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2-08-12陈永刚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何家畔九年制学校

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程

陈永刚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何家畔九年制学校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要教给孩子们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应对考试的技巧。”以这句话作为开篇,开启我们对项目式学习探索的追求方向,那就是教会学生去解决问题,远比会考试更重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项目式学习方式优化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项目式学习:一种有效、有趣、有价值的学习方式

项目式学习是西方国家普遍在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要求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在关键素材构建的真实情境中对开放性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解决,真实的学习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创造思维、动手实践及问题解决等能力,可以有效弥补应试教育下学生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项目式学习的理念与我国推行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相契合,因此被顺利引入国内教育领域中,成为各学科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

项目式学习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在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调整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则需要在协调组内人员执行具体任务、发挥自身特点的同时,对课题进行计划和研究,最终增强知识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项目式学习落实在课堂中时,会根据具体内容分为七个步骤,分别为:明确概念、了解定义、头脑风暴、构建假设、学习目标、独立分析、概括总结。在课堂中,教师应处于辅助地位,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恰当引导,使学生的项目式学习得以顺利完成。

在初中化学复习的过程中,为使学生把握整体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实施项目式学习教学,通过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降低学生在传统课堂中被动听课的低效情况。学生在提高学习主动性后,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学习对自身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二、为什么要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引入项目式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受学生学习态度以及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传统教学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教师选用灌输法来进行教学,忽视了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的效果,整体课堂较为单调且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导致学生普遍学习效率不高。受中考压力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效率”,直接将化学知识标准学习步骤和内容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但实际上,该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且对教师的依赖性较高,又缺乏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习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浑水摸鱼”,在小组学习时,不主动进行分析或做实验。此类学生一般化学基础较差,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习惯跟随他人的脚步,教师对其缺乏管理和教导,使学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进而使学习效率不断降低,最后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性。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不大,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陌生感,需要大量的记忆与背诵,在课堂中难以获得乐趣,使学生无法提高学习效率。

21 世纪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美国的教育学会对世界500 强企业所期待的未来人才能力框架进行了调查问卷,最后提出这四项能力最为重要:创造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协作能力。

三、初中化学复习课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原则

教师要想在新时期的初中化学复习课中实施有效的项目式学习,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正确选择项目内容,以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一些角度新颖且针对性强的化学项目,强化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参与积极性。鉴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科学,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比较匮乏,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在为学生选择学习项目的时候,应该结合化学的学科特色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化学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促进学生的科学发展。

(一)生活化原则

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其教学的作用,教师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实用价值的体验和认知。例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实验之一,在通过项目式学习进行复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来选择学习项目,要求学生在参加体育考试之前,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纯净水和可食用的葡萄糖粉末,自主设计“配制5%葡萄糖溶液”的实验方案,为自己配制补充能量的葡萄糖溶液,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实验步骤的理解与掌握。

(二)真实性原则

鉴于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用性,初中化学教师为学生选择复习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追求真实性,借助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例如,实验常用的酒精灯经过长期存放后会发现燃烧效果变差了,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拯救酒精灯”的复习项目,让学生在复习点燃酒精灯的各项条件的前提下,对酒精灯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给出“长期存放,酒精挥发,燃料中的水含量过高,因此无法点燃”的结论,然后综合考虑物质的性质、作用及残余物质的处理等因素,挑选出最合适的物质拯救酒精灯,使其重新点燃。在这样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相关物质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特色性原则

鉴于化学知识的实用性特点,实验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验现象来直观呈现一些化学原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和亲自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因此,实验是初中学生复习化学的重点,教师在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时候,也应该突出这一特色,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可以在“提出问题—合理假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完成对化学实验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验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四、初中化学复习课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健全教学目标

在化学复习课程中,大部分教师认为项目式学习课程是以往知识的罗列,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印象,于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式教学,将所有学过的知识为学生梳理一遍。但该方式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未能完全掌握所有知识。在教师讲解时,无法跟随教师的速度进行思考,最终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转化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在复习课中的学习效果。

将项目式学习模式应用在化学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确定项目主题后,由学生详细分析项目内容,并按照自身理解进行分享和优化,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教师作为辅助角色,应设置整节课程的流程,帮助优化项目主题后,应控制不同环节的时间,使学生在不同环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从而有效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带头作用,让小组中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共同进步。

(二)项目主题设置,了解复习内容

项目设置应体现出化学学科的特色,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以生活中的盐水为例,提高学生的熟悉度和学习主动性。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基础实验占比较大,在复习课项目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实验为切入点,复习化学知识。如将课程主题设置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题中包含分离提纯以及盐类相关知识内容,涉及面相对较广,便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以及熟悉实验操作过程。

要确保项目主题具有目标性、实用性、可行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项目主题的影响下进行探究,提高整体课程的学习效率。结合提纯与分类过程的知识特点,提出问题:“粗盐中可能含有哪几种类型杂质?”“不同类型杂质的去除方法是什么?”等,通过问题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项目研究的效率。

(三)开展项目式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项目主题确定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应按照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划分,将化学学习水平相似的学生组成一组,并设置组长。以往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带领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但该情况下,学习差的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和害羞等心理,导致其主动性不强。在学习水平相似的条件下,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有利于提高学习和讨论的主动性。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同组中,在竞争心理的影响下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分组完毕后,应由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小组学习和分析,教师观察不同小组学生的状态。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探究将可溶性杂质转换成不溶物质的方法。根据粗盐中可能存在的物质进行分析,并调动记忆,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其实现物质的转化。教师在该过程中,应细心观察学生,对于小组中不积极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提醒,鼓励和引导其积极发言。

学生在自行分析的过程中,其思维中的不严谨、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以及分析的全面性等方面的缺点和劣势会展现出来。教师应对不同学生的状态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后续评价反思。化学实验贯穿于初中化学课程,是串联知识的重要脉络,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和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效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与探讨,分析粗盐中不同可溶性杂质的性质以及分离方法,如氢氧化钠、硫酸钠、乙醇等。根据不同杂质的性质使用不同的化学物质去除,如使用稀盐酸去除氢氧化钠中的杂质。在分析时,要复习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性质特点,以及酸和碱的区别;使用氯化钡去除硫酸钠,根据其反应特点,延伸产生沉淀的反应有哪些等。通过一种解决方式复习该方式的其他特点。

对不同杂质的处理法总结完毕后,再构建流程图,在图表中补充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学实验方法和条件等。如去除粗盐中的钙离子时,首先对粗盐进行溶解和过滤,将其中泥沙等不溶物质去除;其次,加入过量碳酸,使钙离子充分沉淀;最后,加热溶液,并加入稀盐酸,析出氯化钠固体。记录时,应将反应过程、现象及条件进行充分说明,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复习效果。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根据粗盐提纯的流程图,对知识内容进行延伸,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做出最后的总结。

(四)把握项目节奏,发挥项目作用

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但这并不表示,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彻底放手,让学生完全自由发挥,而是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转变教学理念、设置项目主题和内容的同时,也要把握好项目式学习开展的节奏,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使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教师的整体管控帮助学生更高效的完成学习项目。

(五)合理的评价,加强课程反思

合理的教学评价需要教师整合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或全面地分析与客观评价学生在某一项目中的整体表现。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分析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自主性,并对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缺点进行评价,结合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对课程的整体学习效率进行评价。

教师在课程完毕后,应结合整节项目式复习课程的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以便调整教学和后续优化,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反馈情况,根据学生的评分来决定后续课程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教师应分析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有的学生的思维导图扩展内容较少;有的学生忽略了反应的条件;有的学生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记忆不深;教师在课堂中仍存在引导不及时等情况。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整改,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中考前的总复习阶段是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础、提升化学成绩的关键时期,项目式学习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尝试和挑战。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课程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