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疾病认知的影响
2022-08-17覃芬芳唐贵红
覃芬芳,唐贵红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糖尿病属于代谢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临床研究中,在糖尿病的治疗及护理方面都取得较大发展,当患者采取饮食及锻炼等方式都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可给予患者格列美脲治疗。新型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因其降糖效果显著、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日常给药方便、价格低廉而被广泛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该药主要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以其他降糖药物相比,该药起效快,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对病程迁延难愈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该药耐受程度较大。同时,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应提高患者的心理认知,调动其遵医行为,这与患者的循循善诱密切相关,除了尽早积极地降血糖治疗外,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也尤为重要[1-2]。近年来,大规模随机对比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结果的发表,逐渐证明了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势。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格列美脲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疾病认知的影响,本文随机抽签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签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50.73±7.06)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51.10±8.14)岁。所整理的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9.0mmol/L;均知情并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过敏体质及患有急性并发症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健康指导,用药护理等控制血糖水平。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治疗配合护理干预。(1)给药标准:格列美脲(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00)初始剂量为每天2.0mg,空腹服用,往后依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整剂量,最大给药剂量为每天4.0mg;(2)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将患者的背景及理解能力划分为不同团体,针对于老年人、理解能力差的患者,结合图文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用药的服药方式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对于患者的疑虑,及时进行答疑;(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可借助心理学知识,采取劝说、鼓励等方式,逐渐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自愿程度;(4)行为指导:护理人员叮嘱患者随时关注自身血糖的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及家属血糖自我检测的方式;为患者指导运动内容及方式、时间等,并告知家属进行监督,每日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3]。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并与治疗前后检出两组患者的FPG、2hPBG、HbAIC、FINS、2hNS的检出情况;②依据本院自制评分表,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包括倦怠乏力、肢体麻疼、胸闷胸痛、自汗盗汗及小便次数情况,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的症状改善越好;③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尿病基本知识、心理调节能力、用药依从性及血糖自我检测能力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越好;④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功能,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取晨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血浆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胰岛素水平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免疫比浊法检测尿氮和血肌酐。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BG、HbAIC、FINS、2hNS的检出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PG、2hPBG、HbAIC、FINS、2hNS的检出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BG、HbAIC、FINS、2hNS的检出情况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倦怠乏力、肢体麻疼、胸闷胸痛、自汗盗汗及小便次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对比
2.3 治疗后两组疾病认知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疾病基本知识、心理调节能力、用药依从性及血糖自我检测能力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功能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HOMA-β、HOMA-IR均改善,前者的组患者的HOMA-β更高,HOMA-IR更低(P<0.05),见表4。
表4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功能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中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随着病情的持续性延长,患者容易产生并发症,所以在选择早期治疗方案时对患者的病情预后起着关键作用[4]。格列美脲是一种新型磺脲类降糖药,药效次序时间长,每日只需服用1~2次就具有较理想的效果,适合以2型糖尿病为主的患者;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重要环节,其可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使其充分配合临床诊治[5]。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PG、2hPBG、HbAIC、FINS、2hNS的检出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倦怠乏力、肢体麻疼、胸闷胸痛、自汗盗汗及小便次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究其原因,格列美脲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的特性,使胰腺内外分泌加倍成为可能。可在短时间内发挥降血糖作用,促进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临床症状的减轻。此外,格列美脲可以通过胰岛素非依赖性途径促进心脏对葡萄糖的摄入,从而使疗效更加理想,因为它可以更好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持续稳定地降低血糖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疾病基本知识、心理调节能力、用药依从性及血糖自我检测能力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格列美脲治疗配合护理干预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患者服药依从性。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HOMA-β、HOMA-IR均改善,前者的组患者的HOMA-β更高,HOMA-IR更低(P<0.05)。究其原因,格列美脲是一种磺酰脲类药物,口服后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受体,刺激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肝糖原降解和糖异生反应,诱导胰岛素生成,可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在格列美脲药理作用中,由于该药物可以起到胰岛β细胞与表面磺酰胺受体结合,关闭胰岛β细胞膜上的钾通道,以及钙通道开放,从而有助于加速钙离子内流,加速胰岛素分泌,提升胰岛细胞功能,预防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因格列美脲抑制肝细胞中葡萄糖的合成,所以可以发挥降血糖作用。此外,由于格列美脲水溶性低、渗透性高,生物利用度低,需要加强其在胃液中的溶出曲线,以提高药物吸收效率。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大量氧自由基的产生,导致大量炎症产物产生,增加氧化应激水平。而由于格列美脲可以通过调节血糖水平来,因此有利于改善肾功能,有助于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此外,格列美脲不会在体内积累,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因此不会有更多的副作用。
本研究中的护理服务可有效协助患者深入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纠正不良认知,从而提高其遵医行为,而对心理、活动的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形成有效的健康生活模式,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维持患者分血糖稳定,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6-7]。
综上所述,格列美脲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的改善血糖指标作用,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便于患者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