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武育糯180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2-08-23杨一琴刘古春杨建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8期
关键词:武运糯稻秧苗

杨一琴 刘古春 杨建忠 于 健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 江苏常州 213175)

糯稻种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 糯稻是水稻的黏性变种,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1],脱壳后称糯米,又名 “江米”。 糯米是制作粽子、糍粑、酿甜米酒等传统小吃的主要原料,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糯米需求量逐年增加,选育和应用优质高产且商品性好的粳糯稻新品种也日益得到水稻育种者和生产者的重视。 优质糯稻的收购价格持续走高, 平均收购价格较常规粳稻高0.6~1.0 元/kg,因此近年来很多农民、规模种植户开始选种糯稻。 在此背景下,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根据市场需求,育成了优质香型糯稻品种武育糯180[2-4]。 武育糯180(参试品种名称:武育糯364)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好、糯性佳、综合抗性强,是一个市场前景较好的糯稻品种。 于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10086)。 本文作者对武育糯180 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选育经过

武育糯180 选育经过见附图。

1.1 母本HZ1

图1 武育糯180 选育经过

其来源为 “武育粳35 号×南粳46”。 武育粳35 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17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产量潜力大,中抗条纹叶枯病和穗茎瘟病,达到国标3 级优质稻谷标准。 熟期适宜,容易栽培,适宜在江苏沿江及苏南稻区种植。

1.2 父本4737

其来源为 “太湖糯×武运粳23 号”。 太湖糯为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粳型常规糯稻,米粒大、色白、有光泽,米质口感糯而不沾,光滑爽口,具抗病、耐倒的生长特征。 适宜在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地区种植。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武育糯180属于早熟晚粳类型,全生育期153.0 d,较对照早熟3.2 d,株高94.3 cm,叶片中绿色,叶姿较挺,分蘖力较强,株型较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 一般每亩有效穗21.9 万穗,每穗总粒数120 粒左右,结实率94.2%,千粒重27.8 g。

2.2 产量表现

2019 年参加江苏省水稻早熟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736.8 kg,较对照(武运粳23 号)增产4.41%,增产显著;2020 年续试,平均亩产量667.6 kg,较对照(武运粳23 号)增产3.45% ,增产极显著;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702.2 kg,较对照(武运粳23 号)增产3.9%;2020 年同步参加江苏省水稻早熟晚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92.2 kg,较对照(武运粳23 号)增产3.79%(表1)。

表1 武育糯180 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

2.3 稻米品质

经试验主持单位统一送样检测, 稻米品质指标达到部颁2 级优质糯稻标准。 各项理化指标达到优质糯米标准。 谷粒饱满, 食口性好。 检测数据见表2。

表2 2019-2020 年武育糯180 米质检测结果

2.4 综合抗性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抗性结果见表3。 试验示范过程中纹枯病轻,未发生稻曲病,抗倒性较强, 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过程中未出现倒伏现象。

表3 武育糯180 抗性鉴定结果

3 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应区域

3.1 种子处理

江苏省近几年来水稻恶苗病发生比较严重,所以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是培育壮秧,夺取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水育秧方式每亩用种量30~40 kg,机栽每标准盘用种量干籽130 g 左右, 可用福萌(12.5%氟啶·戊·杀螟) 浸种剂浸种, 要注意浸匀浸透,浸种时药液要淹没稻种,浸种48~60 h,浸后冲洗防止药物残留。 机栽只需要催短芽即可播种。

3.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应用机插秧技术,宜5 月中下旬播种,移栽秧龄不超过20 d, 抽穗期宜控制在当地水稻品种安全期内,实现高产稳产。 每亩大田备足过筛营养土100 kg、秧盘26~28 盘,每盘标准秧盘用种量干籽120~130 g,采用20%营养土盖籽,每35~40 盘叠在一起,顶部放空盘,盖好、封顶放室内即可,如果放室外需用塑料薄膜包紧,上面再盖上遮阳网,保温保湿。 叠盘暗化2~3 d,可提高出苗整齐度,提高成苗率。 3 d 后出苗整齐,就可以把每一盘摊放在地上,及时观察控制好温湿度, 培育健壮秧苗。 带药移栽可有效防控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可喷施5%阿维菌素乳剂和70%吡蚜酮,确保移栽后大田期秧苗的健苗生长。 机插规格宜控制在13 cm×30 cm, 亩栽1.6 万~1.7 万穴,每穴插秧苗4~5 根,亩基本苗宜控制在6 万~8 万之内,为培育壮秆大穗打下良好基础。

3.3 合理肥料运筹

施肥以氮肥和磷肥为主,适当补钾肥,该品种大田生产总需氮量可掌握在每亩17~18 kg,总肥量施用原则:前重、中促、后补。 穗肥分促、保2 次施用,促花肥以氮肥为主, 在主茎余叶数3.0~3.5 叶时施用, 保花肥可以在1.0~1.5 叶时施用,也可促保兼顾。 在江苏常武地区最佳施肥措施如下。 ①基肥施用复合肥25 kg/亩,再结合施用碳铵50 kg/亩,更有利于移栽苗返青、早发;移栽前大田边翻边喷一遍丙草胺(又名扫弗特),除草效果很好。 ②返青分蘖肥是在秧苗移栽3~5 d 返青后,每亩用5 kg 尿素拌除草剂(苄嘧磺隆20 g/亩加苄嘧苯噻酰80 g/亩)施用,深水灌溉3~5 d 后把大田的水排掉。 ③穗肥可以促保兼顾,主茎余叶2.5~3.0 叶时一次性施用,也可根据秧苗长势分次施用,长势好的田最多施用尿素5.0 kg/亩,长势一般的田可施用尿素7.5 kg/亩。

3.4 科学控水

在水浆管理上建议坚持湿润育秧。 栽插前排水炼苗,防止盘土含水过高影响起秧和栽插。 前期水层要浅,浅水插秧,寸水返青,减少植伤,特别要注移栽后如果气温偏高要防止高温伤苗, 可采取“薄水养苗”。 中期够苗搁田,分次搁田控制高峰苗,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有效成穗率,达到适群体、壮个体;参考每亩总苗数在20 万左右时脱水轻搁, 每亩高峰苗控制在30 万左右, 可以采用晒田措施。 每亩有效穗在22 万~23 万穗,期间以间歇性灌溉为主,保持田间干湿交替,促进灌浆结实,养根保叶。 收割前7 d 断水干田, 不要过早断水, 以利养根保叶防早衰, 确保活熟清秀。

3.5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种植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加强抗病防灾的意识,适时进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在秧田期和大田初期重点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等,在生长中后期要综合防治水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 目前最难克服的是稻瘟病,所以在抽穗扬花期及时使用破口药再加用三环唑防治穗颈瘟。 有效控制杂草危害,对于错过用药适期、草龄较大的杂草,要结合人工除草,抑制杂草滋生。

3.6 适应地区

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4 应用前景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喜食糯米饭及以糯米为原料制作食品的习惯,对口感较好、食味品质优良的糯稻品种有较大的需求。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在保持原有糯稻独特风味的基础上,以提高产量、改良农艺性状和抗逆性为育种目标, 选育出优质、 高产、 多抗、 广适的糯稻新品种武育糯180, 丰富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增加了农民收入, 丰富了江苏沿江和苏南地区优良食味糯稻品种类型,其推广应用对加速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武运糯稻秧苗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农民
直播水稻不同品种氮、磷吸收利用特性和产量的差异试验小结
溧阳市2016年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武运粳31号”在江阴市的引种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不同施N量对杂交糯稻嘉糯1优6号产量的影响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黎平香禾糯稻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