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透湿纤维在针织面料上的应用研究
2022-08-12蔡奇峰赵海翔徐峥嵘戴思涵
蔡奇峰,赵海翔,徐峥嵘,戴思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上海 201600)
贴体针织上衣如今已经在服装服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面料有舒适、亲肤、透气透湿特点,而透湿性尤受城市运动人群所关注。在设计贴体针织上衣面料时,通过织物结构的改变,并与服装理论研究和实验相结合,可以使面料拥有更优良的透湿性和舒适性。
1 贴体针织上衣热湿舒适性研究现状
服装舒适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涉及到心理学、卫生学、物理学以及社会学等诸多内容。舒适性是多方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广义上的服装舒适性,是指着装者通过感觉和知觉等感官所得到的综合感受,包括生理上的舒适感、心理上的愉悦感以及自我价值的满足感;狭义上的服装舒适性,包括服装压力舒适性、服装热湿舒适性、服装适体舒适性。热湿舒适性的研究是舒适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人体-服装-环境三者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探讨人体产生热量和通过服装向环境散失热量之间能量交换的平衡问题。于瑶,钱晓明[1]提出从纤维原料到纱线再到面料最后到服装的整体研究系统。选取针织面料作为研究对象,从服装舒适性角度出发,研究了针织面料性能与服装热湿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织物的基本性能、风格及服装舒适性能进行了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分析出纤维原料、纱线密度、织物组织结构这3个变量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并运用多种方法,建立了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数学统计模型。王丽莎等人[2]为了实现对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预测,对7种针织物进行了关于物理性能的实验测试,对影响针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对热湿舒适性影响显著的针织物性能指标主要为瞬间冷暖感、导热系数、透湿量、厚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建立了针织物热湿舒适性与针织物测试性能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模型,从而实现对针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预测分析。热湿舒适度、触觉舒适度、压力舒适度三个主要的感官因素影响着人体对衣服舒适程度的主观判断,其中热湿舒适度影响较大。因此,为了提高面料的舒适度,特别是运动贴体服装,研究其面料的液体水分管理能力和热湿舒适度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重要的一环。
2 贴体针织产品开发
2.1 纱线选择与面料制备
Cooldry纤维的横截面面积填充率在60%~80%之间,纤维比表面积比圆形截面增加40%~50%,因而毛细效应和透气性很高,芯吸能力大大超过棉;Coolplus纤维截面为“+”型,纤维表面有细微沟槽和空洞,通过这些细微沟槽和空洞产生的毛细现象,可将肌肤表层排出的湿气与汗水经由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排出体外,使肌肤保持干爽。选用竹纤维、Cooldry、Coolplus与棉混纺纱线为原料,采用Stoll电脑横机织成面料,试验方案选择了三个因素,分别为纱线原料、组织结构以及挑孔间距,分别标记为A、B、C,各因素分别对应的三个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因素水平表
2.2 面料基础性能测试
本试验有三个因素和三个水平,三个因素分别为纱线原料,组织结构,挑孔间距。因此使用L9(34)正交表设计并安排试验。此次试验不考虑交互的作用,第4列为空项作为误差项,试验设计及面料厚度与单位面积质量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试验设计
2.3 面料热湿舒适性能测试
面料热湿舒适性测试包括吸湿性、透湿性、透气性测试,试验结果见表3。其中,吸湿性参照标准:GB/T 9995—1997《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透湿性参照标准:GB/T 12704.2—2009《纺织品 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蒸发法》、透气性参照标准:GB/T 5453—1997《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表3 织物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测试结果
由表3可知,在吸湿性上,面料回潮率从大到小的排序为3>2>1>5>4>6>9>8>7;在面料的透湿性上,面料透湿率排序为6>9>8>2>5>1>4>3>7;在透气性上,面料的透气率排序为2>8>6>9>5>3>1>4>7,可以发现在每组试验中,编号7面料性能都是最差的,属于透湿性和透气性较差的面料。
3 结语
文章试织和测试了9种不同原料、组织结构、挑孔间距情况下的面料,比较与分析了其在热湿舒适性上的异同,为高透湿贴体针织面料设计提供参考。将电脑横机一次性全成型技术与传统针织面料、工艺、人体工效学相结合,最终实现面料和服装生产结合的高效化、新型化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