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探索*

2022-08-15梁颖涛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科思政学科

梁颖涛 龙 芸 尹 力

(1.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11;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近年来,经济结构从实体经济转向依托互联网的线上经济,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持续发力过程中,给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方向。世界经济、科技格局在变,教育也得与时俱进。我国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文科改革实践项目也不断推进,逐步拉开了新文科研究与创新实践的序幕。文科教育建设关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新闻传播学又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内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舆论走向的稳定性以及国际对外传播的话语权,更应当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革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的顶层设计。

新文科建设重在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要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1]。但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国内部分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呈现不均衡发展的情况,其内因在于单一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因材施教的要求。国内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旨在培养熟练掌握采写编评技能和熟悉全媒体工作流程的复合型、全媒体化创新型人才。但在学科建设中,部分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处于教学体系中不够完善的阶段,为了顺应新文科建设“观念重构、结构改造、模式再造、平台垒筑”的要求,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应积极进行改革,思考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领域和新模式,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改革起到示范及推动作用。

一、新文科建设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要求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推出,新文科的“新”是在原有文科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文科的学科内涵以及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建设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2]。我国的新闻传播工作肩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职责。所以要满足新文科建设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目标,就需要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鼎力“供给”。而各地区的需求不同,则要求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从“新文科”的内涵进行剖析,理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核心目标以及时代共识,才能找出良好的培养教育机制。

(一)“立德树人”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邵培仁认为,很多人文社会学科的概念来自于西方,包括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对西方学术的依赖性较强,此次新文科改革的定位并不局限于形式上的“微调”,更多的是教育内容“重构”,其实质内涵,就是重拾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专家指出,加强新文科建设,要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要形成中国学派。中国学派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就需要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出发。

在我国近代教育变革中,中国文化大多体现于文学、哲学等学科,而部分新闻传播学专业则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道”在学科教育中的比重,“传道”与“授业、解惑”结合不够,新文科建设的提出,就是将“传道”地位摆正,重视中国传统教育。学科首先是用来教育培养人的,而人的培养与教育首要是人格的塑造、道德的修炼、境界的提升[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和加强品德修养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实际上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作了回答。同时,将德放在首要位置,对于文科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思辨性、知识性和价值观的“三位统一”新闻传播学科,需要意识到“重术轻道”已不再是时代所趋,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入手,回归人本之道,培养具备独立的人格、心怀社会和历史使命感的新闻传播人才,才是地方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二)“一专多能”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3]可见,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就是突破现有的传统文科边界,打造全维度开放的教育平台,化解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的边界,文理的交融交叉已然成为创新,破除学科间的沟通屏障,不能仅限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以及社会科学内部,要做到全学科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要从文理交叉入手。地方高校受物质、师资、生源等现实因素制约,更应结合新文科建设的内涵,重新思考未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近年来伴随着媒介融合的大势,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数据抓取、虚拟仿真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的运用,计算传播学、数据新闻、数字人文等新闻传播学科模块也在悄然崛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学科交叉的新常态。所以,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更要紧贴教育改革的步伐。其次,传播媒介技术的革新改变了新闻传播工作的内容、要求,传统媒体行业需要既懂技术又能贯通各类稿件采写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也呈现了创意策划、摄制剪辑、营销推广、运营维护的复合型标准,反观单一专业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在融合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需要进行改变。所以,如何打造新文科建设中“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成为了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新目标。

(三)“双协同”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时代共识

“要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4]这是《新文科建设宣言》中对新闻传播培养要素的提炼,不仅包含“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一专多能”的培育目标,还包括文科教育模式探索的时代共识。新文科建设重新思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辨析,实践的需要决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理论研究的走向,决定理论研究的价值。新闻传播学科应注重实践教学,对接时代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这是智媒时代的烙印,也是新闻人才培养的时代共识。

在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中,刘明洋与袁晓川认为,学界与业界的融合、文科与理科的融合已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3]。而新文科建设的“双协同”就是双向融合时代所孕育出来的珍宝。所谓协同,指的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思考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部校共建的互嵌,就是为了融合不同教育资源平台,探索实现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模式。所以,新文科建设的“双协同”跳脱了学术与实践的单一框架,将成为新闻教育发展的又一趋势。

二、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思政引导、“金专”新闻课程的思政素养内容需要加强

思政教育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普通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科具有较强政治性。但有的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培养课程缺少对自身培养结构的深入分析,专业课程中存在思政内容教学零散化、非系统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方案单一化。首先,部分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思政内容的教学,仅依托基础必修课,缺少思政元素专业必修课,设课规划缺乏对学科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思政内容学习缺少系统性。其次,自2015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媒介融合被提升到了国家层面,而新闻生产与新闻传播的方式发生的巨变,也意味着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跟上时代步伐,新闻传播教学建设重心也逐渐从纯理论性转向实践性。但如果专业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实践性,会忽略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所倡导的思政教育,会导致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的能力塑造不足。二是未认清地方传播人才属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缺少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这也导致新闻传播人才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工作中与传播客体存在传播隔阂等问题。其次,教学方案难以适应人才需求。由于不同地方存在地域差别,部分地区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而部分地方高校教学方案缺少对外传播的专门性课程,因而难以培养真正的“懂国情”和“宽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

(二)智媒行道,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往往形成以单学科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使得知识学科之间容易被分离,单科性人才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地区传媒人才市场需求。随着新文科建设项目的逐步落地和推进,教学实践的要求也需要进行重新考量。部分地方高校改革步伐较缓,教学内容出现部分同质化现象,这是导致地方复合型人才不足的原因之一。由于教学结构难以形成体系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安排了边缘化或重复性的课程,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战;重写作,轻操作”的局面,因而部分学生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融入实践。其次,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文理不均衡是另一重要内因。近几年,国内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缺口较大,而各地区对全媒体人才的市场需求量旺盛,除了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外,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宣传和公关部门都需要全媒体人才的助力。但部分地方高校培养架构还没有实现“跨学科”的目标,有的课程设置仍限于经典理论的传授和消息评论的文本教学,课程内容缺少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知识、理论、资源的融合,研究方法教学尚未引入数据抓取、数据分析等新维度,从而使部分学生缺少理科思维,难以掌握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原理、规律和传播模式。所以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框架,培养高素质、高标准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三)实战筑梦,协同育人机制尚未畅通

新闻传播学科是偏实用型学科,“实训+实战”是近年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的主旋律。复旦大学意识到了新闻学科的实践本质,在2001年就与上海市委宣传部签署了共建协议,而后在2013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之后,国内各大高校的新闻学院更是掀起了和一线媒体共建的热潮。南宁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是在2017年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当地人民广播电台签订协议。地方高校“部校共建”协同育人的发展理念和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卓越新闻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尚未完善。此外,地方高校在与企业合作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一些拥有大量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对外贸易产业链的省份,新闻学院大多处于“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媒体”双协同培育模式,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机制。

三、基于新文科理念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顺应新文科的内涵,并针对现存的培育壁垒,对学科的建设作出新的改革和完善,才能真正培养适合地方、面向地方、造福地方的新闻传播人才。所以,如何贴近新文科建设为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科学”铸魂: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构建地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动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内高校要打造“中国学派”,培养地方的新闻传播人才要遵循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偏重于教育培训和实践指导之类的使用语境,它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媒体必须遵循的基本立场和政治规范[5]。所以,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将“科学”真正融入新闻传播学科,改变新闻传播学的纯学科化。

地方高校要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教师体系、内容体系和形式体系。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人才思政教育体系,首先需要厘清不同地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定位,建设好各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和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教师队伍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体系,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必修、选修课程的引领作用,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播中国声音的自主性。其次,将“四史教育”、地方红色资源、新闻史红色基因融贯于“课堂、实训、双创、科研、SPOC课”五大教学模块,通过生动讲述、立体展现中国新闻记者的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不仅如此,地方高校还应着力于创新思政课程形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渗于线上、线下、实践、混合、虚拟仿真五大体系课程,并且通过蕴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政教育内容的本土调研模块,带领学生积极开展走访调研,真正做到了解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等,为整个教学体系铸魂立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呈现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最后,新闻传播学科的思政教育,并不能等同于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各课程的思政教育,而应该从新闻传播的历史性溯源、从新闻工作价值导向出发,避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的单一性,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理应抓住理论动能,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金专”课程中的内容,构建新闻课程建设的思政教育体系,由此才能提升本专业学生价值引领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责任担当意识。

(二)“破界”交叉:探索学科交叉模块,重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在媒体融合语境下,国内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的不仅仅是观念的改变,更有可能是系统性的“范式”变迁。另外,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需反思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内涵。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数字人文学科去探寻新文科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模式启示。从共性上来说,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关注的都是超越传统具体人文学科之上的跨文科共性问题,都需要以学科内容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理论与方法并重,融合与交叉兼顾,相互借力而又各有侧重[6]。所以,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实现人才培养的“破界”,才能实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塑。

地方高校要积极进行教育理念更新,完成课程内容从文向理的渗透转变,可以通过两个层面进行改革。一是要打破单一媒体的专业划分和学科限制,实现新闻传播与信息传播、媒介技术与传播艺术、创意传播与传媒文化的交叉、交融。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要避免教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等单方面改进,从而实现全部因素的系统性协同创新。二是从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属性入手,合理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比重,重视操作、实践课程的教学,基于真实本土地域环境,大力推进以“三习贯通”的实践教学改革。围绕“一践行三学会”,重构以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的教育实践体系,推动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提高学生能“动手、动口”的实操能力。三是要依托全校优势学科和行业特色,为新闻传播学专业增加“新文科+理工”的特色课程。例如南宁师范大学开创了传播文本挖掘、数据分析、数据新闻学等课程,同时编撰《计算传播学与网络爬虫》《媒介与人生》等相关新文科教材,进一步提升专业内涵。依托《计算传播学》教材,在校企共建实训平台上建成了互融互渗体系,将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技能应用于双创与实训工作。因此,地方高校要形成从课程到教材到平台到理论,全方位、齐发力、齐收获的计算传播学、数据挖掘研究的教学体系,引领跨学科的教学新风向。

(三)“融创”赋能:依托产学研基地,打造全链条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产学研是指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而地方高校在其中发挥着衔接的作用,不仅要科研机构培养科研型人才,还要为产业提供实用型人才。所以,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培育体系要依托产学研基地,打造本土文化传播、科研基地,提升办学资源与实力。如何发挥产学研基地的真正价值,破解地方培养智媒时代数字化新闻学人才之难,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

一是以培养立足地区、面向国际的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为宗旨,聚焦新文科建设,高校要发挥自身与行业产业紧密联系的优势,推动文科内部之间的交叉融合[7]。可见,地方高校要拾起自身优势,立足本土区,积极打通学校与特色企业、产业的合作渠道,基于共建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生产流程,创新多主体的合作模式,构建基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与实训实习环境,统筹共建企业的优质资源,构建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一批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多学科交叉的新闻传播学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例如,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同政府、企业、行业、产业联盟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联席会议机制常态运行,构建了60多个产学研基地,创设专业并行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在2020年与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达成合作,打造多功能的实验实训基地。所以,地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与业界、商界的互动,只有将“融合创新”汇入教学培养机制中,才能不断完善院校的就业导向机制,实现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价值。

二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单纯是地方高校自己的事情,应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贯彻新文科建设的“高校与实务部门”协同的理念,加快部校共建进程,在新闻传播的教师培养上提供思路与方案。首先,要秉承“高校+新闻媒体+大数据实训平台”联合育人的基本理念,聘任行业导师,与本校专任教师一起构成文理兼容、学界业界并举、理论与实操并重的高标配教学群体,完善科研平台的师资配置,打造全方位的专家智库。在明确时代特征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搭建高校、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省级电视台等多机构积极参与的协同育人平台,同时开展协同机制研究、成果转化机制研究等,这不仅有助于新闻传播实战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还有助于保障协同育人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地方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应该积极破除教学内容、学科模式建设、教学体系的壁垒,放大区域的地理、文化优势,完善思政内容在新闻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中的定位,加快部署“文理交叉”的课程设置,打造政府、企业、学校、科研平台的全链条协同育人平台,同时要及时总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新闻学科培养改革的模式,重新梳理专业教学内部体系,实现专业内部结构体系的创新开放性建构,强化学科之间的多重开放、交叉与融通,从而培养具备政治意识、家国情怀、文理兼备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动能。文章对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深刻思考新文科“立德、破界、融创”的内涵对不同地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影响是深远的,各地方新闻院系的教学改革实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院校自身的现实出发,探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研究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开放式发展模式,推进新技术、新思路、新能力的激活与开发,形成新时代学科发展与人才建设的新范式,遵循新文科建设的规律,做好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才能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改革中找到新路径。

猜你喜欢

文科思政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思政课“需求侧”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豆文科作品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