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机制△
2022-08-12杨稀瑞王继雪袁星星董霏雪
杨稀瑞 王继雪 袁星星 董霏雪 赵 辉
青光眼是世界范围内高致盲性眼病,其特征性表现主要为视野缺损及视神经萎缩[1-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年世界范围内青光眼患病人数约为6400万人,至2020年全球青光眼患病率将升至2.86%,因此,青光眼的防治工作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4]。
目前认为,青光眼的病理特征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进行性丢失及视神经变性,临床表现为视盘病变、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5]。视神经损伤作为青光眼最常出现的视神经改变,特征性表现为RGC凋亡及视野丧失[6]。RGC可将视觉信号通过视路传入大脑,其凋亡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被认为是青光眼致盲的首要诱因[7]。因此,青光眼的治疗主要以阻断RGC凋亡,提高RGC存活率为主。此外,阻断青光眼中与RGC丢失相关的危险因素,减少RGC变性,同样是促进视神经存活的有效手段之一[8]。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筛选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及运用网络药理学手段分析药物有效成分及靶点,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调控网络,并对其进行GO功能及KEGG富集通路分析,预测其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并以柴胡-葛根作为干预措施,通过观察RGC形态及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明确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柴胡-葛根活性成分筛选通过TCMSP数据库,以“柴胡”“葛根”作为检索词,选取2味中药所含的化合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及类药性(DL)≥0.18作为筛选条件,过滤获取中药的化合成分及对应的药物靶点。
1.2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可视化分析利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检索“Primary Glaucoma”,收集与青光眼相关靶点。在GEO数据库,以“Primary Glaucoma”为关键词,以“Homo sapiens”为限定物种,检索与青光眼相关的差异蛋白,运用Interactivenn平台将药物活性成分-疾病-差异蛋白进行交集处理,得到Drug-Disease-Target。通过R语言及Cytoscape软件对原发性青光眼进行火山图、热图及Drug-Disease-Target可视化网络分析的绘制。
1.3 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将Drug-Disease-Target结果上传至String数据平台进行PPI网络分析。设定最低互动分数为0.400。运用Cytoscape软件进行PPI蛋白互作网络可视化分析。
1.4 GO功能及KEGG富集分析将Drug-Disease-Target结果上传至David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OmicShare平台和Cytoscape软件对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
1.5 实验动物及细胞清洁级BALB/c小鼠(8~10周龄)16只,体重8~10 g,经专科检查确认未出现眼部疾患。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合格证批号:SYXK(京):2016-0011]。采用小鼠专用饲料,以专用笼喂养,小鼠适应性喂养3 d。小鼠RGC购自武汉普赛诺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置于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于37 ℃、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1.6 主要药品及试剂柴胡、葛根购自北京同仁堂,于蒸馏水内浸泡1 h,煎药机文火煎煮2次,取汁备用,纱布滤过2次,80 ℃水浴中制备成每1 mL含生药1 g的药汁混悬液,4 ℃冰箱保存。RNA提取试剂盒购自美国Thermo公司(货号12183016),反转录试剂盒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D7168S)。
1.7 分组、造模及给药BALB/c小鼠16只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按照血清药理学公式计算,药物组小鼠每日灌胃1 mL·kg-1中药混悬液,对照组每日灌胃1 mL·kg-1蒸馏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5 d。于第5天灌胃结束后予以禁食,次日晨再灌胃1次,1 h后采血,分别提取两组小鼠的血清备用。将纯化培养48 h的RGC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中药组、模型+中药组,其中,模型组、模型+中药组RGC参照文献[9]采用800 μmol·L-1过氧化氢(H2O2)处理12 h诱导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RGC以稀释10倍后的对照组小鼠血清继续培养48 h,空白+中药组、模型+中药组RGC以稀释10倍后的药物组小鼠血清继续培养48 h。
1.8 细胞形态学取对数生长期RGC,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个·mL-1,取0.5 mL,PBS缓冲液漂洗2遍,加入1.0~1.5 mL消化液消化、离心后接种于培养皿,同1.7中分组处理,分别于培养12 h、24 h及48 h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RGC形态。
1.9 RT-PCR检测培养48 h后,使用TRlzol试剂提取各组细胞中总RNA,再将提取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并于-20 ℃保存备用。以β-actin为内参,检测PI3K和AKT mRNA的表达。PCR反应条件为:95 ℃ 30 s,95 ℃ 15 s,60 ℃ 32 s,73 ℃ 10 s,共50个循环。PI3K引物序列:正向为5’-TATTTGGACTTTGCGACAAGACT-3’,反向为5’-TCGAACGTACTGGTCTGGATAG-3’;AKT引物序列:正向为5’-AGCGACGTGGCTATTGTGAAG-3’,反向为5’-GCCATCATTCTTGAGGAGGAAGT-3’;β-actin引物序列:正向为5’-GTGACGTTGACATCCGTAAAGA-3’,反向为5’-GCCGGACTCATCGTACTCC-3’。
2 结果
2.1 柴胡-葛根活性成分筛选结果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共获得柴胡、葛根相关成分367个,其中满足OB≥30%的成分共有185个,满足DL≥0.18的成分共有76个,同时满足OB≥30%与DL≥0.18的活性成分为21个。
2.2 原发性青光眼的作用靶点通过检索共筛选出2743个与原发性青光眼相关的靶点。通过二次挖掘GEO数据库,并以芯片GSE9944为数据原始文件进行比较。以R语言进行差异基因的分析,共获得659个显著改变与影响的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84个,下调基因375个。将两个数据库获得的青光眼靶点与R语言分析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交集,再与中药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交集,最终获得与原发性青光眼相关的差异蛋白靶点63个,主要包括IL-6、VEGFA等(图1)。
2.3 GO功能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采用David平台对药物-疾病行GO功能及KEGG富集分析,并将P值较小的GO生物过程与KEGG通路行可视化分析。柴胡-葛根-青光眼GO功能分析见图2,由图可知,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生物学过程与蛋白结合、催化、有机环状化合物结合及有机物代谢过程等有关。柴胡-葛根-青光眼KEGG富集分析见图3,由图可知,柴胡-葛根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TNF、MAPK、VEGF、JAK-STAT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作用。通过Cytoscape软件对药物-疾病-通路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见图4。
图2 柴胡-葛根-青光眼GO功能分析柱状图
图3 柴胡-葛根-青光眼KEGG富集分析结果
图4 柴胡-葛根-青光眼-通路分析图
2.4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RGC形态培养12 h后,空白组RGC逐渐贴壁,细胞体呈卵圆形,立体感强,折光率高;模型组RGC缓慢贴壁,细胞体出现变形,折光率低;模型+中药组RGC缓慢贴壁,立体感较强;空白+中药组RGC逐渐贴壁,细胞体呈卵圆形,立体感较强。培养24 h后,空白组RGC基本贴壁,生长迅速,细胞体饱满,周围出现明显光晕,呈单层排列,大部分RGC汇聚成团,部分RGC可见其膜上突出的圆锥形隆起,呈现不规则状;模型组RGC基本贴壁,生长缓慢,细胞体饱满程度欠佳,周围少见光晕,部分细胞出现聚集;模型+中药组RGC基本贴壁,生长速度正常,细胞体较为饱满,周围出现少许光晕,呈单层排列,可见部分细胞聚集;空白+中药组RGC基本贴壁,细胞呈现快速生长趋势,细胞体饱满,周围可见光晕,部分细胞聚集成团,少数细胞膜伸出圆形或锥形突起。培养48 h后,空白组RGC完全贴壁,可见明显聚集性生长,呈团状或串珠样排列,细胞体变大,突起增长;模型组RGC完全贴壁,呈现分散性增长,细胞体排列极不整齐,且细胞体较小,未见显著突起;模型+中药组RGC完全贴壁,可见少量聚集性生长,出现串珠样排列,细胞体缓慢增大;空白+中药组RGC完全贴壁,细胞可见显著聚集性生长,呈现团状或串珠样改变,排列较为整齐,细胞体增大(图5)。
图5 不同时间点各组RGC形态 A:空白组;B:空白+中药组;C:模型组;D:模型+中药组。
2.5 柴胡-葛根对RGC各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空白+中药组RGC中PI3K和AKT mRNA表达均下降,模型组、模型+中药组RGC中PI3K和AKT 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中药组RGC中PI3K和AKT mRNA 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表1)。
表1 各组PI3K、AKT mRNA表达比较
3 讨论
中医认为青光眼属“五风内障”范畴,诊疗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发现,中医药对青光眼所造成的视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多组分、多靶点、整体化趋势,但尚缺乏对中药复方的标准化规范,且临床评价不一,基础研究不完善及机制不明确。因此,对于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的中药种类及疗效存在局限性,仍需通过更高水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加以完善。
柴胡作为升散之品,善于疏肝解郁,通窍明目,引药上行,通达于目;葛根升举阳气,引药入目,上达清窍,可助柴胡疏肝理气,开窍醒神。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柴胡能够抗炎、调节免疫、修复RGC。此外,柴胡还能够抑制炎症细胞浸润,降低血清内TNF-β及IL-6表达[10]。葛根富含葛根素,能有效改善眼底微循环、调节眼底微血管的活力,提高眼底组织缺血缺氧的能力,葛根中的异黄醇甙能够稳定眼底缺血区活性,解除因缺血所致的眼底微血管痉挛,恢复眼底血管舒缩,促进眼内侧支循环建立。
本研究通过GEO数据分析发现,IL-6、VEGFA等在PPI网络中Degree值排名靠前,由此推测上述蛋白可能是原发性青光眼治疗的主要靶点。IL-6作为常见的促炎因子,贯穿炎症反应的全过程。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参与免疫调节,刺激造血细胞的生长及分化等[11]。IL-6受体可分为IL-6Rα及gp130两种,可通过与gp130的结合,激活JAK酪氨酸酶及其转录因子的活性,抑制Bcl-2及Bcl-xL的凋亡[12-13]。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生物学过程与蛋白结合、催化、有机环状化合物结合及有机物代谢过程等有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发现,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等信号通路的调节相关。现有研究发现,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能够抑制RGC凋亡,PI3K的调控可以激活AKT,抑制Caspase-9表达,降低RGC凋亡;此外,在慢性高压眼大鼠模型中,Caspase-9的表达上调会促进RGC损伤,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p-FoxO1及IKK2的表达,同样会抑制RGC的凋亡[14]。
本研究以柴胡-葛根干预治疗H2O2所诱导的RGC,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不同时间点的RGC形态变化,结果发现,培养12 h、24 h、48 h后,模型+中药组RGC从缓慢贴壁到完全贴壁,并可见少量聚集性生长及串珠样排列,细胞体缓慢增大;空白+中药组RGC完全贴壁,细胞可见显著聚集性生长,呈现团状或串珠样改变,排列较为整齐,细胞体增大。继续采用RT-PCR法检测RGC中PI3K和AKT mRNA表达水平,发现柴胡-葛根能够显著抑制RGC中PI3K和AKT mRNA表达。
综上所述,通过对“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进行GEO差异分析,可初步预测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药理机制;细胞实验结果证实,柴胡-葛根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起到改善原发性青光眼的作用。