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联合用于尿毒症血透患者的价值分析
2022-08-13胡琳艳临川区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西临川344000
胡琳艳(临川区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西 临川 344000)
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疾病终末期的主要临床表现,而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能帮助患者过滤掉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1]。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这将导致自身抵抗能力下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同时对其心理造成极大影响,一方面是因为严重的肾脏疾病将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和严重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长期的血液透析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2-3]。本研究重点探讨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疗效,以期为该类患者提供完善的心理干预措施,并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支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55~80(65.57±7.33)岁;病程0.3~1(6.7±1.34)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7~83(66.48±8.54)岁;病程0.3~1(6.6±1.14)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尿毒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为尿毒症,同时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2)1个月内未使用影响本试验结果的药物及其它临床干预措施,如进行过类似的临床研究,需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方可再次纳入本研究;(3)试验前患者或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尿毒症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初筛时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一过性改变而被误入的受试者;(2)合并精神疾病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3)存在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并发症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及药物过敏或凝血功能障碍;(4)怀孕或妊娠期妇女。剔除和脱落标准:(1)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入的病例;(2)未按规定要求影响数据采集和安全性评价者;(3)受试者依从性差,自行退出者;(4)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而被迫终止病例;(5)研究期间受试者出现其他急重症,需采取紧急措施者;(6)受试者中途提出退出临床研究。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缓解患者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情绪,指导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不良反应等。试验组采用心理咨询模式引导下的护理干预[4-6]:(1)心理护理,详细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让患者了解透析流程和透析室基本环境,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肾功能急剧下降以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可能导致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患者也可能存在放弃治疗,甚至轻生的想法,因此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术前采用精神压力放松训练,包括呼吸放松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穴位按摩法等减轻其压抑情绪。采用音乐疗法、集体交流和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采用舒适体位护理,嘱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防止透析过程中肢体或伤口受压。长期恶性肿瘤合并透析者身体功能较差,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因此需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2)健康教育,需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宣教,采用小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告知患者尿毒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临床常用的干预手段,并讲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指导患者长期带病生存。采用一系列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教会患者释放心理压力,经常关心患者和与患者面谈,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3)饮食干预和运动疗法,为患者搭配合理的营养餐,限制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调整其饮食结构,少吃多餐,减少胃肠道刺激。尿毒症患者血液中代谢废物难以清除,主要以含氮类代谢废物居多,因此需监督患者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从而避免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此外,对于长期尿毒症机体脏器出现不同并发症的患者,胃肠道功能可能出现严重障碍,患者消化不良,因此需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量,多食用膳食纤维类食物,从而增加胃肠道的蠕动作用,保护消化道功能。对于长期消化不良的患者也可使用益生菌进行干预,通过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来改善胃肠道功能,从而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对于重症患者、无法经口进食者,需在营养科帮组下为其搭配均衡的肠内营养食物,将配好的食物与生理盐水搅拌成糊状物或半流质,加热至37℃注入,该过程严格消毒,摄入量依据病情设定,可少食多餐,避免胃肠刺激。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监督患者完成每天的训练计划。通常需要患者每天完成一定量的运动训练,并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其中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运动至少保证3次以上,每次30~50 min。(4)并发症护理,①预防肺部感染: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全身耐力较差,尤其是长期卧床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由于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无法进行正常活动,容易导致一系列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肺功能显著降低。需对患者进行肺功能训练,训练患者胸、腹式呼吸肌力量和耐力,教会患者如何放松自身的呼吸肌肉,在呼吸过程中的一些技巧,主要包括缩唇呼吸、用力呼吸、胸式呼吸及放松呼吸等。同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排痰训练等,主要包括体位引流、震颤排痰和叩击排痰等技术,通过增大患者的肺活量,避免呼吸无力、肺不张和感染等并发症。②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每日对患者进行翻身和坐起训练,教会患者家属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和采用肢体气压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压疮。③预防胃肠道不适: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合理膳食,保证营养,行胃肠减压术,必要时留置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防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刺激,松解胃肠痉挛导致的疼痛。④如有尿管插入需注意管道护理,防止尿液反流增加尿路感染风险。观察每日尿量、色、味等,可采用抗生素前瞻性预防术后感染。(5)院外支持,医护人员需教会患者家属基础急救方法,同时在家中也需长期低流量吸氧,患者出院后需定期电话随访和复查,护理人员也需定期到患者家中进行指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1)采用汉密尔顿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定,量表主要采用患者自评的方式进行评估,告知患者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尽量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越严重。(2)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从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4个层面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每项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改善越明显。(3)评价营养状况: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评估,如皮脂厚度、肌肉萎缩情况以及血清中蛋白的含量等。(4)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面,并计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和SDS评分及营养状况比较 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和SDS评分及营养状况比较(±s)
表1 两组SAS和SDS评分及营养状况比较(±s)
血红蛋白(g/L)试验组对照组组别 n SAS评分(分)SDS评分(分)血白蛋白(g/L)33 32 tP 34.23±7.64 55.47±7.43 4.526 0.005 30.43±7.84 52.84±8.84 7.642<0.01 42.28±8.93 30.31±7.24 4.843 0.002 137.57±21.94 112.92±18.74 8.374<0.01
2.2 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生理机能 躯体疼痛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试验组对照组33 32 t P 85.66±9.23 64.31±7.38 4.162 0.007 80.29±9.23 68.49±8.91 4.497 0.005 76.28±8.53 62.01±6.45 3.592 0.015 87.43±9.67 65.31±7.49 9.254<0.0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此时患者肾脏功能基本完全丧失,需要采取血液透析的方式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防止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然而长期的血液透析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将产生恐惧、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血液透析需要较为昂贵的费用,这也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引起患者放弃治疗。心理护理是采取高效的心理咨询策略,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能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负面情绪,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此外通过长期的饮食指导和运动训练,能有效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8]。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用于尿毒症血透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由于患者体内代谢废物较多,导致肾脏功能急剧下降,严重时可能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时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进行营养检测,主要包括患者血液中的蛋白含量和免疫功能,鉴于此,本研究所选择的指标中包含营养状况指标检测。同时尿毒症是一个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再加上全身免疫能力急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恐惧、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自杀等想法,因此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功能,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以及心理咨询等。
通过本研究发现,试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这可能与本研究中实施的心理护理关系密切,通过长期的心理疏导,能帮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试验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其自身免疫能力,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本研究中的护理手段分析发现,采用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可能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主要原因。此外我们还发现,试验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可能与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有关,这意味着采用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能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尿毒症血透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及营养状况,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