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育德视域下“四维一体”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2022-08-20刘洪帅巨德辉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美育思政育人

刘洪帅,石 峰,巨德辉

(大连大学 美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孔子曾曰:“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在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不仅仅具有怡情悦性的价值,更被视为“成教化、助人伦”的重要方式。以美化人、以德育人自古以来并向同行、殊途同归。古人亦有“画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艺术主张,其实质是审美造诣和人生品格统而化一的思想映照。旧史钩沉,早在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主张[1],这一主张明确指出了美育和德育是培养人格完满的重要途径。美术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科,以此而言,美术专业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有意味的形式,而更要达成思想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无论是美的教育,抑或思想道德的教育,其本质是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追索和探讨。

文以载道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其实质是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国家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的旨归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道德认同和审美认同,其本质是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格完满、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课程思政要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就要求课程思政要打通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任督二脉”,其教育内容要“真”,其教育形式要“活”,其教育理念要“新”。唯其如此,课程思政建设才能落实走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3]。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类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4]。

长期以来,美术类课程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存在融合不深、协同不足的问题,重技轻道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基于人才培养的中心使命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深化“专思融合”,不断围绕“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样”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期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以美育德的“大思政”协同教育理念

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美育一词,他认为美育是通过美的形象纯洁心灵、完满情感,实现人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德育是思想道德、人性品质的教育。“美是道德的象征”,受到康德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学术界一直存在美即道德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渐次深入,美育逐步确立了本体的价值地位,美育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中,我们既不能漠视美育和德育之间的区别,又需格外重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美育在实践中包含了求真、向善、怡情、尚美的伦理因素。艺术美育、社会美育、人生美育无处不是美育和德育的深度通融,两者共同指向完满人格的求索。从这个角度说,美的教育和德的教育都可以统合到思政教育的目标旨归,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时代命题。

美术类课程思政提质创新的首要工作是转变教育理念,打破旧有的学科范式和专业壁垒,在以美育德的视域下重构“大思政”协同教育理念。也就是说,新时代的美术教育要推进“术”和“道”的融合,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力教育、技能教育、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协调一处。“大思政”的要义在于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实施,因此,“大思政”的实现需要从文化、思想、实践、专业等多重维度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美育体系、课程体系。于此而言,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基于更加广域和长远的视角予以切入,课程思政不单单要把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起来,还要把文化浸润和思政教育融合起来;不光要把课堂教学和思政元素融合起来,还要把社会实践和思政元素融合起来。

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打破课堂思维和课程思维,强化美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美术类专业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人认识美、感知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形象,因此美术教育和美育密不可分。如前所述,美的教育包涵了德育和思政教育的诸多因素,美的事物能够唤醒人性的解放,鼓舞精神,提高修养,同时美育又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美术类课程思政不能仅仅止于课堂,它需要延伸到环境育人、实践育人、自然育人、生活育人、文化育人的各个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一幅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件讴歌新时代社会风情的设计作品,甚至晓月晨钟、枯藤老树,都能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动和美的认同。因此可言,美术类课程思政落脚在课程,功夫在课外。

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是基于“大思政”的课程理念做好教学设计,一是结合思政教育目标推进课程目标、内容、进程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即“课程思政融什么、课程思政怎么融”两个角度的思考;二是基于“专思融合”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后延学的无缝对接,即“课前学什么、课堂教什么、课后做什么”,这就要求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考虑到课后社会实践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教学设计要关切到美术类课程“无边界”现象。所谓“无边界”现象,是指美术类课程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依托“工作室”等课后教学载体,通过“以赛促学、以创促教”等形式融入社会实践资源,形成教师导学、学长领学、同学帮学的实践教学现象。因此,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不能从单一维度开展,必须探索融合美感育人、专业育人、思政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程建设路向。

二、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

美术类课程思政要达成专业教育的“真”,道德品质的“善”,实践体验的“美”,就要求课程思政建设需从广域和深层同时入手,持续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模式探索。一方面专业教育的内容和思政教育的因素要找到最佳契合点;另一方面师生要在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上同频共振。“专思”融合的好不好,思政教育开展的行不行,不仅仅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基于学科特点建构“专思”融合的教学体系,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培养方案的定位要“高”、思政元素融入要“近”、教学内容采用要“新”、教学模式运用要“巧”、实践教学方式要“合”、课程总体设计要“活”。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要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统合起来,建构出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的“大思政”课程思政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1 美术类专业“大思政”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依据,需要体现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要求,推进“道”和“术”的统一,深刻包含思想、政治、道德、美感、能力、技术等人才的构成要素。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应融合到不同课程群的规划之中。在“技治主义”影响甚广的当下,“无用之用”的美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尤为重要。新时代美术类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站位高远,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不断加强美育、人文、科技、思政、专业多维融合的培养体系建设,只有在“大思政”“大美育”“大学科”的视角下才能实现完满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美感的教育是为了实现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而思政教育更强调道德的规范和统一,为了避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专思”融合的元素要贴近专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教学内容要“新”,既包含专业发展的前沿成果,又包括专业领域的新生技术,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同时共进,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的教育效果。思政教育不能是“填鸭式”“说教式”的教育,因此“专思融合”过程中的教学模式运用要“巧”,同学帮学、学长领学、老师导学、网上自学、以赛促学应多措并举,“体验式”“项目式”“讨论式”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性质灵活运用。美术类课程实践教学比重比较大,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育比较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充分进行教学设计,考虑好“做什么”和“怎么做”,一是实践项目和思政教育的目标要契合,能提升学生国家意识、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自信、人格完满;二是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化”、模拟公司岗位等方式进行,提升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专思”融合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课程的总体设计,“什么时间、由谁、通过什么方式、完成什么内容、达成什么目的、效果怎么样、如何改进”以此对课程教学进行规划,这个规划要充分融入外聘实践导师的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社会实践项目资源,同时建构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成长机制,形成“一课一品”的教学活态。

美术类专业因其自身学科特性,其教学过程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往往同时进行,具有很强的体验感和实验性。因此,美术类课程思政的实施不能生搬硬套现成的程式,需要在寓理于教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一方面,教师要在课程介绍和基础知识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反转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课程相关的专门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教师要在作业布置中融入思政命题,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课程作业的创作命题,以此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创作能动性。

总而言之,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美术类课程思政的提质创新需要协同高校已有的教育资源,深化推进沉浸式、融入式的“专思融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需要顶层设计和课程建设的双向驱动。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重技轻道”的思想在术科教师中影响深远,加快教师队伍思维观念的转变是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将“人人思政、思政人人”的教育理念和一流专业建设统合起来,遵循美术类课程思政的基本规律,形成顶层有设计、中层有方案、课程有融入的改革思路。

三、“四维一体”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以赛促学、以创促教、专创融合、专思融合”是新时代美术类专业课程建设形成的新特点,因此,在深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专业建设的内涵需要和学科特质,建构“大思政”视域下的课程思政体系。课程思政建设的落脚点在于课程设计,其生发点在于人才培养体系。美术类课程思政的提质创新需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推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展赛嵌入和思政元素的融合、实践创新和思政元素的融合,通过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现代以工作室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到美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这对采用两段式(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方案实施带来了诸多裨益。也因如此,关于包豪斯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兴未艾,影响至今。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首要影响就是导师组的建设,这对统合教育资源,系统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效显著。一是规避了“一人一旨”的课程设计漏洞,形成群策群力的课程设计团队,“专思融合”“思创融合”的视角与创新更具开放性;二是思政项目、思政元素的提炼与获取更具广泛性,有利于建立稳定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资源库。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第二个重要影响就是课程群的建设,具有支撑关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方向课程统合在特定工作室内,由特定导师组完成体系化的课程设计,这对课程思政不同教学阶段的目标分解和衔接大有好处,有助于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第三个重要影响就是以赛促学,通过工作室教学开展延学教育,导师组遴选具有思政教育属性的大赛或实践项目,将展赛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教师导学、优秀本科生领学、同学帮学延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和互相帮助的学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第三个重要影响就是有利于推动创新成果向思创融合转化,导师组可以将美育研究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重大历史题材艺术创作成果分解为专项命题,用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红色赛道。同时,导师组也可以结合课程群建设需要,指导学生开展专思融合的命题创作或专题研究。

“四维一体”美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特征是依托工作室这一教学载体,将导师组建设、课程群建设、课程教学设计、展赛嵌入思政四个不同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素统合起来,形成协同育人的创新教育路径。

图2 “四维一体”美术类课程设计的实施路径

猜你喜欢

美育思政育人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论公民美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