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鉴别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2022-08-17牛改霞李梦琦丁同文董鑫
牛改霞,李梦琦,丁同文,董鑫
(1.范县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河南 濮阳 4575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00;3.濮阳市人民医院 放射科,河南 濮阳 457001)
磨玻璃密度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s)为CT肺部常见非特异性征象,主要呈现出肺局部密度增加影像。临床研究显示,部分GGNs患者处于肿瘤病变早期,因此探索可有效检出病灶所在、判定其良性和恶性病变性质的方法,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明确和改善GGNs样肺癌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2]。近年随着CT逐渐应用于肺癌筛查,GGNs样肺癌的检出率呈升高趋势。但有报道显示,部分浸润性肺癌也可表现为GGNs特征,增加临床早期定性诊断难度[3]。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广泛应用于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疾病临床诊断,具有高效、无创、可重复性等优势[4-5]。但目前关于GGNs样肺癌的定性诊断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120例GGNs患者,旨在探讨MDCT于GGNs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GGNs患者,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病变组(46例)、恶性病变组(74例)。其中良性病变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1~72(56.24±7.36)岁;病灶大小8~36(22.04±6.60)mm;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4(21.48±1.11)kg·m-2;病灶位置为左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6例,右肺上叶17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10例。恶性病变组男43例,女31例,年龄45~73(58.34±6.34)岁;病灶大小6~36(21.19±7.40)mm;BMI 19~25(21.77±1.14)kg·m-2;病灶位置为左肺上叶25例,左肺下叶11例,右肺上叶18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18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范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2)为单发病灶;(3)MDCT检查图像清晰;(4)MDCT检查影像资料完整;(5)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结节转移征象;(2)伴有急性肺部感染等其他肺部病变;(3)伴有其他肿瘤疾病;(4)结节征象不清晰影响观察。
1.3 研究方法
1.3.1MDCT检查 对GGNs患者均采用128层螺旋CT(西门子公司,型号SOMATOM Perspective)行MDCT检查,以2.5 mL·s-1速度,经肘静脉高压静脉团注80~100 mL碘葡胺(非离子型对比剂),剂量为1.5 mL·kg-1;取仰卧位进行扫描,指导患者深吸气末屏气,扫描区域为肺尖至肺底,矩阵512×512,管电流80 mAs,管电压12 kV,螺距0.64,FOV 250 mm,纵隔窗250~350 Hu,肺窗1 500~2 000 Hu,重建层距、层厚均为0.67 mm。原始数据、重建后图像数据,由影像科2名副主任医师双盲评估,得出统一结果,分析GGNs病理特征。
1.3.2GGNs量化分型判定 根据病灶内GGNs占比进行分型:GGNs占比91%~100%为Ⅰ型,GGNs占比51%~90%为Ⅱ型,GGNs占比≤50%为Ⅲ型。
1.3.3MDCT检查影像学征象 (1)毛刺征。其主要分布于病灶周围,MDCT检查中呈细条状影像。肿瘤细胞沿肺组织血管或淋巴管浸润生长;毛刺征形成与局部纤维组织、结节内部增生、小静脉及淋巴管淤积相关。(2)分叶征。由于肺支架结构阻挡肿瘤组织浸润性生长,使其形成不等速生长,病灶边缘凹凸不平,MDCT检查中表现为有切迹的分叶状影像。(3)胸膜凹陷征。MDCT检查中影像表现为胸膜、肿瘤二者间的三角形阴影,该征象与病灶纤维反应相关。(4)空泡征。MDCT检查中影像表现为肿瘤内单个或多个不连续低密度影。病理方面多见于肺泡癌。其病理基础在于:①乳头状癌结构中含气间隙;②小支气管扩张;③肿瘤局部小灶性凋亡排出所致;④未被肿瘤组织占据的含气肺组织;⑤肺泡腔扩大;⑥肺泡腔受癌组织破坏。(5)支气管充气征。病理方面可表现为细支气管扩张;MDCT检查中呈分支状管状低密度影,长短不一,或呈细条状空气密度影;局部管腔通畅,肿瘤病灶组织不充盈管腔,伏壁式生长于肺泡于细支气管表面。(6)血管集中征。MDCT检查中影像呈现出肿瘤上下层面邻近处动静脉于病灶处截断,或动静脉向结节病灶方向位移。其病理在于:肺癌血供丰富,近肺门侧由扩张的小动脉血管组成,远肺门侧主要为小静脉血管,可能影响静脉回流。
1.4 观察指标(1)分析MDCT检查鉴别诊断GGNs样肺癌的诊断结果与效能,包括准确度、漏诊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2)对比两组MDCT检查征象。(3)对比两组GGNs量化分型。(4)分析MDCT鉴别诊断浸润性GGNs样肺癌的诊断效能。
2 结果
2.1 MDCT检查鉴别诊断GGNs样肺癌的诊断效能经病理诊断证实,120例GGNs患者良性病变46例,恶性病变74例;MDCT检查良性病变53例,恶性病变67例。MDCT鉴别诊断GGNs样肺癌的准确度为90.83%(109/120),漏诊率为16.98%(9/53),灵敏度为83.02%(44/53),特异度为97.01%(65/67),误诊率为2.99%(2/67)。见表1。
表1 MDCT检查鉴别诊断GGNs样肺癌的结果(n)
2.2 MDCT检查征象两组边界、MDCT检查中边缘分叶征、胸膜牵拉凹陷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截断征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GGNs量化分型两组GGNs量化分型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组Ⅲ型占比高于良性病变组,Ⅰ型、Ⅱ型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MDCT检查征象对比[n(%)]
表3 两组GGNs量化分型对比[n(%)]
2.4 MDCT鉴别诊断浸润性GGNs样肺癌的诊断效能经病理诊断证实,74例GGNs样肺癌患者浸润性病变21例,非浸润性病变53例;MDCT检查浸润性病变23例,非浸润性病变51例。MDCT鉴别诊断浸润性GGNs样肺癌的准确度为89.19%(66/74),漏诊率为21.74%(5/23),灵敏度为78.26%(18/23),特异度为94.12%(48/51),误诊率为5.88%(3/51)。见表4。
表4 MDCT鉴别诊断浸润性GGNs样肺癌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GGNs为临床常见肺组织病,其发生后局部肺密度明显升高,若未及时有效控制,病理组织可沿机体肺泡壁伏壁生长,且对周围肺泡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具有一定隐匿性[6-7]。研究证实,GGNs良性病变存在一定程度感染、肺组织纤维化、出血等病理表现,随病变逐渐进展,肿瘤性病灶MDCT检查征象中肿瘤组织边界清晰方面、肿瘤边缘形态学方面及血管征象方面,与良性病变存在显著差异[8]。本研究显示两组边界、MDCT检查中边缘分叶征、胸膜牵拉凹陷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截断征占比对比有差异,可见GGNs经MDCT检查影像可有效辨别判断病变类型,进而提高临床诊断效能,对临床决策、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GGNs病灶由良性进展、蔓延至恶性病变存在一个过程,二者病变性质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及预后效果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GGNs早期有效诊断,积极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影响GGNs样肺癌患者后续治疗和预后的关键[9-10]。MDCT结构中包含多排探测器,可同时获取多层面影像数据[11]。由本研究MDCT检查征象可知,恶性病变病灶边界以清晰毛糙为主,良性病变以模糊为主,提示良恶性GGNs病灶边缘表现差异明显,可作为GGNs样肺癌鉴别的重要标准。本研究GGNs量化分型对比显示,恶性病变组Ⅲ型占比高于良性病变组,Ⅰ型、Ⅱ型低于良性病变组,其原因可能为,相比于良性病变,恶性病变压迫胸膜引发胸膜增厚、凹陷现象,加重肺泡壁受损程度。郑立中[12]研究显示,良性病变患者Ⅰ型、Ⅱ型、Ⅲ型病变占比为81.8%、14.4%、3.8%,恶性病变患者分别为6.0%、57.1%、36.9%,二者量化分型对比差异明显,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可见GGNs量化分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GGNs病灶良恶性,需重视Ⅲ型病变患者的诊断与治疗[13]。
付亮等[14]研究显示,MDCT诊断周围性肺癌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本研究结果显示,MDCT鉴别诊断GGNs样肺癌、浸润性GGNs样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且经病理诊断证实,MDCT诊断GGNs样肺癌的一致性较好。其原因在于,浸润性病变与非浸润性病变肺癌病理机制不同,故CT表现存在差异。张亚栋等[15]报道指出,浸润性病变中,相对于未受累的肺泡组织而言,正常肺部细胞受肿瘤细胞浸润、侵袭,存在间隔增厚、肺泡塌陷,二者间存在明显的纹理沟槽。而非浸润性病变多沿肺壁以较均匀密度生长,对比度较低。这提示MDCT可有效鉴别GGNs病变性质,诊断浸润性病灶,对早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MDCT检查对鉴别诊断GGNs样肺癌具有一定价值,其可有效显示GGNs征象及病灶内GGNs占比,且诊断浸润性病变效能较高,对临床决策、GGNs样肺癌患者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