼儿园教师参加县级培训的次数最多,均值为1.8 次;参加省级培训的次数最少,均值为0.32 次。
表2 2017—2021 年3 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的培训类别及次数
2.培训经费状况。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绝大多数为免费培训,即占均值4.58次中的4.09 次,占比88%。其次是教师个人与幼儿园共同承担费用,教师个人独自承担培训费用的情况极低。3.参加培训原因。本研究中“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的原因”调查是让教师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回答,以便能从多个角度对参加培训的原因进行深入了解。从表3 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既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安排、教师进修制度及职称评定晋级等制度性客观原因,更有教师内在要求的原因。其中,从教师自身动力方面看,有78%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是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是为了开拓视野、了解教育动态及解决日常工作的实际问题等。
表3 2017—2021年3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原因
(二)培训的内涵状况
培训内涵主要涉及培训项目、主题、内容、形式及培训者等,属于培训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培训实效。近5 年来,3 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的以上几个方面情况如下。
1.培训项目。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新教师培训、短期集中培训、送教下乡、转岗教师培训、园长脱产培训等。这些项目中,3 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短期集中培训的最多,其次为送教下乡项目,这是由于该两个项目能灵活地根据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设定主题和内容,深受学员欢迎。而参加转岗教师培训人数较少,其原因是现有转岗教师已经在前几年完成了一个周期的轮训。新教师培训项目及园长脱产培训仅针对新入职教师和在任园长,因而参加人数少。
2.培训活动主题。调查发现,近年来3 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主题多样,包括政策法规、师德师风建设、幼儿园管理、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幼儿园游戏、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课程开发、家园合作、留守儿童教育、幼儿劳动教育等,能够在多个方面支持幼儿园教师成长及保教工作的需要,其中师德师风问题等主题则是对近些年幼儿园工作中所出现主要问题的回应。
3.培训内容。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活动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调查结果表明,3 省所开展的培训活动内容主要有十多个方面。其中,涉及理论知识的有“幼儿发展知识”“学前教育理论”“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方法”“教育与教学研究方法”“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涉及农村教育实际的有“农村学前教育优势与困境”“留守儿童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家庭教育知识”“幼儿园安全问题及防护”等,反映出近年来培训活动的针对性意识、培训实效意识在不断增强。培训内容还涉及“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理念”“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幼儿园环境创设”“学前教育相关政策与国情知识”等幼儿园教师职业要求的一般性知识与能力方面。
4.培训形式。近年来的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形式日益多样化,有观摩评课研讨、专家讲座、优质幼儿园轮岗、师傅带教等。其中专家讲座、观摩评课研讨是教师培训最常见的形式,调查显示分别有100%和91.6%的教师参加过专家讲座及观摩评课研讨的培训活动。优质幼儿园轮岗及师傅带教的形式需要相应优质幼儿园及其“师傅”资源的支持,故而仅有极少数的教师参加过这两种培训。
5.培训者。近年来,承担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的培训者有幼儿园知名园长及名优教师、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院)教师、各级教研机构专家、市县教育局行政人员等。调查显示,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培训最多的是幼儿园知名园长及名优教师、师范院校教师,分别有100%和81.7%的教师参加过她们作为培训者的培训活动。名优教师及知名园长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能够满足幼儿园教师对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需求,而师范院校教师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则能解决幼儿园教师教育实践中的理论迷茫,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幼儿园知名园长及名优教师、师范院校教师构成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主要力量,改变了传统培训中以市县进修院校教师为主要培训者的状况,大大提升了培训实效。
(三)培训管理
教师们外出培训的时间主要被安排在工作日、暑假期间和双休日,从调查中发现有100%的教师表示参加过这三个时段的培训活动;节假日外出培训情形极为少见,仅有1.5%的教师表示参加过节假日期间的培训活动。培训考核是指培训单位对培训学员的学习状况及效果所进行的考察,通过考核来衡量评定培训管理状况并加以改进。调查显示,近年来各培训活动均采用记“出勤率”的方式考核教师培训活动中参与情况,一些培训活动还通过让学员写培训心得、在培训结束时学员进行公开课展示等来考察学员学习实效,培训考核方式逐步多样化。
三、农村幼儿园教师对于外出培训的满意状况
(一)对外出培训总体评价
1.总体评价情况。表4 是从满足专业成长需要和总体评价两个角度让3 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外出参加培训进行总体评价的情况。表中显示,所有教师认为外出培训均有价值,其中高达35.1%及55.6%的教师认为培训很有价值和比较有价值,这说明培训有力地助推了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有9%的教师认为培训不能满足专业成长需要,还有10.9%教师认为表示不能够确定,说明培训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表4 3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对近五年外出培训的评价(N=441)
2.继续参加培训意愿。表5 显示,在继续参加培训的意愿方面,3 省教师中有78.4%的表示很有意愿,15.2%的比较有意愿,说明外出培训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很有吸引力。至于有0.7%和5.7%的教师表示没有愿意外出培训或不太确定,分析后发现这部分教师属于临时聘用身份、待遇偏低,从而导致其外出培训动力不足。
表5 3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对于继续参加培训的意愿(N=441)
(二)对外出培训内涵的评价
1.对培训内容的评价。本项调查是让农村幼儿园教师对16 项培训内容的满意情况进行填写。结果显示,排在满意前五位的培训内容是幼儿发展知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理念、学前教育理论、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安全教育,排在满意后五位的培训内容分别为新教学方法运用探讨、留守儿童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识性知识。
2.对培训项目及培训形式的评价。培训项目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61.5%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对短期集中培训很满意,其次是送教下乡和新教师培训,对于园长脱产培训和转岗教师培训表示满意的人数最少。培训形式方面,农村幼儿园教师满意度最高的是观摩评课研讨,表达出对实践性培训方式的青睐[1]。
3.对培训者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对幼儿园知名园长及名优教师表示满意的幼儿园教师人数占第一位,对师范院校教师表示满意的占第二位,分别占比40.1 和36.7%。而对市、县教育局行政人员的培训表示满意的教师人数最少。可见,作为培训者,幼儿园知名园长及名优教师和师范院校教师普遍受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欢迎。据了解,幼儿园知名园长及名优教师中部分来自当地县市区域,说明经过近年来培训工作的推进,一批县域本土专家团队已成长起来[2]。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在国家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的进程中,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调整培训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培训实效性不断增强。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2010 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十条”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为农村幼儿教师设置了大量的免费年度培训项目及各类专项培训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全面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2.制度性规定和职业生活要求促使农村幼儿园教师较高频率外出参加业务培训。教师只有保持不断学习和交流的常态,才能防止职业倦怠,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对此,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设置了教师进修制度,还把“继续教育”设定为职称评定晋级的必要条件。在本研究中,样本教师中分别有61.2%和35.8%的人次表示上级培训安排和教师进修制度要求是其参加培训的原因之一。同时,分别有78%、47.8%和43.55%的教师表示参加培训的目的是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解决日常工作的实际问题和开拓视野等,这一调查结论说明农村幼儿园教师有较强烈的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愿望,而近年来各级政府实施的培训项目满足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学习的内在需要,取得较好的成效[3]。
3.多样化培训项目、培训主题及丰富的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大大提高了培训实效。培训项目方面,短期集中培训根据教育改革要求和农村学前教育实际需要适时设置培训主题和内容;送教下乡项目则是培训部门、帮扶单位把优质的教育资源直接送到县乡一线,成为深受农村幼儿园教师欢迎的“家门口培训”。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活动主题、内容不断丰富,涉及政策法规、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家园合作、教研开展等知识技能,能从多个角度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满足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需要。而观摩评课研讨等多元的培训形式更好地发挥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推进了培训实效的提升。
4.培训管理不断科学化和人性化。培训管理科学性进一步增强。其一是培训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并使理论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统一,大大提升了培训活动考核的科学性水平;其二是在培训者安排上改变了师范院校专家包打包唱局面,幼儿园知名园长及名优教师已成为主要培训者之一,培训活动实践性大为增强。培训管理人性化主要体现在培训一般安排在工作日和暑假期间进行,尽量使教师们工作以外的休息时间不被占用。
5.农村幼儿园教师对于外出培训满意度高,培训取得了较好的实效。调查结果具体显示:一是近5 年里,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均值为4.58 次,基本上每年能参加一次培训,广大教师免费培训机会增多;二是绝大多数教师对于培训表示满意,有意愿继续外出接受培训;三是教师对于培训的主题、内容、形式、培训者、培训时间等各个方面都表示较为满意。总体上,近年来各类型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问题与建议
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类培训总体上实效性较强,教师满意度高。但是,培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培训实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培训机会问题。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机会逐步增多,但还是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培训机会依然偏少,样本农村幼儿园教师每人5 年里平均外出接受培训近5 次,平均每年1 次,这对于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明显不够。二是培训机会极不均衡。调查发现5 年里外出培训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中最多的有38 次,最少的仅1 次。这使得一少部分老师几乎成为“培训专业户”,因“过度培训”而对于培训“疲于奔命”;另一部分老师则处于“培训饥渴”状况,希望通过外出培训开阔眼界、转变理念却苦于缺少机会。这种外出培训“没得吃”“吃不下”的情况说明在培训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4]。培训机会不均衡导致国家提升广大教师专业水平的培训初心无法得以落实,总体上影响了培训的实效。
解决培训机会问题总体上需要增加培训总量,从目前情况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量各级财政性培训。国家要进一步增加中西部区域的国培项目,各省(市区)则需要加大省本级农村培训的投入,推动市县增量培训项目。二是深度推进送教下乡项目。发动更多的优质城市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参与到该项目中来。三是通过科学管理有效解决培训机会不均衡问题。培训机会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乡镇内各幼儿园间名额分配不均及幼儿园内分配不均,这就需要乡镇教育办和幼儿园改变现有的“扶强”观念和做法,使各幼儿园和教师之间能够获得相对平等的培训机会,提升广大教师专业素养。
2.重复培训的问题。重复培训指学员在一段时间里的数次培训中,遇到相同的培训内容或相似的培训主题的情况。调查中有教师反映在外出培训遇到重复培训问题。重复培训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培训单位在同年度不同类型培训中,设置一些认为是比较重要主题而出现主题相似或相同的情况,如新政策解读、师德师风建设、留守儿童的教育等。另外,不同年度的同类型培训中往往会设置完全相同的培训主题或培训课程。对于前者,如一位教师同一时段接受了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培训,就会遇到重复培训的情况;对于后者,一些教师在几年内参加同类型培训则一定会遇到重复培训情形。二是培训者的原因,一方面是学员接受不同培训者培训时会遇到某些内容、案例等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同一培训者在进行不同主题或课程培训时,会设置一些相同或相近的内容。
重复培训对于学员来说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如学员碰到这种情况较多,还会影响其培训的积极性。防止重复培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培训供给单位在对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时,要防止课程间的相似性;二是要建立好培训专家库,几年内聘请同一培训专家的频次不要太高,以减少培训内容重复出现的几率;三是幼儿园方面所确定参培教师的职位应尽量与培训类型相对应,假如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指派个别或少数几位教师参加不同类型的培训,则必然会遇到相同的培训主题或培训内容。
3.培训连贯性欠缺问题。培训连贯性指教师能够从培训中获得专业成长的连续性支持,是培训实效体现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中教师所反映的培训连贯性欠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现有各类培训所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和培训课程等对于培训对象的持续性专业成长并没有系统性的思考。以国培为例,其设置的新入职培训、转岗教师培训、新手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园长培训等项目虽囊括了教师专业发展几个阶段,但各项目培训主题和内容主要是从幼儿园保教工作需要的角度进行设计,而对教师成长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要求反映不明显。其二是绝大多数培训机构对学员培训后保教实践状况追踪不够深入,对于学员在实践反思提升情况了解不够,致使后续培训的主题、内容及要求在发展性上缺乏应有的梯度。要解决培训的连贯性欠缺问题,主要在于培训机构认真研究培训对象专业发展状态,找准不同培训对象专业发展的关键要求,制定出合适的培训主题、内容,采取恰当的方法,使通过培训的教师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4.理论性培训偏多的问题。理论性培训偏多是教师对于培训不满意的主要问题之一。调查显示,理论性培训偏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培训主题或内容偏向理论性,如《指南》《纲要》、新《规程》等培训主题,以及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理念、幼儿发展知识、学前教育理论、学前教育相关政策与国情知识等培训内容就有明显理论性偏向;二是一些培训主题和培训课程虽指向实践,但授课专家讲解中却设计了较多的理论性内容,如幼儿园安全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管理、家园沟通与合作等,虽然是偏向实践性课程,一些专家在讲解时实际案例少,对于意义、原则、方法等理论性分析占去了较多的时间。理论性培训偏多、偏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培训实效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够简单采取减少理论主题或不设置理论性内容的做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理论实践化”和“实践理论化”主张[5]。这就要求培训者把理论课变成理论实践课,使理论内涵、原则、要求通过活生生的实践案例体现出来,突出应用导向[6],让学员不再感受到理论是一种教条式、高深莫测的东西,而是周遭的活的教育生活。同时,培训者应启发学员思考自身的教育实践所蕴含的教育理论,从而达到自觉地以教育理论去指导实践,并能在实践中去探索本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