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组织结构对其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2020-10-27庞方丽
高 帅,庞方丽
(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193)
1 引言
针织物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具有较好的弹性,吸湿透气、舒适保暖,是使用最广泛的面料之一。针织物的原料主要是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也有锦纶、腈纶、聚酯纤维等化学纤维。针织物组织变化丰富、品种繁多、外观别致,随着针织业的发展以及新型整理工艺的出现,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大幅提高,几乎可适用于所有服装种类。与此同时,针织物的检测工作日益增多,其不同的组织结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本文研究了针织物的不同组织结构对于其保暖性的影响,以期为针织物检测提供一定参考。
2 试验
2.1 材料及设备
材料:3种厚型针织物(厚1、厚2、厚3),3种薄型针织物(薄1、薄2、薄3)。
设备:体视显微镜(可以放大12倍以上)、织物保暖性试验仪、裁剪器、镊子等。
2.2 试样准备
按照GB/T 6529[1]中标准大气的规定执行,此过程试样应不受任何挤压,保持平直状态,便于后续裁取试样。
2.3 试验步骤
2.3.1织物组织结构分析
裁取试样尽可能保证试样截面平直,在取样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地用手接触样品,以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利用显微镜放大适当倍数观察试样直向和横向的横截面组织结构,确定试样组织结构为单层组织结构或多层组织结构。各试样直向和横向截面图见图1、图2。
图1 厚型针织物截面图
图2 薄型针织物截面图
由图1、图2可知,通过显微镜可以较好地观察厚型针织物和薄型针织物的截面结构,其中厚型针织物一般由平纹层和毛圈层组成,可以通过拆分法把平纹层从织物中去除只留下毛圈层,易于分辨,而薄型针织物的截面结构相对厚型针织物较难判别,但也可确定其组织结构为单层还是多层。
2.3.2热阻值测量
按照GB/T 35762—2017[2]规定,每个试样裁取3块试样,试样尺寸应同时覆盖测试板和保护板,试样要求平整,无褶皱;设定测试板、保护板、底板温度为35℃;仪器预热一定时间,等测试板、保护板、底板温度达到设定值,温度差异稳定在0.2℃以内时,环境温湿度达到稳定,即可开始空板的测试,测试时间30 min;测试结束后读取空板的热阻值Rct0。预热一定时间,对于不同厚度的试样预热时间可不等,一般为30 min~60 min;等测试板、保护板、底板温度达到设定值,温度差异稳定在0.2℃以内时,环境温湿度达到稳定,即可开始有试样的测试,测试时间为30min;测试结束后读取热阻值Rct1。按式(1)计算热阻值Rct,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Rct=Rct1-Rct0
式(1)
式中:Rct1—有试样时的热阻值,单位m2·K/W;Rct0—空板测试时的热阻值,单位m2·K/W。
3 结果分析
不同针织物热阻值测量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厚型针织物的热阻值明显高于薄型针织物,这是因为厚型针织物传递热的能力较薄型针织物弱所致;织物夹层间有中空结构的厚型针织物的热阻值(厚1、厚2)高于织物夹层间没有中空结构的厚型针织物(厚3),具有多层结构的薄型针织物的热阻值(薄5、薄6)高于单层组织结构的薄型针织物(薄4),这是因为中空结构和多层结构会使织物中的静止空气增多,空气作为热的不良导体,其在织物中的含量增加会导致织物传递热的能力下降,即热阻变大。
表1 不同针织面料热阻值测量结果
4 结语
通过对不同组织结构的针织物截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织物保暖性试验仪对其热阻值进行测量,发现针织物的组织结构对其热阻值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要结合针织物组织结构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以避免失误,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