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化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以“印后加工技术”为例

2022-08-22党玲玉余勇姚瑞玲张俊苗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评价课程课堂

■党玲玉,余勇,姚瑞玲,张俊苗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文件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法,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普遍以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开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更新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典型生产案例引入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践行国家发展规划,印刷行业升级转型需要更多高技术技能的人才,新型行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的教学改革。而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提质培优发展目标,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实际生产的同时,更趋向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个体性、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度,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能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素质。

“印后加工技术”课程属于高职印刷媒体技术类专业的必修课,具有理实一体的课程性质。课程涉及的印后知识主要包括:不同产品的印后工艺原理、设备结构与故障处理、生产中的材料分析与各项参数、产品的质量确定等。内容整体多而杂,仅靠理论讲解学生难以完全掌握工艺过程。因此,教学过程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灵活性,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实践训练为主,教学内容紧紧结合印刷包装类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一、基于项目化的教学策略及其特征

(一)教学策略

“印后加工技术”课程在线下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科背景下重理论教育,使得理论与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印后岗位重点技术难以突破;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学生未能追踪到企业最新的工艺和技术等教学难题。为满足培养本专业高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仍需要持续教学改革,而项目化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将产业任务分解,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衔接,突出合理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与岗位工作能力训练。

针对“印后加工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特点,需依靠企业真实案例,采用项目化进行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该课程的线下教学过程中,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及时追踪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提升学习的有效性,逐步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素养[2]。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引入企业最新的项目案例,以教师为引导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印后加工的岗位需求和印后工艺流程为主线,以企业真实的印刷产品为载体,以不同的产品加工成型项目为任务点,以满足印后加工工艺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工学交替、紧密结合,学生自主探究提出方案,合作解决实际问题,重在项目模块化工作训练过程,防止知识的碎片化,使学生建立印后工艺主线流程思维。此外,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融进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

(二)项目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实践性。项目化教学以具体的任务展开实施,突出特点为实践性,对于理实一体的课程更为适用。以真实的项目任务与实际产品为载体,以具体任务为驱动,通过实训具体操作或者企业生产实践项目展开实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印后岗位能力。

可行性。项目化教学将复杂问题具体分解,具体任务分步完成,整个过程中项目具有可操作、可实施性。既为学生建立真实项目大流程框架,防止知识的片段化,又帮助学生分阶段理解难点,不因整体庞大繁杂的知识难点畏难厌学。

过程性。项目化教学以岗位任务为指引,重点在于符合要求地完成前期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的重难点分配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在过程中可能出现失误或者过错,需要及时追踪引导。此外,项目是以真实产业情景为背景的,学生在过程中扮演企业员工的角色,全面真实融入课堂氛围。

递进性。项目化教学在印后加工课程中对知识内容要分类改进,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在设计工作任务时以最典型的项目实施,深挖项目组合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各项目的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逐渐增加项目难度,逐步拓宽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合作性。项目化教学是以体现学生自主发展的形式来呈现课堂,课堂的任务分析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开动脑筋出谋划策制定方案,在项目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需要齐心协力、分工协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个性差异,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共赢实现进步目标。

开放性。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言语受到限制,项目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固定的要求,学生不受限制,课堂极具灵活性和自主性,课堂完全是学生的主场,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高[3]。

二、基于项目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相关资源

1.教学环境

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考虑学生发展需求,课堂教学注重信息技术与理实一体深度融合。结合多种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优势[4]。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教学手段形式多样,个人移动端随时获取学习资料、实时反馈问题、及时师生互动,网络虚拟平台的应用模拟实训、仿真与交互进课堂,增强了理解与趣味性。

利用线上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职教云、MOOC、学习通、钉钉、腾讯会议等,使得课堂延展,打破时间场所等外在条件限制。在平台上建立主要包括课件、生产视频及分解动画、产品效果图、课外拓展素材的课程资源,凭借试题题库和作业习题训练环节及时查询学生学习数据,利用数据分析学情并及时调整优化,追踪教学测试结果并适时反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

开拓实训基地,夯实教学条件。建设校内实训和校外生产实践基地,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形成基础与保障。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印后加工技术”教学内容立足印后生产岗位,直接对接企业生产真实产品和项目,课程内容可融入校企合作项目、企业具体产品开发等。基于校企合作真实项目教学依靠企业设备和真实情景,整合实训资源,包括印后工序中的书刊、包装盒联动生产线及覆膜、模压、烫印等设备,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石。

2.教师素质

设校企双导师制。设置专兼职教师相结合、校企双导师的结构化教师队伍,为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双导师制授课育人帮助学生联系生产实际,为学生树立职业发展方向[5]。聘请多个企业导师为课程兼职教师,将每个大项目对应多个子任务,分解工艺过程、细化评价要点,主要负责课程的实训、生产实操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演示与讲解。校内导师负责理论分析、课堂组织与实施等。在项目评价阶段,实训过程与结果主要由企业师傅评价,理论环节由校内教师负责。

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商制计划、制度与标准,共建共享师资队伍,高校教师积极到企业实践锻炼,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积极建立激励机制培养教师团队,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制定计划,培养双师素质型教师。建立双师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与系统化,紧密联系企业生产过程,架起课堂与生产的桥梁。

(二)教学方式

基于本课程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以产品加工过程为导向,针对不同印后产品流程,运用开放式教学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项目化教学方式为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企业真实印后产品为载体,视频资源分解理论、实际印后生产车间强化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景演绎、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交织。例如,结合学生学情,在分析印后设备故障时,小组间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总结分享;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原理采用信息化资料分析,仿真训练有效突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也可满足不同的学情特点。此外,结合金字塔教学理论,注意教学方式选择,采用更多主动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知识的保存率,例如小组内的分享、讲解等。

(三)教学评价

基于项目化印后课程教学评价,将评价比例进行改革,评价由过程性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针对项目实施与修改完善,强化实际过程评价,评价目标对标印后工作岗位职责,注重能力评价。改革后形成性评价占30%,过程性评价占20%,项目评价与测试占50%,共计100 分。评价包括课堂表现(20分):课前平台任务,视频学习效果;课中参与课堂质量,签到、讨论、提问、小组任务;课后拓展,任务提升、巩固加强。实践评价(50 分):折页操作、精装书成品质量、覆膜操作、礼品盒加工等的规范度与正品率。期末评价(30 分)主要是期末学习成效的检查,明确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

树立典型问题,突出任务实际,学生在每堂课后及时进行评价与反馈。在整个评价中,以理论评价和实训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双导师点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并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素质的递进进行全面考量。

三、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的能力训练为核心目标的教学过程,课程实施过程主要为学生合作探究自我学习,采用校企双导师教学,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项目完成后实行自我评价、反思。根据“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书刊装订和包装产品印后加工两部分,以此为依据课程任务可分解为具体典型任务,如表1 和表2所示为本课程的项目任务图。每个子模块流程相似但难度逐级增大,由浅入深、层层探究。每一个项目可分解为多个子任务,每个模块对应岗位所需核心能力要求,书刊装订针对书刊出版类的印后岗位职责要求,包装盒加工模块对应包装类产品的印后加工岗位能力训练。

表1 “书刊装订的项目分解表

表2 “包装产品的印后项目分解表

具体教学中课程的课堂目标与表1、表2 中岗位能力对应,采用项目化教学将课堂目标分解为项目任务,通过不同的企业典型案例,以各项目的加工流程为主线展开项目化教学。

(一)布置任务

任务是每堂课的方向和主线,典型案例和项目更有助于学生核心能力训练。课前预习基本知识,课中利用典型案例或真实情景等引入课堂,讲清背景与任务要求,规定限制条件,明确课堂的具体目标。以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或者通过实物展示吸引学生的主观兴趣,随之发布课堂任务,学生随机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组长总体负责小组任务的后续分工实施。例如,项目六“精品礼盒的印后加工”,可以准备多个企业真实的高档印刷酒盒,课堂结合礼盒特色融入思政教育点,如传统文化的传承或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用产品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出问题:如何制作成精品礼盒? 学生明确课堂任务,自己完成精品礼盒的印后工艺设计。

(二)确定方案

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思考,同时不断自主收集、查阅资料完成组内分享、学习,不懂的内容相互讲解讨论,完成知识的补充,共同制定可行性计划,并且分享、完善。在礼盒印后制作部分,不同的礼盒会有不同的印后方式,学生自己观察后进行探究设计,组内成员交流分析,不断补充知识,最终确定一个工艺方案。

(三)点拨引导

学生讨论确定实施方案时,教师检查导学,对部分难点和关键点操作示范,适时引导学生,及时纠错纠偏,避免失误。督促每组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针对学生制定的印后工艺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尤其是技术的先后顺序,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印后技术的流程。检查实操环节的操作参数是否正确,教师及时点拨,确定可行性方案。实训环节,由企业师傅先介绍覆膜机的基本操作与原理,做操作示范,引入安全教育。

(四)实施任务

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根据方案实施,必要时可允许学生犯错,在错误中自己发现改正;条件容许时可设置障碍,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思考。任务实施后及时改进,教师在过程中点拨关键点,针对学生整体难以突破的知识与技能点,可参考视频资料等自学,教师讲解,借助工具或平台资源分析。对不同小组学习情况可以分配不同的任务点,及时指出每组问题,引导小组思考解决。学生对任务不断修正,最终小组完善,展示结果。针对精品礼盒中的覆膜,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组内协作分工完成规定任务的印品覆膜,一人任机长负责统筹工作。组员设置参数,包括开机、输纸、放卷、收纸等,出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调整操作,协力完成印刷品覆膜工艺,同时训练岗位的职责。

(五)任务评价

项目完成后组内个人互评表现,小组成果展示,组间相互打分并指出优缺点,相互讨论发表观点,组内互评、组间比评,教师点评,学生总结反思,找到自身问题并及时解决。校企双导师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双元指标,通过评价得分记录,正向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持续性。通过问卷调查、总结交流,用数据分析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情况与不足。课后及时进行任务拓展,提升学习能力。例如,精装盒印后加工覆膜产品,组间相互评价覆膜的整体效果、质量、位置、数量、存在问题等。每组得到评价平均得分后,教师综合逐一点评打分作为本项目的得分。课后学生填写本课的总结与反馈,学习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布置小组拓展任务:设置不同的覆膜参数与尺寸对比产品性能。

四、项目化教学的反思

学生学习效果较好。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训练,学生思维活跃,实际与理论紧密联系,课程与岗位能力联系,每节课的学习效果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得以联系。

课堂整体成效较好。项目化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融入企业新工艺与新材料、新规范。创新高效课程,激发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参与度提高。

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及时跟寻科技发展动态,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引入企业生产真实项目,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标准、新知识,开阔专业视界,拓展个人专业素养,提升团队教学能力。

教学持续改进。课程改革仍需进一步工学紧密结合,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课堂需引入更多企业典型案例,工学交替模式使学生高效走向真实工作岗位;在教学过程中,在车间涉及实训环节,应注意及时正确引导;在小组讨论时,根据不同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做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评价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