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前海外中国农业科技典籍译介研究

2022-08-15王惠琼孔令翠

外国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书译介典籍

王惠琼孔令翠

(1.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91; 2. 四川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0 引言

应该看到并充分肯定近年来农业科技典籍译介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在译介理论结构、策略方法与译本接受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应该看到,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对我国农业科技典籍的译介产生的经世致用效果没有足够关注与重视。

在研究意义方面,多位学者讨论了包括农学典籍在内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蕴含丰富的科学思想、人文精神(刘性峰 等,2021:50)与“天人合一”等生态文明思想(王芊芊 等,2020:83),认为加强农业科技典籍译介研究可以进一步彰显中国农耕文明的世界性意义(闫畅 等,2019:49),有利于中国农业文化走出去并平等参与世界农业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对中国作出客观、正确、全面的认知和了解(王宏 等,2018:64),还有利于提升古代中国学术的国际地位(周鹤 等,2021:39)。

在译介研究方面,李海军讨论了18世纪以来《农政全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概况,许明武等(2017:92)从深度翻译视角的“资本”视角解读了《天工开物》,刘迎春等(2017:24)则认为需要在厘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视角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模态、传播效果等若干重要因素,孔令翠等(2021:107-113)讨论了农业科技典籍译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设想。

综上所述,学者们以往主要研究农业科技典籍的语言与文化翻译策略、术语翻译、海外传播等发展到模因、多模态、语料库、诠释学、译者风格、语境化和学术译介等,但尚未深入甚至没有展开对其经世致用效果的研究。众所周知,诸如农学典籍一类的科技典籍无论是语言的通俗性与内容的专业性都决定了译介接受群体的狭小,但是为什么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过去几百年时间里仍然坚持不断的译介呢?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看重了典籍的应用价值,即经世致用效果。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用重要地位的20世纪前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生产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经世致用研究上。

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典籍译介需要开拓新视野。农书科技典籍固然有其文化价值的一面,但还有实用价值即经世致用的另一面。因此,农业科技典籍译介研究当然要考察其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价值,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许钧(2017)在谈到翻译价值时提到五大价值,其中之一是社会价值,即翻译活动对社会交流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按照笔者的理解,这里的社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实用价值,或曰经世致用价值。王翠(2019:18)认为,农学这类具有实用性的典籍翻译与传播研究,除了需要考察其跨文化交流与对话价值外,还应考察目标语国家译介时的社会需求。刘性峰等(2020:68)提出应尝试从应用论等方面构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理论框架。这几位学者虽然并没有直接论及译本的应用价值研究,但无疑启迪了拓展研究的视野。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启迪,从实用动机与效果角度即从经世致用角度探讨农业科技典籍的译介问题,以期抛砖引玉,为新时代的中国科技典籍尤其是农业科技典籍译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1 中国主要农业科技典籍

农业,古代一般称之为农桑,即农耕和植桑养蚕。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重农或农本思想是自古以来的国策与传统。《汉书·景帝纪》云:“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明史·太祖纪一》曰:“遣儒士告谕父老,劝农桑。”正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很重视农业,重视农业科技,自然产生了大量源于农业生产又反过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典籍。

本文中的中国农业科技典籍是我国古代记载农业智慧的重要文献,具体指中国在“五四”前专门或部分讨论农业科技与政策方面的典籍。

我国很早就有农业科技方面的记载,甲骨文、金文等古文献中就已经记载了农业技术方面的内容。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作几乎都有农业技术方面的论述,比如《吕氏春秋》有专门讨论农业的《上农》四篇。百家中还出现了专门劝农桑以足衣食的“农家”。汉代有《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其中的《氾胜之书》被公认为我国最早的农书,可惜后来佚失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农书。在唐代,武则天敕编的《兆人本业》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农书(唐亡后很少流传,终至失传),而陆羽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宋代编撰了《授时要录》《大农孝经》等官修农书,民间则有现存最早反映江南农业生产的地方性农书《陈旉农书》以及专门研究蚕桑的农书《蚕经》,还出现过描绘农业生产过程的《耕织图》。在元朝,司农司编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农桑辑要》,出版了第一部兼论南北水旱田生产技术的《王祯农书》,发行了由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到明清时期,明朝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贯穿了作者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之《乃粒》《粹精》《乃服》和《彰施》部分讨论农业问题。清代《授时通考》博采了历代农书之精髓。

据任继愈编著、2015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先秦至1840年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达541部,其中农业科技典籍43 部。

2 我国农业科技典籍的经世致用

我国有以实体达用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实学传统,主张学术研究要关切时代主要矛盾、回答时代主要问题,强调有益于解决民生疾苦(葛荣晋,2003)。中国农业科技典籍在编撰时一直坚持这一传统,其突出特点是摒弃空谈,为社会提供实实在在的能够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的智慧、经验和方法。以下介绍几部最具代表性的农业科技典籍。

《齐民要术》书名的意思是教会百姓谋生的主要方法。作者贾思勰曾做过太守,是具有坚定“农本思想”的地方官员。他在书中系统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黄河流域一带干旱地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经验,目的是指导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改善国家的农业治理。

《茶经》的诞生不但使茶从炎黄时期“荼”(解毒药)的定位中解放出来成为饮品,而且推动了国内外茶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并且使茶业成为从唐代开始各王朝的重要支柱产业。

与《齐民要术》将重点放在北方的农业生产不同,《陈旉农书》则是根据中国农业生产南移的实际而撰写的一部农书。该书详细总结了南方农民种植水稻以及养蚕、栽桑、养牛、合理施肥与改良土壤等丰富经验,对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天工开物》中的“天工”指大自然的力量,而“开物”则指通晓万物的道理。因此,有学者认为,该书名的意思是探讨自然力与人力之间的互补关系,即人类可以通过技术开发万物,以天工达成补人工、开万物的目标(潘吉星,2012)。这一观点具有“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深刻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阐明人在遵循万物之理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能够凭借技巧和智慧开发万物(王烟朦等,2020:48-53)。由于该典籍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以及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因而本文将其视为农书,并且视为重要农书。

徐光启写作《农政全书》,是为了解决北方荒地开垦、水利设施建设、农作物耕种与农政等紧迫的现实问题。他在继承《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和《王祯农书》重视备荒传统之基础上单独将“荒政”作为一目,写下了《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3 经世致用的中国农业科技典籍对海外译介的巨大吸引力

一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要能够吸引另一国主动译介、引进和传播,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1)成果具有先进性,外国才会认为有主动译介、引进和传播的必要;(2)成果具有实用性,能够帮助外国解决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农业有水稻栽培、大豆栽培、养蚕缫丝和茶树栽培等“农业四大发明”。即使到了18—19世纪,包括农业科技在内的许多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仍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能够提供海外所需的农业科技。比如,《天工开物》中的耕田与灌溉农具、提花机、播种机、铁犁等依然能够满足许多国家改善技术现状与提高生产力的迫切需求。以欧洲为例,虽然工业革命业已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工具依然十分落后,还在使用人工播种,犁的设计也比较简单,因而有必要从中国引入或者向中国学习。又如,一方面我国植桑养蚕缫丝技术在当时首屈一指,集养蚕缫丝大成的《齐民要术》《授时通考》《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典籍荟萃了不同时期我国植桑养蚕缫丝技术精华,对世界的吸引力很大(南炳文,2017),而另一方面当时的欧洲蚕桑技术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因防治疾病的经验不足,导致生丝大量减产,因而我国的植桑养蚕缫丝技术对他们有巨大吸引力。

正因如此,《齐民要术》等中国古代农书先后译介到海外。

4 海外基于经世致用的农业科技典籍译介及其经世致用效果

西方国家在18—19世纪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一方面传统农业所占比重很大,有对农业科技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化需要农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劳动力支持,因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显得十分迫切。西方国家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译介中国农书的。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和朝鲜这两个东亚邻国在历史上同属汉字文化圈,这两个国家的很多学者中国语言文字和文化造诣极其深厚,因而他们主要是介绍而非翻译我国农书。

以下基本上按农业科技典籍产生的时间顺序梳理其译介史。

4.1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早在唐代就已传入日本。日本宽平年间(889—907)由藤原佐世编撰的《日本国见在书目》中就已涉及《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皇家藏书处的崇文院本,被日本当做“国宝”珍藏在京都博物馆中。名古屋市蓬左文库收藏之金泽文库本是现存最早的抄本。《齐民要术》受到日本学者的高度重视,成立了“齐民要术研究会”,形成了专门学派“贾学”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方案。

4.2 《茶经》

《茶经》于南宋时期传入日本。12世纪中期,僧人荣西两次来华,将《茶经》手抄本带回日本。江户时代日本开始了对《茶经》的翻刻。1774年,大典禅师对《茶经》加以训点,并用片假名混杂汉字详注,撰写了《茶经详说》。

《茶经》流传至欧洲的时间相对较晚,但传入后也被陆续译为英、德、法、意等多种西语文字。意大利是较早研究中国茶的欧洲国家。1559年,意大利著名作家詹巴迪斯塔·拉摩晓出版的《茶之摘记》《中国茶摘记》《旅行札记》等著作都有对《茶经》的记载。

4.3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在17世纪中叶开始流传到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学者中村惕斋在1666年发表的《训蒙图汇》所列参考文献中提及《农政全书》。历史上的日本经常发生饥荒, 江户时代总共有154次饥荒,其中21次范围甚广且严重(吉武成美,1982:1-2 )。包含有救荒内容的《农政全书》传入日本后,本草学大师松冈玄达等立刻从《农政全书》中析出《救荒本草》及《野菜谱》并加注后在京都刊行。一批日本农学家据此总结了一些可食用植物的利用方法,为赈济饥荒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农政全书》传入朝鲜后,思想家朴趾源在1783年写成的《热河日记》的《车制》中不但提到了《农政全书》,还提到了《天工开物》和《耕织图》等,在所著《课农抄》中也多次引用。

日本和朝鲜还有多位学者译介了《农政全书》,本文将在下文讨论《天工开物》时一并讨论。

1870年,意大利人安德烈奥将《农政全书·荒政》篇中的“玄雇先生除蝗疏”部分内容翻译为意大利文,题目为《论蝗虫〈农政全书〉论述提要》。

4.4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最早由精通汉文、被西方人称为“日本的亚里士多德”的17 世纪江户学派著名本草学家贝原益轩在《花谱》和《菜谱》二书的《参用书目》中列举。1771年,大阪书林柏原屋佐兵卫发行了《天工开物》的第一个全刻本。

《天工开物》在18 世纪传到朝鲜。曾于1780年随朝鲜使节访问中国的李朝实学派代表人物朴趾源归国后于1783 年写成达26卷的“实学全书”《热河日记》游记,记载了《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各种内容。另一位实学家、内阁重臣徐有榘一直关注和惦记国计民生,其113卷本巨著《林园经济十六志》引用了845种中国与朝鲜古书,其中就有《天工开物》。实学派学者李圭景受清代考据学派思想影响,著《五洲衍文长笺散稿》与《五洲书种博物考辨》等书,多次引用《天工开物》等中国农书。此后有更多朝鲜学者注意到了《天工开物》等中国农业典籍的价值,认为书中有关工农业技术及设备的记载可以引进到朝鲜,于是便纷纷介绍书中的内容以推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知识在朝鲜的经世致用。和日本的情况相同,当时的李朝学者多精通汉文并以汉文著述,因此没有必要翻译成朝鲜文。

《天工开物》在欧美国家中最早传到法国。1830年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率先将《丹青》中论银朱部分译成法文。此后的10年左右时间《天工开物》被转译为多种语言。

4.5 蚕桑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植桑养蚕国家,因而几乎所有的农书都不可能不涉及植桑养蚕。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各典籍中有关蚕桑的译介情况集中起来讨论。

日本江户时代农学家宫崎安贞依照《农政全书》体系与格局于1697编著《农业全书》10卷,较为详细地提到了书中的农桑种植办法,对日本后世农业影响很大。

朝鲜最古老的农书《农事直说》(1429年)的具体内容以及朝鲜农学与农业生产都深受《农桑辑要》影响( 朴延华,2001:92)。

在欧洲,巴黎耶稣会士杜赫德主编、殷弘绪摘译的《农政全书·蚕桑》重点介绍了中国的种桑养蚕技术以及丝绸制造技术,摘译部分的标题是《一部更多更好地教人养蚕方法的中国古书之摘要》。该书1735年在巴黎出版后立刻轰动欧洲。1837年,儒莲奉法国政府工部及农桑部部长之命将《天工开物·乃服》养蚕部分及《授时通考·蚕桑》翻译为法文,名为《论植桑养蚕的若干主要中国著作提要》,在扉页上将此书冠汉文书名《桑蚕辑要》。由于中国农业科技典籍讲述的养蚕技术颠覆了欧洲人的蚕桑养殖理念,因此译本刚在巴黎问世便立刻引起轰动,欧美各国纷纷转载与转译(林振武 等,2011:85-86),在不到三年时间内便转译成意大利文、德文、英文和俄文等主要欧洲语(潘吉星,1993),远在美洲的新生国家美国仅仅在出版之后的第一年就将此书从法文转译成英文在华盛顿出版。法兰西广学院汉学教授德理文后来也翻译了《授时通考》的相关内容。

1843年,英国人麦都思在上海与一批中国学者合作重译了《农政全书·蚕桑》,并作为节译单行本刊行于上海。

1850年,法国的埃德将成书于1690年的《耕织图》翻译为法文,取名为《农耕与纺织图咏——重农桑以足衣食》。后被转译为德文,题目更改为《中国的农业》,1856年出版于莱比锡。

1865年,俄国人安东尼将《农桑辑要》与《农政全书》有关蚕桑的部分译成俄文,题为《论中国人的养蚕术》。

此外,美国早期有很多著作和期刊译介了中国蚕桑养殖与经济效益的基本情况,代表性文章有《中国桑树培育》《中国桑树的优越性》《中国桑树的种植利润》等(孟庆波,2014)。

4.6 译介国取得的经世致用成果

中国科技典籍的海外译介对世界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冷东,1998),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为工业化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具体表现在:

(1)推动了译介国的农业技术应用与科技革命

日本译介《齐民要术》后农业生产以此为指导(缪启瑜,1988)。和中国一样,日本也存在春旱、夏季多雨等问题,因而也需要借鉴《齐民要术》的旱地农业技术,并努力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加以比较对照与消化吸收,再运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天工开物》中的制糖技术与《农政全书》中的农业技术推动了整个日本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潘吉星,1990),在日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后仍然受到重视(杨直民,1985:58-60),为回归自然农法及推进现代有机农业、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做到了古为今用(胡火金,2016:124-128)。

西方引入《天工开物》中的新农具扬谷扇车后结束了此前只能依靠人力扬谷的苦累劳作史,引入丝织机特别是提花机后促进了织机由竖机向横机的转变,还催生了犁和耧车等农业机械的改进(张嵚,2015)。

(2)促进了译介国蚕丝业发展

东西方国家先后竞相译介和引进中国蚕桑技术,不但推动了本国蚕丝业发展,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张萌 等,2015)。日本丝织业长期学习与借鉴中国先进的丝纺织技术,推动了蚕丝业蓬勃发展,被称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功勋产业。杜赫德和儒莲等的译介不但促进了法国蚕丝业发展,还有助于其成为欧洲强国(潘吉星,2013)。英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后也促进了本国桑蚕业发展。1777年,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亲自主持翻译了《农政全书》,将中国的桑蚕织造技术在全国推广,助推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英国殖民者还将桑蚕业引入美洲殖民地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影响了译介国农业治理政策的制定与理念的更新

日本本草学大师松冈玄达参考《农政全书·荒政》写作的《救荒本草》及《野菜谱》对日本制定备荒与救荒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产生与《农政全书》等的译介有着深厚的中国渊源(谈敏,2010)。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非常赞赏中国的重农主义和历朝历代重视农业的政策,提倡以农为本,认为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因而要求改变当时普遍存在的轻视农业发展的思想(朱高正,2001:49-55)。这些观点对法国制定重农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农业以天时、地利、人和为核心的“三才”理论与农时理论等受到西方高度推崇,譬如中国对有机肥的利用被美国视为合理农业的典范。

(4)激发了东亚译介国崇尚实学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日本实学派学者佐藤信渊依据《天工开物》提出富国济民的技术哲学和技术经济学思想“开物之学”(都贺庭钟,1771)。朝鲜改变了以往偏重于介绍中国经史的学术传统,主张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提出学术应研究有助于改善朝鲜社会经济状况的实际学问。

(5)促成了译介国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兴起

在东亚,日本和韩国在学习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创造出世界著名的茶文化——茶道,并形成茶文化产业。

在欧洲,1662年,酷爱饮茶的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查尔斯二世后在英国朝廷和王公贵族间刮起饮茶之风。18世纪中后期,茶开始进入了欧洲平民的生活(王思明 等,2017)。到19世纪,英国人开始尝试在红茶中加入玫瑰、薄荷、柠檬等,有时还会加些鲜奶和糖(袁梦瑶 等, 2019),从而开创了新的茶文化。总之,对茶文化的译介不但为世界贡献了健康的饮食习惯、良好的养生方式、美好的精神享受、恭敬的待客之道,还提供了发展经济之道(施由明,2018: 7-8),推动了茶叶生产与消费。

(6)提升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影响

提升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在世界上的形象,促进了中国农学的东渐西传,还丰富了汉学的内容。世界各国对《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等农书的译介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农业科技在世界上的形象,并使东学西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文史哲等传统文化典籍,从而使中国农业科技典籍在汉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5 结语

如果说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与先进的农业科技为海外译介中国农书创造了条件,那么自古以来就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仁爱精神以及《诗经》中的《秦风·无衣》中反复吟唱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无私情怀无不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人类共命运的使命担当。中国农业科技典籍外译不但解决了中外农耕文化交流问题,而且还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衣食问题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问题。因此,未来包括农业科技典籍在内的中国科技典籍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在关注其文化价值的同时也研究其对译介国的经世致用价值,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对世界各国曾经做出过的重要贡献,同时鉴往知来,让世界因此而更好地接纳和认可当代中国与未来中国。

猜你喜欢

全书译介典籍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图片资料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重视新时期中国图书情报学的译介事业
从整体入手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效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我的孤独,只剩爱你》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