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瓣辅助胸壁缝合贴紧减小腔隙引流、绷带加压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2022-08-17郑艳瑜李晓旭刘军涛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消肿淋巴皮瓣

郑艳瑜,李晓旭,刘军涛

(1.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商丘 476100;2.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商丘 476100)

乳腺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随着工作及生活方式变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同时有较高的病死率,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针对乳腺癌以病灶根治术为主,但能破坏淋巴网格,造成蛋白液体回流,引起上肢淋巴水肿,进而导致肢体活动受限、疼痛麻木等肢体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2]。临床治疗淋巴水肿的方式较多,如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综合消肿疗法是临床常用的非手术疗法,包括手法按摩、药物、功能训练等,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症状,但也有不少研究质疑综合消肿疗法的效果。手术疗法效果显著,但有较多适应证,存在局限性[3-4]。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临床逐渐将治疗方案趋于多元化,以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部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旨在探究皮瓣与腹壁缝合减小腔隙引流、绷带加压联合综合消肿疗法的临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为传统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见表1。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经临床病理检测结合症状,符合《淋巴水肿-诊断与治疗》[6]中乳腺癌术后肢体淋巴水肿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符合手术指征;无精神或认知功能异常;患者或家属签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2排除标准 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其他肿瘤确诊患者;合并乳腺癌远端转移患者;合并肢急性淋巴管炎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麻醉禁忌证患者。

1.2.3剔除标准 自愿退出研究患者;乳腺癌复发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传统组 接受综合消肿法治疗。功能训练:外旋、外展、内旋、内收及上举,每次10~15 min,每日2次。手法按摩:由患肢远端至近端压力性推移,每次10~15 min,每日2次。药物:将10 mg七叶皂苷钠(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4017)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地奥司明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471),口服,每次0.5 g,每日2次。治疗2周。

1.3.2研究组 在传统组基础上接受皮瓣与胸壁缝合贴紧减小腔隙并引流、绷带加压治疗。具体操作:于腋下穿刺放置多孔硅胶,最低位腋中线创面引出,前胸壁放置最低位,骨中线近肋弓创面引出;缝合穿刺孔,固定引流管;将引流管与负压球连接后贴紧胸壁,于胸骨旁、锁骨下及腋窝等填充纱布,覆盖无菌棉垫至胸壁;以绷带对手指、前臂、上臂进行加压包扎,由内至外依次为无菌棉垫层-软绵衬垫-压力绷带层;包扎完毕患肢贴紧胸壁,保持引流管畅通。

1.4 观察指标

1.4.1临床效果 参照《外周淋巴水肿的治疗》[7]中疗效标准,显效为患者肢体周径基本恢复或完全恢复;有效为患肢周径减小率≥50%;无效为肢体周径轻微改善或未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数。

1.4.2水肿程度 轻度水肿:患侧淋巴水肿(<3 cm);中度水肿:患侧淋巴水肿(3~6 cm);重度水肿:患侧淋巴水肿(>6 cm)。

1.4.3肩关节功能和上肢功能 分别以Constant-Murley评估量表(Constant-Murley)、Fugl-Meyer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肩关节功能、上肢功能,评分范围0~100分、0~66分,得分与肩关节功能、上肢功能呈正相关。

1.4.4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 分别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评估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范围0~10分、0~144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5满意度 以医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评估,0~100分,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计入满意度。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传统组(73.33%)(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水肿程度治疗前两组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水肿程度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传统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水肿程度比较[n(%)]

2.3 Constant-Murley、FMA评分治疗前两组Constant-Murley、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FMA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上臂周径、前臂周径比较分)

2.4 FACT-B、VAS评分治疗前,两组FACT-B、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ACT-B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FACT-B评分高于传统组,VAS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FMA、VAS评分对比分)

2.5 满意度研究组满意度(93.48%)较传统组(75.56%)高(P<0.05)。见表6。

表6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女性高发肿瘤,可危及患者生命,现阶段病灶切除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上肢淋巴水肿作为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医生研究的难题,不仅能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更有甚者可导致患者残疾[8]。研究显示,腋窝淋巴结清扫能损伤淋巴管,淋巴无法回流,引起蛋白液滞留于组织间隙,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水肿,可增加急性淋巴管炎的发生风险,同时创面愈合中瘢痕增生、组织挛缩也能阻碍淋巴回流[9]。也有研究指出,乳腺癌根治术虽是造成肢体水肿的主要原因,但部分实施相同手术患者却未出现淋巴水肿,故认为淋巴管损伤导致腋窝积液积血,引发感染,造成组织纤维化、瘢痕增生,导致创伤淋巴管无法再生,加之机体免疫功能局部障碍,巨噬细胞功能和活力受限,水分清除能力降低,造成高浓度蛋白吸收水分引起进行性膨胀[10]。此外,上肢淋巴水肿与肿瘤复发及转移、术后上臂活动、手术切口也存在一定关系。

目前临床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方式较多,如物理疗法(训练、按摩)、药物疗法、压力泵等、手术疗法等。早期临床多采用非手术综合消肿疗法,其主要目的是减轻肿胀和维持肿胀程度。有研究指出,综合消肿疗法对早期轻度淋巴水肿患者效果显著,而对于中重度淋巴水肿患者疗效尚未证实[11]。李婷婷等[12]研究指出,综合消肿疗法能增强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浓度,促使炎症刺激和组织纤维化,可加重水肿程度。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手术疗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在淋巴水肿的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优势,备受医患青睐。而本研究术中皮瓣携带丰富的血管,与胸壁缝合有助于腋窝淋巴组织重建,优化代谢环境,绷带加压能封闭死腔,减少积液渗出,减小皮肤张力,促进皮瓣与吻合,能减小组织间隙,避免腹壁胸腔积液,可降低积液残留而导致皮瓣及腹壁组织坏死风险[13]。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治疗后水肿症状改善优于传统组,与于明等[14]研究基本一致,提示皮瓣与胸壁缝合减小腔隙引流、绷带加压并辅以综合消肿疗法能增强疗效,在减轻患者水肿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还显示,治疗后两组FMA、Constant-Murley、VAS、FACT-B评分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传统组。这提示联合治疗能减轻患者疼痛,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移植皮瓣血管丰富,与腹壁缝合能促进淋巴管重建,减轻淋巴回流阻碍,有助于蛋白质代谢,促进积液吸收;皮瓣紧贴腹壁辅以绷带加压固定能减小组织间隙,避免积液残留,有助于创面组织新生;综合消肿疗法能增加静脉张力,加速淋巴回流,二者可发挥协同作用,能改善肢体僵硬麻木形态,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3,13-14]。本研究还显示,联合治疗能提高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满意度。

于综合消肿治疗基础上给予皮瓣辅助胸壁缝合贴紧减小腔隙引流、绷带加压治疗能增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疗效,可减轻患者水肿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猜你喜欢

消肿淋巴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大城市“消肿”的国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