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卫生总费用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法

2022-08-17刘丽丽周恭伟

卫生软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总费用卫生政府

刘丽丽,周恭伟

(1.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2.宁夏环境因素与慢性病控制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4;3.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北京 100810)

卫生总费用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卫生事业和居民健康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1]。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政府对卫生总费用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卫生总费用逐年增加,且增速明显。但同时,由于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本研究在全面了解我国卫生总费用基本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综合分析影响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多种因素,进而为控制卫生费用过快增长与政府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2006-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

1.2 指标选取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分别从卫生服务供给、人口、经济以及卫生服务利用4个维度,选取12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卫生总费用作为被解释变量,见表1。

表1 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1.3 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26.0软件完成。首先,利用统计描述和时间趋势分析的方法,分析2005-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基本现状。其次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研究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KMO和Bartlett’s检验,若KMO>0.5,且Bartletts检验达到显著水平,则适宜做主成分分析。如通过检验,即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初步纳入的12个指标进行降维,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主成分,然后运用各主成分的载荷矩阵值除以各自主成分的初始特征值的平方根,计算主成分系数矩阵,并列出主成分表达式。最后,以标准化后的卫生总费用为因变量,以主成分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我国卫生总费用现状

2005-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我国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费用以及卫生总费用占GDP%均呈增长趋势,见表2。卫生总费用由2005年的8659.9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72,17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18%;2020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为5112.34元,相比2005年,增长了6.71倍;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62%上升至2020年的7.10%,增长了2.48%。同时,卫生总费用构成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的构成比不断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构成比不断下降。政府卫生支出与社会卫生支出的构成比分别由2005年的17.93%、29.87%上升至2020年的30.40%、41.94%,分别增长了12.47%、12.07%;2020年我国个人卫生支出的构成比为27.65%,与2005年相比,降低了24.56%。

表2 2005-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基本现状

2.2 主成分分析结果

针对所有自变量进行KMO和Bartlett's检验,结果显示,KMO=0.767>0.5,各变量的相关性较强,且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值为517.502,P<0.001,符合显著性水平,适宜做主成分分析,见表3。同时,通过检测各因子解释的总方差结果显示,依据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共提取到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到96.026%,大于85%,提取效果较好,解释的总方差结果见表4。本研究将第一个主成分命名为 F1,第二个主成分命名为 F2,根据主成分系数矩阵写出主成分的表达式,见表5。其表达式如下:

F1=0.319ZX1+0.311ZX2+0.319ZX3+0.312ZX4-0.119ZX5+0.304ZX6+0.320ZX7+0.314ZX8-0.301ZX9+0.148ZX10+0.288ZX11+0.315ZX12

F2=-0.067ZX1+0.016ZX2-0.047ZX3-0.163ZX4+0.628ZX5-0.226ZX6-0.042ZX7-0.075ZX8-0.197ZX9+0.627ZX10+0.256ZX11+0.109ZX12

表3 KMO和Bartlett检验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表5 主成分与标化后自变量的载荷矩阵及系数矩阵

2.3 回归分析结果

以主成分F1、F2为自变量,以标准化后的卫生总费用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回归模型的优劣检验显示,R=0.996,R2=0.990,调整后的R2=0.984,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同时,对于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显示,F=768.151,P<0.001,表明所建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6。

表6 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依据回归分析结果得到主回归方程,结果见表7。主回归方程为:ZY=0.988F1-0.122F2,将F1、F2分别带入可以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ZY=0.3234ZX1+0.3053ZX2+0.3209ZX3+0.3281ZX4-0.1942ZX5+0.3280ZX6+0.3213ZX7+0.3194ZX8-0.2734ZX9+0.0697ZX10+0.2532ZX11+0.2979ZX12

表7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数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达式,以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标准,比较各指标对卫生总费用的相对影响程度并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卫生人员数(X1)、卫生机构数(X2)、卫生机构床位数(X3)、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X4)、老年抚养比(X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7)、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X8)、病床使用率(X10)、诊疗人次数(X11)以及入院人数(ZX12)与卫生总费用呈正相关。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0.3281)与老年抚养比(0.3280)对其相对影响程度最大,卫生人员数(0.34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0.3213)次之;出生率(X5)与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X9)与卫生总费用呈负相关,其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1942、-0.2734,见表8。

表8 各指标对卫生总费用的相对影响程度

3 讨论

本研究在对我国卫生总费用现状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到卫生总费用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直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会因各自变量间存在共线性而影响结果,基于此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与国内学者采用其他研究方法结果相似[2,3],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为控制卫生费用的增长、制定和调整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3.1 我国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卫生费用结构明显优化

2005-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其中,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良好现象。截止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7%,这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居民健康等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卫生费用结构方面,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比、社会卫生支出占比不断增加,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年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比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其增长波动较大,反映了政府卫生投入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提示仍需坚持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政府卫生投入理念,推动政府卫生投入的进一步优化;其次,2020年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比虽然下降至27.65%,但仍高于消除家庭灾难性支出的国际经验上限值(20%),还需精准施策,减轻个人卫生费用负担,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4]。

3.2 人口老龄化成为驱动卫生总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

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与老年抚养比对卫生总费用的相对影响程度最大。一方面,我国居民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面对的群体以老年人为主[5]。随着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越来越高,2020年比重达到13.5%,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疾病患病率不断提高,这增加了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需投入更多的卫生资源,因此会影响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其次,2005-2020年,我国老年抚养比不断增长,2020年达到19.70%。依据健康资本理论,随着老年抚养比的增长,更多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服务,因此对于老年人的健康资本投入必定会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卫生总费用的增加[6]。这与张诗梦、黄芬[7-9]等人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卫生费用的影响分析结果一致,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促进卫生总费用增长的重要载体。因此,建议政府要重视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加强老年慢性病的管理,优化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尽可能有效地缓解或减轻人口老龄化对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带来的影响。

3.3 人均GDP等经济因素对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影响较为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均GDP与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对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影响较为显著。这与李彤、魏娜娜[10,11]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经济发展不仅增加了政府对卫生领域的投入,也对个人卫生服务需求产生了影响。一方面,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政府卫生支出比重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其占比为30.40%,可见政府对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可支付能力的提升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促使卫生总费用的增加。但同时,根据李岩[12]等人对202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的核算结果,发现政府卫生投入增速存在较大波动,政府卫生投入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中包括卫生服务行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进而作用于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建议政府将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优化二者相结合,建立可持续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3.4 卫生服务供给及利用也是促使卫生总费用增长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卫生服务供给维度的卫生人员数、卫生机构床位数指标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维度的入院人数、诊疗人次数、病床使用率与卫生总费用呈正相关,可见卫生服务供给与利用也是卫生总费用增长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追求更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我国政府借助于医疗信息化平台,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增加了卫生服务成本,成为卫生总费用的增长的原因之一[13]。同时,卫生服务供给是否符合卫生服务需求成为了新的问题,如果将二者隔离开,则可能会出现卫生资源浪费或闲置的现象,进而伴随着过度医疗和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问题产生。建议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与此同时,促进分级诊疗制度高质量运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控制卫生总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猜你喜欢

总费用卫生政府
中国西部卫生总费用比较分析
智取红领巾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拿到录取都愁学费 2017年全美最贵大学TOP50汇总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卫生歌
讲卫生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