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2-08-13蒋怡星

河北画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舞蹈院校高职

蒋怡星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随我国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实践,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教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面向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也向着专业化、技术化的方向逐渐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接受教育、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幼儿的个性发展、思维发展,是社会高度关注并研究的问题。舞蹈教育,对于幼儿时期儿童可实现表演、注意、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有效的美育教育功能,而幼儿教师自身的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舞蹈教育水平,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策略研究,是促进我国学前舞蹈教育水平攀升,提升教育专业学生竞争力、工作能力的重要研究行为。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一)幼儿舞蹈编排作用

幼儿舞蹈,隶属于表演形式体现幼儿内心、生活的舞蹈形式,其特点在于形象高度直观,易于被幼儿阶段儿童接受以及多数采用边歌边舞的形式。幼儿舞蹈,承载着培养有幼儿阶段儿童模仿能力、表演能力、注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美育教育的功能,可显著提升幼儿学习效果。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只有具备良好的幼儿舞蹈编创能力,才可通过面向幼儿的舞蹈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幼儿舞蹈教育的既定功能。

(二)幼儿时期儿童特点

幼儿时期儿童集中在3岁至6年龄段,该阶段儿童具有高度活跃的思维,对于各种事物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加倾向去触碰、接受自身所感兴趣的内容,正是这一特点,让幼儿容易在接受教育期间缺少耐心,容易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失去兴趣。幼儿舞蹈教学,有着极强的实践性,高度符合幼儿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心理发育特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步入工作岗位开展幼儿舞蹈教育阶段,只有具备良好的幼儿舞蹈编创能力,才可实现面向幼儿的系统化、科学化教育,使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均符合幼儿时期儿童特点,以有效开发儿童艺术潜能,推动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成长。

(三)学前教育目标

在教育机构面向幼儿教师开展综合性测评阶段,幼儿教师的舞蹈编创能力隶属重要评价内容。幼儿教师的幼儿舞蹈编创能力,是将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合至实际教学工作中,是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必须行能力要求,因此只有掌握良好的幼儿舞蹈编创能力,才可实现学前教育人才步入工作岗位后的良好、可持续发展,使其自身满足新课标下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1]。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不同于本科高校学生,高职院校学生,有着更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自我认同与自卑矛盾,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对于学业的重视程度较低。

(一)强烈的自我意识

相比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学生均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其个人思想有着较强的社会化特征与价值取向多样化特征。对比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更早接触社会,有着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往往价值取向更加务实,相比本科学生更加重视自身的价值利益。

(二)强烈的自我认同与自卑矛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大量学生是因高考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就读,因社会对于高职院校与本科学历之间的认同差异性,导致高职院校大量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态。然而,过早地接触社会,接触更多新鲜事物以及受新时期网络文化的影响,这些学生同时又具备较强的自我认同感,不愿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正是自卑心理与自我认同感这一矛盾的存在,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躁动、心猿意马,容易产生焦躁心理。

(三)自控能力较差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难以如同本科生一样坚持自身的学习目标,学校面向学生开展教育阶段,旷课、迟到早退、课堂纪律难以保持现象十分普遍,大量学生秉持“划水”的态度接受教育,未针对自己的未来制定相对明确的短期、长期目标,无人监督情况下,通常难以开展自主性学习。

(四)对学业重视程度低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轻视所学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导致这一现象原因在于社会对于本科、高职院校学历的差异化对待,致使学生们对学历的认同感不断降低,难以重视自身所接受的学习,更多是期望拿到文凭后快速步入社会就业,同时一小部分专心筹备专升本考试,故而忽略了专业课的学习[2]。

三、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策略

基于上述对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必要性分析以及面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可得知面向学前教育学生开展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直接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能否满足社会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而在考量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基础上,对其从事的幼儿舞蹈编创能力培养,必须区别于本科生,制定相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策略,才可实现提升其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目标。

(一)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学历认同感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较低的学历认同感、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其在长期自我认同与自卑矛盾下形成的性格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是提升其学历认同感,改变高职学生整体学习态度,从而形成较好的舞蹈编创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

首先,高职院校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从事常规思想道德、政治品质培养同时,通过社会事实、社会发展需求的讲解,使学前教育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作用,真正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学前教育学生作为教师的职业思维教育,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使其认识到自身学识对于未来自身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再次,学校应秉持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问题,并积极探索可有效扭转其错误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物质主义心态的教育内容,有效改善学历差异化对待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浮躁、焦躁心态,使其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继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学历认同感、专业认同感。

(二)加强专业学习,强化学生对幼儿舞蹈的认识

为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学校教师应强化专业学习,提升幼儿舞蹈编创教育的效果。具体操作阶段,可以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首先,将枯燥的舞蹈教育理论,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形式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化、多样化,打破单纯理论教学为学前专业教育学生带来的枯燥感。多媒体技术,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可将相对单调、枯燥的文字转换成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以生动、逼真、直观且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网络教学形式,高度符合现代社会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提倡生活习惯、智能设备使用习惯。教师在课余时间将幼儿舞蹈编创教育方案制作成网络课件,以微信、QQ的形式打造幼儿舞蹈编排“翻转课堂”,能够打破面向学前教育学生进程中时间、空间带来的限制,让学生以自身喜欢的方式开展知识摄取,让幼儿舞蹈编排知识真正实现化难为易[3]。

其次,教师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舞蹈的认识,包括幼儿舞蹈的作用、起源、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在深化学生对专业认识深度基础上,使学生真正了解幼儿舞蹈的专业性以及学前教育中幼儿舞蹈编排、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幼儿阶段儿童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提升其对幼儿舞蹈认同感同时,树立学生对幼儿舞蹈编创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强化优秀作品欣赏,提升学生鉴赏与表演能力

鉴赏能力与表演能力,对于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舞蹈编排,对于学生的理论基础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学生积累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逐渐形成较为良好的幼儿舞蹈编创能力。因此,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教育阶段,教师应以提升其实践经验为目标,带领学生加强优秀作品的欣赏。

备课阶段,教师可在网络上收集每年春节联欢晚会、六一儿童节,CCTV舞蹈大赛、全国儿童舞蹈比赛等各种节目中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鉴赏,围绕“作品主题”“作品题材”“作品内容”“作品形式”“作品难点”进行优秀少儿舞蹈作品探讨,并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根据作品的鉴赏,发挥自身的艺术天赋,发表面向作品的个人讲解,如假设是学生自己编创相同主题舞蹈内容,会如何选择音乐,怎样设计舞蹈动作,怎样编排舞蹈表演,怎样设计儿童服装,采用何种舞蹈道具等等,同时让学生描述从作品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

在实现阶段性优秀儿童舞蹈作品欣赏后,教师选定主题让学生完成舞蹈编创作业,并上台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协同、经验获取,促进其表演水平提升阶段一并加深其对幼儿舞蹈编创工作的认识、理解,形成独到的见解与思想,实现学生对少儿舞蹈作品鉴赏能力、表演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学生激励,激发幼儿舞蹈创作热情

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学历有着较弱的认同感,且基于其自控能力较差、对学业重视程度弱,导致其往往在课堂上难以保证注意力,同时对于幼儿舞蹈的创作缺少必要热情。在此背景下,教师应抓住高职院校学生自我价值重视程度高、价值目标务实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舞蹈编创学习阶段的积极性、能动性与个人热情。

首先,教师应最大化避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打击,重点关注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结合其自身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培训策略,使其尽快达到班级平均水平。其次,教师应在面向学生从事舞蹈编创教学期间,加强对学生编创作品的点评,以“不吝啬、不怜惜”的态度去表扬学生,寻找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再次,开展教学阶段,教师可将学生舞蹈编创能力,作为期末评价、考试评价以及毕业阶段结业评价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感受到收获知识的喜悦同时,感受舞蹈编创能力对于自身学习评价结果、未来就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此学生将会保持长期性的舞蹈创作热情、学习动机,全面提升幼儿舞蹈编创能力教育效果[4]。

(五)自舞蹈学习入手,提前埋下舞蹈编创教育伏笔

舞蹈隶属专业性极强课程,多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并不具备良好的舞蹈基础。这一背景之下,舞蹈编创教师需深度明确,培养学前教育学生舞蹈编创能力不可一蹴而就,而应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在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舞蹈教学阶段,就应有意识地埋下舞蹈编创教育的伏笔,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原则,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前进入舞蹈编创能力培养阶段。

例如教师在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舞蹈动作组合教学,对舞蹈动作构成、节奏与方向变化、动作路线变化过程中,就应提前找出这些舞蹈动作的规律,在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同时,深度掌握舞蹈动作规律,使学生在学习舞蹈期间,从单一的舞蹈知识获取变成在学习舞蹈知识同时,一并掌握舞蹈变化规律、变化创作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在日常舞蹈教学阶段,可尝试将舞蹈教学内容的部分选段留给学生进行编创尝试,并让学生对完整的舞蹈动作尝试改变,例如动作顺序改变、舞蹈内涵改变,也可让学生利用其他音乐,结合舞蹈教育内容进行舞蹈动作在不同音乐之间移植,使其在逐渐掌握舞蹈动作同时,增强对舞蹈内容编创能力,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基本规律、基本手法融入到舞蹈创作之中,逐渐形成舞蹈编创习惯、编创思维[5]。

(六)加强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挖掘学生舞蹈创作艺术天赋

优秀的发散思维、良好的舞蹈艺术创作天赋,是让学生掌握幼儿舞蹈基本编创能力,进一步提升个人创作艺术感、创作水平的关键素质。故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实施舞蹈编创教育期间,教师应强调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日常教学活动阶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集中化培养、训练,例如要求学生在实际学习阶段,面向同一批学生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传授不同类型的舞蹈知识、舞蹈编创知识,随后让不同组别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深度掌握不同舞蹈编创内容、舞蹈知识存在的差异性,确保学生接受培养时不会受到某一种舞蹈知识带来的束缚,潜移默化地形成发散思维。

与此同时,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与新课标要求之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特点,以培养幼儿舞蹈编创能力为目标,挖掘学生的舞蹈艺术创作天赋,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发散思维,例如鼓励学生完成幼儿舞蹈编创作业期间,打破编创模式、编创理念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幼儿舞蹈编创作品,并开展班级内部、不同学年之间的作品点评、欣赏,充分挖掘学生的舞蹈创作艺术天赋,使其在掌握舞蹈编创基本知识同时更进一步,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艺术基础。

四、结语

面向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必须充分参考高职学生的特点,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才可促进其舞蹈编创能力的提升。教师在以提升幼儿舞蹈编创能力为目标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阶段,在掌握本文提出的方法同时,还应注重对不同时期之下幼儿园舞蹈教育实际需求、教育开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及时更新舞蹈编创教学内容,真正全面促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水平的攀升。

猜你喜欢

舞蹈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学舞蹈的男孩子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舞蹈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